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生活中總有那么多難以解釋的巧合,有人說這是命運的安排,也有人稱之為緣分的力量。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樣的相遇,但我想分享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可思議的故事。
那是個尋常的周二下午,我的小面館剛剛迎來午后短暫的寧靜。門鈴輕響,一個年輕男子走了進來,二十多歲的樣子,穿著普通,眉眼間卻有種異常熟悉的感覺。
"您好,要點什么?"我機械地問道,卻發現自己的視線無法從他臉上移開。
他似乎沒注意到我的異常,隨意地點了份牛肉面,然后在靠窗的位置坐下。陽光透過玻璃灑在他的側臉上,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揪緊了。
我的手開始顫抖,差點打翻了手中的水杯。那輪廓,那神態,簡直就是我死去多年的前夫林志明的翻版。尤其是他習慣性抿嘴的樣子,連細微的表情都如此相似。
"阿姨,能加點辣椒油嗎?"他突然開口問道。
我慌亂地應了一聲,卻在轉身的瞬間差點暈倒。他的聲音、他說話的語調,甚至是那個不經意的小動作——用食指輕輕敲打桌面——都和志明一模一樣。
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告訴自己這只是巧合。畢竟,志明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二十多年了,而且我們從未有過孩子。唯一的兒子小林在我們離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那時他才七歲。
那男孩吃完面,禮貌地道謝后離開了。我本以為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卻沒想到,從那天起,他開始頻繁光顧我的小店。每次來都是獨自一人,總是點同樣的牛肉面,坐在同樣的位置。
三周后的一個雨天,他忘了帶傘。我鬼使神差地將柜臺里的傘遞給了他。
"謝謝阿姨,下次一定還您。"他接過傘,陽光般的笑容讓我心頭一顫。
"你叫什么名字?"我終于忍不住問道。
"我叫陳明,阿姨。"他說道,"我剛到這個城市工作不久。"
陳明,這名字和我兒子的名字沒有任何關聯,但我卻無法擺脫那種奇怪的感覺。那晚,我翻出了塵封多年的相冊,淚水模糊了視線。照片中七歲的小林和這個年輕人確實有幾分相似,但那可能只是我的想象。
一個月后的周六,陳明又來了。這次他看起來有些沮喪。
"阿姨,能借我點錢嗎?我房租到期了,公司工資卻因為系統故障延遲發放..."他猶豫地開口,眼神中帶著歉意。
換作是別人,我可能會直接拒絕。但面對他,我竟然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兩千元。他感激地接過錢,承諾下周就還。
"陳明,你有家人嗎?"我試探性地問道。
他的表情突然黯淡下來:"我是孤兒,在福利院長大的。十八歲后就自己闖蕩了。"
我的心猛地抽痛。陳明比我的兒子應該大了幾歲,不可能是他。但那種難以言喻的熟悉感又是從何而來?
接下來的日子,陳明來得更頻繁了。有時候不只是吃飯,還會幫我做些力所能及的雜活。他性格開朗,做事麻利,很快就和我熟絡起來。
一次,他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驚慌失措的樣子讓我恍惚看到了小時候的兒子。而他道歉時嘴角微微下垂的樣子,簡直就是志明的翻版。
那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里,七歲的小林站在一片迷霧中,向我伸出手:"媽媽,我回來了..."我驚醒后,淚流滿面。
一周后,陳明請我幫他看病歷。他說自己最近總是頭疼,醫生建議他查查過往病史。
"我在福利院的檔案不全,只知道小時候做過一次大手術。"他解釋道。
我翻看著他的CT片,心跳幾乎停止。那個特殊的顱骨手術痕跡,與小林生前因腦腫瘤做的手術位置一模一樣。
"陳明,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我聲音顫抖地問。
"福利院的人說是農歷五月初五,但不確定。"
那正是小林的生日。我感到一陣眩暈,扶著桌子才沒有倒下。
"阿姨,您怎么了?"陳明關切地問道。
我盯著他的眼睛,突然做了個決定:"陳明,我能請你做個DNA鑒定嗎?"
"DNA鑒定?為什么?"他顯得很困惑。
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邀請他到我家去,說要給他看些東西。當他站在我家客廳,看著墻上小林的照片時,明顯被震驚了。
"這...這是誰?為什么和我小時候這么像?"
我深吸一口氣,將那個瘋狂的想法說了出來:"我懷疑,你可能是我失去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