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顧楓華,你這是混成什么樣子啊!"
村口的小賣部門前,邵騰飛指著眼前這個穿著洗得發白T恤、腳踩解放鞋的男人,聲音里滿是嘲諷,"當年你不是吹牛說要在城里闖出名堂嗎?看看你現在這副德行,連我家養豬場的工人都不如!"
圍觀的村民們紛紛看向顧楓華,有人竊竊私語,有人搖頭嘆息。顧楓華低著頭,任由汗水從臉頰滑落,沾滿泥土的雙手無處安放。
"你別說了,大家都是同村的..."有人小聲勸阻。
"我說什么了?說實話也不行?"邵騰飛越說越起勁,"顧楓華,你看看我,承包了三個魚塘,年收入幾十萬,再看看你,灰溜溜地回村里討生活!"
顧楓華抬起頭,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01
夏日的午后,清河村被蒸騰的熱氣包圍著。水泥路面曬得發燙,連村頭那棵百年老槐樹的葉子都無精打采地耷拉著。顧楓華推著一輛銹跡斑斑的老式自行車,緩緩走進了這個他闊別十五年的村莊。
村民們從門縫里打量著這個陌生又熟悉的身影。他的頭發有些花白,臉上的皺紋比實際年齡顯得更深,那雙曾經明亮的眼睛如今透著一種說不出的疲憊。破舊的行李箱用繩子綁在自行車后座上,一路顛簸過來,繩結都松散了。
"這不是顧楓華嗎?"村里的張大嬸最先認出了他,聲音里帶著驚訝,"十五年沒回來了吧?"
消息很快在村里傳開。顧楓華回來了,那個當年考上重點大學、被全村人寄予厚望的孩子回來了。只是,他回來的樣子讓所有人都有些意外。
顧楓華在村頭租了間破舊的平房,月租金只要三百塊。房子是磚瓦結構,墻皮已經斑駁脫落,屋頂的瓦片也缺了幾塊。房東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看著顧楓華那副落魄樣子,收租金時都有些不好意思。
"楓華啊,你這些年在城里..."老太太欲言又止。
"沒事的,奶奶。"顧楓華接過鑰匙,笑得很淡,"能有個地方住就好。"
安頓下來的第二天,顧楓華就開始在村里四處走動。他騎著那輛老自行車,慢悠悠地在村道上轉悠,偶爾停下來看看路邊的莊稼,或者跟遇到的老人聊上幾句。村民們都覺得他可能是想找份工作,畢竟這個年紀回到農村,總得有個營生。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顧楓華總是喜歡在村里的幾個池塘邊停留。清河村有大大小小七個池塘,其中三個最大的池塘都被邵騰飛承包了。顧楓華經常一個人站在池塘邊,有時候蹲下來看水,有時候掏出一個小本子在上面寫寫畫畫。
村民們覺得奇怪,但也沒多想。畢竟,一個在城里混不下去回到農村的中年人,總是有些古怪行為的。
邵騰飛是在顧楓華回村第三天見到他的。那天傍晚,邵騰飛開著他的奔馳轎車經過池塘邊,遠遠就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蹲在水邊。車子停下,邵騰飛走近一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顧楓華?"
聽到有人叫自己,顧楓華抬起頭來。十五年的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但那雙眼睛還是讓邵騰飛一眼就認出了他。
"是我。"顧楓華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邵騰飛上下打量著眼前的老同學,心情復雜。他記得十五年前顧楓華離開村子時的意氣風發,那時候的他穿著新買的西裝,拖著嶄新的行李箱,說要在城里闖出一番事業。全村的人都羨慕他,連邵騰飛也覺得這個從小就比自己學習好的同學一定能有出息。
可現在呢?眼前這個男人穿著褪色的T恤,腳上是一雙解放鞋,看上去比村里的普通農民還要樸素。
"你...怎么回來了?"邵騰飛問道。
"城里待膩了,想回來看看。"顧楓華的回答很簡單。
邵騰飛心里涌起一種復雜的情緒,既有同情,也有一種說不出的優越感。他想起這些年自己在村里的發展,承包魚塘、買房買車,日子越過越紅火,而眼前的老同學卻...
"在我的池塘邊看什么呢?"邵騰飛問道,語氣里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味道。
"隨便看看。"顧楓華收起手中的小本子,"水質不錯。"
邵騰飛心中一動,莫非顧楓華是想在自己這里找份工作?這個念頭讓他心情更加復雜。一方面,他有些得意于老同學的落魄,另一方面,童年的友誼又讓他不忍心太過冷漠。
"你要是有什么困難,可以跟我說。"邵騰飛拍了拍顧楓華的肩膀,"咱們是老同學嘛。"
顧楓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兩人分別后,邵騰飛坐在車里,看著顧楓華騎著自行車遠去的背影,心里五味雜陳。
消息很快傳開了。村里人都知道顧楓華回來了,而且混得很不好。有人同情,有人嘆息,更多的人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畢竟,當年那個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如今卻落魄到這種地步,讓人不禁感慨世事無常。
02
邵騰飛這些年在村里確實混得不錯。十年前,村里決定將幾個池塘對外承包,邵騰飛憑借著一股子敢闖敢干的勁頭,借了錢承包下了三個最大的池塘。剛開始的時候,他對養魚一竅不通,吃了不少虧,但他肯學肯干,慢慢摸索出了門道。
這些年來,邵騰飛的魚塘生意越做越大。他不僅養魚,還開始搞休閑垂釣,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城里的釣魚愛好者都會開車來這里。一天的垂釣費加上魚獲的費用,收入相當可觀。去年,邵騰飛光是垂釣這一項就收入了十多萬。
有了錢的邵騰飛開始講究起來。他買了一輛二手寶馬轎車,雖然車齡有幾年了,但在村里已經很拉風了。他還在縣城付了首付買了一套房子,裝修得很用心,經常帶著村里的朋友去參觀。
邵騰飛的成功讓他在村里的地位直線上升。村民們見了他都客客氣氣的,有什么事情也愿意找他商量。他逐漸成了村里的意見領袖,說話也越來越有底氣。
顧楓華回村后的第一個星期天,邵騰飛在村里遇到了幾個老同學。大家聊起顧楓華,都是一臉的惋惜。
"當年咱們幾個里面,就屬顧楓華學習最好。"老同學魏建說道,"誰能想到他會混成現在這樣?"
"城里競爭激烈,不是所有人都能混出頭的。"另一個同學安慰道。
邵騰飛聽著大家的議論,心里涌起一種復雜的情緒。他想起小時候和顧楓華一起上學的日子,那時候顧楓華總是考第一名,老師總是拿他當榜樣,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邵騰飛那時候經常被比較,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氣。
現在看來,學習好又怎么樣?還不是要回到農村?
"我昨天見到顧楓華了,在我的池塘邊轉悠。"邵騰飛說道,"看樣子日子過得挺緊的,想找份工作吧。"
"那你能幫幫他嗎?畢竟是老同學。"魏建問道。
"當然可以。"邵騰飛大方地說,"我正好缺個幫手,雖然工資不會太高,但解決溫飽問題還是沒問題的。"
大家都夸邵騰飛夠義氣,這讓他心里很受用。
第二天,邵騰飛專門找到了顧楓華。那時候顧楓華正在池塘邊,手里拿著那個小本子在記錄什么。
"楓華,有空嗎?我想和你聊聊。"邵騰飛走過去說道。
顧楓華抬起頭,看到是邵騰飛,點了點頭。
"昨天和幾個老同學聊天,大家都很關心你。"邵騰飛坐在池塘邊的石頭上,"我想,你既然回來了,總得有個營生。我這里正好缺個幫手,如果你愿意的話..."
"你想讓我給你打工?"顧楓華問道。
"幫忙嘛,不要說得那么難聽。"邵騰飛笑著說,"工資雖然不會太高,但包吃包住,一個月給你兩千塊,怎么樣?"
顧楓華沉默了一會兒,然后淡淡地說:"謝謝你的好意,我再想想。"
邵騰飛有些意外,他以為顧楓華會感激地接受。畢竟,以顧楓華現在的狀況,有份穩定的工作應該是很需要的。
"行,你考慮考慮。不過機會難得,我這里的活不累,主要就是看看魚塘,喂喂魚,招呼招呼客人。"邵騰飛站起身,"對了,如果你真的有困難,可以先預支一些工資。"
顧楓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邵騰飛走后,顧楓華繼續蹲在池塘邊觀察水質。他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數據:水溫、酸堿度、溶氧量,還有魚群的活躍程度。這些看似簡單的觀察,實際上需要相當專業的知識。
村里人并不知道顧楓華在做什么,他們只是看到一個落魄的中年人每天在池塘邊轉悠,偶爾做一些奇怪的記錄。有人猜測他可能是想學習養魚技術,準備自己創業;也有人覺得他可能是在打發時間,畢竟失業的人總得找點事情做。
幾天后,村里舉行了一次村民大會,討論村道維修的事情。邵騰飛作為村里的成功人士,自然也參加了會議。會議結束后,大家在村委會門口聊天,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顧楓華身上。
"顧楓華那孩子,當年多有出息啊。"村支書感慨地說,"現在看著真讓人心疼。"
"是啊,城里不好混。"有人附和道。
邵騰飛趁機說道:"我已經給他提供了工作機會,一個月兩千塊,包吃包住。雖然不多,但至少能解決溫飽問題。"
大家都夸邵騰飛有情義,這讓他心里很舒服。他覺得自己在這件事上表現得很有風度,既幫助了老同學,又展示了自己的成功和大度。
03
顧楓華在村里住了一個多月,生活逐漸有了規律。每天早上,他會騎著自行車到村里的小店買些簡單的食材,然后回去自己做飯。下午的時候,他總是會到各個池塘邊轉轉,有時候會跟遇到的村民聊上幾句。
村民們對他的印象也在慢慢改變。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他是個失意的中年人,有些同情,也有些看輕。但時間長了,大家發現顧楓華雖然穿得樸素,但談吐不俗,而且很有禮貌,對村里的老人特別尊敬。
"這孩子人品沒問題,就是運氣不好。"村里的王大爺這樣評價他。
顧楓華也確實表現得很低調。無論誰問起他在城里的經歷,他都是簡單帶過,從不詳細說明。這種神秘感讓村民們更加好奇,但他們也不好追根究底。
邵騰飛倒是經常關注顧楓華的動態。他發現顧楓華似乎對自己提供的工作機會并不感興趣,這讓他有些不解。按理說,顧楓華現在的狀況,應該很需要這份工作才對。
有一次,邵騰飛在池塘邊又遇到了顧楓華。那時候顧楓華正在觀察水中的魚群,手里的小本子記錄得密密麻麻。
"還在考慮我的提議嗎?"邵騰飛問道。
"還沒想好。"顧楓華頭也不抬地說。
邵騰飛有些不耐煩了:"我說楓華,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好心給你提供工作機會,你卻一直拖著不給答復。是嫌工資低嗎?"
"不是錢的問題。"顧楓華站起身,收起小本子,"我只是還沒想好要不要長期留在村里。"
"長期留在村里?"邵騰飛冷笑一聲,"你還想回城里?就你現在這樣子?"
顧楓華看了他一眼,沒有反駁。
這次對話讓邵騰飛心里很不舒服。他覺得顧楓華有些不識好歹,明明是個失業的人,卻還擺架子。這種心態讓邵騰飛對老同學的同情逐漸轉化為不滿。
邵騰飛開始在村里其他人面前抱怨顧楓華的態度:"我好心想幫他,他卻不領情。真是不知道他哪來的優越感,都混成這樣了還挑三揀四的。"
村民們聽了也覺得顧楓華有些不知好歹。畢竟,邵騰飛現在是村里的成功人士,能給他提供工作已經很不錯了。
漸漸地,村里對顧楓華的態度開始微妙地發生變化。之前的同情開始減少,更多的是一種不理解和輕微的不滿。大家覺得他可能是在城里待久了,眼高手低,不愿意做普通工作。
顧楓華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但他并不在意。他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每天在村里各處轉悠,重點還是那幾個池塘。他的小本子上記錄的內容越來越多,看起來就像是在做某種調研工作。
這段時間,村里陸續來了一些城里人,他們總是穿著西裝,開著好車,在村委會和村干部談話,然后實地察看池塘。村民們都很好奇,但村干部守口如瓶,什么也不透露。
邵騰飛聽說這個消息后,心里有些不安。他擔心這些城里人是想承包池塘,那樣的話他的生意可能會受到影響。他專門找到村支書打聽消息,但村支書只是模糊地說是來考察投資環境的,沒有透露具體內容。
這讓邵騰飛更加緊張了。他承包的三個池塘合同年底就要到期,如果有人出更高的價格,他可能就保不住這些池塘了。這幾年的收入主要就靠這些池塘,如果失去了承包權,他的損失會很大。
與此同時,顧楓華依然每天在池塘邊轉悠。他的觀察似乎更加仔細了,有時候還會拿一些簡單的工具測試水質。村民們都覺得奇怪,一個失業的人,怎么會對養魚這么感興趣?
"可能是想學技術,準備自己創業吧。"有人這樣猜測。
"就他那點本錢,能承包得起池塘?"也有人質疑。
關于顧楓華的討論在村里此起彼伏,但當事人卻總是保持著一種淡然的態度,似乎對外界的議論毫不在意。
邵騰飛的生意這段時間確實很紅火。隨著天氣漸熱,來池塘垂釣的客人越來越多。他新雇了兩個幫手,專門負責接待客人和維護設備。每天看著源源不斷的收入,邵騰飛心里很滿足,但同時也更加擔心承包合同的問題。
他開始四處打聽,想知道那些城里人到底是什么來頭,有沒有可能搶走自己的池塘承包權。但消息封鎖得很嚴,他什么也打聽不到。
焦慮讓邵騰飛的脾氣變得暴躁起來。每次看到顧楓華在池塘邊轉悠,他就覺得心煩。一個失業的人,有什么資格在自己的池塘邊指手畫腳?
終于,在一個悶熱的傍晚,邵騰飛喝了幾杯酒后,情緒徹底爆發了。他看到顧楓華又在池塘邊蹲著記錄什么,再也忍不住了。
"顧楓華,你天天在我的池塘邊轉悠干什么?"邵騰飛大步走過去,聲音里帶著明顯的怒氣,"是不是想偷魚?"
顧楓華抬起頭,看著面紅耳赤的邵騰飛,平靜地問道:"你的池塘?"
"當然是我的!我承包了十年了!"邵騰飛指著池塘大聲叫道,酒精讓他的聲音格外刺耳。
圍觀的村民們漸漸聚攏過來,大家都想看看這兩個老同學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矛盾。
顧楓華緩緩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然后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夕陽西下,池塘邊的光線開始變得昏暗,遠處傳來村民們收工回家的聲音。
"今年不包你家池塘。"顧楓華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得讓人感到詫異。
04
邵騰飛愣住了,酒精的作用讓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這句話的含義。圍觀的村民們也面面相覷,不知道顧楓華這話是什么意思。
"你...你在說什么?"邵騰飛結結巴巴地問道。
顧楓華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