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確診抑郁后,是選擇繼續學業還是暫時休學?我們將通過真實案例,探討如何在心理健康與學業之間找到平衡點。
01
艱難的抉擇:休學與否
這或許是無數家長面臨的最艱難的選擇。
我曾接觸過一位父親,在兒子確診抑郁癥后,他陷入了無盡的焦慮。
讓孩子繼續上學,看著孩子疲憊不堪、眼神空洞地走進校園,擔心學業壓力會成為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讓孩子休學在家,又害怕脫離集體生活后,孩子會更加封閉自我,陷入更深的抑郁泥潭。
這種進退兩難的處境,切切實實地困擾著許多家庭。
抑郁癥就像一場悄無聲息的 “心靈感冒”,但人們往往忽視了它的嚴重性。你會要求感冒發燒的孩子參加劇烈運動嗎?顯然不會。
然而面對心理疾病,很多人卻認為 “挺一挺就能過去”。但事實是,孩子在壓抑中,只會承受更深的傷害。
我見過太多這樣的孩子:有的強撐著去學校,成績下滑不說,還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
有的選擇休學,卻因父母的過度焦慮和催促,變得更加消極怠惰,失去了重返校園的勇氣。
02
關鍵在于科學 “休” 與 “復”
有位母親的做法值得借鑒 —— 她的孩子確診抑郁后,沒有急于辦理休學,而是與學校協商制定了 “彈性學習計劃”:
上午在家進行心理疏導和休息,下午根據狀態選擇性到校上課。同時,她堅持每天和孩子一起騎行半小時,穿梭在城市的街巷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