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志華,咱不買這個了,太貴了。"
78歲的梁國強拉了拉兒子的衣袖,看著肉攤上標價28元一斤的五花肉,眼中閃過一絲心疼。
梁志華的臉色有些難看,他掃了一眼周圍其他顧客,壓低聲音對肉攤老板說了14個字。
話音剛落,梁國強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的手在半空中僵住了,眼神中的光芒一瞬間熄滅了。
"我這就走。"
老人轉身就往外走,步伐踉蹌但異常堅決。
"爸!爸你等等!"梁志華丟下手里的塑料袋追了出去,但梁國強頭也不回,消失在了人群中。
站在菜市場門口,梁志華怎么也想不明白,那14個字怎么就讓父親如此決絕?三個月前,父親還滿懷期待地跟他進了城。
那時候的梁國強是多么高興啊。
"志華來接我了!"老人逢人就說,"我兒子在省城做建材生意,有出息!"
鄰居們都很羨慕:"國強叔真有福氣,兒子孝順,老了還能進城享福。"
梁國強收拾行李的時候,手都在顫抖,不是因為年老體衰,而是因為激動。他把妻子的遺照小心翼翼地包好,還有那個存了幾十年的鐵皮茶葉罐,里面裝著他所有的積蓄——三萬八千塊錢。
"老伴兒,我要去城里了,和志華一起生活。"他對著遺照說話,"你放心,我不會給孩子添麻煩的。"
可是現在,僅僅三個月后,那個期待進城享受天倫之樂的老人,卻因為兒子的14個字選擇了離開。
梁志華站在菜市場門口,回想起剛才父親眼中的絕望和決絕,心里五味雜陳。那14個字,他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脫口而出。
也許是最近家里的壓力太大,也許是父親的一些行為讓他有些煩躁,也許是妻子蘇雯最近總是在他耳邊念叨。
但無論如何,他都沒想到父親的反應會如此強烈。
那到底是怎樣的14個字,能讓一個78歲的老人瞬間從滿懷希望變成心如死灰?
為什么一個本該享受晚年幸福的父親,會在聽到兒子的話后,毫不猶豫地選擇離開?
這個故事,要從三個月前說起,從梁國強剛剛踏進城市的那一天說起。
那時候的他,眼中還有光,心中還有期待,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在三個月后,因為兒子的14個字,做出如此決絕的選擇。
三個月前的那個春日,梁志華開著他的本田雅閣回到了老家。
鄉村的小路還是那么顛簸,路兩邊是剛剛返青的麥田,偶爾有幾只喜鵲在枝頭叫著。梁志華搖下車窗,深深吸了一口氣,這個他長大的地方,總是能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安全感。
可是這次回來,心情卻有些復雜。
村口的老槐樹下,幾個老人正在下棋,看到梁志華的車,都投來了羨慕的眼神。
"國強叔的兒子回來了!"有人喊道。
梁志華停下車,禮貌地和大家打招呼。這些都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但現在的他們,眼中都帶著一種復雜的神情——既有對他成功的贊許,也有對梁國強即將離開的不舍。
"志華啊,你爸這段時間可把你念叨壞了。"老村長張伯說,"天天說你要接他進城,高興得像個孩子。"
梁志華笑了笑,心里卻有些沉重。接父親進城,這個決定并不容易。
推開家門,梁國強正坐在堂屋里等他,桌上擺著一壺茶,還有幾樣家里的土特產。老人顯然是精心準備過的,連平時舍不得穿的那件深藍色中山裝都穿上了。
"志華回來了!"梁國強站起身,臉上的笑容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路上累了吧?快坐,快坐。"
父子倆相對而坐,梁志華仔細打量著父親。三年沒見,老人明顯蒼老了不少,頭發全白了,背也有些駝了,但精神狀態還不錯。
"爸,身體怎么樣?"梁志華關心地問。
"好著呢!"梁國強拍拍胸脯,"就是一個人在家,有時候覺得冷清。你媽走了兩年了,我一個人......"
話沒說完,老人的眼圈紅了。
梁志華心里一陣酸楚。母親去世后,父親一直獨居在這個老宅子里。村里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確實冷清。
"爸,收拾收拾,跟我進城吧。"梁志華說出了這次回來的目的。
梁國強的眼睛瞬間亮了:"真的?志華,你不是騙爸的吧?"
"當然是真的。我和蘇雯商量過了,小宇也同意,咱家房子夠大,您過去正好能享享清福。"
老人激動得手都在顫抖:"好,好!我這就收拾東西!"
看著父親忙碌的身影,梁志華心情復雜。說接父親進城,其實并不是他主動提出的。
上個月,村里的老劉突然去世了,一個人在家,死了三天才被發現。這件事讓梁志華很震撼,他突然意識到,父親一個人在老家確實不安全。
而且,蘇雯的父母去年搬去了澳洲,和女兒女婿一起生活。這讓蘇雯很受觸動,她對梁志華說:"我爸媽都能跟我們一起,你爸一個人在老家算怎么回事?鄰居們會怎么說我們?"
于是,接父親進城,就這樣被提上了日程。
第二天,梁志華帶著父親和一大堆行李回到了省城。
梁國強坐在副駕駛座上,一路上都在往外看,眼睛里充滿了好奇和興奮。
"志華,這樓怎么這么高啊?"
"爸,這還不算高的,市中心的樓更高。"
"那得有多少層啊?"
"幾十層吧。"
梁國強嘖嘖贊嘆:"幾十層!我這輩子都沒上過幾十層的樓。"
車子開進了梁志華居住的小區——錦繡花園。這是一個中檔的住宅小區,環境不錯,綠化也好。
"這就是咱家?"梁國強看著小區的大門,眼中滿是驚喜。
"對,這就是咱家。"梁志華心里也有些自豪,這套房子是他奮斗了十幾年才買下的。
電梯在18樓停下,梁國強跟在兒子后面,小心翼翼地走出電梯。
門開了,蘇雯和兒子梁小宇都在客廳里等著。
"爸,您來了!"蘇雯熱情地迎上去,"路上累了吧?快進來坐。"
"爺爺好。"梁小宇也禮貌地打招呼,但神情有些拘謹。
梁國強環顧四周,眼中滿是震撼。客廳很大,裝修得很漂亮,電視比他在老家見過的都要大。
"這房子......真好。"老人有些局促地站在門口,"我......我鞋子臟嗎?"
"沒事,爸,進來吧。"蘇雯笑著說,"這里以后就是您的家了。"
蘇雯帶著梁國強參觀了整個房子。三室兩廳,主臥是梁志華夫婦的,次臥是梁小宇的,還有一個小一些的房間,就是專門給梁國強準備的。
"爸,這是您的房間,您看還缺什么?"梁志華推開房門。
房間不大,但布置得很溫馨,有床有衣柜,還有一個小書桌,窗臺上放著幾盆綠植。
梁國強的眼睛濕潤了:"志華,這......這太好了。我做夢都沒想到,老了還能住這么好的房子。"
第一周,梁國強過得像在做夢一樣。
每天早晨,他都會很早起床,但不敢發出聲音,怕吵醒家人。然后小心翼翼地到廚房,想幫忙做早飯,但總是被蘇雯阻止。
"爸,您休息吧,我來就行。"蘇雯總是這樣說。
梁國強只好坐在陽臺上,看著樓下的車流和人群。這個城市太繁華了,和他生活了一輩子的鄉村完全不同。
梁小宇每天都要上學,很少有時間和爺爺交流。偶爾說幾句話,也總是顯得很客套。
"小宇,想不想聽爺爺講故事?"梁國強有次試著和孫子交流。
"爺爺,我要寫作業。"梁小宇頭也不抬地說。
梁國強有些失落,但很快又安慰自己:孩子學習要緊,不能打擾。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問題開始顯現。
首先是生活習慣的差異。
梁國強習慣早睡早起,晚上九點就想睡覺,早上五點就醒了。但城里的生活節奏不一樣,梁志華一家通常都要到十一點才睡,早上七點才起。
老人早起后不知道該干什么,就在客廳里走來走去,或者開電視看新聞,但他不太會用遙控器,總是按錯鍵,電視聲音忽大忽小。
有幾次,蘇雯被吵醒了,雖然嘴上沒說什么,但臉色明顯不太好看。
其次是飲食習慣的沖突。
梁國強一輩子過慣了節儉的日子,看不得浪費。蘇雯有時候做多了菜吃不完,準備倒掉,梁國強總是舍不得。
"別倒!別倒!還能吃呢!"老人急忙阻止。
"爸,菜都餿了,不能吃了。"蘇雯耐心地解釋。
"我看看......"梁國強嘗了一口,"還行,沒餿,我吃就行。"
蘇雯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出于禮貌沒有說什么。
還有購物觀念的差異。
一次,蘇雯去超市買菜,梁國強也跟著去了。看到超市里的蔬菜價格,老人驚得合不攏嘴。
"這白菜怎么這么貴?12塊錢一斤?我們那里2塊錢都嫌貴!"
"爸,城里的菜都是這個價。"蘇雯有些尷尬,因為周圍的顧客都在看他們。
"12塊錢能買6斤白菜了!這不是搶錢嗎?"梁國強的聲音有些大。
蘇雯臉紅了,趕緊拉著公公離開了那個區域。
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
梁國強不適應城里的馬桶,總是蹲不穩;不會用洗衣機,把蘇雯的一件白色襯衫和他的紅色內衣一起洗,結果襯衫變成了粉色;不會用微波爐,有次把金屬碗放進去,差點出事故。
更讓蘇雯頭疼的是,梁國強總是想幫忙做家務,但經常越幫越忙。
有次他想幫忙拖地,結果把拖把弄得太濕,地板上全是水,梁小宇放學回來差點滑倒。
"爺爺,您別拖了,我媽一會兒回來會生氣的。"梁小宇有些著急地說。
梁國強的臉紅了,局促地放下拖把:"我......我就是想幫幫忙。"
最讓蘇雯崩潰的是那次洗碗事件。
那天蘇雯加班回來很晚,看到廚房里的碗已經洗好了,本來很高興,覺得公公真體貼。但第二天用碗的時候,發現碗上還有油膩,顯然沒洗干凈。
她默默地把碗重新洗了一遍,但心里開始有些不舒服。
"他是好心,但這樣下去怎么辦?"蘇雯對梁志華抱怨,"我每天上班就夠累了,回來還要重新收拾他搞的這些。"
梁志華夾在中間很為難:"老人家剛來,慢慢適應就好了。"
"什么時候能適應?"蘇雯的語氣有些急躁,"他都78歲了,還能改變多少?"
這話讓梁志華心里很不舒服,但他也理解妻子的難處。
最關鍵的是經濟壓力。
梁國強雖然帶來了三萬八千塊錢,但他堅持要把這錢給梁志華,作為自己的"生活費"。
"志華,這錢你拿著,我吃你們的住你們的,總得給點錢。"
梁志華推辭不要,但梁國強很堅持:"不拿錢我心里不踏實,總覺得是白吃白住。"
但三萬八千塊錢能用多久?梁國強每個月的生活費、醫藥費、日用品,算下來至少要兩千塊。而且,老人年紀大了,萬一生病住院,那開銷就更大了。
梁志華的建材生意這兩年也不太好做,房地產市場低迷,他的收入比前幾年少了不少。原本一家三口的開銷就不小,現在又多了一個老人,壓力確實很大。
"要不我再找份兼職?"蘇雯建議。
"你已經夠累了。"梁志華心疼妻子,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更讓人擔心的是梁小宇的反應。
起初,梁小宇對爺爺的到來還是歡迎的,但隨著時間推移,他開始覺得不自在。
以前他可以在家里大聲聽音樂、和同學打電話聊天,現在總是要考慮會不會吵到爺爺。
而且,爺爺總是想和他聊天,問他學習怎么樣,但他們之間真的沒有什么共同話題。
"爺爺,我要學習。"這成了梁小宇最常說的一句話。
梁國強逐漸感受到了這種微妙的變化。
他不是傻子,能感覺到家人對他的態度在悄悄發生變化。蘇雯雖然表面上還是很客氣,但明顯沒有剛開始那么熱情了。梁小宇更是經常躲著他,連正眼都不太看他。
最讓他難受的是梁志華。兒子現在回家就往房間里鉆,很少主動和他說話。有時候他想找兒子聊聊天,梁志華總是說:"爸,我累了,先休息會兒。"
梁國強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么?
他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生怕給家人添麻煩。早上起來不敢開電視,怕吵醒家人;不敢再主動幫忙做家務,怕越幫越忙;吃飯的時候也不敢多吃,怕家人覺得他能吃。
但越是小心翼翼,他在這個家里就越顯得格格不入。
有天晚上,梁國強聽到梁志華和蘇雯在房間里說話,聲音不大,但他還是聽到了幾句。
"......真的很麻煩......"
"......早知道就不應該......"
"......還不如給他租個房子......"
老人躺在床上,眼淚無聲地流了下來。
他想起了老家,想起了那個雖然簡陋但屬于自己的小院子,想起了鄰居張大爺每天和他下棋聊天的日子。
也許,他不應該來城里。
但現在后悔也晚了,他已經把老家的房子鎖起來了,村里的朋友也都以為他在城里享福呢。
就這樣,在這種微妙而壓抑的氣氛中,時間一天天過去。
梁國強從最初的興奮和感激,漸漸變成了忐忑和自責。他開始覺得自己是個負擔,是個多余的人。
而梁志華一家,雖然表面上都在努力維持和諧,但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壓力。
這種狀況持續了三個月,直到那天早上,那個改變一切的早晨。
那天是個周六的上午,陽光很好。
梁國強早早就醒了,躺在床上聽著客廳里傳來的聲音。梁志華和蘇雯正在輕聲說話,聽語氣似乎有些緊張。
"今天王姐要來家里做客,你能不能讓你爸......"蘇雯的聲音傳來。
"讓我爸怎么著?"梁志華的語氣有些不耐煩。
"就是......你知道的,王姐比較講究,你爸有時候說話......"
梁國強的心一沉。王姐是蘇雯的同事,家里條件很好,每次來都穿得很精致。上次她來的時候,梁國強和她聊天,可能是說了一些讓人覺得土氣的話,王姐的表情明顯有些尷尬。
"你是嫌我爸丟人?"梁志華的聲音提高了一些。
"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就是覺得......"蘇雯的聲音有些委屈,"志華,你不要這樣想我。我只是希望......算了,當我沒說。"
客廳里安靜了下來,但這種安靜讓梁國強心里更難受。
他知道,自己確實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很多麻煩。
吃早飯的時候,氣氛有些壓抑。梁小宇匆匆吃了幾口就說要去圖書館學習,蘇雯也說要去美容院,只剩下梁志華和梁國強兩個人。
"爸,咱們去買點菜吧。"梁志華看起來心情不太好,但還是主動提議。
梁國強點點頭,他很珍惜和兒子單獨相處的時間。
兩人來到附近的菜市場。這是梁國強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這里的熱鬧和嘈雜讓他想起了老家的集市。
"要不咱買點肉吧,給小宇補補身體。"梁國強建議。
梁志華點頭同意,他們來到了一個肉攤前。
肉攤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很健談,看到他們來了就熱情地招呼:"大哥想要什么肉?今天的五花肉很新鮮!"
梁國強看了看價格牌,五花肉28元一斤,排骨35元一斤,牛肉更是要45元一斤。
"這五花肉怎么這么貴啊?"梁國強忍不住說道。
"大叔,現在物價都漲了,這個價格已經很便宜了。"肉攤老板笑著解釋。
梁國強搖搖頭:"我們老家的肉才15塊一斤,這里要28塊,差得太多了。"
肉攤老板看了看梁志華,又看了看梁國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叔是從農村來的吧?"
"對,我是從農村來城里養老的。"梁國強老實地回答。
"那挺好,兒子孝順。"肉攤老板稱贊道,"現在能把老人接到城里的兒子不多了。"
梁國強聽了很高興,看向梁志華的眼神中滿是驕傲和感激。
但梁志華的臉色卻有些不自然。
"要多少?"肉攤老板問。
"買一斤吧。"梁國強說。
"爸,一斤夠嗎?"梁志華問。
"夠了夠了,一斤肉能吃好幾頓呢。"梁國強連忙說,"再說了,這么貴,買太多浪費。"
肉攤老板切了一塊肉放在秤上:"一斤二兩,35塊錢。"
梁國強一聽價格,立刻說:"志華,咱不買這個了,太貴了。"
周圍的顧客都在看他們,梁志華感到有些尷尬。這時候,旁邊一個穿著時髦的女顧客指著最好的牛肉說:"給我來兩斤,要最好的。"
老板立刻熱情地給她稱肉,那塊牛肉一稱,九十多塊錢,那個女顧客連眼都不眨就付了錢。
梁志華看看那個女顧客,再看看自己的父親,心里涌起一陣復雜的情緒。
父親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中山裝,頭發花白,臉上滿是皺紋,正小心翼翼地看著他,等待他的決定。而周圍的人都在看著他們,那種眼神讓梁志華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羞恥感。
這時候,肉攤老板可能是想緩解氣氛,開玩笑地說:"大叔真節儉,現在像您這樣的老人不多了。"
梁國強笑了笑:"沒辦法,窮慣了,看到這么貴的東西就心疼。"
"理解理解,農村來的老人都這樣。"肉攤老板繼續說,"不過您兒子條件看起來不錯,開得起好車,住得起好房子,買點好肉還是沒問題的。"
梁志華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周圍的顧客有的在偷偷看他們,有的在竊竊私語,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就在這時,梁國強又說話了:"志華做生意不容易,掙錢也不容易,我不能亂花他的錢。我這個老頭子,吃什么都一樣,不用買這么貴的。"
老人的話本來是想體諒兒子,但聽在梁志華耳里,卻讓他感到更加難堪。他覺得周圍的人都在看他的笑話,都在議論他對父親小氣。
壓力、煩躁、羞恥、憤怒......各種情緒在梁志華心中翻騰。
肉攤老板還在一旁說著:"大叔您真是通情達理,現在的老人都應該像您這樣......"
梁志華的情緒終于到了臨界點。
他看著父親那張滿懷期待的臉,看著周圍那些異樣的眼神,看著肉攤老板那種帶著同情的表情,心中的所有壓抑和不滿突然爆發了。
他覺得父親的每一個行為都在提醒別人,他是個從農村來的老人,他是個負擔,他給這個家庭帶來了麻煩。
而自己,梁志華,一個在城里打拼了這么多年的成功人士,卻要在菜市場里為了幾塊錢的肉價和父親討價還價,這讓他感到一種巨大的羞辱感。
最近家里的種種問題、妻子的抱怨、兒子的疏遠,還有生意上的壓力,所有的一切都在這一刻匯聚成了一股巨大的憤怒。
他張開嘴,那14個致命的字即將脫口而出。
梁國強還站在他旁邊,眼神中帶著對兒子的信任和期待,帶著對城市生活的小心翼翼,帶著對這個家庭的感激。
老人完全沒有預料到,接下來兒子說出的話,會徹底改變他們之間的關系,會讓他在瞬間從一個滿懷希望的父親,變成一個心如死灰的老人。
肉攤老板還在稱肉,周圍的顧客還在若有若無地關注著他們,一切看起來都那么平常。
但梁志華知道,當他說出那14個字的時候,一切都將不再相同。
他看著父親,看著那張因為年老而顯得有些遲緩,但依然充滿期待的臉,心中最后一絲理智在和情緒做著斗爭。
然而,積壓了三個月的壓力和不滿最終戰勝了理智。
梁志華深深吸了一口氣,那14個字就在他的唇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