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這是誰的照片?!”女軍官的聲音突然變得尖銳刺耳,整個宿舍瞬間鴉雀無聲。
“這...這是我和我外公的合影。”李建國戰戰兢兢地回答,完全不明白為什么氣氛突然變得如此緊張。
“他叫什么名字?現在在哪里?!”王秀芳控制不住地抓住李建國的胳膊,聲音顫抖得厲害。
“我外公叫李志遠,在老家...首長,我是不是犯什么錯了?”
聽到這個名字,王秀芳整個人搖搖欲墜,眼中瞬間涌出淚水:“他...他還活著?”
所有新兵都被這一幕震驚了。誰也想不到,一個來自河南農村最窮困家庭的孩子,一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黑白照片,竟然會讓這位嚴厲的女團長如此失態。
01
1988年春天,河南省新鄉縣李家村最破舊的那間土房里,十九歲的李建國正踩著搖搖晃晃的木凳子,努力修補屋頂上松動的瓦片。三月的風還帶著料峭春寒,吹得他瘦削的身體直打哆嗦。
“建國,小心點兒,別摔著了!”院子里傳來外公李志遠沙啞的聲音。
李建國回頭看了看正在院子里劈柴的外公,心里涌起一陣酸楚。
外公今年已經六十八歲了,本該是享清福的年紀,可還得為了這個破家操心費力。
這個家,在村里算是最窮的了。李建國八歲那年,父親李大山在縣里工地上出了意外,走得突然,留下一屋子債務。母親劉翠花守了不到半年寡,就帶著家里僅有的幾件值錢東西,改嫁到了鄰村。從那以后,就是外公李志遠一個人拉扯著李建國長大。
村里人提起李家,總是搖頭嘆氣:“那個李家的孩子,命真苦啊。”更多的時候,他們的眼神里帶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同情,還有那么一點點避而遠之的意思。
李建國從小就敏感,這些目光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外公,您歇會兒吧,這柴我來劈。”李建國從凳子上跳下來,走向外公。
“不用,你去屋里看書,明年就要高考了,可不能耽誤了。”外公擺擺手,繼續手上的活兒。
李建國看著外公花白的頭發,還有那雙因為長年勞作而滿是繭子的手,心里像堵了一塊石頭。外公這輩子為了這個家,為了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村里人呢?從來沒有人真正看得起他們爺倆。
就在這時,隔壁王嬸探出頭來:“建國啊,你們家又沒米下鍋了吧?我這兒還有半碗剩飯,要不要拿去湊合一下?”
話說得挺好聽,可那語氣里的居高臨下,讓李建國聽著就不舒服。
他剛要開口拒絕,外公已經笑呵呵地回答了:“不用了,王嬸,我們還有的吃。”
王嬸撇撇嘴:“你們爺倆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說完就縮回了腦袋。
李建國攥緊了拳頭,指甲掐進肉里都感覺不到疼。他恨這種被人瞧不起的感覺,恨這種需要別人施舍卻還要裝作不在乎的日子。可他更不忍心看外公為難,只能把這口氣咽下去。
到了晚上,爺倆坐在昏暗的油燈下吃晚飯。外公忽然咳嗽得厲害起來,李建國趕緊起身給外公端水。
“外公,您沒事吧?”
“沒事,老毛病了。”外公擺擺手,可李建國分明看到他的手在微微顫抖。
就在李建國轉身的時候,他無意中瞥見外公正偷偷看著一張發黃的照片。
那是一張黑白照片,上面是一個穿著軍裝的年輕人,英姿颯爽,笑容燦爛。李建國仔細一看,那個年輕人竟然和外公有幾分相似。
外公發現李建國在看,慌忙把照片收了起來,眼中閃過一絲不尋常的光芒,既像是懷念,又像是痛苦。
“外公,那是您年輕時候的照片嗎?”李建國好奇地問。
“嗯...算是吧。”外公的回答很含糊,然后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李建國想再問,可看到外公明顯不愿意多談的樣子,也就沒有繼續追問。可那個穿軍裝的年輕人的形象,卻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外公年輕的時候,原來也這么英俊,這么有精神啊。
夜深了,李建國躺在床上,聽著外面春風吹過屋頂的聲音,心里五味雜陳。他想起白天王嬸的話,想起村里人看他們的眼神,想起外公那張神秘的照片。
一種強烈的愿望在他心中燃燒:他要改變這一切,他要讓外公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他要讓村里人刮目相看。
可是,一個窮得叮當響的農村孩子,能有什么出路呢?
02
第二天一大早,李建國就挑著水桶去村頭的水井挑水。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課,因為他們家的井早就干了,修又沒錢修。
經過村長李德富家的時候,李建國聽到里面傳來說話聲。
“德富,聽說縣里又要修路了,每家得交五十塊錢。”
“知道了,我一家一家去收。不過李家那爺倆...”村長的聲音有些為難。
“李家算了吧,他們哪兒有錢啊。再說了,就他們那破房子,路修不修對他們也沒啥影響。”
李建國聽著這些話,臉上火辣辣的。他們這是什么意思?嫌他們家窮,連修路都不配參與?他想沖進去理論,可腳步卻越來越重,最終還是默默走過去了。
到了水井邊,已經有幾個村民在排隊打水了。看到李建國來了,原本熱熱鬧鬧的聊天聲頓時小了下來。
“哎,這孩子也不容易,跟著他外公過日子。”
“是啊,老李頭也是個苦命人,一把年紀了還得養孫子。”
“聽說建國學習不錯,可惜家里供不起上大學啊。”
這些話聽著像是同情,可李建國卻覺得比嘲笑還難受。他不需要同情,他需要的是尊重。
輪到李建國打水的時候,前面的王嬸故意磨磨蹭蹭,一桶水打了半天。
“嬸子,我著急用水,您能快點兒嗎?”李建國忍不住說了一句。
王嬸回頭瞪了他一眼:“怎么,這井是你家的?我打個水還得看你臉色?”
“我沒這個意思...”
“沒這個意思?我看你就是覺得自己讀過幾天書,看不起我們這些粗人了。”王嬸的聲音越來越大,引來了周圍人的注意。
李建國知道再解釋也沒用,只能默默等著。等王嬸終于走了,他趕緊打滿水,匆匆忙忙往家趕。
回到家里,外公正在院子里曬麥子。看到李建國沮喪的樣子,外公走過來拍拍他的肩膀。
“怎么了?又讓人給氣著了?”
“外公,為什么他們都這樣看不起我們?”李建國終于忍不住問出了心里的話。
外公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建國啊,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志氣也窮了。咱們家雖然窮,可咱們有骨氣,有尊嚴。只要你好好讀書,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
“可是外公,我讀書又有什么用?就算考上大學,咱們家也供不起啊。”
外公的眼中閃過一絲痛苦,可很快又堅定起來:“建國,你記住,無論多困難,外公都要供你上學。你是我們李家的希望。”
下午的時候,村里的幾個同齡人聚在村頭聊天。李建國本想加入他們,可剛走過去,氣氛就變得有些尷尬。
“建國,聽說你要考大學?”小虎笑嘻嘻地問。
“嗯,想試試。”
“哈哈,就你們家那情況,還想上大學?做夢呢吧。”二蛋在一旁添油加醋。
“就是,我爸說了,讀書有啥用?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賺錢。”小虎的話讓李建國心里一陣刺痛。
“你們懂什么?”李建國忍不住反駁。
“我們不懂?”二蛋站起來,“我們是不懂你們家哪兒來的錢供你讀書。是不是你那個老外公還藏著什么寶貝?”這話一出,周圍的人都笑了起來。李建國臉漲得通紅,轉身就走。身后傳來他們的笑聲,像針一樣扎在他心上。
晚上吃飯的時候,李建國看著外公,想起二蛋的話,忍不住問:“外公,您年輕的時候是做什么的?”
外公手里的筷子停了一下,然后平靜地說:“種地唄,還能做什么。”
“可是我看您...”李建國想起那張照片,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外公看了他一眼,沒有多說什么。可李建國分明感覺到,外公的眼中有什么東西在閃爍,像是秘密,又像是痛苦。
那天夜里,李建國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想起村里人的冷眼,想起同齡人的嘲笑,想起外公神秘的過往。
03
1988年夏天,李建國從縣一中畢業了。成績中等偏上,雖然不算特別優秀,但在村里已經是難得的高中生了。
畢業那天,李建國背著簡單的行李回到村里,迎接他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現實的重重一擊。
“建國回來了?咋樣,考上大學了嗎?”村長李德富笑呵呵地問。
“還沒出成績,不過估計夠不上。”李建國如實回答。
“哎,這年頭考大學哪那么容易。不過沒事,年輕人嘛,出去打工也能掙錢。”村長的話聽著是安慰,可李建國聽出了另一層意思:你們家的情況,就別想著上大學了。
回到家里,外公正坐在院子里擇菜。看到李建國回來,臉上露出了笑容。
“回來了?累不累?快洗洗手吃飯。”
吃飯的時候,外公小心翼翼地問:“建國,你覺得自己考得怎么樣?”
李建國放下筷子,看著外公滿懷期待的眼神,心里一陣難受:“外公,就算我考上了,咱們家也供不起啊。”
外公的臉色瞬間暗了下來,可很快又強撐起笑容:“別擔心,外公想辦法。實在不行,把房子賣了,也要供你上大學。”
“外公,房子賣了您住哪兒?”李建國的眼眶濕潤了。
“外公老了,住哪兒都一樣。你是咱家的希望,不能耽誤了。”
看著外公堅定的神情,李建國心如刀割。他知道外公是真心想供他讀書,可現實太殘酷了。即使賣了房子,那點錢也不夠上大學的花費。而且外公年紀這么大了,沒了房子要怎么辦?
接下來的幾天,李建國開始了解村里其他同齡人的出路。
小虎家里有錢,他爸已經在縣城給他租了店鋪,準備讓他做生意。二蛋他爸是村支書,托關系把他安排進了鎮政府。其他人要么準備外出打工,要么回家繼承家業。
只有李建國,前路一片迷茫。
“建國,你咋還在家里待著?不去打工?”小虎見到李建國,故意大聲問道。
“在考慮。”李建國敷衍地回答。
“還考慮什么?以你們家的情況,還不趕緊出去掙錢?你外公都那么大年紀了,總不能讓他養你一輩子吧。”二蛋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
這話像一根刺,深深扎進李建國的心里。他想反駁,可張了張嘴,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晚上回到家,李建國看著外公佝僂的背影,心里滿是愧疚和不甘。
他想為外公做點什么,可他能做什么呢?一個沒有技能、沒有關系、沒有資本的農村青年,除了賣力氣,還能做什么?
“外公,明天我去縣里找工作。”李建國咬咬牙說道。
外公回過頭,眼中滿是不舍:“建國,你還年輕,再等等,說不定還有其他機會。”
“外公,我已經長大了,該為這個家承擔責任了。”
外公看著李建國堅定的眼神,欲言又止。最終,他只是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么。
可就在這時,一個消息改變了李建國的命運。
那是一個悶熱的午后,李建國正在院子里幫外公曬麥子。村里的退伍軍人老劉急匆匆地跑過來。
“建國,建國!好消息啊!”老劉氣喘吁吁地說。
“劉叔,什么好消息?”
“縣里在征兵!今年征兵名額多,聽說要征不少高中生呢!”
李建國一愣:“征兵?”
“對啊!當兵多好啊,不花家里錢,還能學技術,退伍了還可能安排工作。像你這樣的高中生,部隊最歡迎了!”
老劉的話像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李建國心中的黑暗。當兵!他怎么沒想到這條路呢?
“劉叔,這征兵有什么條件嗎?”李建國急切地問。
“條件不高,身體健康,政治清白,高中以上文化就行。以你的條件,肯定沒問題!”
聽到這話,李建國心跳開始加速。當兵,這或許真的是他改變命運的機會!
老劉走后,李建國激動得在院子里來回踱步。他想象著自己穿上軍裝的樣子,想象著外公驕傲的神情,想象著村里人刮目相看的表情。
“外公,我想去當兵!”李建國沖進屋里,大聲說道。
外公正在喝茶,聽到這話,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顫。他看著李建國興奮的樣子,眼中閃過復雜的神情。
“當兵...”外公喃喃地重復著這兩個字,聲音里帶著一種說不清的情緒。
“外公,您覺得怎么樣?”
外公沉默了很久,然后緩緩點頭:“當兵...確實是個好出路。”
那天晚上,李建國興奮得一夜沒睡。他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他要當兵,他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要改變外公的命運。
而在隔壁的房間里,外公也一夜未眠。他坐在床邊,手里拿著那張發黃的照片,眼中滿含淚水。在月光下,那個穿軍裝的年輕人似乎在對他微笑,仿佛在說:是時候了,是時候讓這個孩子走你曾經走過的路了。
04
第二天一大早,李建國就去找老劉了解征兵的詳細情況。
老劉家的客廳里掛著不少他當兵時的照片,看得李建國熱血沸騰。
“劉叔,您當兵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李建國好奇地問。
“哈哈,那時候我們這些當兵的,走到哪兒都受人尊敬。”老劉指著照片說,“你看,這是我在部隊的時候。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有紀律,有擔當。”
“那當兵有什么好處呢?”
“好處多了去了!”老劉掰著手指數,“首先,不花家里一分錢,部隊管吃管住管穿。其次,每個月還有津貼,可以寄回家補貼家用。再者,在部隊能學到技術,退伍了找工作容易。最重要的是,當過兵的人,走到哪兒都有面子!”
李建國聽得心潮澎湃。這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制的出路啊!
“劉叔,我想報名,需要什么手續?”
“明天縣里就開始報名了,你得帶上戶口本、畢業證,還有政審材料。”老劉提醒道,“對了,還要體檢,你平時身體怎么樣?”
“身體挺好的,從小干農活鍛煉出來的。”李建國拍拍胸脯。
“那就沒問題。不過...”老劉有些猶豫,“政審那關,主要看家庭出身和社會關系。你們家的情況應該沒問題,就怕...”
“怕什么?”
“怕有人說閑話。你也知道,咱們村有些人嘴不饒人。”
李建國心里一沉。他想起村里人對他們家的態度,心中有些忐忑。
回到家,李建國把報名的事告訴了外公。外公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情。
“外公,您覺得我能通過政審嗎?”李建國有些擔心。
外公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堅定地說:“能通過。我們李家清清白白,祖祖輩輩都是老實人。”
“可是...”
“沒有可是。”外公打斷了他的話,“你去報名吧,外公支持你。”
第二天,李建國和村里另外兩個年輕人一起去縣城報名。一路上,他們興奮地聊著當兵的事。
“聽說部隊的訓練很苦,不知道咱們能不能堅持下來。”一個叫小磊的說。
“怕什么?我們都是農村出來的,什么苦沒吃過?”另一個叫大強的不以為然。
李建國沒說話,心里想的卻是別的。他想的是穿上軍裝后村里人的反應,想的是外公驕傲的笑容,想的是自己終于有機會改變命運了。
到了征兵辦,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李建國仔細觀察著這些和他一樣的年輕人,心里既緊張又興奮。
輪到他的時候,工作人員仔細看了他的材料。
“李建國,19歲,高中畢業,家住李家村...”工作人員念著,“家庭情況寫一下。”
李建國如實填寫: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與外公相依為命。
工作人員看了看,點點頭:“符合條件,先去體檢。”
體檢很順利,李建國的身體指標都達標了。接下來就是等政審結果。
回到村里,消息很快傳開了。村民們的反應各不相同。
“李建國去報名當兵了?”
“就他那樣的,能當上兵?”
“別小看人家,人家好歹是高中生。”
“高中生又怎么樣?當兵還得看家庭出身呢。”
這些議論傳到李建國耳朵里,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等待結果。
政審的人來村里調查了。他們找了村長,找了幾個村民,問了關于李建國家庭的情況。
“李建國這孩子怎么樣?”調查員問村長。
“這孩子不錯,學習好,人也老實。就是家里條件差點。”村長如實回答。
“他外公李志遠是什么情況?”
“李志遠?”村長想了想,“是個老實人,一輩子種地,沒啥特別的。就是話不多,不太愛和人交往。”
調查員又問了幾個村民,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李家祖孫確實是老實人,沒有什么不良記錄。
可讓李建國奇怪的是,當調查員提到外公李志遠的時候,他們的態度似乎有些特別的尊敬,雖然很微妙,但李建國還是感覺到了。
“外公,政審的人對您好像很客氣?”李建國好奇地問。
外公淡淡地說:“可能是看我年紀大了吧。”
可李建國總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他想起外公那張神秘的照片,心中的疑惑越來越深。
等待結果的日子是煎熬的。每天,李建國都要去村口等郵遞員,希望能收到入伍通知書。
村里人也在關注著這件事,有人等著看他的笑話,有人則暗暗為他加油。
“要是李建國真能當上兵,那就了不得了。”王嬸對鄰居說。
“當兵有啥了不得的?又不是當官。”有人不以為然。
“你懂什么?當兵的退伍了可能安排工作,到時候就是國家干部了。”
這樣的議論讓李建國心里壓力更大。他知道,如果他能當上兵,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會讓外公在村里抬起頭來。可如果當不上呢?那他就真的成了村里人的笑話了。
外公似乎看出了他的緊張,晚飯后拍拍他的肩膀說:“建國,別想太多。無論結果如何,你都是外公的驕傲。”
“外公...”李建國心中涌起一陣暖流。
“記住,做人要有骨氣。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看輕了自己。”外公的話語重心長。
那天晚上,李建國做了一個夢。夢里他穿著軍裝,英姿颯爽地回到村里。村里人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他,外公站在村口,臉上滿是驕傲的笑容。
醒來后,李建國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這個夢變成現實。
05
政審過后的日子,李建國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結果。他開始每天早早起床,跑到村口等郵遞員,希望能收到那封改變命運的入伍通知書。
“建國又去等信了?”村里人看到他的身影,免不了要議論幾句。
“這孩子也是夠執著的,天天在那兒等。”
“萬一沒戲呢?那不是白高興一場?”
這些話傳到李建國耳朵里,讓他心里更加忐忑。可他還是堅持每天去等,因為這是他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外公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有時候李建國從村口失望地回來,外公就會默默地遞給他一杯水,什么也不說,可那眼神里滿含著理解和支持。
“外公,您說我能收到通知書嗎?”李建國忍不住問。
“會的,一定會的。”外公的聲音很堅定,可李建國總覺得外公的眼中有什么特別的東西在閃動。
村里的另外兩個報名的年輕人,小磊和大強,也在等消息。他們偶爾會碰到一起,聊聊各自的緊張心情。
“我爸說了,要是當不上兵,就讓我去城里學手藝。”小磊說。
“我也有后路,我二叔在縣里開飯店,可以去幫忙。”大強接著說。
李建國聽著他們的話,心里既羨慕又難受。他們都有后路,可他呢?如果當不成兵,除了出去打工,還能有什么選擇?
就在這種煎熬的等待中,村里又發生了一件讓李建國意外的事。
那天下午,村長李德富竟然主動來到他們家。
“李老哥,最近身體怎么樣?”村長笑呵呵地和外公打招呼,態度比平時熱情了不少。
“還行,還行。”外公有些意外,但還是客氣地回應。
“聽說建國去報名當兵了?這孩子有出息啊!”村長的話讓李建國更加意外。
“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呢。”外公謙虛地說。
“能成,肯定能成!”村長拍著胸脯說,“建國這孩子我從小看著長大的,品學兼優,當兵的材料!”
李建國在一旁聽著,心里覺得奇怪。平時村長對他們家愛理不理的,今天怎么這么熱情?
村長走后,李建國問外公:“外公,您覺得村長今天怎么有點奇怪?”
外公想了想,說:“可能是聽說你要當兵了,覺得咱們家要出息了吧。”
“就這樣?”
“就這樣。”外公的回答很平靜,可李建國總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
又過了幾天,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王嬸竟然主動給他們送了一只雞。
“這雞給建國補補身體,當兵可是體力活兒。”王嬸笑瞇瞇地說。
李建國和外公面面相覷。這個平時總是挖苦他們的王嬸,今天怎么這么好心?
“嬸子,這太貴重了,我們不能要。”外公推辭道。
“哎呀,都是鄉里鄉親的,客氣什么?再說了,建國要是當成了兵,那可是咱們村的光榮啊!”
等王嬸走了,李建國更加困惑了:“外公,村里人今天都怎么了?”
外公搖搖頭:“誰知道呢,可能是真心祝福你吧。”
可李建國心里清楚,這些人的態度轉變,完全是因為他可能要當兵了。這讓他既高興又有些苦澀。
高興的是,至少現在他們不再被人瞧不起了;苦澀的是,這種改變完全建立在他還不確定的前途上。
就在這種復雜的心情中,李建國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郵遞員老張騎著自行車進村了。他手里拿著幾封信,其中一封是給李建國的。
“建國!建國!你的信!”老張大聲喊著。
李建國聽到聲音,心跳瞬間加速。他飛奔過去,雙手有些顫抖地接過信封。
信封上印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某部隊”的字樣,正是入伍通知書!
“中了!中了!我當上兵了!”李建國激動得大聲喊了起來。
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村民們紛紛跑出來,圍著李建國祝賀。
“建國真有出息啊!”
“咱們村出了個當兵的!”
“李老哥有福氣,養了個好孫子!”
李建國拿著通知書,飛奔回家。
“外公!外公!我當上兵了!”他沖進院子,大聲喊著。
外公正在喂雞,聽到這話,手中的米撒了一地。他轉過身,看到李建國手中的通知書,眼中瞬間涌出了淚水。
“好,好,好...”外公連說了三個好字,聲音有些哽咽。
爺倆擁抱在一起,這是李建國記憶中第一次和外公這樣擁抱。他感受到外公的身體在微微顫抖,也感受到了外公內心的激動和驕傲。
消息傳開后,村里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前那些看不起他們的人,現在都主動上門祝賀。
村長李德富第一個趕到:“建國啊,真是后生可畏!你是咱們村的驕傲啊!”
王嬸也來了:“我早就說建國是個有出息的孩子,你看,我說對了吧!”
更讓李建國意外的是,連平時最愛嘲笑他的小虎和二蛋也來了。
“建國,真厲害啊,竟然當上兵了!”小虎的語氣里帶著明顯的羨慕。
“以后可要照顧照顧老同學啊!”二蛋也收起了平時的嘲諷。
面對這些突然的熱情,李建國心情復雜。他知道,這些人的態度轉變,完全是因為他要當兵了。如果他沒當成兵,這些人還會是原來的樣子。
不過,看到外公臉上久違的笑容,李建國還是感到了由衷的高興。至少,外公終于可以在村里抬起頭了。
當天晚上,李建國仔細閱讀入伍通知書。上面寫著他被分配到某某部隊,要求在一周后到指定地點報到。
“外公,我一周后就要走了。”李建國說。
“這么快啊。”外公的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但很快又堅定起來,“那就好好準備準備。”
接下來的幾天,李建國開始準備離家的行李。衣服不多,幾乎都是補丁摞補丁的舊衣服。外公看著,心里難受,但也沒有辦法。
“建國,這件衣服你帶著。”外公拿出一件相對較新的中山裝,“這是我舍不得穿的,留給你穿。”
李建國接過衣服,心中一陣溫暖。這件衣服雖然款式老舊,但很干凈,顯然外公平時很珍惜。
“外公,這是您的好衣服,我不能要。”
“拿著吧,到了部隊,也不能讓人小看了咱們李家。”外公堅持道。
就在臨行前的晚上,外公把那張發黃的照片交給了李建國。
“建國,這是我們爺倆的合影,帶著吧,想家了就拿出來看看。”外公的語氣很平常,沒有任何特殊的暗示。
李建國接過照片,隨意看了一眼就放進了行李包。照片背面雖然有些模糊的字跡,但他并沒有仔細查看,也沒有多想什么。
“外公,我在部隊一定會好好表現的,不給您丟臉。”
“外公相信你。”外公拍拍他的肩膀,“記住,無論走到哪里,都要做個有骨氣的人。”
那一夜,爺倆都沒有睡好。李建國興奮中帶著不舍,外公則是滿心的牽掛和期望。
第二天一早,村里來了很多人送行。這種場面是李建國從來沒有想象過的。
“建國,到了部隊要好好干!”
“別忘了咱們村啊!”
“給咱們農村人爭光!”
村長李德富還特意準備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參軍光榮”四個大字。
面對這些送別,李建國既感動又有些諷刺。他知道,如果沒有這身即將穿上的軍裝,這些人永遠不會這樣對待他。
汽車來了,李建國要走了。他最后看了一眼村子,看了一眼站在村口的外公。外公沒有哭,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看著載著李建國的汽車漸行漸遠。
在汽車上,李建國回頭看著越來越小的村莊,心中五味雜陳。他終于要離開這個讓他自卑了十九年的地方,去追尋屬于自己的未來。
他不知道,此時此刻,外公正站在村口,看著他離去的方向,眼中含著淚水。而在外公心中,有著一個埋藏了幾十年的秘密,一個關于那張照片的秘密,一個即將改變所有人命運的秘密。
06
汽車行駛了整整一天,李建國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某步兵團駐地。
下車的那一刻,軍營的景象讓他震撼不已。整齊劃一的營房,筆直的馬路,威嚴的崗哨,還有那面在風中飄揚的五星紅旗。一切都是那么莊嚴,那么神圣。
“新兵集合!”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軍官走了過來。
“我是你們的班長劉武,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了!”班長的聲音嚴厲而有力。
李建國和其他新兵趕緊排成隊列。他環顧四周,發現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個個都顯得緊張而興奮。
“現在帶你們去宿舍,安排住宿!”班長劉武說著,帶著他們向營房走去。
李建國被分配到三班,和五個室友住在一起。其中一個叫張強的山東小伙子,看起來憨厚老實,很快就和李建國聊了起來。
“你也是農村出來的?”張強問。
“嗯,河南的。你呢?”
“山東的,家里也是種地的。”張強笑了笑,“咱們算是老鄉了。”
兩人很快就熟悉起來。在整理行李的時候,李建國拿出了外公給他的那張照片,放在床頭的小桌上。
“這是你家人的照片?”張強好奇地看了一眼。
“嗯,我和我外公的合影。”李建國隨口回答。
“你外公看起來很精神啊,還穿著軍裝呢。”
“是啊,外公年輕的時候也當過兵。”李建國說著,心中涌起一絲驕傲。
這時,班長劉武走了進來,檢查新兵們的內務整理情況。當他看到李建國床頭的照片時,腳步停了一下。
“這是什么?”班長走過來,仔細看了看照片。
“報告班長,這是我和我外公的合影。”李建國緊張地回答。
班長劉武拿起照片,仔細端詳著。照片上的老人穿著一身老式軍裝,雖然已經發黃,但依然可以看出當年的英姿。
“你外公叫什么名字?”班長問道,語氣有些特別。
“李志遠。”班長聽到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神情,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
“好好保管你的照片,別弄丟了。”班長把照片放回原處,繼續檢查其他人的內務。
可李建國分明感覺到,班長剛才的表情有些不尋常。他想多問幾句,但班長已經走開了。
接下來的幾天,李建國開始適應軍營生活。每天五點半起床,六點出操,然后是隊列訓練、體能訓練、內務整理,還有各種軍事理論學習。
對于從小干農活的李建國來說,體能訓練倒不算太困難,但隊列訓練卻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每一個動作都要求精確無誤。
“李建國!你的動作不標準!”班長嚴厲地喊道。
“是!”李建國大聲回答,趕緊調整自己的姿勢。
訓練雖然辛苦,但李建國心里很充實。他知道這是在為自己的未來打基礎,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來。
晚上的時候,新兵們會聚在一起聊天。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夢想。
“我來當兵就是想學技術,退伍了好找工作。”張強說。
“我是想鍛煉自己,男子漢就應該當兵。”另一個叫小王的新兵說。
“你呢,建國?”張強問李建國。
李建國想了想,說:“我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想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
他的話很樸實,但大家都能理解。在那個年代,對于很多農村青年來說,當兵確實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就在新兵們逐漸適應軍營生活的時候,一個消息讓整個連隊都緊張起來:團政治處主任王秀芳要來連隊檢查工作。
“王主任是個很嚴厲的領導,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班長劉武提醒大家。
“她很厲害嗎?”有新兵問。
“那當然,王主任在部隊很有威望,對工作要求極高。你們可千萬別在她面前出錯。”
聽到這話,新兵們都緊張起來,開始更加認真地準備內務和訓練。
李建國也不例外,他仔細整理著自己的物品,確保每一樣東西都擺放得整整齊齊。那張和外公的合影,他也小心地放在床頭,成為他在軍營中唯一的家的念想。
他不知道,這張看似普通的照片,即將在他的生命中掀起怎樣的波瀾。
第二天,王秀芳如期到達連隊。她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軍官,身材中等,神情嚴肅,走路時步伐堅定有力。
“立正!”班長下達命令。
新兵們趕緊站成一排,接受檢查。
王秀芳一個一個地檢查著新兵們的內務,不時指出一些問題。她的眼神很犀利,任何小的瑕疵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被子疊得不標準!”
“物品擺放不整齊!”
“這里有灰塵!”
每一句話都說得新兵們心驚膽戰。李建國緊張地站在自己的床位前,等待著檢查。
王秀芳走到李建國的床位前,開始檢查他的內務。被子疊得很標準,物品擺放整齊,看起來沒什么問題。
就在這時,王秀芳的目光落在了床頭的那張照片上。
瞬間,她的臉色變得煞白,整個人都僵住了。
那張發黃的黑白照片,那個穿著軍裝的年輕人,讓她想起了什么極其重要的事情。
時間仿佛靜止了。宿舍里鴉雀無聲,所有的新兵都感受到了氣氛的異常。
王秀芳盯著照片看了好幾秒鐘,然后突然怒氣沖沖地說:“這是誰的照片?!”
她的聲音很大,帶著明顯的憤怒,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李建國被這突如其來的怒火嚇懵了,戰戰兢兢地回答:“這...這是我和我外公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