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師傅,你到底走不走啊?這都綠燈了!"
后頭車子的喇叭聲此起彼伏,刺耳得讓人心煩。
一輛黑色本田車里,年輕司機小張?zhí)匠瞿X袋,扯著嗓子朝前面那輛一動不動的出租車喊。
出租車司機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臉龐黝黑,皺紋里似乎都藏著歲月的風霜。
他沒回頭,只是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前方,仿佛被什么吸引住了,又像是在等待著什么。
前方是一片紅色的身影,密密麻麻,像潮水一般涌動。
"他們這是不要命了嗎?"小張也看清了前面的情況,聲音里滿是驚訝和不解。
出租車司機老張從鼻子里哼了一聲,嘴里擠出兩個字:"胡鬧。"
那片紅色的海洋,原來是由上百名穿著統(tǒng)一紅色運動服的老年人組成的暴走團。
他們排成四列整齊的縱隊,步伐一致,雄赳赳氣昂昂地占據(jù)著整條機動車道,對路口那醒目的紅燈視而不見,仿佛那紅燈根本不存在一樣。
領(lǐng)頭的幾個老人手里舉著紅旗,一個便攜式喇叭里播放著節(jié)奏強勁的《最炫民族風》,那聲音大得連車窗都跟著微微震動,仿佛要震破這凝固的空氣。
"這都第三撥了,"老張搖下車窗,從兜里摸出一根煙,點燃后深吸了一口,"每天早上七點到八點,這條人民路就成了他們的地盤,咱們這些開車的人,只能干瞪眼等著。"
小張也從車里鉆了出來,站在老張旁邊。
他看起來二十七八歲,穿著整潔的白襯衫,打著領(lǐng)帶,一看就是趕著去上班的白領(lǐng)。
他皺著眉頭,看著前方那浩浩蕩蕩的暴走團,問道:"難道就沒人管管他們嗎?"
老張吐出一口煙圈,苦笑著說:"管?怎么管?街道辦的人來了多少次了,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這幫大爺大媽根本就不理。
他們說什么'健身是我們的權(quán)利'、'老年人需要活動空間',嘿,權(quán)利?他們有權(quán),我們這些開車的就沒權(quán)了嗎?我們也有趕時間的時候啊。"
暴走團已經(jīng)走過了一半的路程,隊伍中間有幾個老人走得慢了些,整個隊伍的速度就不得不慢了下來。
后面的汽車喇叭聲更響了,有的司機等得不耐煩,開始罵罵咧咧,各種難聽的話都飄了出來。
"上個月,"老張繼續(xù)說道,臉上露出一絲無奈,"有個外賣小哥急著送餐,按了幾下喇叭提醒他們讓讓路,結(jié)果被他們圍住罵了半個小時。
那小哥急得眼淚都快出來了,最后餐沒送到,還被顧客投訴,扣了錢。你說這事兒鬧的。"
小張聽了,搖了搖頭說:"這也太不講道理了。"
"不講道理?"
老張冷笑了一聲,"你是沒見過更過分的。上周五下雨,他們照樣出來暴走。
有個老太太不小心滑倒了,非說是旁邊一輛車嚇著她了,硬要人家賠錢。
交警來了都沒辦法,最后那司機沒辦法,自認倒霉,給了五百塊錢才了事。
你說這上哪兒說理去?"
暴走團的最后幾個人終于過了路口,可交通信號燈已經(jīng)又轉(zhuǎn)紅了一次。
老張掐滅煙頭,拍了拍身上的煙灰,準備上車繼續(xù)等。
"等等,"小張突然指著遠處喊道,"你看,又來了一群!"
果然另一個方向又出現(xiàn)了一支穿著藍色服裝的暴走團,規(guī)模比剛才的紅色隊伍還要大。
他們占據(jù)了對面兩條車道,正邁著整齊的步伐朝這邊走來,仿佛要把這條路徹底占領(lǐng)似的。
"完了。"
老馬用力拍了下方向盤,喇叭發(fā)出一聲刺耳的哀鳴。
他看了眼儀表盤上的時間,七點四十五分,距離交班只剩十五分鐘。
"今天這全勤獎算是泡湯了。"他對著副駕駛上的小宋抱怨,"這都第三回了,這個月光因為這幫人遲到就得扣五百。"
與此同時三樓交通局辦公室里,孫江海正盯著窗外發(fā)呆。
玻璃上倒映著他鬢角新生的白發(fā),最近半個月他就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孫局。"秘書小王抱著文件夾站在兩米外,"街道辦剛送來的投訴材料,這個月關(guān)于暴走團的投訴已經(jīng)二百三十七起了。"
孫江海的手指在窗臺上敲了敲:"上次協(xié)調(diào)會不是說好了嗎?街道辦牽頭,交警配合,社區(qū)做工作。"
"街道辦李主任說他們連續(xù)三周每天早上五點半就派人去勸。"
小王翻開記錄本,"但那些老人根本不聽,說他們年輕時為建設城市流過汗,現(xiàn)在連走個路都不讓。"
"流汗就能違法?"孫江海轉(zhuǎn)過身,茶杯里的水濺出來幾滴,"上周三在建設路,他們直接把交通信號燈給圍了,導致三輛救護車繞行。"
小王遲疑了一下:"李主任說他們也怕激化矛盾。上周五執(zhí)法隊剛靠近,就有老人掏出速效救心丸,說今天不是他們死就是執(zhí)法隊亡。"
孫江海走到辦公桌前,手指在電話按鍵上懸了半秒。
"老李,我是孫江海。"電話接通后他直接開口,"你們街道辦到底能不能解決?...我知道有困難,但人民路是主干道,每天早高峰車流量三萬八千輛...好,既然你們覺得難,明天開始交給我們。"
掛斷電話后,他對小王說:"通知交警支隊張隊長和行政執(zhí)法局老周,明天六點半人民路集合。讓宣傳科聯(lián)系電視臺,我要現(xiàn)場辦公。"
"孫局您要..."
"不是愛走嗎?"孫江海又看向窗外,遠處傳來隱約的廣場舞音樂聲,"我給他們劃出專用道,配專業(yè)教練,但前提是必須遵守交通規(guī)則。"
此時的人民路上,趙秀蘭正舉著擴音器走在隊伍最前面。
她穿著玫紅色運動服,腰間別著個小收音機,里面正播放著《最炫民族風》。
"趙老師,今天走五公里?"老韓小跑兩步跟上。他退休前是工廠會計,現(xiàn)在跟著暴走團瘦了二十斤,但血壓還是居高不下。
"對,五公里。"趙秀蘭調(diào)整了下耳麥,"老韓你心率別超過一百二,感覺不舒服馬上停。"
"沒事!"老韓抹了把汗,"在家躺著才真要出事。我兒子昨天還說我,說我們占道不對。"
"別聽他們的!"隊伍里有人搭腔,"咱們這是響應國家全民健身號召。我閨女還說要給我買運動手環(huán),說這樣走更科學。"
走到十字路口時,紅燈還有二十秒。
趙秀蘭卻像沒看見似的,徑直往前邁步。
"跟上!跟上!"她揮舞著手臂,"音樂別停!"
三十多人的隊伍立刻涌向馬路中央。
一輛準備右轉(zhuǎn)的黑色轎車猛地剎住,輪胎在地面擦出黑印。
"找死啊!"司機搖下車窗怒吼。
"吼什么吼!"隊伍里幾個老太太叉著腰,"沒看見我們都是老人嗎?"
轎車后方的車輛很快排成長龍,刺耳的喇叭聲此起彼伏。
"這幫人太過分了!"小宋把豆?jié){杯捏得變形,"上周我同事孩子發(fā)燒,打車去醫(yī)院被堵了四十分鐘,孩子差點燒成肺炎。"
老馬降下車窗,點了根煙:"我閨女學校就在前面,上周班里十個學生遲到,全是因為他們。"
路口另一側(cè),兩個交警正無奈地站著。
"王哥,這怎么辦?"年輕交警擦著汗,"上周我們剛要開罰單,那個戴紅帽子的老太太就躺地上說頭暈。"
"能怎么辦?"老交警嘆了口氣,"記錄車牌,回頭通知車主來處理。但你我都知道,最后肯定不了了之。"
早餐店里老板娘正把蒸籠摞到一人高。
"又是那幫人?"她問剛進門的顧客,"我這早高峰生意都掉三成。上周工商局來檢查,說后廚衛(wèi)生不達標,其實就是因為早上根本沒時間打掃。"
"我孫子昨天數(shù)學考試遲到,"一個老太太抱著保溫杯說,"老師讓他在走廊站了一節(jié)課。"
"活該!"另一個顧客冷笑,"我閨女在醫(yī)院上班,上周三急診科來了個心梗病人,就因為被堵在路上沒及時送來。"
突然店外傳來一陣喧嘩。
透過玻璃可以看到,暴走團那邊圍了一圈人。
趙秀蘭正和幾個穿制服的工作人員爭執(zhí),擴音器掉在地上發(fā)出刺耳的電流聲。
"出啥事了?"小宋個子不高,踮著腳往人群里張望。
老馬在出租車行業(yè)摸爬滾打十幾年了,經(jīng)驗豐富得很。
他皺著眉頭,壓低聲音說:"估計又是哪個老頭老太太裝不舒服。他們常用這招,一看情況不對就說自己這兒疼那兒疼的。"
但這次的情況好像不太一樣。
人群里突然有人扯著嗓子喊:"快叫救護車!"場面一下子就亂套了。
交警反應快,撒腿就往出事的地方跑。
老馬和小宋也趕緊跟了上去。
他們好不容易擠進人群,看見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躺在地上,臉色白得像張紙,呼吸急促得厲害。
趙秀蘭跪在旁邊,手忙腳亂地在包里翻找著什么。
"老韓!老韓你可得挺住啊!"趙秀蘭聲音帶著哭腔,手抖得厲害,"誰身上帶了速效救心丸?"
這時有人遞過來一個藥瓶。
趙秀蘭趕緊擰開蓋子,倒出幾粒藥塞進老韓嘴里。
交警已經(jīng)掏出手機在撥打救護車電話了。
"救護車那邊說,至少得十五分鐘才能到。"交警掛斷電話后,臉色很難看,"這段路堵得太厲害了。"
老韓的情況越來越糟,嘴唇都開始發(fā)紫了。
趙秀蘭急得眼淚直往下掉:"都怪我,明知道他心臟不好還讓他走那么快......"
小宋突然站了出來:"我的車就停在前面不遠,要不我送他去醫(yī)院吧?"
"不行。"交警搖了搖頭,"現(xiàn)在整條路都堵得死死的,你的車根本開不出去。"
老馬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突然眼睛一亮:"我有個辦法……"
他轉(zhuǎn)身跑回自己的出租車,從后備箱里拿出一個折疊擔架。
這是出租車公司要求每個司機都必須配備的應急設備。
"來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咱們一起把他抬到醫(yī)院去!"老馬大聲喊道,"醫(yī)院就在前面五百米的地方。"
幾個年輕司機立刻響應站了出來。
他們小心翼翼地把老韓抬上擔架,然后邁開大步往醫(yī)院方向跑去。
趙秀蘭和幾個暴走團的成員跟在后面,其他老人則站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
路上,被堵的司機們看到這一幕,紛紛從車上下來,讓出一條通道。有人甚至主動加入到抬擔架的隊伍中。
"讓一讓!讓一讓!有病人!"老馬邊跑邊喊。
五百米的路程,他們只用了四分鐘就跑完了。當急診醫(yī)生接過老韓時,發(fā)現(xiàn)他的心跳已經(jīng)非常不穩(wěn)定了。
"再晚五分鐘就危險了。"醫(yī)生檢查完后說,"現(xiàn)在需要馬上進行手術(shù)。"
趙秀蘭癱坐在醫(yī)院走廊的長椅上,臉色比老韓好不到哪兒去。暴走團的其他成員也陸續(xù)趕到了,把走廊擠得滿滿當當?shù)摹?/p>
"趙老師,這事兒不能怪你。"有人安慰她,"老韓自己也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趙秀蘭搖了搖頭,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流:"如果我們不在馬路中間走,救護車就能及時趕到了......如果我們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
她的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了。這些平日里總是理直氣壯地占據(jù)機動車道的老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
小宋和老馬站在一旁,看著這群突然安靜下來的老年人。
"也許這次能讓他們長點記性。"小宋輕聲說。
老馬卻不這么認為:"難說。等這事兒過去了,他們照樣會出來暴走。習慣這東西,難改啊。"
就在這時,醫(yī)院的電視上開始播放早間新聞。一則消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今晨,我市交通局聯(lián)合多個部門召開了緊急會議。針對老年人暴走團長期占用機動車道、擾亂交通秩序的問題,決定采取嚴厲的整治措施。交通局副局長孫江海表示,將堅決遏制此類違法行為,把道路還給廣大市民......"
畫面切換到孫江海的面孔,他表情嚴肅:"我們已經(jīng)多次進行勸導,但效果不佳。既然好言相勸不起作用,那我們就只能采取強制措施了。不是喜歡走路嗎?那就讓他們走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