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讀書君的《王陽明:人生即修行(知行合一)》大課堂,我們致力于共同學習,一起成長,本專欄很重要,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有這么一個故事:
張鐵匠的鐵錘,在青山鎮敲打了一輩子。它鍛過犁鏵,開墾荒田;打過菜刀,滋養百家炊煙;修過馬蹄鐵,承載遠行的希望。
而鐵匠唯一的徒弟周武,聰明卻浮躁。張鐵匠看出他眼中對力量的渴望,時常告誡:“錘子砸鐵,力道在心,不在手。”
周武出師后,很快“發達”。他不再打農具,而是專為城里的地下賭場和幫派打造沉重、兇悍的“防身棍”和特制砍刀。張鐵匠的錘,在周武手中發出刺耳的撞擊聲,鍛造的不再是生活的器具,而是暴力的延伸和恐懼的源頭。
一日,周武得意地帶著一把寒光閃閃的新刀回鎮炫耀。
張鐵匠沉默良久,拿出自己那把磨得光滑的老錘,放在爐火邊。他取過周武的新刀,用老錘對著刀身最厚實處,沉穩的敲擊了三下——不是猛砸,而是精準的震蕩。只聽見“鐺!鐺!鐺!”三聲,新刀立馬應聲斷成了兩截!斷口平滑如鏡。
周武臉色煞白。張鐵匠把老錘輕輕放回原處,只留下一句:“力道在心。錘子沒變,是你心里的鐵,歪了。”
從中可以看到,工具始終是工具,它們或是鋒利、高效、精準、強大,但這些特性本身并無色彩。決定它們結果的,永遠是握住它們的那只手,驅動那只手的心智,以及賦予那只手指令的意圖。
王陽明曾說:“夫權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小人竊之以成其惡,君子用之以濟其善,固君子之不可日去,小人之不可一日有者也。”
翻譯過來,意思是“權力這東西啊,是天下最厲害的雙刃劍,既能帶來巨大的利益,也能造成巨大的危害。”
“心術不正的小人一旦偷摸掌握了權力,就會用它來干壞事;而真正的君子運用權力,則是為了做善事、幫助他人。”
“所以,權力對君子來說,是片刻都不能離開的工具(因為要做事);而對小人來說,則是一天都不能讓他們沾手的東西(因為會禍害)。”
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人一直強調道德修養,而非鼓勵追求權力。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避而不談權力、欲望等追求,或者羞愧、羞恥于談及。
這就像千百年來的封建女性,從不敢談自由、女性獨立一樣。然而,越是羞于談及,越是不主動去追求和把握,最后越有可能被壞人踐踏,拿來做壞事,滿足于自己的私欲。
菜刀在廚子手里,能片出薄如紙的魚生,喂飽一家老小的肚腸;可落到歹人手上,那寒光就成了催命的符。
選擇放棄,不作不為,本質就是對自我的放棄,對壞人的默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