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順著斗笠的邊緣往下淌,在泥水里砸開一個個渾濁的坑。
三名護衛的刀已經出鞘,冰冷的刀鋒貼著那賣粥漢子的脖頸。
漢子被死死按在泥地里,半張臉都埋了進去,還在含糊不清地嘶喊:“官爺!官爺饒命!草民到底犯了什么法啊!”
李德全撐著傘,焦急地湊到皇帝身邊,壓低了聲音:“萬歲爺,這么大的雨,要不先回車上……這人……”
乾隆沒有理會。
他只是伸出手,任由冰涼的雨水打在掌心,目光卻死死盯著那碗沒喝完的粥,聲音輕得幾乎被雨聲吞沒:
“李德全,你說……一碗要人命的粥,得用多少屈死鬼的冤魂來熬?”
01.
乾隆十五年的夏天,比往年都要悶熱。
奏折從江南揚州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快馬跑死了三匹。上面用漂亮的館閣體小楷寫著:圣上恩澤,江南安樂,鹽稅一事,已在清查。
可另一封通過秘密渠道送進宮的信,只有薄薄一張草紙,上面沾著泥,字也歪歪扭扭,卻只一句話:
“人相食,鬼夜哭,遍地流民,白骨鋪路。”
紫禁城養心殿里,乾隆用兩根手指捏著那張草紙,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殿里站著兩個人,一個是總管太監李德全,另一個是戶部尚書和珅。
和珅腦門上全是汗,跪在地上,胖大的身子縮成一團。
“皇上……江南鹽運使張應元年年報的都是盈余,這……這一定是刁民造謠,危言聳聽!”
乾隆沒說話,只是把那張草紙輕輕放在了龍案上,又拿起那本字跡工整的奏折,兩相對比。
一本是綾羅綢緞,一本是破衣爛衫。
他抬起眼皮,看了看和珅。
“和珅,你上次去揚州,是什么時候?”
和珅一愣,磕磕巴巴地回:“回……回萬歲爺,是去年春天,臣去視察鹽務,只見運河之上百舸爭流,兩岸商鋪林立,百姓安居樂業,一派……一派盛世景象啊!”
“盛世景象……”
乾隆重復了一遍,嘴角忽然勾起一絲說不清是冷還是熱的笑。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
“李德全。”
“奴才在。”
“傳朕旨意,明日啟程,朕要親自去江南看看。”
李德全大驚失色,撲通一聲也跪下了:“萬歲爺,萬萬不可啊!您是萬金之軀,這江南水深,如今又盛傳有流民作亂,太危險了!”
“危險?” 乾隆轉過身,目光如電,“是坐在龍椅上聽你們描繪的‘盛世’危險,還是親眼去看一看那‘白骨鋪路’更危險?”
和珅嚇得把頭埋得更低了,大氣不敢出。
乾隆沒再看他,繼續對李德全說:“不必大張旗鼓,就你,再挑三名一等一的侍衛,換上便服,扮作南下販茶的商人。朕倒要親眼瞧瞧,這從揚州到京城的千里運河,到底流的是銀子,還是民脂民膏!”
李德全還想再勸,可看到皇帝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只能把話全都咽了回去,重重地磕了個頭。
“奴才……遵旨。”
02.
五天后,揚州,瓜洲渡口。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把官道沖得稀爛。
他們乘坐的馬車一個輪子深深陷進了泥坑里,馬拉不動,人也推不出,就這么不上不下地卡在了路中間。
雨跟倒下來似的,噼里啪啦砸在車頂上。
乾隆一行人身上都穿著粗布衣裳,扮作商人,臉上也抹了些黃土,看著跟常年奔波的生意人沒什么兩樣。
從早上到現在,天都快黑了,幾個人就啃了兩塊又干又硬的烙餅,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
雨幕里,遠處街角似乎有個小小的棚子,頂上撐著一把碩大的油紙傘,傘下透出一點昏黃的燈光。
李德全眼睛一亮,剛想招呼護衛過去,讓他們清出一條路來,順便呵斥一下那小攤販,別“沖撞了貴人”。
他的手剛抬起來,就被乾隆一把按住了。
乾隆的眼神掃了過來,不重,卻讓李德全激靈靈打了個哆嗦。
“既扮了茶商,就該有茶商的樣子。”
皇帝的聲音很平淡,聽不出喜怒。
李德全趕緊縮回手,低頭哈腰:“是,是,老爺教訓的是。”
乾隆這才松開手,自己率先跳下馬車,一腳踩進沒過腳踝的泥水里。他眉頭都沒皺一下,徑直朝著那個粥棚走去。
李德全和三名護衛趕緊跟上,幾個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跋涉過去。
走近了才看清,那是個賣粥的攤子,一口大鍋架在泥爐上,底下燒著柴火,鍋里“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一股米香混著柴火的煙味兒,在濕冷的雨天里顯得格外誘人。
攤主是個四十來歲的漢子,皮膚被曬得黝黑,手上全是老繭,看著就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
他見乾隆幾人走過來,雖然衣裳上全是泥點子,看著有些狼狽,卻沒有半點嫌棄的意思,反而露出一口黃牙,熱情地招呼:
“幾位客官,喝碗熱粥暖暖身子吧?剛出鍋的!”
李德全下意識地就想從懷里掏銀子,卻被乾隆用眼神制止了。
乾隆自己從錢袋里摸出幾枚銅板,放在了那張油膩膩的桌上。
“四碗粥。”
“好嘞!”
漢子手腳麻利,拿起幾個豁了口的粗瓷大碗,從鍋里舀了四大勺。
那粥熬得極好,米都開了花,稠乎乎的,表面還能看到一層薄薄的米油。
03.
碗是粗瓷的,邊上還有幾個小缺口,燙得厲害。
乾隆一手托著碗底,一手捏著碗沿,本想和在宮里一樣,只淺淺嘗一口,應付一下場面。
可那股混著松木煙火氣的米香,像一只無形的手,勾著他的鼻子。
他吹了吹氣,喝了一小口。
粥一入口,綿密順滑,米粒幾乎都化了,只留下最純粹的米香在舌尖上打轉。
就是最簡單的白粥,沒放任何東西,卻比御膳房用山泉水、精挑細選的貢米熬出來的,似乎還多了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乾隆沒忍住,一口氣喝了半碗。
他放下碗,輕輕哈出一口熱氣,身上的寒意仿佛都被驅散了不少。
“尋常米粥,能熬出這般滋味,倒有些門道。”
他的聲音里帶著一絲自己都沒察覺到的贊許。
那賣粥的漢子聽了,嘿嘿笑了兩聲,顯得很高興,一邊收拾著旁邊的碗筷,一邊憨厚地說:“俺們莊稼人,沒啥手藝,就是舍得下功夫,多熬一個時辰,味道自然就出來了。”
他說著話,忽然抬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就是這個不經意的動作,讓乾隆端著碗的手指,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
那漢子抬手的弧度很輕巧,袖口在快要碰到眉骨的時候,停了那么半寸的距離,然后才輕輕擦過。
這個動作,尋常的莊稼漢是做不出來的。
那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刻在骨子里的精準和控制力。
乾隆的目光沉了沉,不動聲色地掃過漢子腰間系著的一塊半新不舊的布巾,沒再說話,低頭繼續喝粥。
一碗粥很快見底。
李德全也餓壞了,吃得呼嚕作響。三名護衛雖然吃著,但眼睛始終警惕地觀察著四周,手也一直按在腰間的刀柄上。
付了錢,幾人起身離開。
雨小了些,變成了蒙蒙的細絲。
他們剛走出十幾步遠,身后忽然飄來那漢子的吆喝聲,聲音不大,卻清清楚楚地傳了過來:
“幾位客官慢走!下次再路過,給您幾位熬蓮子粥喝!那玩意兒講究,得用頂好的山泉水,泡足三個時辰才夠軟糯!”
乾隆的腳步,“唰”的一下,停在了泥濘里。
他猛地回頭,死死盯著那個粥棚。
李德全和護衛們都嚇了一跳,以為出了什么事。
只見雨絲之中,皇帝的側臉線條繃得像一張拉滿的弓,眼神里像是凝結了千年寒冰。
04.
“折回去。”
乾隆的聲音裹著雨水的濕氣,冰冷刺骨,聽不出任何情緒。
“啊?”李德全一愣,滿臉不解,“萬歲爺,這……這是為何?”
乾隆沒有回答,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掃了他一下。
就那一下,李德全感覺自己的后脖頸子“嗖”地冒起一股涼氣,所有想問的話,瞬間全都堵在了喉嚨里。
三名護衛雖然同樣滿心疑惑,但他們是軍人,只懂得服從命令。
三人立刻轉身,護在乾隆身前,重新朝著那個粥棚走去。
那賣粥的漢子正低頭收拾著桌子,看到去而復返的幾人,臉上還帶著憨厚的笑。
“客官,是落下什么東西了?”
離粥棚還有七八步遠的時候,乾隆忽然停下腳步,對著護衛揚了揚下巴,聲音不大,卻字字千鈞:
“給朕,拿下此人!”
話音未落,三名護衛如同離弦之箭,瞬間撲了上去!
那漢子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反應快得驚人!
他腰身一擰,順手抄起身邊一條板凳就朝最前面的護衛砸了過去,動作干凈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這哪里是一個老實巴交的粥販?分明是個練家子!
但護衛是皇帝身邊的一等一高手,又是有心算無心。
“哐當”一聲,板凳被一名護衛用刀鞘擋開,另外兩人已經左右夾擊,一人扣住他的手腕,一人膝蓋頂住他的后腰。
只兩個呼吸的功夫,那漢子就被死死地按在了泥地里。
“官爺!官爺饒命啊!草民不曉得犯了什么王法!”
漢子還在拼命掙扎,大聲喊冤,聲音聽起來無比凄慘。
周圍避雨的路人遠遠看著,指指點點,都以為是官府在欺壓百姓。
李德全撐著傘,快步跟到乾隆身邊,看著在泥水里掙扎的漢子,心里也犯嘀咕。
這人身手是不錯,可萬歲爺就因為這個抓人?這也太……
他正想開口勸兩句,卻發現乾隆根本沒看那個漢子。
皇帝的目光,正盯著粥棚角落里那一堆碼放整齊的柴火。
05.
漢子被按在泥地里時,還在掙扎著喊 “官爺饒命”。
那聲音聽著又驚又怕,任誰聽了,都覺得是個受了天大冤枉的老實人。
李德全都有些不忍心了,覺得是不是萬歲爺太過敏感。
可乾隆沒看他,也沒看地上的人,只是死死盯著粥棚角落里那堆用來燒火的柴。
那是些劈得長短粗細幾乎完全一樣的松木。
雨水打濕了木柴的表皮,顏色變得更深了。
忽然,乾隆像是想起了什么,伸手往自己腰間探去。
他摸了個空,眉頭一皺。
李德全趕緊提醒:“萬歲爺,您的香囊,方才喝粥的時候,您嫌礙事,解下來放在桌子上了。”
乾隆快步走回粥棚,在那張油膩的桌角,果然看到了自己那個香囊。
香囊是皇后親手繡的,明黃色的錦緞上用金線繡著“平安”二字,底下綴著一束小小的流蘇。
這是他從不離身的東西。
他伸出兩根手指,小心翼翼地捏起香囊。
就在他拿起香囊的瞬間,他的動作停住了。
所有人都看見,在那束金色的流蘇上,沾著一點點極細極亮的銀色粉末。
那粉末比灰塵還細,要不是流蘇是金色的,根本就看不出來。在昏暗的雨天里,閃著一絲詭異的光。
乾隆把香囊湊到眼前,瞇起眼睛看了片刻。
雨水順著他的發梢滴落,砸在那銀粉上,銀粉卻絲毫不化。
他嘴角的肌肉慢慢抽動了一下,最后,勾起一絲冰冷至極的笑意。
“原來如此。”
他輕聲說。
李德全終于忍不住了,往前湊了一步,壓低聲音,幾乎是在懇求:
“陛下,這漢子看著是有些古怪,可……可單憑一個香囊,定不了他的罪啊!萬一抓錯了人……”
乾隆沒有回頭。
他用指尖輕輕摩挲著香囊上的銀粉,感受著那細微的、冰冷的觸感。
然后,他抬起頭,目光越過雨幕,望向了揚州城的方向,聲音輕得像雨滴落在青苔上,卻讓在場的所有人,包括那三名殺人不眨眼的護衛,都瞬間僵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