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我一個挖了半輩子煤的糙漢子,竟然會被一座破房子里的畫像給嚇得半死。
那天晚上,當我看到正堂里那三幅祖宗畫像上慢慢滲出銀白色的液體時,整個人都懵了。
理小劉站在我身邊,聲音都在發抖:“趙總,這...這不科學啊,畫怎么會出水?”
我咽了口唾沫,“別他媽說什么科學不科學的,你先給李專家打電話,讓他趕緊過來看看。”
其實在買下這座古屋之前,我就聽村里的老人說過,王家的祖宗畫像會“流淚”。
而每次流淚都預示著要發生大事。
當時我還笑話他們迷信,可現在看著眼前這一幕,我的后背直冒冷汗。
更讓人不安的是,這些銀色的液體滴落在地上,竟然在青石磚上形成了奇特的圖案。
我當時就有一種預感,這座880萬買來的古屋,絕對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01
2018年11月的大同,北風呼嘯,我心里比這天氣還要冷。
我叫趙建國,今年48歲,在山西挖了25年煤。
從一個礦工一步步爬到現在的位置,手下有三個煤礦,身家過億。
按理說,這個年紀這個身家,應該是春風得意的時候。
但那段時間我卻像霜打的茄子,一天比一天蔫。
“建國,別愁眉苦臉的了,喝酒!”
坐在我對面的老朋友王胖子舉起酒杯,他開鋼鐵廠的,這兩年日子也不好過。
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苦笑著搖搖頭:“胖子,咱們這些干傳統行業的,真是到頭了。環保督查組一來,我三個礦全停了,幾千萬投資全砸里頭了?!?/strong>
王胖子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
“我那廠子也關了兩個月了,工人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p>
正當我們倆抱頭痛哭的時候,同桌的李老板放下筷子,神秘兮兮地說道:
“你們別光想著哭,得想辦法啊,現在有錢人都在搞收藏、買古董,聽說升值特別快?!?/p>
“古董?”我來了興趣,“那玩意兒我也不懂啊?!?/strong>
“不懂可以學嘛,”李老板壓低聲音。
“我有個朋友就是收古建筑的,前年花300萬買了個四合院,現在出800萬他都不賣?!?/p>
“你想想,一年多時間翻一倍多,比炒股賺錢多了?!?/p>
這話說得我心里癢癢的,做生意這么多年,我最敏感的就是賺錢的機會。
雖然對古董一竅不通,但商人的直覺告訴我,這可能是個轉機。
“那你給我介紹介紹唄,”我掏出手機,“我也想試試?!?/strong>
第二天,李老板就給我介紹了一個中介,說是專門做古建筑買賣的。
這個中介姓劉,三十出頭,說話一套一套的,一見面就夸我有眼光。
劉中介一邊開車一邊給我介紹,“趙總,您這個時候入場正好!”
“現在政府重視傳統文化,古建筑的價值只會越來越高。”
“我手頭正好有個項目,您肯定感興趣。”
車子開了兩個小時,到了晉中市榆次區的一個古村落。
遠遠地就能看到一片古建筑群,青磚灰瓦,雕梁畫棟,在夕陽下顯得格外有韻味。
劉中介指著最大的那座院子:“這就是王家大院的一部分,明清建筑,有300多年歷史了。”
“房主是王家的后代,前段時間因為孫子要在北京買房結婚,急著出手?!?/p>
我走進院子,立刻被震撼了。
這院子有兩畝地那么大,房屋錯落有致,每一處雕刻都精美絕倫。
雖然有些地方已經破敗了,但整體結構保持得很好,一看就是好東西。
“房主在哪兒呢?我想見見?!蔽覍@座古屋越看越喜歡。
劉中介帶我來到正堂,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正坐在椅子上,眼神有些憂郁。
她就是王秀芳,王家的第十五代傳人。
王秀芳站起身來,雖然年紀大了,但舉手投足間還是有股大家風范:
“您就是趙老板吧?聽說您想買我們家這座老宅?”
“是的,王老太太,”我恭敬地說道,“您這房子我很喜歡,但不知道您開什么價?”
王秀芳的眼中閃過一絲痛苦,“這房子在我們王家傳了十五代,我真的不想賣?!?/p>
“但是我孫子要在北京買房結婚,首付就要800萬,我一個老太太也沒別的辦法?!?/p>
她停頓了一下,咬咬牙說道:“1200萬,一分錢都不能少?!?/p>
“這不是賣房子,是賣我們王家的根啊?!?/p>
1200萬的價格確實不低,但看著這座古屋的規模和保存狀況,我覺得還是值得的。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我們以880萬的價格成交。
簽合同的時候,王秀芳老太太流著眼淚對我說:
“趙老板,我把這座老宅托付給您了,希望您能善待它。”
“特別是正堂里的那三幅祖宗畫像,那是我們王家歷代家主的畫像,您千萬不能動它們?!?/p>
“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保護的?!笨粗咸珴M臉的不舍,我心里也有些觸動。
合同簽完,房子就正式屬于我了。
晚上回到大同,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腦子里全是那座古屋的影子。
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這座房子里藏著什么秘密。
第二天一早,我就開始聯系裝修隊,準備對古屋進行修繕。
但是古建筑的修復和普通房屋不同,需要專業的人才和技術。
正當我發愁的時候,王胖子給我推薦了一個人:
“建國,我有個朋友的朋友,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專門研究古建筑的?!?/strong>
“他叫李文博,聽說最近從單位出來了,正在找活兒干?!?/p>
“那趕緊聯系聯系,”我立刻來了精神,“專業的人才我最需要。”
兩天后,李文博來到了大同。
這是個三十五歲的中年男人,戴著眼鏡,一看就是個文化人。
雖然衣著簡樸,但說話很有條理,一聽就是有真才實學的。
李文博的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趙總,聽說您買了一座明清古建筑?能帶我去看看嗎?”
我客氣地說道,“當然可以,李專家?!?/p>
“不過您得先說說您的要求,畢竟請您這樣的專家,價錢不能少了?!?/p>
李文博有些尷尬地笑了笑:“趙總,說實話,我現在也是走投無路了?!?/p>
“在單位的時候,因為堅持學術原則,得罪了一些人,被迫離開了。”
“現在急需一份工作,價錢您看著給就行?!?/strong>
聽他這么說,我反而更放心了。
這種有真才實學但不善于鉆營的人,正是我需要的。
我拍拍他的肩膀,“這樣吧,李專家,我也不虧待你?!?/p>
“只要您能把我那座古屋修繕好,我給您50萬的酬金,另外包吃包住?!?/p>
李文博眼睛一亮,連連點頭,“謝謝趙總,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02
第二天,我帶著李文博來到了王家古屋。
當他看到這座建筑的時候,整個人都激動了起來。
李文博圍著院子轉了一圈,興奮得像個孩子,“趙總,您真是買到寶了!”
“這是典型的明清晉商建筑,而且保存得相當完好?!?/p>
“您看這些雕刻,這些結構,都是那個時代的精品?!?/strong>
我看著他專業的樣子,心里也踏實了不少,“那您覺得修繕需要多長時間?”
李文博仔細查看著房屋的結構,隨后才說出了決斷:“至少要三個月?!?/p>
“而且必須用傳統工藝,不能用現代材料,否則就失去了古建筑的價值?!?/p>
為了配合李文博的工作,我專門從當地請了幾個老木匠和石匠。
其中有個叫張師傅的,六十多歲了,干這行四十多年,手藝特別好。
張師傅一邊干活一邊跟我聊天,“趙老板,這座房子我小時候就見過?!?/p>
“當年王家可是這一帶的首富,家里有數不清的金銀財寶?!?/strong>
“現在還有嗎?”我半開玩笑地問道。
“誰知道呢,”張師傅神秘地笑了笑。
“聽老人們說,王家當年為了防止被抄家,把很多財寶都藏起來了?!?/p>
“不過這都是傳說,信不信就看個人了。”
修繕工作進行了半個月,一切都很順利。
古屋在李文博的指導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風采。
我每天都會來看看進度,心情也越來越好。
但是從第三周開始,奇怪的事情開始發生了。
那天晚上,張師傅加班到很晚,準備第二天早點收工。
大概晚上十點多的時候,他突然聽到正堂里傳來奇怪的滴水聲。
第二天一早,張師傅就找到我,“趙老板,昨天晚上我聽到房子里有滴水聲?!?/p>
“我檢查了所有的地方,沒發現任何漏水的痕跡?!?/p>
我心里有些不安,“會不會是屋頂漏了?”
“不可能,”張師傅搖搖頭,“屋頂我們剛修過,而且昨天晚上也沒下雨。”
“聲音就是從正堂里傳出來的,特別清楚?!?/strong>
我和李文博一起去正堂檢查了一遍,確實沒有發現任何漏水的地方。
李文博用專業儀器測量了一下濕度,也很正常。
“可能是老房子熱脹冷縮的聲音吧,”李文博安慰我道,“古建筑都會有這種現象。”
雖然李文博這么說,但我心里總覺得不踏實。
那天晚上我特意留下來過夜,想親自聽聽到底是什么聲音。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確實聽到了滴水聲,很輕很輕,但在寂靜的夜里特別清晰。
我拿著手電筒在正堂里找了半天,真的沒有發現任何水跡。
更奇怪的是,我發現正堂里的三幅祖宗畫像有些潮濕,畫面上好像蒙著一層霧氣。
我用手摸了摸,畫布確實是濕的,而且還有些涼。
“這他媽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心里開始發毛,但又不敢聲張,怕嚇到工人們。
第二天,我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李文博。
他仔細檢查了那三幅畫像,表情越來越嚴肅:“趙總,這確實很奇怪。”
李文博推了推眼鏡,“從科學角度來說,畫像不應該無緣無故地變濕。除非...”
“除非什么?”我緊張地問道。
“除非畫像的后面或者周圍有特殊的結構,會產生水汽。”
李文博若有所思地說道,“但這種情況很少見,而且需要特定的條件?!?/p>
就在我們討論的時候,我的助理小劉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
“趙總,趙總!”小劉上氣不接下氣,“那三幅畫...畫像上面有東西流出來了!”
我和李文博立刻跑到正堂,看到的景象讓我們都驚呆了。
三幅祖宗畫像上真的有液體在往下流!
但這些液體不是普通的水,而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這...這是什么東西?”我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李文博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蘸了一點,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
“沒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但是...”
他停頓了一下,掏出一個小儀器來檢測,“趙總,這些液體里含有銀的成分!”
“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這是銀水?”
李文博的表情也很震驚:“從檢測結果來看,確實含有銀,”
“但這在科學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啊,幾百年前的畫怎么會滲出銀水?”
我們三個人站在正堂里,看著那三幅不斷滲出銀水的畫像,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這種超出常理的現象,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了恐懼和困惑。
“李專家,您見過這種情況嗎?”我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
“從來沒有,”李文博搖搖頭,“這完全違背了物理學原理。除非...”
“又是除非?”我有些急躁了,“您到底想說什么?”
李文博沉思著說道,“除非這不是普通的畫像,而是某種特殊的裝置?!?/p>
“古代的工匠很有智慧,也許他們在畫像里暗藏了什么機關?!?/p>
聽他這么說,我心里既興奮又緊張。
如果真的是古代的機關,那這座古屋的價值就遠遠不止880萬了。
但同時,我也擔心這種超自然的現象會帶來什么麻煩。
“那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我問道。
“繼續觀察,”李文博認真地說道,“記錄下所有的細節,也許能找到規律?!?/p>
從那天開始,我幾乎每天都要來古屋看看那三幅畫像。
我發現,銀水并不是一直在流,而是有規律的。
每當陰天下雨的時候,銀水就會流得特別多;而晴天的時候,就會少很多。
更奇怪的是,這些銀水滴落在地上后,會在青石磚上形成特殊的圖案。
起初我以為是隨機的,但仔細觀察后發現,這些圖案似乎有某種規律性。
“小劉,你把這些圖案都拍下來,”我對助理說道,“也許李專家能從中看出什么門道。”
小劉按照我的要求,把每次銀水形成的圖案都拍了照片。
李文博研究了這些照片后,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
李文博指著照片說道,“趙總,我覺得這些圖案不是隨機的。”
“您看,這些點連起來,是不是像某種幾何圖形?”
我仔細看了看,確實有些像古代的八卦圖或者星座圖,“您覺得這代表什么意思?”
“我不確定,但我覺得我們應該深入研究一下王家的歷史。”
李文博建議道,“也許能從中找到答案?!?/strong>
03
為了解開畫像滲銀水的謎團,我和李文博開始深入研究王家的歷史。
我們跑遍了當地的圖書館、博物館,查閱了大量的縣志和家譜。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榆次區圖書館的古籍室里,我們找到了一本清代的《王氏家譜》。
這本家譜詳細記錄了王家從明朝開始的歷史,讓我們對這個家族有了更深的了解。
李文博指著家譜上的一段文字:“趙總,您看這里?!?/p>
“王家在明清時期確實是晉商巨富,主要經營絲綢和銀錢兌換,在全國有數十家分號?!?/p>
我仔細看著那些繁體字,“這么大的家業,難怪能建這么好的房子?!?/p>
“更有意思的是這里,”李文博翻到另一頁,“王家第七代家主王致和?!?/p>
“因為一次意外,他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儲銀技術。”
“能夠把大量銀兩隱藏在普通的建筑結構中,即使被抄家也能保住家產?!?/strong>
這段記錄讓我心跳加速,“您的意思是,我那座古屋里可能真的藏著銀子?”
“很有這種可能,”李文博點點頭。
“而且家譜上還提到,這個秘密只有歷代家主知道,傳承至今?!?/p>
我們繼續翻閱家譜,發現了更多有趣的信息。
王家歷代家主都有一個傳統,就是在正堂里供奉祖宗畫像,并且這些畫像有特殊的象征意義。
“這里寫著,祖宗畫像是王家的守護神,每當家族遇到重大變故時,畫像就會顯靈示警?!?/strong>
李文博讀著家譜上的記錄,“而且還提到了'銀淚'這個詞?!?/p>
“銀淚?”我激動地問道,“是不是就是我們看到的銀水?”
“應該是的,”李文博繼續往下讀。
“家譜上說,當祖宗畫像流下銀淚時,就是在提醒后人,家族的寶藏即將重見天日?!?/p>
這些發現讓我既興奮又緊張。
如果家譜記錄的是真的,那我買下這座古屋就不是投資,而是中了大獎。
但同時,我也有些擔心,萬一真的有寶藏,該怎么處理?
為了進一步驗證我們的推測,我決定去拜訪當地的一些老人,聽聽他們對王家的了解。
村里有個老支書叫李大爺,七十多歲了,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我帶著煙酒去拜訪他,想聽聽王家的傳說。
李大爺接過我遞的煙,美美地抽了一口:
“王家啊,那可是我們這一帶的傳奇,我小時候就聽我爺爺講過王家的故事。”
“您能具體說說嗎?”我恭敬地問道。
“王家當年可是富得流油,”李大爺瞇著眼睛回憶道。
“聽說家里的銀子多得數不過來,光是地窖就有好幾個?!?/p>
“但是后來戰亂頻繁,王家為了保護財產,就把銀子都藏了起來?!?/strong>
“藏在哪里了?”我急切地問道。
“這誰知道呢,”李大爺搖搖頭。
“不過我爺爺說過,王家的祖宗畫像會'流淚',每次流淚都是在告訴后人寶藏的位置?!?/p>
聽到這里,我和李文博對視了一眼,心里都有些激動。
看來我們的推測是對的,那些銀水確實與寶藏有關。
“李大爺,您知道具體的位置嗎?”我繼續詢問。
“具體位置我不知道,但我聽說過。”李大爺壓低了聲音。
“寶藏就藏在王家祖屋的地下,而且祖宗畫像流淚的地方,就是入口的標記。”
這個信息讓我心臟狂跳,頓時激動不已。
如果李大爺說的是真的,那些銀水滴落的位置,很可能就是寶藏入口的標記。
回到古屋后,我和李文博立刻開始仔細觀察銀水滴落的位置。
我們發現,這些銀水并不是隨意滴落的,而是有規律地落在特定的幾塊青石磚上。
李文博指著地面上的痕跡,“趙總,您看這里?!?/p>
“銀水總是滴在這幾塊石磚上,而且這些石磚與其他的不太一樣?!?/p>
我蹲下身仔細看了看,確實發現這幾塊石磚的顏色稍微深一些,而且表面的紋理也不同。
“會不會這就是入口?”我興奮地問道。
“很有可能,”李文博點點頭,“但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
就在這時,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
我們注意到,隨著雨勢的增大,畫像上的銀水也流得更多了。
更神奇的是,這些銀水在地面上形成的圖案變得更加清晰。
“快看!”李文博激動地指著地面,“這些銀水的圖案,正好對應著那幾塊特殊的石磚!”
我仔細觀察,確實如他所說。
銀水形成的圖案就像一張地圖,精確地標出了那幾塊石磚的位置。
“這不是巧合,”我的聲音都在顫抖,“這是古代工匠設計的機關!”
李文博也很激動,“趙總,我覺得我們應該試試撬開這些石磚看看。”
“現在就撬?”我有些猶豫,“萬一破壞了什么怎么辦?”
“不會的,”李文博分析道,“如果這真的是古代設計的機關,那這些石磚肯定是可以打開的?!?/p>
“而且從家譜的記錄來看,這就是讓后人發現寶藏的方式?!?/strong>
我考慮了一下,決定冒險一試,如果真的有寶藏,那這880萬的投資就太值了。
即使沒有,撬開幾塊石磚也不會對古屋造成太大的損害。
“好,那我們就試試,”我下定決心,“但是要小心一點,別破壞了其他的東西?!?/p>
我們找來了撬棍和錘子,準備撬開那幾塊特殊的石磚。
張師傅雖然不知道我們要干什么,但還是很配合地幫忙。
“趙老板,您這是要干啥?”張師傅有些疑惑地問道。
“修地面,”我隨口敷衍道,“這幾塊磚有些松動,需要重新鋪設?!?/strong>
張師傅點點頭,沒有多問,但我能看出來,他對我們的行為有些疑惑。
雨還在下,畫像上的銀水也在繼續流淌。
在這種詭異的氛圍中,我們開始了撬磚的工作。
04
第一塊石磚撬開的時候,我們都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