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長輩,小時候就看他郁郁寡歡的樣子,不容易親近,后來他步入了老年,我也長大了,在聊天時候他就談到自己自己的往事。
長輩在年輕時候也好交朋友,容易輕信人,他因為工作關系認識了一個剛從農村出來的小個體戶,大概是緣分,或者是因為對方嘴甜,長輩就經常幫忙,甚至帶對方到家里吃飯。
兩人交往了有三四年的樣子,對方生意一直不太好,還借了長輩幾百塊錢。后來有天這個人趁著長輩一家人都出門了,就用私下配的鑰匙開門,把長輩家里值錢的東西和一些現金洗劫一空。
幾年后這個人在外地被抓了,長輩特意去看,就想問他為什么這樣做,結果對方混不吝的樣子,只給他一句話:
你應該感謝我——要是換成現在的我,你就不僅僅是破財那么簡單了。
這句話讓長輩不寒而栗,他從此就失去了對別人的信任,他覺得世上怎么會有這樣的人呢。
從林沖和陸謙的故事說起。
其實從古至今就有這樣的人,比如《水滸傳》里的陸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陸謙是林沖多年的故識,兩人自幼交好,他能夠在京城有一席之地,可以說依仗林沖很多,沒有林沖的關照,他是難以立足的。
但他為了討好上級的干兒子,想著往上爬,就出賣了好友林沖,忘恩負義,害得林沖身陷囹圄,家破人亡。
在林沖被發配后,他更是跟著過去,非要置林沖于死地不可。不如此,他不能心安。他最后的表現就說明這確實是一個十足的小人,死有余辜:
陸虞候卻才行得三四步,林沖喝聲道:“奸賊!你待那里去!” 劈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膊,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擱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又和你無甚么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陸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來。”林沖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現實中陸謙、陸虞侯這樣人比比皆是。
你的好心卻換來恩將仇報,為什么?讀懂“農夫與蛇”的故事就懂了
要知道,人的天性不一樣,人的本性不一樣,有些人就是秉性不善,積習難改,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必然會遭受損失。我們看寓言故事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