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此為創意虛構作品,圖片素材源自網絡分享,僅供敘事需要。愿以此傳遞美好能量,共建和諧友善社區。
"秀華,你怎么了?聲音聽起來不太對勁。"電話那頭傳來老友李梅關切的聲音。
林秀華握著手機,望向辦公室窗外那輛白色的寶馬X5,苦笑著說:"梅子,你說一個母親在兒子心里能值多少錢?"
"這話怎么說的?你們家浩浩不是一直很孝順嗎?"
"孝順?"林秀華的聲音帶著嘲諷,"昨天是母親節,你猜他給我什么禮物?"
"買了什么貴重的東西?還是帶你出去吃大餐?"
"兩塊錢。"林秀華一字一頓地說,"微信轉賬兩塊錢,備注母親節快樂。"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李梅不敢置信地問:"你開玩笑的吧?"
"我像是在開玩笑嗎?"林秀華拿起手機,看著那條轉賬記錄,"同一天,他給他丈母娘買了兩萬塊的鉆戒。兩萬對兩塊,這就是我這個親生母親在他心里的分量。"
"這...這也太過分了吧!你為了他付出了多少,買房買車花了多少錢,他怎么能這樣?"
林秀華走到辦公桌前,拉開抽屜,看著里面那份車輛所有權證書:"梅子,你知道嗎?那輛六十萬的車,產權證還在我名下。我當時想著反正是給兒子的,就沒在意這些細節。"
"你想要回那輛車?"
"為什么不呢?"林秀華的聲音變得堅定,"既然我在他心里只值兩塊錢,那我又何必繼續當這個冤大頭?"
"秀華,你要三思啊,這樣做會不會把關系搞得更僵?"
"更僵?"林秀華冷笑,"李梅,你知道我最后一次見到兒子是什么時候嗎?三個月前。你知道他最后一次主動給我打電話是什么時候嗎?半年前。我生病住院他都不知道,我一個人在家他也不關心,這樣的關系還能更僵到哪里去?"
"那你打算怎么辦?"
林秀華的手指輕撫過那份證書,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既然他覺得我不重要,那我就成全他。今天他就會知道,失去一個真正愛他的母親,是什么代價。"
二十八年前,林秀華在產房里拼盡全力生下林浩的那一刻,她以為自己得到了這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那個皺巴巴的小嬰兒在她懷里安靜地睡著,她輕撫著他的小臉,心中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
"秀華,我們的兒子以后一定會很有出息的。"丈夫林建國握著她的手,眼中閃爍著初為人父的喜悅。
那時的林秀華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會計,每個月拿著兩千塊的工資,但她舍不得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卻要給兒子買最好的奶粉、最貴的玩具。她常常對林建國說:"我們苦點沒關系,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林浩三歲時,林秀華借了十萬塊錢開了一家小型財務咨詢公司。那時候的創業遠比現在艱難,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一點才回家,周末也要去跑客戶。有時候忙到深夜,她看著熟睡中的兒子,心中既愧疚又堅定——她要給這個孩子最好的未來。
"媽媽為什么總是不在家?"五歲的林浩曾經這樣問過她。
"媽媽在外面賺錢,給浩浩買好吃的、好玩的。"林秀華蹲下身子,輕撫著兒子的頭發,"等媽媽賺夠了錢,就天天陪著浩浩,好不好?"
林浩懵懂地點點頭,然后撲進她的懷里:"媽媽,我愛你。"
那句"我愛你"支撐著林秀華度過了無數個疲憊的夜晚。她的公司從最初的三個人發展到現在的五十多人,年營業額從幾十萬做到了幾千萬。她成了朋友們眼中的成功女性,但她最驕傲的身份始終是林浩的媽媽。
林浩的童年和青春期,林秀華幾乎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個重要時刻。小學的家長會、中學的運動會、高考前的鼓勵,她總是那個最積極的家長。即使工作再忙,她也要親自接送兒子上下學,怕他在路上不安全。
"秀華,你對兒子太好了,這樣下去會把他慣壞的。"林建國有時候會勸她。
"我們就這一個孩子,不對他好對誰好?"林秀華總是這樣回答,"我小時候家里窮,什么都沒有,我不想讓浩浩也受那種苦。"
高考結束后,林浩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林秀華為了慶祝,特意請了一桌客人,花了五千多塊錢。那天晚上,她喝了點酒,拉著兒子的手說:"浩浩,媽媽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你、養了你。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有用的人。"
大學四年,林秀華每個月給林浩轉三千塊生活費,比班里很多同學的生活費都要高。她擔心兒子在學校里吃不好、穿不暖,總是在電話里問這問那。
"媽,您別總是擔心我,我已經是大人了。"林浩有時候會有些不耐煩。
"在媽媽眼里,你永遠都是孩子。"林秀華溫柔地笑著。
大學畢業后,林浩在一家國企找了份工作,月薪五千。林秀華覺得這個薪水太低了,主動提出給他在市中心買套房子。
"媽,您的錢也是辛苦賺來的,我不能總是花您的錢。"林浩說。
"媽媽賺錢不就是為了你嗎?"林秀華認真地說,"你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媽媽就放心了。"
那套房子花了林秀華兩百萬,是她積蓄的一大半。但看著兒子搬進新房時開心的樣子,她覺得一切都值得。
兩年后,林浩帶回了女朋友張雅琪。張雅琪長得挺漂亮,性格也比較活潑,但林秀華總覺得這個女孩看她的眼神有些奇怪,仿佛在打量著什么。
"阿姨好,我是雅琪。"張雅琪很有禮貌地跟她打招呼。
"好好好,快坐,別客氣。"林秀華熱情地招呼著,心里卻有種說不出的不安。
那天晚飯后,林秀華聽到張雅琪在房間里打電話:"媽,他們家條件還可以,有房有車的,他媽媽還有自己的公司... 對,應該不會讓我們吃虧的..."
林秀華站在門外,心中五味雜陳。她沒想到,自己的善意和付出,在別人眼里竟然成了可以計算的條件。
訂婚的時候,張雅琪的母親王秀蘭提出要十八萬的彩禮。林秀華當時就同意了,她想著能讓兒子開心就好。但王秀蘭又說:"親家,我們雅琪從小就沒吃過苦,希望她嫁過來也能過得好一點。"
"那是自然的,浩浩會對雅琪好的。"林秀華笑著回答。
"不過我覺得年輕人光有房子還不夠,總得有輛代步車吧?"王秀蘭看似隨意地說道。
林秀華明白了她的意思,當天就去4S店看車。最終選了那輛白色的寶馬X5,六十萬。她想著年輕人喜歡好車,這樣兒子開出去也有面子。
"媽,您對我太好了。"林浩拿到車鑰匙時,緊緊抱了抱她。
"只要你們小兩口過得幸福,媽媽做什么都愿意。"林秀華拍拍兒子的背,眼中滿含慈愛。
婚禮辦得很隆重,林秀華出了大部分錢。她想著這是兒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不能馬虎。看著兒子和張雅琪在臺上交換戒指,她的眼中滿含幸福的淚水。
新婚燕爾的那段時間,林浩確實經常回家,會陪她吃飯聊天。但慢慢地,他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電話也越打越短。
"浩浩最近怎么不怎么回家了?"林秀華問林建國。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別總是管得太緊。"林建國勸她。
"我不是管得緊,我就是想見見他,問問他過得好不好。"林秀華有些委屈。
偶爾林浩回來時,張雅琪的態度也越來越冷淡。她總是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很少主動和林秀華說話。有時候林秀華想關心一下她們小兩口的生活,張雅琪就會說:"阿姨,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會處理的。"
那種疏離感讓林秀華很不舒服,但她不想破壞兒子的婚姻,只能默默忍受。
去年春節,張雅琪懷孕了。林秀華高興壞了,主動提出要給他們請個保姆,還要給未來的孫子準備嬰兒用品。
"媽,您別太操心了,我們會安排好的。"林浩說。
"我這是高興啊,要做奶奶了!"林秀華笑得合不攏嘴。
但張雅琪卻在一旁淡淡地說:"阿姨,我媽說了,孩子生下來讓她帶,您就別操心了。"
林秀華的笑容瞬間僵住了。她想說什么,但最終還是咽了回去。
后來孩子流產了。林秀華心疼得不行,想去看看張雅琪,卻被告知"雅琪需要靜養,不方便見人"。
從那以后,林浩回家的次數更少了。即使回來,也是匆匆吃頓飯就走,很少像以前那樣陪她聊天。
"浩浩,是不是媽媽哪里做得不好,讓雅琪不高興了?"林秀華忍不住問。
"沒有啊,媽,您想多了。"林浩避開她的眼神。
"那為什么你們都不怎么回來了?媽媽一個人在家很孤單的。"
"媽,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能總是圍著您轉啊。"林浩有些不耐煩。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林秀華的心。她想起自己這么多年的付出,想起自己為了兒子放棄的一切,眼眶不禁濕潤了。
今年年初,王秀蘭生病住院。林浩幾乎每天都去醫院陪護,買最好的營養品,請最好的護工。張雅琪在朋友圈里發了很多照片,夸老公孝順體貼。
"雅琪真是嫁對人了,我兒子對我都沒這么好過。"林秀華看著那些照片,心中五味雜陳。
上個月,王秀蘭過生日,林浩花了五千塊錢在高檔餐廳請客。他還特意發朋友圈說"祝丈母娘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而去年林秀華生日的時候,林浩只是匆匆來吃了頓飯,連禮物都沒有準備。
林秀華開始反思自己哪里做錯了。她想,也許是自己對兒子太好了,讓他習以為常,不知道珍惜。也許是自己太過強勢,讓兒媳婦有了壓力。她試著改變自己,變得更加溫和,更加包容。
但事情并沒有好轉。
三天前是母親節,林秀華滿懷期待地等著兒子的電話或信息。她想著,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母親節快樂"也好。
下午兩點,她終于收到了林浩的微信轉賬:2.00元,備注"母親節快樂"。
與此同時,張雅琪的朋友圈里出現了那枚閃亮的鉆戒。
林秀華盯著那個"2.00元"看了很久,心中涌起了從未有過的憤怒和心寒。她想起自己給兒子買房、買車,想起自己這么多年的苦心經營,想起自己為了兒子放棄的一切。
她的心徹底涼了。
就在林秀華陷入回憶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
"媽?"林浩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林秀華深吸一口氣,收起那份車輛證書,"進來吧。"
林浩推門而入,臉上掛著久違的笑容,手里還提著一袋水果。"媽,我來看您了。這是剛買的車厘子,您嘗嘗。"
"有事嗎?"林秀華的聲音很平淡。
"沒事就不能來看看您了嗎?"林浩在沙發上坐下,"媽,您怎么了?看起來心情不太好。"
林秀華看著兒子,想起了那2塊錢的"禮物",還有張雅琪朋友圈里的鉆戒。她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
"浩浩,媽媽問你一件事。"她緩緩開口,"你覺得媽媽在你心里值多少錢?"
林浩愣了一下,有些摸不著頭腦:"媽,您這話什么意思?母子之間的感情哪能用錢來衡量?"
"是嗎?"林秀華拿出手機,翻到那條轉賬記錄,遞給林浩,"那你給我解釋解釋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