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最近的表現,真是讓人直呼看不懂。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他們唯唯諾諾,連句硬話都不敢對美國說。
可他們卻轉頭對力挺公平貿易、主動送合作的中國,齜牙咧嘴地揮起了制裁大棒,一次次和咱們過不去。
如今,歐盟在中歐峰會召開之際,更是直接給我國來了四個下馬威。
據外媒報道稱,歐盟的兩位“當家人”,也就是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打算借著建交50周年的由頭訪華。
更值得關注的是,法國總統和德國總理說不定也會跟著來,一起參加相關的峰會。
要知道,法德可是歐盟里的 “頂梁柱”,他們要是能來,這場互動的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說不定能給中歐合作帶來些新機會。
這事兒本是件好事,畢竟50年的交情,坐下來聊聊總沒壞處。可就在這高層互動的節骨眼上,歐盟那邊卻冒出不少讓人心頭添堵的事兒。
先瞅瞅政治層面,那可真是“熱鬧”得很。
法國外長最近活躍得過分,到處公開指責中國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說中國肯定是明里暗里在幫助俄羅斯,似乎是在為其“站臺”。
要知道,在俄烏沖突中,咱們一直都在勸和促談,努力推動俄烏雙方能坐下來好好解決問題。
可法國外長倒好,對咱們的努力視而不見,一個勁兒地挑刺兒,在國際上抹黑咱們的形象。
更讓人無語的是北約歐洲司令,這人跟打了雞血似的,到處渲染軍事對抗。
在各種公開場合,他今天說中國軍事力量發展威脅到歐洲安全了,明天又喊著要加強防御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
可實際上,咱們的軍事發展一直都是防御性的,根本就沒想著去威脅誰,他這么做,純粹就是想制造緊張氛圍,破壞中歐之間本來就脆弱的互信。
除了政治和軍事之外,在經濟上,歐盟的一系列操作,更是讓中歐經貿關系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最近,德國財長牽頭G7,在背后偷偷醞釀著對華“產能過剩”制裁這一損招。
當地時間7月18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間隙,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爾宣稱:
G7國家內部已達成共識,將帶頭對所謂“垃圾產品”采取更強硬措施。而他口中的“垃圾產品”,指的就是中國產品。
與此同時,他還妄稱中國“產能過剩正充斥全球市場”,渲染中國對關鍵礦產的管控,加劇了西方供應鏈的脆弱性。
可這一指責,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完全是顛倒黑白。
就拿新能源汽車這個熱門領域來說,去年咱們生產了超1300萬輛,從產量占比上看,確實在全球占了七成以上。
可實際情況是,其中90%都在國內銷售,真正出口到歐洲的,在歐洲市場占有率也就5%左右。
從這個數據對比來看,咱們離滿足歐洲乃至全球市場需求都差得遠,怎么就成了“過剩產能”沖擊市場了呢?
歐盟這樣說,明擺著就是在找借口,想打壓咱們的產業發展。
常言道,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就在這件事出了沒幾點后,歐洲實施了的新一輪涉俄制裁。而這一次,他們居然把咱們兩家中國實體給牽扯進去了。
7月18日,歐盟宣布在第18輪對俄制裁中,將部分中國企業列入清單,并以“莫須有”的罪名制裁兩家中國金融機構。
眾所周知,中方一貫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
而且,在此之前,中方就已多次就類似問題與歐方進行交涉和反對,可歐盟依舊不顧中方態度,一意孤行。
面對這一情況,中方再次對歐盟進行了“反擊”。
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強調,中方就烏克蘭問題一直堅持勸和促談,從未向沖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而且嚴格管控了軍民兩用物項出口。
中歐雙方此前在領導人層面也達成過諸多共識,而歐方此次做法,嚴重違背了這些共識精神。
這不僅破壞了中歐之間長期建立起來的合作信任基礎,還讓那些在中歐經貿往來中辛勤耕耘的中國企業平白無故遭受損失,企業的正常經營秩序被打亂。
目前,中方也已明確敦促歐方,立即停止列單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錯誤做法。
如果歐盟繼續一意孤行,中方必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正當合法權益。
歐盟的這幾個下馬威,給中歐峰會蒙上陰影。如果在中歐峰會召開之際,馮德萊恩一行帶著傲慢來,中方絕不會退讓。
50年交情需珍惜,但平等是前提,想一邊占便宜一邊施壓,中國不答應,這訪華怕難有好結果。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