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機場連續4天遭無人機突襲,俄軍報復性導彈雨覆蓋烏克蘭全境。當北約威脅奪取“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克里姆林宮直接搬出核武器警告。這場消耗戰,還要持續多久?而9月份,普京特朗普或將齊聚北京的話,又會帶來什么變化?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稱,7月21日,莫斯科機場陷入混亂,烏克蘭無人機連續96小時襲擊莫斯科,導致俄羅斯緊急實施了短暫的航班限制。
俄羅斯國防部稱,過去4天累計擊落289架無人機,僅莫斯科上空就攔截60架。在烏克蘭空襲俄羅斯后,作為回應,俄軍立馬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和Kh-101巡航導彈攻擊了烏克蘭巴甫洛格勒機場,現場視頻顯示北約援助的防空導彈倉庫發生連環爆炸。
烏克蘭接連4天的轟炸,并不能改變戰爭整體走向。盡管烏媒宣稱在蘇梅方向反推俄軍,但俄軍夏季攻勢已奪取500平方公里土地。
在頓涅茨克前線,16公里寬的"康斯坦丁諾夫卡口袋"逐漸收緊;紅軍城周邊每天爆發占全線1/3的戰斗,俄軍三面夾擊卻故意留出北部缺口。
"美杜莎"網站分析認為,這可能是誘使烏軍不斷填人進來的"絞肉機"戰術。更耐人尋味的是,俄軍明明可以突入紅軍城市區,卻調頭南下控制整個頓涅茨克南部,顯然,消耗烏軍有生力量比占領廢墟更具戰略價值。
為了讓俄烏雙方盡快回歸談判桌,特朗普發出了“50天的最后通牒”,要求俄烏在50天內達成停火協議,否則就對俄羅斯實施“二級關稅”制裁。
但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如同拳頭打在棉花上,普京表示,即便美國對俄羅斯實施關稅制裁,俄羅斯也能通過其他渠道將商品銷往全球。
在關稅威脅無效后,一名美軍官又口出狂言,稱如果有必要,北約的軍隊能隨時占領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
這是美國慣用的軍事威脅手段,但如果這招有用,北約早在戰爭一開始就實施了,何必等到現在?占領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意味著和俄羅斯全面開戰,沒有哪一個西方國家能夠承受這樣的代價。
在美軍官異想天開的發言后,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的回應堪稱“殺人誅心”,他表示,北約只不過是美國的一個對抗工具。而俄杜馬議員斯盧茨基的回懟更直白,他稱,俄羅斯的核武器已在發射井待命。
一旦俄羅斯的領土被入侵,北約各國將會遭到俄羅斯核武器的無差別攻擊。當然,這是最壞的結果,核武器注定只能存在于威懾層面。而俄烏沖突現階段,也將持續在消耗戰的層面。
如今,北約已經出現疲態,俄羅斯的軍工廠正以驚人的速度運轉,無人機月產量突破萬架,導彈產能同比暴漲300%,連朝鮮的炮彈都通過隱秘渠道填補俄軍庫存。
相比之下,北約對烏克蘭的援助顯得捉襟見肘,美國嘴上承諾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實際卻是讓盟友掏錢采購后再轉手交付。
這種"二手軍援"模式不僅拖慢節奏,還更快的消耗著北約,面對美國軍火商的高價賬單和俄羅斯源源不斷的強援,北約又能撐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俄軍近期頻繁使用造價僅2萬美元的"天竺葵-3"無人機,與烏軍數百萬美元的"愛國者"系統對耗,這種非對稱打擊正逐步癱瘓烏克蘭軍工產業鏈。
陷入被動的澤連斯基在近日突然提議談判,但塔斯社曝光的雙方備忘錄草案卻顯示立場天差地別。這說明,即便是第三輪談判日期定了,俄烏談判恐怕也很難有所進展。
有軍事專家認為,烏克蘭此刻打出談判牌的時間點頗為微妙,恰逢北約國家正在討論新一輪對烏軍援方案,這讓人不得不懷疑烏克蘭是在為西方武器到位爭取緩沖期。
但這明顯是個死結,消耗戰打的再久,最終還是要回歸談判桌的。
不過,在俄烏沖突陷入僵局時,9月3日北京抗戰勝利日閱兵式可能會成為意外變量,普京已確認出席這場國際盛會,而特朗普近日也放出風聲希望同期訪華。
如果特朗普如愿訪華,并出席9月3日的大閱兵,那么普京和特朗普將迎來一次重要會晤,而他們兩人的會晤,或將為俄烏沖突之后的走向定下基調。
相信到時候,很可能是美國逼迫烏克蘭作出讓步,而俄羅斯也達成想要的結果,雙方盡快就和談問題展開有意義的、決定性的磋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