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我受夠了這種虛假!"瑪麗的聲音在深夜的客廳里炸響,顫抖著,帶著壓抑已久的憤怒。
"瑪麗,你在說什么?"羅伯特試圖拉住妻子的手臂,但被她甩開了。
"別裝了,我都看見了!"她的眼中含著淚水,聲音越來越高,"你們所有人都在欺騙我們!"
大衛和小雨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整個客廳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01
在英格蘭北部約克郡的小鎮哈羅蓋特。羅伯特·威爾遜正在花園里修剪玫瑰,七十二歲的他動作依然穩健,三十年的教師生涯讓他養成了一絲不茍的習慣。
屋內,妻子瑪麗正在為晚餐做最后的準備,燉羊肉的香味從廚房飄出來。
這樣的日子他們過了整整五年。自從退休后,兩人的生活變得簡單而規律:早晨在花園里喝茶看報,下午去鎮上的圖書館或者教堂,晚上看電視或者讀書。
偶爾會有鄰居來訪,聊聊天氣和鎮上的瑣事。
他們有一個兒子,大衛,三十五歲,是他們的驕傲。從劍橋大學畢業后,大衛在倫敦的金融公司工作了幾年,后來被派到廣州分公司擔任高級經理。那是四年前的事了。
起初,羅伯特和瑪麗為兒子的成功感到自豪。大衛在電話里描述著廣州的繁華,說那里的商業機會無窮無盡,他的職業前景一片光明。每個月的越洋電話成了老兩口最期待的事情。
但三年前的那個電話,卻徹底打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
"爸爸,媽媽,我有個重要的消息要告訴你們。"大衛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聽起來既興奮又緊張。
"什么消息?"瑪麗把電話開成免提,和丈夫一起圍在話機旁。
"我結婚了。"
沉默。長達十幾秒的沉默。
"結婚?"羅伯特終于開口,"和誰?什么時候?為什么沒有提前告訴我們?"
"她叫小雨,是我同事。我們相識兩年了,上個月在廣州舉辦了婚禮。"大衛的聲音有些顫抖,"我知道這很突然,但是..."
"她是中國人?"瑪麗插話,聲音已經變得有些尖銳。
"是的,但是媽媽,你會喜歡她的。她很善良,很聰明,英語也說得很好..."
瑪麗直接掛斷了電話。
那天晚上,老兩口沒有吃晚飯。瑪麗在臥室里哭了整整一夜,而羅伯特在客廳里來回踱步,不知道該如何接受這個事實。
他們不是種族主義者,至少他們自己這樣認為。
羅伯特在學校里教了三十年書,接觸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包括一些中國留學生。
他們都很優秀,很禮貌。但是當涉及到自己的兒子,涉及到家庭的未來時,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文化差異怎么辦?語言障礙怎么辦?如果有了孩子,他們說什么語言?信什么宗教?更重要的是,他們可能再也見不到兒子了,他會被那個遙遠的東方國家永遠地留住。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大衛頻繁地打電話,試圖修復與父母的關系。
他發來了婚禮照片,小雨看起來確實很漂亮,笑容很甜美。
他們住在廣州市中心的一個現代化公寓里,從陽臺上可以看到珠江。
慢慢地,羅伯特和瑪麗開始接受這個現實。
畢竟,大衛是他們唯一的兒子,他們不能失去他。
圣誕節的時候,他們甚至寄了禮物給小雨,一條英國制造的羊毛圍巾和一本介紹英國文化的書。
小雨回了一封很長的英文信,字跡工整,語法完美。她感謝他們的禮物,說很期待有一天能夠見到他們,希望能夠學習更多的英國文化。信的最后,她用中文寫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用英文標注了發音。
這封信讓瑪麗的態度開始軟化。她開始在網上搜索關于中國的信息,了解那個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她發現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她也了解到,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她印象中的那個貧窮落后的國家,而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去年春天,大衛提出了邀請:"爸爸媽媽,你們愿意來廣州看看嗎?小雨很想見見你們,她已經準備了很久。"
"我們年紀大了,長途飛行會很辛苦。"這是羅伯特的第一反應。
"而且我們不會說中文。"瑪麗補充道。
"沒關系的,小雨的英語很好,而且廣州有很多會說英語的人。現在的中國和你們想象的很不一樣,你們會喜歡的。"
經過幾個月的考慮和準備,他們終于下定了決心。羅伯特辦理了護照更新,瑪麗買了新的行李箱,他們甚至報名參加了當地社區學院的基礎中文課程,雖然只學會了"你好"和"謝謝"。
出發前的那個晚上,瑪麗失眠了。她躺在床上,想象著即將到來的旅程。她會看到什么?中國真的像兒子說的那樣現代化嗎?小雨真的會喜歡她這個英國婆婆嗎?她能適應那里的食物嗎?
羅伯特也沒睡好。作為一個退休教師,他習慣于掌控一切,但這次旅行讓他感到忐忑不安。他擔心語言問題,擔心文化沖突,更擔心萬一和兒媳處不好關系該怎么辦。
第二天早晨,鄰居湯普森夫婦開車送他們去曼徹斯特機場。在候機大廳里,看著周圍來來往往的各國旅客,瑪麗緊緊握住丈夫的手:"羅伯特,我們做對了嗎?"
"我不知道,親愛的。但是大衛是我們的兒子,我們必須試試。"
十三個小時的飛行對于他們這個年紀來說確實是個挑戰。中轉迪拜的時候,瑪麗的腿已經開始腫脹,羅伯特的背也疼得厲害。但是想到即將見到兒子和兒媳,他們還是堅持下來了。
飛機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降落的時候,已經是當地時間下午三點。透過舷窗,他們看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現代化的機場建筑,忙碌的地勤人員,還有遠處高樓林立的城市天際線。
02
從飛機上下來的那一刻,羅伯特和瑪麗就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規模比他們想象的大得多,現代化程度甚至超過了倫敦希思羅機場。高挑的天花板,明亮的燈光,巨大的落地窗讓整個航站樓顯得寬敞而通透。
"這里真的是中國嗎?"瑪麗小聲地問丈夫,一邊努力跟上人流。
到處都是中英文雙語標識,工作人員穿著統一的制服,服務井然有序。自動扶梯、電子顯示屏、現代化的商店,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陌生。
在入境大廳排隊等候檢查的時候,他們觀察著周圍的人群。有穿著時尚的年輕人,有提著公文包的商務人士,有背著背包的外國游客,也有像他們一樣的老年夫婦。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匆忙,但又很有秩序。
"護照。"邊檢工作人員用流利的英語對他們說,臉上帶著職業化的微笑。
檢查過程很順利,工作人員甚至用英語說了句"歡迎來到廣州"。這讓緊張的老兩口稍微放松了一些。
提取行李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個小插曲。瑪麗的箱子轉盤上沒有出現,她開始焦急起來。
一個年輕的中國女孩注意到了他們的困難,主動走過來用英語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她幫助他們找到了機場工作人員,并且充當翻譯,最終找到了丟失的行李。
"謝謝你,姑娘。"瑪麗握住女孩的手,眼中含著感激的淚水。
"不客氣,應該的。"女孩笑著說,"祝您們在中國愉快。"
這個小插曲讓瑪麗的心情好了很多。也許中國人真的像大衛說的那樣友善。
終于,他們推著行李車走出了到達大廳。在出口處,他們看到了久違的兒子大衛,還有一個漂亮的中國女孩,應該就是小雨了。
"爸爸!媽媽!"大衛快步走過來,緊緊擁抱了他們。三年沒見,兒子看起來更加成熟了,但臉上的笑容依然像小時候一樣燦爛。
"這是小雨。"大衛轉身介紹道。
小雨走上前來,有些緊張地說:"爸爸,媽媽,很高興見到您們。一路辛苦了。"她的英語確實很好,發音清晰,語調溫柔。
瑪麗上下打量著這個即將成為自己兒媳的女孩。她比照片上更加美麗,皮膚白皙,眼睛很大,笑起來很甜美。她穿著一件淡藍色的連衣裙,看起來既時尚又優雅。
"你好,小雨。"瑪麗努力擠出一個微笑,"謝謝你來接我們。"
羅伯特也禮貌地和小雨握了握手。他注意到小雨的手很小,很溫暖,握手的時候很輕很溫柔,顯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表現。
"我們先回家吧,你們一定很累了。"大衛接過行李車,"路上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廣州。"
走出機場的時候,廣州的熱帶氣候迎面而來。雖然已經是十月份,但氣溫依然很高,空氣濕潤。這和英格蘭秋日的涼爽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里好熱啊。"瑪麗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廣州是亞熱帶氣候,比英國要熱一些。"小雨貼心地從包里拿出一瓶水遞給瑪麗,"您先喝點水,車里有空調。"
大衛叫了一輛出租車。司機是個中年男子,看起來很憨厚。小雨用中文和司機交流了幾句,然后對羅伯特他們說:"我已經告訴司機我們要去哪里了。"
車子駛出機場,進入高速公路的時候,羅伯特和瑪麗都被窗外的景象驚呆了。寬闊的高速公路,現代化的立交橋,遠處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這完全不像他們想象中的中國。
"這里發展得真快。"羅伯特忍不住感嘆道。
"是的,爸爸。廣州這十年變化很大。"大衛指著遠處的建筑群說,"那邊是珠江新城,是廣州的CBD,有很多跨國公司的辦事處。"
沿途他們看到了現代化的商業區,整齊的住宅小區,還有綠樹成蔭的公園。街道很干凈,交通雖然繁忙但很有序。路上的汽車大多是他們熟悉的品牌:奔馳、寶馬、豐田、大眾。
"你們看,那是廣州塔。"小雨指著遠處一座造型獨特的高塔說,"晚上亮燈的時候很漂亮。"
廣州塔的造型確實很特別,像一個苗條的女子在跳舞。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優雅。
"真漂亮。"瑪麗不由得贊嘆道。
車子駛入市區后,街道兩邊的景象更加豐富多彩。有傳統的嶺南建筑,也有現代化的購物中心。
街上行人很多,但并不雜亂。年輕人穿著時尚,老年人悠閑地在樹蔭下聊天,小孩子在廣場上玩耍,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
"這里的人看起來都很忙碌。"羅伯特觀察著路上的行人。
"廣州人確實很勤勞。"小雨說,"但他們也很會享受生活。您看那邊,那是茶樓,廣州人喜歡在那里喝茶聊天。"
經過一個大型購物中心的時候,瑪麗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品牌:H&M、ZARA、星巴克、麥當勞。這讓她感到一絲親切,原來全球化讓世界變得如此相似。
"小雨,你在這里出生嗎?"瑪麗試圖了解更多關于兒媳的信息。
"是的,我是廣州本地人。我的父母也住在廣州。"小雨回答道,"他們很想見見您們,但今天就不打擾了,讓您們先休息。"
這讓瑪麗稍微有些緊張。見兒媳的父母,這意味著什么?他們會怎么看待她這個英國婆婆?語言障礙會不會造成尷尬?
大約四十分鐘后,車子停在了一個現代化的住宅小區門口。小區的大門很氣派,有保安值守,綠化也很好。
"我們到了。"大衛說。
小區里面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園林式的設計,小橋流水,綠樹成蔭。幾棟高層住宅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綠地中間,看起來既現代又優雅。
"這個小區真漂亮。"瑪麗由衷地贊嘆道。
"謝謝。我們選這里就是因為環境好。"小雨羞澀地笑了笑。
他們住在十八樓,電梯很新很干凈。進入公寓的時候,羅伯特和瑪麗再次被驚艷到了。
這是一個一百多平方米的三居室,裝修精美,家具現代。
落地窗外就是珠江,視野很開闊。客廳里擺放著舒適的沙發,茶幾上放著鮮花,墻上掛著一些藝術畫作,其中有幾幅是英國風景畫,顯然是為了讓他們感到親切而特意準備的。
"這里真的很棒。"羅伯特走到窗邊,看著窗外的江景。
"您們的房間在這邊。"小雨領著他們走向客房,"我已經準備好了。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請隨時告訴我。"
客房同樣裝修精美,床品干凈整潔,還貼心地準備了英式插座轉換器和一些英文雜志。窗臺上放著一束鮮花,房間里有淡淡的薰衣草香味,讓人感到溫馨和舒適。
"小雨,你太貼心了。"瑪麗的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也許這個中國女孩真的很用心。
03
安頓好行李后,小雨在廚房里忙碌著準備晚餐。她特意準備了一些英式菜肴,希望讓公婆感到家的溫暖。羅伯特和瑪麗坐在客廳里,一邊休息一邊觀察著這個家。
從裝修風格到家具擺設,從書架上的英文書籍到冰箱上貼著的英國明信片,處處都能看出小雨的用心。她顯然在為這次見面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
"媽媽,小雨今天特意請假,就是為了好好接待你們。"大衛坐在父母身邊,"她這幾個月一直在學習英式菜肴,希望你們能吃得習慣。"
"她人很好。"瑪麗輕聲說道,眼中的偏見正在慢慢消散。
不一會兒,小雨端著茶盤從廚房出來。茶盤上擺放著精美的英式茶具,還有她親手制作的司康餅和一些小點心。
"爸爸媽媽,請用茶。"小雨優雅地為他們斟茶,動作嫻熟得就像一個英國貴婦。
瑪麗嘗了一口茶,驚訝地發現這是正宗的伯爵茶,味道和她在英國喝的一模一樣。司康餅也制作得很精美,松軟香甜,配上果醬和奶油,簡直就是英式下午茶的標準配置。
"小雨,你是在哪里學會做這些的?"瑪麗好奇地問。
"我在網上學的,還買了幾本英式烹飪的書。"小雨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想讓您們感到賓至如歸。"
這份用心讓羅伯特和瑪麗都很感動。一個中國女孩,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公婆,竟然花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學習英式料理。這種對家庭的重視和對長輩的尊敬,讓他們對中國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晚餐時間,小雨準備了豐盛的菜肴。有英式烤牛肉、土豆泥、蔬菜沙拉,也有幾道精致的粵菜。她特意選擇了一些口味清淡的菜品,考慮到老人的飲食習慣。
"這個菜叫白切雞,是廣東的傳統菜肴。"小雨給他們介紹,"味道很清淡,我想您們會喜歡的。"
羅伯特嘗了一口,發現確實很嫩很鮮,完全沒有想象中的異域風味那么強烈。
"這個湯是什么?"瑪麗指著一碗清澈的湯問道。
"冬瓜湯,有清熱的功效。廣州天氣熱,喝這個湯對身體好。"小雨細心地解釋。
整頓晚餐吃得很愉快。小雨不時地為他們夾菜,介紹菜品的做法和營養價值。大衛也在一旁充當翻譯和調節氣氛,一家人其樂融融。
飯后,他們坐在陽臺上聊天。夜晚的珠江華燈初上,對岸的廣州塔閃爍著彩色的燈光,景色美不勝收。
"廣州的夜景真美。"瑪麗感嘆道。
"是的,我和大衛經常在這里看夜景。"小雨說,"有時候還會看到游船經過,很浪漫。"
看著兒子和兒媳相視而笑的樣子,羅伯特和瑪麗都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深厚情感。也許文化背景不同,但愛情是相通的。
"小雨,你的英語說得真好。"羅伯特夸贊道。
"謝謝爸爸。我從小就喜歡英語,大學專業也是英語文學。"小雨有些害羞地說,"能夠嫁給大衛,也算是實現了我的一個夢想。"
"什么夢想?"瑪麗好奇地問。
"了解不同的文化,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小雨真誠地說,"我一直對英國文化很感興趣,希望有機會能去英國看看。"
這讓瑪麗心中一暖。原來這個中國女孩對他們的文化也充滿了好奇和敬意。
第二天早晨,羅伯特和瑪麗被一陣香味喚醒。走到餐廳一看,小雨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早餐:英式培根煎蛋、烤面包、果汁,還有中式的白粥和小菜。
"早上好,爸爸媽媽。"小雨穿著圍裙,臉上帶著溫暖的笑容,"昨晚睡得好嗎?"
"睡得很好,謝謝。"瑪麗看著這個勤勞的女孩,心中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
早餐后,小雨提議帶他們在附近走走,熟悉一下環境。
小區周圍就是一個很大的公園,叫二沙島藝術公園。早晨的公園里人很多,有晨練的老人,有跑步的年輕人,還有遛狗的家庭。
"廣州人很注重健康。"小雨指著正在打太極的老人們說,"這些爺爺奶奶每天都來這里鍛煉。"
瑪麗看著那些精神矍鑠的老人,心中有些羨慕。他們看起來比英國的同齡人更有活力。
"太極是中國的傳統武術,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小雨繼續介紹,"如果您們感興趣,我可以教您們一些基本動作。"
"真的嗎?"羅伯特有些意外,"你會太極?"
"會一點點。我外婆教過我。"小雨謙虛地說。
他們繼續在公園里漫步,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景象。有一群大媽在跳廣場舞,音樂節拍很強烈,動作整齊劃一。有一些人在練書法,用毛筆蘸水在地上寫字,字跡工整,頗有藝術感。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魅力。"小雨自豪地說,"傳統與現代并存,老人與年輕人共享同一片天空。"
在公園的一個角落,他們遇到了一個英語角活動。一群中國人圍成一圈,用英語討論各種話題。看到羅伯特和瑪麗,組織者熱情地邀請他們參加。
"我們很榮幸有英國朋友來到這里。"組織者用流利的英語說,"能否請您們介紹一下英國的文化?"
羅伯特有些緊張,但還是禮貌地答應了。他簡單介紹了英國的氣候、食物和傳統節日。圍觀的中國人聽得很認真,不時提出一些問題。
"英國的教育體系是怎樣的?"
"英式下午茶為什么這么受歡迎?"
"莎士比亞對英國文化有什么影響?"
這些問題讓羅伯特感到驚訝,這些中國人對英國文化的了解遠比他想象的深入。他們不僅知道一些基本常識,還對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有所思考。
"您們對中國的印象如何?"有人問瑪麗。
瑪麗想了想說:"比我想象的要現代化很多,人們也更加友善。"
這話引起了一片笑聲和掌聲。
活動結束后,好幾個人主動過來和他們交換聯系方式,表示希望能夠繼續交流。
"中國人真的很友好。"回家的路上,瑪麗對小雨說。
"是的,廣州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這里有很多外國人居住,大家都習慣了文化交流。"小雨解釋道。
下午,小雨帶他們去了附近的一個茶樓,體驗正宗的廣式茶點。茶樓的裝修很有傳統特色,紅木桌椅,古樸典雅。
"這叫飲茶,是廣州人的傳統。"小雨點了一壺普洱茶和各種精致的點心,"您們慢慢品嘗。"
蝦餃、燒賣、叉燒包、鳳爪,每一樣都制作精美,味道也很好。羅伯特和瑪麗雖然用筷子還不太熟練,但在小雨的耐心指導下,也慢慢掌握了技巧。
"這個點心叫什么?"瑪麗指著一個透明的餃子問。
"蝦餃,里面是鮮蝦,外皮是澄面做的。"小雨說,"這是粵式茶點的經典。"
茶樓里的氛圍很悠閑,有一家三代人在一起飲茶聊天,有老朋友久別重逢,也有商務人士在這里談生意。每個人都顯得很放松,很享受。
"廣州人的生活節奏雖然很快,但他們也很懂得享受生活。"小雨觀察著周圍的人群說,"飲茶就是一種生活藝術。"
回到家后,小雨開始準備晚餐。這次她決定教瑪麗做一道簡單的中式菜肴。
"媽媽,您想學做一道中國菜嗎?"小雨提議道。
"當然愿意。"瑪麗很感興趣,"做什么呢?"
"蒸蛋羹,很簡單,也很有營養。"小雨拿出雞蛋和一些調料,"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
在小雨的指導下,瑪麗學會了如何調配蛋液,如何掌握蒸的時間。看著自己親手做出來的滑嫩蛋羹,瑪麗很有成就感。
"味道真不錯。"羅伯特嘗了一口,"很嫩很香。"
"謝謝爸爸。"瑪麗開心地笑了,"小雨真是個好老師。"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幾天,羅伯特和瑪麗漸漸適應了廣州的節奏。
每天早晨在公園里散步,上午和小雨一起去菜市場買菜,下午在家里聊天看電視,晚上在陽臺上看夜景。
小雨總是很耐心地回答他們的各種問題,從中國的歷史文化到現代社會的發展,從廣州的地方特色到中國人的生活習慣。
她還教會了他們一些簡單的中文日常用語,比如"早上好"、"謝謝"、"再見"。
大衛每天下班回來,都會和父母分享一些有趣的見聞。他在公司里的中國同事都很友善,經常邀請他參加各種活動。他的中文也進步了很多,已經能夠進行基本的日常對話。
"爸爸媽媽,你們在這里住得還習慣嗎?"大衛關心地問。
"很好,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得多。"羅伯特誠實地說,"小雨照顧得很周到。"
"是的,她真的很貼心。"瑪麗補充道,"而且這里的人都很友善。"
一個星期后,小雨提議帶他們去見見自己的父母。
"我爸爸媽媽很想見見您們。"小雨有些緊張地說,"但如果您們還沒準備好..."
"不,我們很愿意見見他們。"瑪麗主動說道,"他們是你的父母,也就是我們的親家。"
這讓小雨很感動。她能感受到瑪麗態度的變化,從最初的冷淡到現在的溫暖接納。
04
周末的時候,他們驅車前往小雨父母的家。小雨的父親老陳是一名退休工程師,母親陳阿姨曾經是一名護士。他們住在老城區的一個傳統社區里,房子雖然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凈整潔。
見面的時候場面有些尷尬,因為語言障礙,雙方只能通過小雨和大衛翻譯。但是中國人的熱情好客很快就打破了僵局。
陳阿姨準備了豐盛的午餐,都是她的拿手菜。老陳雖然不會說英語,但一直在比手畫腳地表達自己的善意。他拿出了自己收藏的茶葉,親自為羅伯特泡茶。
"這是正宗的鐵觀音,很香的。"小雨翻譯道。
羅伯特嘗了一口,確實很香醇。他豎起拇指表示贊賞,老陳開心地笑了。
陳阿姨則一直在給瑪麗夾菜,生怕她吃不飽。雖然語言不通,但母親對母親的那種關愛是相通的。
"小雨從小就很懂事。"陳阿姨通過女兒翻譯說,"能夠嫁給大衛,我們很高興。希望他們能夠幸福。"
"我們也是這樣想的。"瑪麗真誠地回答,"小雨是個好女孩,我們很喜歡她。"
午餐后,老陳拿出了一些老照片,展示小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看著照片中那個可愛的小女孩,瑪麗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大衛。
"她小時候就很喜歡英語。"陳阿姨指著一張小雨拿著英文書的照片說,"總是說長大了要去英國看看。"
這讓羅伯特和瑪麗都很感動。原來小雨對英國的向往從小就有,這并不是一時的沖動。
告別的時候,陳阿姨塞給瑪麗一個小包裹。
"這是什么?"瑪麗疑惑地問。
"一些廣州的特產,希望您們能喜歡。"小雨翻譯道,"我媽媽說,您們這么遠來看我們,她很感動。"
回家的路上,瑪麗打開包裹,里面有一些精美的廣式月餅、陳皮、還有一些她從來沒見過的干果。
"你的父母真的很好。"瑪麗對小雨說,"雖然我們語言不通,但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真誠。"
"謝謝媽媽。"小雨眼中閃著淚光,"我很高興您們能接受我的家庭。"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的生活更加融洽。瑪麗開始主動學習一些中文,雖然發音不太標準,但小雨總是耐心地糾正。羅伯特則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讓大衛買了幾本英文版的中國歷史書。
他們還一起去了廣州的一些名勝古跡:陳家祠、光孝寺、沙面島。每一個地方都讓他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陳家祠,他們看到了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磚雕,了解了嶺南建筑的特色。在光孝寺,他們感受到了中國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在沙面島,他們看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建筑群,仿佛穿越了時空。
"中國真的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羅伯特感嘆道。
"是的,五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統。"小雨自豪地說,"但同時,現代中國也在快速發展,融合了很多國際化的元素。"
晚上,他們經常坐在一起聊天。小雨會給他們講一些中國的傳說故事,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羅伯特和瑪麗也會分享一些英國的文化和傳統。
"中國的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小雨說,"就像你們的圣誕節一樣,全家人會團聚在一起。"
"那一定很熱鬧。"瑪麗想象著中國春節的場景。
"是的,有舞龍舞獅,有煙花爆竹,還有各種傳統美食。"小雨的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如果可能的話,希望您們能來中國過一次春節。"
這個提議讓羅伯特和瑪麗都很心動。也許真的可以考慮再來一次中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他們已經在廣州住了兩個星期。按照原計劃,他們應該準備回英國了。但是誰都舍不得這樣美好的時光。
"爸爸媽媽,要不然你們再住幾天?"大衛提議道。
"是的,我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小雨也舍不得他們離開。
"我們也很想多住幾天。"瑪麗誠實地說,"但是機票已經訂好了。"
"那下次一定要再來。"小雨握著瑪麗的手說,"這里永遠是您們的家。"
就在他們準備收拾行李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那天下午,羅伯特起床后想去廚房喝點水,卻在路過小雨房間的時候,聽到了一陣低聲的哭泣。
房門沒有完全關上,他透過門縫看到了令他震驚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