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助力虹口區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區,在市文明辦的指導下,虹口區深入開展“學思想、見行動”主題活動。作為人民城市的建設者、參與者、見證者,全區各級各類文明單位通過創新宣講方式、打造特色窗口文化、深化公益活動品牌等舉措,推動文明創建工作扎實開展,以實際行動提升服務水平和文明程度。
為集中展現新時代虹口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精神風貌,區文明辦開設“文明風采”專欄,本期帶您走進全國文明單位——中共四大紀念館。
近年來,中共四大紀念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時代脈搏,深挖紅色資源,著力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切實發揮紅色場館鑄魂育人作用。創建周期內,紀念館先后榮獲10余項國家級榮譽和57項市級榮譽,接待游客達200余萬人次、團隊12000余批次。
創新理論武裝,筑牢文明之基
中共四大紀念館始終堅持將紅色文化作為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引擎,把豐富的紅色資源轉化為文明培育的生動教材。紀念館設置專區展示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先進事跡,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化作市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根據不同受眾需求,打造《抓鐵有痕鑄黨魂》等十余門主題黨課,累計授課超百場。同時,探索“紅色服務四進”,廣泛開展巡展巡講,全國累計巡展200余場,舉辦滬閩紅色文化交流專場、長三角紅色講解員風采展示等各類巡講活動,覆蓋近50萬人次。累計舉辦45場次“初心講堂”,線上線下受眾突破千萬,不斷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紀念館設置專區展示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先進事跡
創新宣教形式,弘揚核心價值
中共四大紀念館不斷擦亮“力量之源”紅色品牌。結合重大時間節點,開展“為國旗添彩”“為國旗而歌”“左聯月”等品牌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青少年成長全過程。圍繞新春、清明等傳統節日,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開展“探尋四大奇妙之旅”、英烈祭掃等多元活動,提升紅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召力,激發當代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弘揚核心價值觀。
紀念館依托科技賦能,打造滬上首個數字展廳和紅色元宇宙小道,突破空間局限,提升觀展體驗;運用AIGC技術推出創意短片《一期神秘的“英文補習班”》,全網瀏覽量超2500萬人次。在B站、抖音等平臺推出“力量之源?紅色100”專欄,播放率超百萬人次;用青春之聲傳播中國故事,在Facebook、Twitter等海外平臺推出“四大TALK”外宣短視頻,瀏覽量達百萬級。
▲“初心講堂”活動
深化文明實踐,培育時代新人
作為上海市志愿服務基地,中共四大紀念館組建了“力量之源”志愿服務總隊,成員年齡下至7-14周歲的“小紅花”,上至離退休黨員。他們之中既有榮獲中宣部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的東航“凌燕”青年講師團,也有“全國最美志愿者”、上海市優秀志愿者。僅2024年就有近600名志愿者參與館內常態化志愿服務,全年服務時長超1.2萬余小時,接待觀眾達30萬余人次。
▲“小紅花”志愿講解服務隊
同時,圍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紀念館積極構建青少年紅色教育體系,先后與全市30余所中小學校結對共建,推動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其中,“小紅花”已成為滬上知名的青少年紅色志愿品牌。今年一月,小紅花劇團推出的少兒沉浸式情景劇《廣吉里》首演即獲市領導及各地嘉賓的高度肯定,半年來已演出近30場,吸引觀眾五千余人,獲得各級媒體廣泛報道。
2023年,紀念館啟動展播《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小紅花”學習二十大精神》,小紅花們攜手優秀黨員以孩童視角解讀二十大報告,將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與新時代科技創新、脫貧攻堅等主題銜接,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點亮精神燈塔。
▲少兒沉浸式情景劇《廣吉里》
中共四大紀念館全體同志將以創成全國文明單位為新起點,牢記囑托,凝心聚力,以實際行動為上海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貢獻力量。
記者:劉洋
圖片:中共四大紀念館
編輯:劉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