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鎮政府年終總結會的唾沫星子還沒落地,趙偉剛就從副鎮長變成了「問題干部」。
李明舉甩在桌上的轉賬截圖是偽造的,可沒人在乎。
那張截圖上,「收款人」與趙偉剛的堂弟同名,足以讓「利益輸送」的帽子牢牢扣死。
他被塞進開往偏遠鄉的吉普時,看見李明舉戴著本該屬于他的扶貧先進獎章,正和新書記握手。
妻子抱著哭腫眼睛的兒子追出來,輪胎卷起的塵土糊了他們一臉。
五年后,縣界碑旁的梧桐落了第五茬葉。
趙偉剛踩著農技站的泥鞋回到鎮政府,胸前的「黨委書記」銘牌在陽光下發亮。
李明舉的辦公室還在二樓最東側,只是門口的牌子換成了「鎮長」。
他拎著裝滿證據的黑文件夾走進大院時,聽見宣傳欄里的廣播正播放李明舉的講話:「基層干部要清正廉潔……」
01
鎮政府的年終總結會開得像場審判。
趙偉剛剛念完扶貧項目總結,李明舉就猛地站起來,將一沓照片摔在桌上:「趙鎮長,你敢說這合作社跟你沒關系?」
照片里,他的堂弟正給果農發草莓苗,背景里的貨車印著合作社名稱。
「這是我堂弟幫村民代購的苗,賬目全公開?!?/p>
趙偉剛掏出賬本,卻被李明舉一把搶過撕碎,「大家看!他急著銷毀證據了!」
臺下突然響起竊竊私語,趙偉剛瞥見辦公室主任王強低下頭。
上周他還看見王強收了李明舉一條煙。
更致命的是那張轉賬截圖。
「三萬塊,從合作社賬戶轉到你堂弟卡上,不是利益輸送是什么?」
李明舉的聲音震得窗戶發顫。
趙偉剛的血瞬間沖上頭頂。
那筆錢是他墊給村里老人的醫藥費,堂弟只是代收,收款記錄在他手機里存著。
可當他摸向口袋時,才發現手機早在開會前「丟失」了。
散會后,支部書記老劉拉著趙偉剛到墻角:「小趙,這事鬧得有點大,你先避避風頭?!?/p>
老劉的煙味里帶著同情,可眼神里寫的是無奈。
他在這鎮上干了二十年,什么風浪沒見過,可這次不一樣。
李明舉的表哥在縣委組織部當副部長,這個關系網,老劉惹不起。
三天后,調令下來:免去趙偉剛副鎮長職務,調任青山鄉農技站干事。
收拾東西時,李明舉帶著人「送行」,手里的紙箱裝著他的獎杯和筆記,最底下壓著半盒發霉的茶葉。
「趙干事,基層蚊子多,記得多噴藥。」
李明舉拍他肩膀的力道,像要把骨頭捏碎。
辦公桌的抽屜被撬過,里面的文件散了一地。
趙偉剛蹲下身撿,發現合作社的賬目原件不見了。
他站起來,看見李明舉正把一張紙塞進碎紙機,碎紙的聲音像刀子刮玻璃。
吉普車駛出鎮政府時,趙偉剛從后視鏡看見兒子扒在二樓欄桿上哭,妻子正伸手去拉。
他摸出藏在鞋底的U盤,里面是合作社的真實賬目,指甲深深掐進掌心:「五年,我一定回來掀了這攤渾水?!?/p>
司機老張是跟了鎮政府十幾年的老人,一路上話不多。
快到青山鄉時,他突然開口:「趙鎮長,您是個好人,總有翻身的一天?!?/p>
老張從煙盒里掏出張紙條:「這是李明舉昨晚打電話的錄音,我偷錄的。」
紙條上寫著一串數字,是云盤的提取碼。
02
青山鄉的農技站在供銷社倉庫里,墻角結著蜘蛛網。
趙偉剛的第一夜是抱著《果樹栽培學》過的,老鼠在梁上跑過,像極了鎮政府會議室里的竊笑。
鄉長姓馬,五十多歲,一臉的溝壑像犁過的田。
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小趙,你的事我聽說了,在我這好好干,別想太多?!?/p>
馬鄉長給他安排的活不重,就是跟村民搞技術推廣,可這活比想象中難。
第一次下村推廣脫毒草莓,村民老王聽了半天,最后來一句:「連自己都管不住,還來管我們的地?」
話音剛落,圍觀的人就散了,只留下趙偉剛一個人站在田埂上。
風吹過麥田,發出嘩啦啦的聲,像在嘲笑。
他費盡口舌,好不容易說服了部分村民進行試種,沒想到剛掛果,縣報記者就來了。
照片登報那天,妻子打來電話,聲音發顫:「兒子在學校被人堵了,說他是'貪官的崽子'?!?/p>
趙偉剛攥著報紙的手在抖,報紙上,他蹲在田里的身影被拍得佝僂,像個犯了錯的農民。
果然,第二天鎮政府的電話就追來了。
李明舉的聲音裹著假笑:「趙干事,有村民反映你找來的草莓苗有問題,有人吃了種出來的草莓上吐下瀉,你得來一趟?!?/p>
趙偉剛趕到鎮政府,會議室里坐著的「村民代表」全是熟面孔。
帶頭的是當年收了他醫藥費的老人兒子,如今成了李明舉提拔的村主任。
「我爹吃了草莓就住院了!」
村主任舉著診斷書哭嚎。
趙偉剛認得那紙診斷,老人有糖尿病,醫囑里明明白白寫著「禁食甜食」。
他剛要掏出檢測報告,李明舉突然拍桌子:「趙偉剛!你還敢狡辯?上次的賬還沒算清,又來坑害老百姓!」
門外傳來妻子的哭聲。
趙偉剛回頭,看見她抱著發高燒的兒子站在走廊,孩子的小臉上還留著巴掌印。
李明舉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嘴角勾起一抹笑:「哎呀,嫂子也來了?快坐快坐,正好讓她評評理?!?/p>
妻子的聲音啞了:「偉剛沒做錯事,你們不能這樣欺負人。」
李明舉翻了個白眼:「嫂子,這話說的,我們是依法辦事?!?/p>
他從抽屜里掏出一沓材料:「你看,這是檢舉信,十幾個村民聯名舉報,字字句句都是證據?!?/p>
那些檢舉信的筆跡,趙偉剛一眼就認出來了。
全是一個人寫的,墨水還沒干透。
03
第五年春天,青山鄉的草莓基地擴到了兩百畝,成了全縣脫貧樣板。
趙偉剛去省里領獎那天,縣組織部的電話打到了農技站:「收拾東西,回原鎮任黨委書記。」
馬鄉長幫他裝箱時,塞進一本厚厚的工作日記:「小趙,這五年你的變化我都看在眼里,回去好好干?!?/p>
日記的扉頁上,馬鄉長用鋼筆寫了句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他踩著泥鞋走進鎮政府時,李明舉正指揮人掛橫幅:「歡迎新書記蒞臨指導」。
看見趙偉剛的瞬間,李明舉手里的膠帶「啪」地掉在地上。
「趙…趙書記?」
他的喉結滾了滾,伸手去握趙偉剛的手,手腕上的表晃得人眼暈。
那是趙偉剛當年在辦公室丟失的紀念表,表背刻著的「扶貧攻堅」四個字被磨得快看不見了。
「李鎮長,麻煩你了。」
趙偉剛握了握他的手,力道不輕不重,可李明舉的手心明顯出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