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迎
7月23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經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醫護人員確認已溺亡。另有1名老師受傷。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內部畫面
公開資料顯示,銅鉬礦浮選槽是一種用于銅鉬礦浮選分離的關鍵設備,通過泡沫浮選法將有用礦物與廢石分離。據媒體報道,有礦物加工工程領域的從業人員表示,浮選槽中的液體主要是水和礦物組成的礦漿,含有少量化學藥劑。
24日,一位醫療專家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人墜入礦漿中會迅速被礦漿堵住口鼻,從而造成呼吸道梗阻,無法與外界產生氣體交換,最終導致窒息死亡。如果礦漿中含有化學成分,也會導致人體食道、氣管損傷。
該專家稱,缺氧后,如果不在“黃金四分鐘”內解決,將會對人腦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且跌入礦漿不同于溺水,水可以咳出,但礦漿粘稠,很難從氣道排出。“如果能憋氣幾十秒,不將礦漿吸進氣管,然后快速救上來,也許還可以救治。”他說,但現實中,人一般會處于驚慌呼救的狀態,很難冷靜下來屏住呼吸。
他表示,在現實中這類情況很難施救,也沒有黃金救援時間,礦漿很難在短時間從氣道排出,“除非立刻啟動‘體外膜肺氧合’(ECMO)臨時替代心肺功能進行氣體交換,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但在工廠中沒有辦法,氣道中的泥漿無法排出,人體會很快窒息身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