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高擎鐮刀錘子旗幟的中國共產黨從上海石庫門和嘉興南湖紅船啟航。在近百年風雨中,中國共產黨雖然沒有統一的黨員證,但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曾出現過形式各異的“黨證”或“黨員證”。這些珍貴的紅色憑證,不僅鐫刻著黨的光輝足跡,更見證了一代代共產黨員對黨的無限忠誠。
吳寶康黨證
吳寶康的這張紙質折頁型黨證長9.7厘米、寬7.2厘米,采用四面對折設計。封面上部有一顆紅五角星,紅星中間是鐮刀錘子組成的黨徽圖案,右下為紅色的中國共產黨英文縮寫“C.C.P”字樣,底部注明“江南新四軍黨務委員會頒發 一九四四﹒十”。翻開內頁,兩頁表格詳細記載了吳寶康的個人信息、家庭情況、入黨經歷及工作履歷,填寫日期為“12月10日”,編號為機打“00633”。封底印有“四點說明”。
吳康寶黨證
據史料記載,1944年10月,時任新四軍十六旅組織科長的陳烙痕提議為全旅共產黨員頒發黨證。這些黨證印制完成后,統一編號并加蓋“新四軍六師十六旅中共黨務委員會”紅色印章,再由各黨支部認真填寫后發放。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這份黨證不僅成為黨員身份的重要憑證,更確保黨員在組織關系未及時接轉時,仍能參加組織生活。
中共臨時黨員證
另一類珍貴的黨員證是1947年華東野戰軍政治部印制的臨時黨員證。這種三疊式紙質證件通長24厘米、寬10.6厘米,外頁印有“五星鐮刀錘子”圖案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解放事業而戰斗”的醒目標語,內頁詳細載有十二條“戰時黨員守則”和使用規定,表格內填寫持證黨員的基本情況。
中共臨時黨員證(外頁)
唐光煊的中共臨時黨員證(內頁)
此證是1947年華東野戰軍政治部為避免戰場傷員因部隊轉移失掉組織關系而印制的臨時黨員證。在那個槍林彈雨的年代,隨時都有負傷犧牲的可能,為了使黨員能在負傷后證明自己的黨員身份,能過臨時組織生活,特將臨時黨員證發放給部隊中每一個中共黨員,參加戰斗時隨身攜帶,如果在戰地負傷到后方醫院治療時可以不中斷學習,如果萬一犧牲了也能證明自己身份。
這些歷經戰火洗禮的紅色憑證不僅記錄著特定歷史時期黨的組織建設情況,更承載著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新時代的今天,這些泛黃的黨證依然閃耀著信仰的光芒,它們不僅是紀念館內珍貴的展品,更是激勵后人砥礪前行的精神豐碑。
記者 | 侍文
通訊員 | 沈君芳
編輯 | 成萌
校對 | 余錫龍
審核 | 張瑋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