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斑斕之城”續寫中蒙友好新篇章 | 邊城見聞

0
分享至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市的中蒙邊境,一座4層、21米高、70多米長的建筑橫跨鐵路線,頂部五星紅旗高高飄揚,這就是二連浩特國門。二連浩特也被譽為中國的“北大門”,是中蒙鐵路自蒙古國進入中國的第一站。國門下,“鋼鐵駝隊”馳騁不息,見證著人員與經貿往來的日益繁盛。

“二連浩特”源自蒙古語。“二連”意為“斑斕”,因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附近有鹽池,色彩斑斕。隨著1956年中蒙俄國際聯運鐵路正式開通,以車站為中心的建筑群逐漸發展為“浩特”(城市),于是有了“斑斕之城”的佳名。這里是亞歐大陸鐵路網重要節點,是全國距北京最近的邊境陸路口岸,也是中國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


滿載貨物的列車通過二連浩特國門。二連浩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斑斕之城”古已有名。清朝時,這里設有伊林驛站。隨著“萬里茶道”興起,伊林驛站成為茶葉貿易重要站點,不同文化匯聚交融。如今漫步二連浩特街頭,隨處可見前來購物、游玩的蒙古國旅客。越來越多蒙古國民眾來到二連浩特學習、工作、生活,續寫中蒙友好交往故事。

中文課堂——


把友誼的種子撒向未來

“當離別開出花,它生長在懸崖,在最高的山頂,才聽得見回答,沒什么好害怕,孩子放心去飛吧……”走進二連浩特第一中學的對外漢語教育培訓部,來自蒙古國的學生們正在唱著新學的中文歌曲《離別開出花》。歌聲悠揚,飽含來自異國他鄉的少年對未來的期許。

米琪德瑪,來自蒙古國烏蘭巴托的17歲女孩,輕輕跟唱著。“我喜歡中文,也非常喜歡中國文化。這里學校環境好,學習氛圍濃厚,老師也都非常負責任,所以我要繼續在這里學中文。”已來這里一年多的米琪德瑪說,剛來時聽不太懂中文,現在已能夠使用中文進行簡單交流了。


二連浩特第一中學的蒙古國學生體驗中國剪紙并展示作品。敖 民攝

培訓部大樓內,擺著幾面展板,講述學校辦學歷程和歷屆畢業生的游學工作經歷。“學校自2006年招收蒙古國學生,目前根據孩子們的中文水平劃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班。”據二連一中副校長包秀華介紹,為更好幫助這些學生學好中文,學校開設了中文口語、筆試等12門課程,其中中文課程占總課程一半以上,絕大部分畢業生的中國漢語水平考試可以達到5級或6級。

來自蒙古國達爾汗市的烏格倫,小時候曾隨母親在二連浩特生活過一段時間。多年后,她再次來到二連浩特,進入二連一中繼續學習中文。“剛來時,我有點不習慣這里緊張的學習生活,但看到中國同學都很努力,我受到很大觸動,開始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烏格倫說,“我打算高中畢業后在中國的大學學習醫學。學醫需要掌握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因此我要好好學習,打好基礎。”


二連浩特公路口岸象征中蒙兩國友誼的彩虹橋。二連浩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自1996年開始招收蒙古國學生以來,二連浩特累計接收蒙古國學生超過6000人,僅二連一中就培養了2000多人。“蒙古國孩子們遠離家鄉,學習生活更需要老師的關懷。”二連一中教師烏圖布信說,日常授課之余,他們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時間,帶蒙古國學生去理發、采購生活用品。很多學生把中國老師當成他們在中國的“父母”。“每次放假回去我都會跟家里人分享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家里人都很開心。”米琪德瑪說,將來她打算在中國上大學,未來從事與兩國交流相關的工作,為推動蒙中關系越來越好貢獻自己的力量。

語言是溝通的鑰匙,教育是交流的橋梁。以二連浩特為起點,一批又一批蒙古國孩子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把友誼的種子撒向更加遼闊的未來。

友誼之橋——


讓兩座邊境城市緊緊相連

一大早,記者來到二連浩特公路口岸,象征中蒙兩國友誼的彩虹橋在陽光下格外耀眼璀璨。邊檢大廳人潮涌動,很多蒙古國旅客提著從中國采購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回國。

記者跟著人群,通過邊檢進入蒙古國扎門烏德市。只見彩色外立面的房屋錯落有致,淺黃沙礫上蒙古包星羅棋布,一派大漠戈壁的蒼茫景象。伴隨火車鳴笛聲,從烏蘭巴托開往扎門烏德的旅客列車緩緩駛抵位于市中心的扎門烏德車站。站前廣場熙熙攘攘,不少出站的蒙古國旅客急匆匆換乘車輛,前往二連浩特采購觀光。


中蒙兩國青少年參加植樹活動。二連浩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隨著扎門烏德與二連浩特的聯系日益緊密,這座蒙古國邊境城市興起了學習中文熱潮。扎門烏德第二綜合學校里,一堂中文課正在進行。今年11年級的胡蘭正踮著腳尖,在黑板上寫新學的漢字“永”。“捺要像馬鞭一樣甩出去!”她一邊寫,一邊復述老師教的要領。筆鋒流轉間,這個在蒙古國牧區長大的女孩感受到了漢字之美。

胡蘭經常隨父母去二連浩特,吃喜歡的中國菜,買喜愛的文具。去年夏天,她以中國漢語水平考試2級的成績獲得去中國的夏令營機會。在西安,她感受到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尤其被兵馬俑的壯觀氣勢深深震撼。因此,胡蘭有了新的夢想——去中國留學。她表示,要去中國學習旅游專業,將來做一名導游,帶更多蒙古國游客去中國觀光,也帶更多中國人來蒙古國看寬廣的草原。

“我們學校從2017年起與中國內蒙古師范大學合作開設了孔子課堂,從小學到高中都可以學習中文。”扎門烏德第二綜合學校校長巴圖圖雅介紹,現在想學中文的蒙古國學生越來越多,全校1500多名學生中有300多人正在學習中文,還有很多畢業生到中國讀大學。


二連浩特第一中學的中蒙兩國師生在包餃子。烏圖布信攝

除了孔子課堂,緊鄰二連浩特所帶來的語言環境和氛圍,也成為學校中文教學的最大優勢。“因為鄰近中國,雙方人員往來密切,所以有更多使用、練習漢語的機會。學校不少學生是為了學習中文專門從烏蘭巴托轉學過來的。”巴圖圖雅說,去年,學校新來了兩個老師,他們就是為了方便孩子學習中文,舉家從蒙古國其他地方搬到扎門烏德。

從二連浩特到扎門烏德,中文就像一座橋梁,把兩座邊境城市緊緊連在一起。

交流互鑒——


續寫中蒙友好新篇章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在二連浩特的伊林驛站遺址博物館,一塊存放近200年的安化黑茶靜靜陳列。作為“萬里茶道”關鍵節點,伊林驛站曾每年迎送數萬峰駱駝與數千駕牛馬車,中國商人用茶葉、絲綢、瓷器等換回獸皮、銀器,行囊中中文賬本與蒙文契約并存,勾勒出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圖景。

如今,駝鈴不再,但古驛站聯通中外的定位,卻以新的形式得以傳承延續。今天的二連浩特,正成為中蒙交流的新樞紐:二連浩特的溫州國際商城內,來自蒙古國的游客巴圖孟正忙著給家人挑選衣服。“二連浩特是很多蒙古國人來到中國的‘第一站’,我們對這座城市太熟悉了。”


蒙古國客商在二連浩特溫州國際商城采購商品。二連浩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蒙古國司機阿尤希 平時往返二連浩特和烏蘭巴托,將一車車新鮮果蔬運回蒙古國。每次來到二連浩特,他總會給家人買些需要的生活用品捎回去。“隨著蒙中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家里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來自烏蘭巴托的孕婦娜仁吉日嘎拉來到二連浩特市人民醫院做產檢,她已經在二連浩特生活了兩年多。“二連浩特的醫院設備齊全,還有語言相通的蒙古族導診員,在這里就診非常方便。”

自2014年啟幕的二連浩特·扎門烏德全民健身運動會已舉辦7屆,足球場上中蒙運動員擊掌致意的場景,成為邊境線上生動的友誼注腳。參加足球比賽的中國運動員乃日格感慨:“通過比賽結識了不少蒙古國朋友。”多年來,從二連浩特畢業的蒙古國學生將在這里求學期間獲得的溫暖傳遞下去,為中蒙友好貢獻自身力量:二連一中2010屆畢業生阿榮騰格爾如今在蒙古國人民黨內從事青年工作,致力于推動蒙中青年互訪;2015屆畢業生古義格曾多次在“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中獲獎,回國后創辦中文教育機構,如今他的學生也陸續來到二連浩特深造……

從“萬里茶道”的駝鈴悠揚,到邊境課堂的書聲瑯瑯,從經貿往來到民心相通,中蒙友好的故事正在“斑斕之城”續寫新篇章。

(本報記者:姜波、吳勇;環球時報記者:樊巍;環球人物記者:田亮)

記者札記 · 以語言為媒??以教育為橋

從幼兒園到中小學,二連浩特多年來傾注愛心與耐心,為蒙古國學生鋪就逐夢之路,對外中文教育已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以語言為媒、教育為橋,二連浩特書寫中蒙人文交流的嶄新篇章。

心靈的貼近,始于語言的相通。蒙古國孩子臨摹漢字時的專注神情、課間用中文交流的雀躍姿態,皆是文化交流的萌芽。在當地校園,中蒙學生共唱歌謠、同慶傳統節日的場景屢見不鮮。這種在日常相處中自然生長的情感,為中蒙友好打下了青少年根基。

發展的共振,依托于教育的紐帶。在二連浩特累計接收的6000余名蒙古國學生中,不少人歸國后將在中國所學運用于蒙古國各領域建設,成為推動兩國產業對接、技術交流的紐帶,助力雙方實現共同發展。還有許多人回國后投身中文教育事業,進一步夯實兩國友好合作的根基。

二連浩特的實踐證明:語言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基石,民心相通是周邊友好的根本。一批又一批蒙古國青年通過學習中文,走近中國、讀懂中國。他們既是語言的學習者,更是文化的傳播者和友誼的使者。未來的中蒙友好故事,將由一代代青年攜手書寫。

(記者:姜波)

鏈接 ·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圖片來源:內蒙古自治區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審圖號為蒙S(2023)025號

錫林郭勒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富集,擁有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錫林郭勒盟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103公里,有二連浩特、珠恩嘎達布其兩個常年開放的國際陸路口岸。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與蒙古國經貿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2024年,二連浩特口岸和珠恩嘎達布其口岸進出口貨物分別同比增長9.4%和48.1%,出入境人員分別同比增長74.9%和49.9%。二連浩特口岸是中歐班列中通道進出境的唯一鐵路口岸。2024年,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成為繼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之后,中國與毗鄰國家建立的第三個跨國境的經濟合作區。

原標題:探訪中蒙最大陸路口岸城市“斑斕之城”二連浩特——中國“北大門”??留學“大熱門”(邊城見聞)

責編:章凱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零時差工作室 incentive-icons
零時差工作室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旗下
2331文章數 327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小金县| 荆州市| 江安县| 千阳县| 株洲县| 巨野县| 嵩明县| 翁牛特旗| 寻甸| 孟州市| 绿春县| 冕宁县| 微山县| 边坝县| 富宁县| 天气| 霞浦县| 尼木县| 姜堰市| 靖边县| 亚东县| 平泉县| 喜德县| 盈江县| 文山县| 郑州市| 页游| 潜江市| 简阳市| 县级市| 崇信县| 武汉市| 咸宁市| 闸北区| 正蓝旗| 沾益县| 雷州市| 新沂市| 汝城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