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情節皆為虛構,人物、地點、事件是基于藝術表達的創作,與現實無關。所用圖片并非真實人物影像,僅作輔助敘事。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讓開!都讓開!”
消防員的嘶吼聲被烈火吞噬,又從滾滾濃煙中掙扎出來。警戒線外,藍湖小區的居民們擠在一起,每個人臉上都映著那片絕望的橘紅色。
“是12棟2單元701室……是王老師家!”
“天吶!她和她孫子樂樂還在里面啊!”
人群中發出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幾個大媽已經捂著嘴哭了出來。
火焰像一頭貪婪的巨獸,舔舐著漆黑的窗框。突然,什么東西在高熱下爆裂,發出沉悶的巨響,震得每個人心頭一顫。
所有人都知道,一切都晚了。
01.
王秀蘭老師是藍湖小區的“寶貝”。
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一位退休的語文老師,丈夫走得早,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女兒遠嫁他鄉,幾年前離了婚,把七歲的兒子樂樂送回川南,由她照看著。
自那以后,一老一小便成了小區里一道固定的風景。
每天清晨,王老師會牽著樂樂的手,在小區的花園里散步。她會教樂樂念古詩,聲音溫和又清新,路過的鄰居總會笑著駐足聽一會兒。樂樂很乖巧,見了誰都會甜甜地喊一聲“叔叔好”“阿姨好”,那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能把人的心都看化了。
住在樓下的林偉,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對這祖孫倆印象最深。他加班晚歸,總能看到701的燈亮著,有時還能聽到王老師給樂樂講睡前故事的模糊聲音。他偶爾會在電梯里遇到王老師,她總會關切地問一句:“小林,又加班啊?年輕人要注意身體。”
那種溫暖,讓他這個異鄉人感到一絲家的慰藉。
王老師的生活很清貧,靠著不多的退休金過日子。但她從不抱怨,屋子永遠收拾得干干凈凈,陽臺上的幾盆茉莉花,夏天一到,香氣能飄滿整個樓道。她會做很好吃的泡菜,時不時給鄰居們送一小罐。她說:“自己家做的,干凈,嘗嘗鮮。”
樂樂是她的全部希望。她常說,等樂樂長大了,她就放心了。
小區里沒人不喜歡他們。大家都覺得,這樣善良本分的人,理應被生活溫柔以待。然而,沒人知道,平靜的水面下,早已暗流涌動。
02.
最先察覺到不對勁的,是小區棋牌室的張大爺。
大概半個月前,一個陌生的男人開始在小區門口徘徊。男人大概四十歲,瘦高個,眼窩深陷,看人的眼神總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郁。他幾次想進小區,都被保安攔了下來。
“我找王秀蘭!”他沖著保安亭喊,嗓音沙啞,“我是樂樂的爸爸!”
保安老李認識王老師,也知道她女兒離了婚,對這個自稱“樂樂爸爸”的男人多了幾分警惕。他給王老師打了電話,王老師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只說了一句“別讓他上來”,就匆匆掛了。
男人叫周強,是王老師的前女婿。
從那以后,周強幾乎每隔一兩天就來一次。有時是白天,有時是深夜。他不再硬闖,就在小區外的花壇邊坐著,一口接一口地抽煙,眼睛死死盯著12棟的方向。
小區的微信群里開始議論紛紛。
“12棟的注意點,那個男的又來了,看著不像好人。”
“我聽說了,是王老師那個混賬前女婿,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回來要錢的。”
“可憐王老師和樂樂了,怎么攤上這種人。”
林偉也見過那個男人。有一次他下樓扔垃圾,正好看見周強和王老師在樓下的花園里拉扯。
“媽,你就把那套老房子賣了吧!反正你跟我女兒住,那房子空著也是空著!”周強的聲音很大,帶著不耐煩。
“我不會賣的!那是你外公留下的念想!”王老師的聲音在發抖,但很堅定,“周強,你別再來騷擾我們了,錢我一分都不會給你!”
“不給?我可是樂樂的親爹!”周強冷笑一聲,甩開王老師的手,轉身走了。
王老師站在原地,身體微微顫抖,看著他的背影,眼神里充滿了恐懼和疲憊。從那天起,701室的窗簾,似乎就沒再完全拉開過。
03.
火,是從深夜燃起的。
最先被驚醒的是住在六樓的一戶人家,他們聞到了刺鼻的焦糊味。當男主人打開門時,滾滾濃煙已經封鎖了樓道。
“著火了!快跑啊!”
凄厲的喊聲劃破了藍湖小區的寧靜。
火勢大得驚人。火焰從701的窗戶和陽臺噴涌而出,像兩條巨大的火舌,瞬間點燃了八樓的空調外機。玻璃爆裂的聲音、人們的尖叫聲、消防車由遠及近的警笛聲,交織成一片末日般的混亂。
林偉是被濃煙嗆醒的。他沖出家門,樓道里已經什么都看不清了。他連滾帶爬地沖下樓,回頭望向701的方向,心臟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攥緊了。
王老師……樂樂……
消防員們拉起了高壓水槍,一道道水龍射向火海,卻像是杯水車薪。整個701室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熔爐。
社區的李主任拿著個大喇叭,聲嘶力竭地疏散人群,清點人數。王老師的女兒在外地,一時半會兒聯系不上。鄰居們心急如焚,一遍遍地告訴消防員和警察:“701還有人!一個老人一個孩子!”
凌晨四點,大火終于被撲滅。
整棟樓被熏得漆黑,701室只剩下一個空洞的黑色框架。消防員們沖了進去,幾分鐘后,所有人都看到了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兩具被黑布覆蓋的擔架被緩緩抬了出來。
沒有哭聲,只有一片死寂。在場的所有居民,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別過了頭。那份沉重的悲痛,壓得每個人都喘不過氣。
市局刑偵支隊的隊長張振國站在警戒線內,看著眼前這片狼藉,眉頭緊鎖。他辦過無數案子,見過各種各樣的現場,但一個寧靜小區里的尋常人家發生這樣的慘劇,還是讓他感到一陣心寒。
“張隊,”一個年輕的法醫走過來,臉色凝重,“初步判斷,是兩具遺體,一老一少,都已經碳化了。”
張振國點了點頭,空氣中還殘留著焦糊和化學品混合的怪異氣味。
“火調那邊怎么說?”
“起火點不止一個,有助燃劑的痕跡。”法醫壓低了聲音,“是人為縱火。”
04.
消息像瘟疫一樣在川南市傳開。
“藍湖小區特大縱火案”登上了本地新聞的頭條。報道里沒有提及受害者的名字,但小區里的人都知道,王老師和樂樂走了。
社區陷入了一種巨大的悲傷和憤怒之中。人們自發地在12棟樓下擺滿了鮮花和蠟燭,樂樂生前最喜歡的奧特曼玩具,也被放在花叢中間。
王老師的女兒從外地趕了回來,一個憔悴的女人,在殯儀館看到遺物后直接哭昏了過去。
警方的調查迅速展開,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嫌疑人,自然是周強。
他有明確的作案動機——要錢不成,報復行兇。他有作案的時間——小區居民證實,火災當晚,有人看到他在附近出現過。
張振國親自帶隊審訊了周強。
審訊室里,周強坐在椅子上,面色蠟黃,眼神躲閃。他矢口否認自己縱火,只承認自己當晚確實去找過王秀蘭。
“我就是想再求求她,我真的沒錢了!”他激動地喊道,“我們吵了一架,我就走了!我怎么可能放火燒死我親兒子!”
他的不在場證明很薄弱。他說自己離開小區后,就去了一個小網吧通宵打游戲。但那家網吧的監控壞了,沒人能證明他說的是真是假。
所有的證據,似乎都指向了他。
就在整個小區都認為兇手即將落網,正義即將到來的時候,張振國卻感到一絲不安。一切都太順利了,太符合邏輯了,就像是有人提前寫好了劇本。
他命令手下的警員,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重新梳理所有線索。
“查!把王老師和周強所有的社會關系、銀行流水、通話記錄,全部重新查一遍!火災現場再勘察一次,任何一點不尋常的東西都不要放過!”
整個刑警隊連著轉了好幾天,幾乎把藍湖小區翻了個底朝天。
05.
案子似乎陷入了僵局。周強拒不認罪,又沒有直接證據能給他定罪。
社區里的情緒越來越焦躁。大家認定了周強就是兇手,不明白警察為什么遲遲沒有結果。一些激動的居民甚至自發組織起來,準備去市政府請愿,要求嚴懲兇手。
張振國頂著巨大的壓力,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翻看案卷。照片、口供、物證清單……他試圖從這堆看似清晰的線索里,找出那個讓他不安的“毛刺”。
這天深夜,辦公室里只剩下他和年輕的警員小李。
小李抱著一疊剛從技術科拿回來的新報告,快步走了進來,表情異常嚴肅。
“張隊,火場物證的深度分析報告出來了……”他的聲音有些發顫,似乎看到了什么難以置信的東西。
張振國一把接過報告,目光從第一行飛快地掃到最后。
辦公室里安靜得可怕,只能聽到紙張翻動的聲音。
突然,張振國猛地抬起頭,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震驚與駭然。他那張經歷過無數大案的臉上,第一次浮現出近乎恐懼的表情,仿佛紙上寫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個足以顛覆所有邏輯的怪物。
他死死地盯著物證袋里那件從火場灰燼中提取的、被標記為“證物A-7”的東西,嘴唇微微翕動,喃喃自語:
“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