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1986年,李明當兵被分配到養豬班。
“我的兒啊,當兵還去養豬,這算什么出息?”母親在電話里哭著說。
村里人都在背后議論:“高中生當兵去養豬,真是白瞎了。”
戰友們也嘲笑他:“李明,你這是要成養豬專家嗎?”
李明只能默默承受這一切。
誰也不會想到,5年后的一個春天,一通電話會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01
1986年秋天,李明拖著行李箱走進了軍營。新兵連的訓練剛結束,分配結果就下來了。
“李明,畜牧班。”排長念到他的名字時,聲音平淡得像在讀一份購物清單。
李明愣了一下:“排長,畜牧班是干什么的?”
“養豬。”排長頭也不抬,“還有什么問題嗎?”
李明張了張嘴,最終什么也沒說。他想起臨走前父親的話:“好好干,爭取當個班長什么的。”母親在一旁默默收拾著他的東西,眼里滿是期待。
可現在,他要去養豬。
同期的新兵們陸續知道了自己的分配結果。通信班、炊事班、衛生班,每個人都在討論著自己將來要做什么。只有李明一個人默默地收拾東西,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分配。
“李明,你分到哪個班了?”同鋪的小張好奇地問。
“畜牧班。”李明小聲說。
“畜牧班?那是干什么的?”
“養豬的。”李明更小聲了。
宿舍里突然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著李明。過了幾秒鐘,有人憋不住笑了出來。
“哈哈,李明去養豬!”
“我還以為畜牧班是養馬的呢,原來是養豬啊。”
“李明,以后我們吃肉就靠你了。”
笑聲在宿舍里回蕩,李明的臉紅得像個蘋果。他想解釋什么,可又不知道該說什么。
第二天,李明給家里打了電話。村里只有一部公用電話,母親跑了十幾分鐘才趕過來。
“媽,我被分到畜牧班了。”李明盡量讓聲音聽起來輕松。
“畜牧班?那是管什么的?”
“就是...養豬的。”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李明能聽到母親壓抑的哭聲。
“我的兒啊,你說你當兵還去養豬,這不是和在家一樣嗎?村里的王大媽還說你將來能當個連長呢。”
李明握緊話筒:“媽,我會努力的。”
“努力什么?養豬還能養出個名堂來?”母親的聲音帶著哭腔,“你爸聽了準得氣死。你高中畢業,人家都說你有文化,誰知道當兵了還是伺候牲口。”
“媽,也許養豬也有養豬的學問。”李明試圖安慰母親。
“什么學問?不就是喂食、清糞嗎?”母親越說越傷心,“村里的李二狗小學都沒畢業,在家養豬養得也挺好。你一個高中生,難道還不如李二狗?”
掛了電話,李明站在話亭里發了很久的呆。外面開始下雨,雨點敲在玻璃上,像是在敲他的心。
回到宿舍,同期的戰友們正在聊著各自的分配。
“我分到通信班,以后學無線電。”小張得意地說,“學會了退伍后還能找個好工作。”
“我是炊事班,雖說不太好,可比某些人強。”小王故意看了李明一眼,“至少是伺候人的,不是伺候牲口的。”
“哎,聽說李明分到養豬班了,哈哈。”
“養豬班?那不就是個伺候牲口的?”小劉笑著說,“李明,你以后可別忘了給我們留點好肉啊。”
“就是啊,我們吃肉全靠你了。”
笑聲在宿舍里回蕩,李明默默地整理著自己的東西,一句話也沒說。
第二天早上,班長老王來接李明。老王四十來歲,皮膚黝黑,身上總是帶著一股說不清的味道。
“小李是吧?跟我走。”老王的聲音很平靜,“以后你就是我們班的人了。”
“班長,我們班就我們兩個人嗎?”李明好奇地問。
“還有小陳,他去衛生隊了,肚子疼。”老王邊走邊說,“我們班人少,活卻不少。不過習慣就好了。”
豬圈在連隊的最邊上,遠遠就能聞到那股味道。李明跟著老王走近,看到一排排的豬舍,里面傳出豬的叫聲。
“別嫌味道大,習慣就好了。”老王指著豬圈說,“這里有兩百多頭豬,是全連的副業。做好了,大家都有肉吃。做不好,連長會找你麻煩。”
李明捂著鼻子點點頭:“班長,我需要學什么?”
“先學怎么喂豬,怎么清理圈舍。”老王拿起一把鏟子,“看好了,這活看起來簡單,其實有很多門道。豬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時候吃,都有講究。”
老王開始示范怎么配飼料。玉米面、豆餅、麩皮,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還要加上食鹽和添加劑。
“這個比例很重要,多了少了都不行。”老王一邊配料一邊說,“豬長得快不快,肉質好不好,全靠這個。”
李明認真地看著,還拿出筆記本記錄要點。
“喲,還記筆記呢?”老王笑了,“養豬用得著記筆記嗎?”
“我怕忘記。”李明有些不好意思。
“也好,剛開始都這樣。”老王繼續教,“記住了,豬是很聰明的動物,它們有自己的習性。你對它們好,它們就長得好。你要是馬馬虎虎,它們也馬馬虎虎。”
頭幾天,李明每天都要嘔吐好幾次。豬圈里的味道實在太重,加上清理豬糞的工作,讓他幾乎吃不下飯。
宿舍里的戰友們經常拿這個開玩笑:“李明,你今天又吐了幾次?”
“我看你都瘦了,是不是豬圈里的味道太大了?”
“要不要申請調班?我聽說炊事班還缺人呢。”
面對這些關心或者嘲笑,李明總是搖頭:“我能堅持。”
“堅持住,誰都是這么過來的。”老王在一旁說,“你要是堅持不住,現在就可以申請調離。不過我告訴你,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李明咬著牙搖頭:“我能堅持。”
一個星期后,李明給家里寫了第一封信。他在信里只說自己一切都好,正在學習新的技術,沒有提養豬的事。可紙包不住火,很快村里就有人知道了。
原來是同村當兵的小軍回家探親,無意中說起了李明在部隊養豬的事。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
母親再次給他打電話,聲音里滿是失望:“明兒,村里都在說你當兵去養豬了。你說媽怎么有臉見人?”
“媽,我會證明給大家看的。”
“證明什么?你一個高中生,當兵去養豬,這算什么出息?”母親越說越激動,“你表哥在工廠里當技術員,每個月工資比你高多了。人家都說表哥有本事,咱家明兒有文化可惜了。”
李明想解釋什么,可又不知道該說什么。他想說自己正在認真學習養豬技術,想說老王夸他悟性好,想說連長說過養豬也是技術活。可這些話說出來,在母親和村里人看來都是自我安慰。
“媽,給我點時間,我一定會讓大家刮目相看的。”
“算了,你好好照顧自己就行了。”母親嘆了口氣,“媽不指望你有多大出息了,平平安安就好。”
掛了電話,他一個人在豬圈旁邊坐了很久。夜色很深,遠處傳來其他班級訓練的聲音。他們在練隊列,在學技術,而他在這里守著一群豬。
可李明沒有放棄。既然來了,就要做好。既然選擇了養豬,就要把豬養好。這是他給自己的承諾。
02
時間一天天過去,李明開始慢慢適應這種生活。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先檢查豬圈,然后開始喂食。
老王是個很細心的人,他教李明怎么觀察豬的狀態:“你看這頭豬,耳朵耷拉著,眼睛沒神,肯定是病了。”
“怎么看出來的?”李明湊近了看。
“經驗。”老王拍拍那頭豬的背,“養豬這活,看起來簡單,其實很有學問。豬的吃飯、睡覺、生病,都要你去觀察。健康的豬耳朵豎著,眼睛亮,鼻子濕潤。病豬就不一樣了,沒精神,不愛動。”
李明認真地記著老王教的每一個細節。怎么配飼料,怎么清理圈舍,怎么給豬打預防針。這些在別人看來很簡單的事情,李明卻學得很認真。
“你看,這個豬食槽要每天清洗。”老王指著食槽說,“不干凈的食槽會滋生細菌,豬吃了容易生病。還有這個水槽,水要保持清潔,夏天要經常換,冬天要防止結冰。”
李明一邊聽一邊記,很快就記了厚厚一本筆記。從飼料配比到衛生管理,從疾病預防到豬的習性,什么都有。
“你小子倒是用心。”老王看著李明記的厚厚一本筆記,“可惜啊,這行當不出什么名堂。”
“為什么這么說?”
“你想想,誰會夸一個養豬的?”老王苦笑,“我在這里干了十多年,從來沒人覺得我們重要。別的班的兵學開車、學修理、學通信,退伍后都能找到好工作。我們呢?養豬技術再好,出去誰要?”
李明不說話,繼續記著自己的筆記。他覺得老王說得有道理,可心里又有個聲音告訴他,任何工作都有它的價值。
除了學習技術,李明還要適應豬圈里的各種情況。比如母豬生小豬時,要幫助接生。比如豬打架時,要去勸架。比如豬逃跑時,要去追趕。
有一次,一頭大母豬突然發狂,在圈里亂撞。李明和老王費了很大勁才把它控制住。
“這是怎么回事?”李明氣喘吁吁地問。
“可能是要生小豬了,母豬生產前會有這種反應。”老王擦著汗說,“你去準備接生用的東西,我在這里看著。”
李明趕緊去準備干凈的毛巾、熱水和接生工具。回來時,母豬已經開始生產了。
“你在旁邊看著,學學怎么接生。”老王一邊忙活一邊說,“這也是技術活,處理不好,母豬和小豬都有危險。”
李明站在旁邊認真觀察,記下了整個接生過程。從母豬的反應到小豬的護理,每個細節都很重要。
一個月后,連隊來了新的豬仔。李明負責照顧這些小豬,每天要喂好幾次,還要觀察它們的健康狀況。
小豬剛來時很不適應,有的不吃食,有的拉肚子,有的總是叫喚。李明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觀察它們,記錄它們的狀態。
“這些小豬好可愛。”李明看著圈里的小豬說。
“別光看可愛,要看健康。”老王提醒他,“小豬最容易生病,一個不注意就會出問題。”
李明開始更加仔細地觀察每一頭小豬。它們的食量、精神狀態、大小便情況,他都詳細記錄。
有一天,李明發現其中幾頭小豬有些不對勁。它們不愛吃食,總是縮在角落里。
“班長,這幾頭豬好像有問題。”李明指著那幾頭小豬說。
老王過來看了看:“沒什么大問題,可能是換環境不適應。”
“可是它們已經三天不怎么吃食了。”
“小題大做。”老王擺擺手,“豬又不是人,哪有那么嬌氣。再說了,剛來的小豬都這樣,過幾天就好了。”
李明還想說什么,可看到老王不耐煩的樣子,就沒再說。可他心里總覺得不對勁,這幾頭小豬的狀態確實和其他小豬不一樣。
接下來幾天,那幾頭小豬的情況越來越糟。不但不吃食,還開始拉稀,整天沒精神。
李明又去找老王:“班長,那幾頭豬真的有問題,要不要找獸醫來看看?”
“找什么獸醫?”老王正在清理另一個豬圈,“連隊哪有什么獸醫?有問題就打針,不行就隔離。”
“可是打什么針?用什么藥?”
“土霉素,萬能藥。”老王頭也不抬,“豬生病了就用土霉素,一般都能好。”
“萬一不是普通的病呢?”李明還在堅持。
“不是普通的病又能是什么?”老王終于停下手里的活,有些不耐煩地說,“我養了十多年豬,什么情況沒見過?你一個新兵,懂什么?”
李明被說得無話可說,可心里總覺得不對勁。他開始每天更仔細地觀察那幾頭小豬,還把它們的癥狀詳細記錄下來。
同宿舍的戰友們經常拿這事開玩笑:“李明,你這是要寫豬的傳記嗎?”
“就是,一頭豬而已,至于這么認真?”
“說不定人家李明要成為養豬專家呢,哈哈。”
“李明,你要是真成了養豬專家,退伍后可以去農村當技術員。”
面對這些嘲笑,李明只是默默地繼續做自己的記錄。他覺得這些小豬的問題不簡單,可又說不出為什么。
晚上,李明經常一個人在豬圈旁邊待很久。他觀察每一頭豬的狀態,記錄它們的表現。其他人覺得他太較真,可李明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
有時候他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小題大做。畢竟老王有十多年的經驗,而自己只是一個剛來幾個月的新兵。可每當看到那幾頭越來越虛弱的小豬,他就覺得不能這樣算了。
一天晚上,李明正在檢查豬圈,突然聽到隔壁豬舍傳來異常的聲音。他拿著手電筒過去看,發現有幾頭大豬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癥狀。
這下他更加確定,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對勁。
李明拿出記錄本,仔細對比著不同時期豬的癥狀記錄。他發現了一個規律:病豬的癥狀雖然表現不同,但有幾個共同點:都是先不吃食,然后精神不振,接著開始拉稀,最后越來越虛弱。
這讓他想起了高中生物課上學過的傳染病知識。
03
1987年春天,李明已經在畜牧班待了半年多。他對每一頭豬都很熟悉,知道它們的習性和特點。連隊里的人都說他是個養豬迷,連吃飯的時候都在想著豬圈里的事。
這天早上,李明像往常一樣去檢查豬圈。當他走到第三個豬舍時,發現情況有些異常。
平時很活躍的幾頭大豬今天特別安靜,都縮在豬舍的一角。李明仔細觀察,發現它們的眼睛紅紅的,鼻子也在流鼻涕。
更奇怪的是,這些癥狀和幾個月前那些小豬的癥狀很相似。
李明心里一緊,趕緊去檢查其他豬舍。讓他擔心的事情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豬開始出現類似癥狀。不只是第三個豬舍,第一個、第二個、甚至第四個豬舍都有豬出現了問題。
李明拿出記錄本,快速翻看著之前的記錄。果真,從幾個月前開始,就斷斷續續有豬出現這種癥狀。開始他以為是偶然現象,現在看來,這可能是某種疾病在慢慢傳播。
“班長!班長!”李明跑去找老王,“豬圈出大問題了!”
老王正在配飼料,頭也不抬:“又怎么了?你一天到晚大驚小怪的。”
“很多豬都開始生病了,癥狀和之前那幾頭小豬一樣。”李明急得滿頭汗,“我覺得可能是傳染病。”
“傳染病?”老王停下手里的活,“你胡說什么?”
“班長,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李明拉著老王的袖子,“真的很嚴重,至少有三十多頭豬都有癥狀了。”
老王跟著李明來到豬圈,看到那些生病的豬,臉色開始變得嚴肅。
“這...這怎么回事?”老王仔細檢查了幾頭豬,“昨天還好好的。”
“不是昨天開始的。”李明拿出自己的記錄本,“你看,從三個月前開始,就不斷有豬出現這種癥狀。開始是小豬,現在大豬也開始了。”
老王接過記錄本,翻了幾頁,臉色越來越難看。記錄本上密密麻麻寫著每天的觀察記錄,哪頭豬什么時候開始不吃食,什么時候開始精神不振,什么時候開始拉稀,都記得清清楚楚。
“你記錄得這么詳細?”老王有些驚訝。
“每天都記。”李明指著本子上的內容,“我覺得這不是普通的感冒,可能是什么嚴重的傳染病。你看這個規律,病豬都是先不吃食,然后精神不振,接著拉稀,最后越來越虛弱。”
老王仔細看著記錄,發現李明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把所有的記錄連起來看,確實能發現一個清晰的傳播軌跡。
“如果真的是傳染病,那問題就大了。”老王的聲音有些顫抖。
“要不要上報?”李明問。
老王陷入了沉思。如果上報,上面肯定要追究責任。為什么沒有及時發現?為什么沒有及時處理?到時候不但豬保不住,他們也要受處分。可如果不上報,病情會越來越嚴重,損失會更大。
“班長,我覺得我們必須上報。”李明看出了老王的為難,“這不是我們能處理的問題了。”
“可是...如果上報了,上面肯定要追究責任。到時候連豬都保不住,我們也得受處分。”老王還在猶豫。
“可如果不上報,病情會越來越嚴重。”李明著急地說,“萬一傳染給其他動物,甚至傳染給人怎么辦?我在高中生物課上學過,有些動物疾病是可以傳染給人的。”
老王在豬圈里走來走去,臉上寫滿了糾結。這個決定太重要了,關系到整個連隊的豬群,也關系到他們的前途。
這時,又有幾頭豬倒下了。它們躺在地上,呼吸急促,看起來很痛苦。
李明看著這些生病的豬,心里很著急。他想起母親在電話里說的話:“養豬還能養出個名堂來?”
現在,他面臨一個重要的選擇。如果上報,可能會被認為是小題大做,甚至可能因為處理不當而受處分。如果不上報,這些豬可能全部死掉,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問題。
李明看著手里的記錄本,這是他幾個月來每天堅持記錄的成果。每一頁都詳細記錄著豬的健康狀況,每一個細節都是他認真觀察的結果。
突然,李明想起了老王曾經說過的話:“養豬這活,看起來簡單,其實很有學問。”既然有學問,就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處理問題。
“班長,我覺得我們必須上報。”李明終于下定決心,“這不是開玩笑的事。如果真的是嚴重的傳染病,越晚處理損失越大。”
“可是...”老王還在猶豫。
“如果因為我們的疏忽造成更大的損失,那才是真正的責任事故。”李明堅定地說,“現在上報,至少說明我們發現了問題,有責任心。”
老王看著李明堅定的眼神,又看看那些越來越虛弱的豬,想起了連長平時說的話:“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不能隱瞞。”
最終,老王點了點頭:“好,我們去找連長。”
李明拿著自己的記錄本,跟著老王走向連部。他不知道這個決定會帶來什么后果,但他知道這是正確的選擇。
走在路上,李明想起了第一天來到豬圈時的情景。那時的他只是一個被分配到養豬班的新兵,被戰友們嘲笑,被家人認為沒出息。
可現在,他可能要為整個連隊的豬群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