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奶奶,您這是什么意思?"李志強瞪大眼睛,望著奶奶手中那只古樸的木盒子。
"就是一只玉鐲子,給曉雨做個紀念。"李奶奶的語氣淡漠得像在說今天的天氣。
客廳里的空氣瞬間凝固了。
兩套價值三百萬的房產分給了兩個孫子,唯一的孫女李曉雨卻只得到一只玉鐲。
鄰居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
李曉雨握緊雙拳,指甲深深嵌進掌心。
她強忍著淚水,艱難地擠出一絲笑容:"奶奶你真好。"
這句話剛說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01
春日的陽光透過老槐樹的枝葉,斑駁地灑在李家的三間平房上。
今天是李奶奶的八十大壽,三個孫輩都從城里趕回來了。
李志強開著嶄新的奧迪A6停在院門口,車門一開,他西裝革履地走下來。
手里提著一個精美的禮盒,里面裝著從省城買來的燕窩。
"奶奶,我回來了!"他的聲音洪亮,帶著商人特有的熱情。
二孫子李志華緊隨其后,他穿著熨燙得筆挺的白襯衫。
手中拎著一瓶茅臺酒,另一只手捧著一個小巧的首飾盒。
"奶奶生日快樂!"他溫文爾雅地說道,臉上掛著標準的公務員式微笑。
李奶奶坐在藤椅上,花白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茍。
她看見兩個孫子,眼中瞬間綻放出慈祥的光芒。
"哎喲,我的好孫子們都回來了!"她顫顫巍巍地站起身。
志強趕緊上前攙扶:"奶奶您坐著就好,不用起來。"
"是啊奶奶,您是壽星,我們應該伺候您。"志華也在一旁附和。
就在這時,廚房里傳來鍋鏟與鐵鍋碰撞的聲音。
李曉雨圍著圍裙,額頭上沁著細密的汗珠。
她從昨晚就開始準備,一個人張羅了整桌的飯菜。
紅燒肉、糖醋魚、白切雞,還有奶奶愛吃的蒸蛋羹。
"曉雨,快出來見見你兩個哥哥。"奶奶的聲音里帶著一絲不耐煩。
曉雨放下手中的活計,擦了擦手走出廚房。
"志強哥,志華哥。"她輕聲打招呼,眼中閃過一絲疲憊。
志強瞥了她一眼,隨口說道:"還在鎮上開店呢?生意怎么樣?"
"還行,能維持生活。"曉雨的回答簡短而平淡。
志華則完全沒有理會她,專心和奶奶說著話。
"奶奶,這是我特意為您挑選的金手鐲。"他打開首飾盒,里面躺著一只金光閃閃的手鐲。
奶奶接過手鐲,愛不釋手地撫摸著。
"我的志華真有心,知道疼奶奶。"她的語氣滿含寵溺。
志強也不甘示弱,將燕窩遞給奶奶。
"奶奶,這是野生燕窩,對身體特別好。"他的眼中閃著精明的光芒。
"好好好,都是好孩子。"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曉雨默默地回到廚房,繼續她的忙碌。
沒有人問她累不累,也沒有人夸獎她準備的飯菜。
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對待,心中早已不起波瀾。
飯桌上,奶奶對兩個孫子噓寒問暖。
"志強,生意還好吧?不要太辛苦了。"她一邊給志強夾菜,一邊關切地詢問。
"還行,奶奶您放心。"志強一邊吃著紅燒肉,一邊回答。
"志華,工作壓力大不大?要注意身體啊。"奶奶又轉向二孫子。
"不大,奶奶您別擔心。"志華的臉上始終保持著得體的笑容。
輪到曉雨時,奶奶的態度明顯冷淡了許多。
"你也不小了,還不找個對象?"她的語氣帶著幾分責備。
"我還想再干幾年事業。"曉雨低頭扒飯,不敢直視奶奶的眼睛。
"什么事業?開個小店能有什么出息?"奶奶的聲音提高了幾度。
"女孩子家家的,還不如早點嫁人生孩子。"她當著客人的面毫不留情地數落著。
鄰居王阿姨坐在一旁,眉頭微皺。
她看不慣李奶奶這樣對待曉雨,但礙于情面不好多說。
志強和志華相視一笑,他們從小就知道奶奶的偏心。
在他們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曉雨的臉頰微微發紅,但她沒有反駁。
她只是靜靜地吃著飯,任由奶奶的話語如針刺般扎在心上。
飯后,奶奶拉著兩個孫子坐在客廳里聊天。
她詢問他們的工作、生活,眼中滿是慈愛和關懷。
"志強,你媳婦怎么沒來?"奶奶有些遺憾地問道。
"她在家帶孩子呢,實在走不開。"志強找了個借口。
實際上,他的妻子嫌棄農村老家,根本不愿意回來。
"下次一定要帶孩子回來看看奶奶。"奶奶的眼中閃著期待的光芒。
"一定一定。"志強敷衍地答應著。
曉雨一個人在廚房里收拾碗筷。
熱水沖刷著油膩的盤子,她的手被燙得通紅。
透過廚房的窗戶,她能看見客廳里其樂融融的一幕。
奶奶正在給志華剝橘子,動作溫柔得像對待襁褓中的嬰兒。
她的心中涌起一陣酸楚,但很快就被理智壓了下去。
這樣的場景她見過太多次了,早已麻木。
夜深了,志強和志華都回各自的酒店休息。
只有曉雪還在奶奶家里忙碌著。
她要洗完所有的碗筷,打掃干凈客廳,還要幫奶奶洗腳泡藥。
"曉雨,今天辛苦你了。"奶奶難得地說了句軟話。
"不辛苦,應該的。"曉雨一邊給奶奶按摩腳部,一邊輕聲回答。
"你兩個哥哥都有出息,以后會過得很好的。"奶奶的語氣中帶著自豪。
曉雨沒有接話,她知道接下來奶奶要說什么。
"你啊,就是命不好,是個女孩子。"奶奶嘆了口氣。
"女孩子遲早要嫁人,不是自家人。"她的話像刀子一樣扎進曉雨的心里。
曉雨的手停頓了一下,但很快恢復了按摩的動作。
"我知道,奶奶。"她的聲音輕得像羽毛。
深夜十二點,曉雨才回到自己在鎮上的小房子。
她坐在床邊,看著鏡子中疲憊的自己。
二十八歲的她,為了照顧奶奶錯過了太多。
曾經有幾個不錯的相親對象,都因為她要照顧奶奶而告吹。
但她從未后悔過,因為在她心中,奶奶就是她唯一的親人。
即使這份親情如此單薄,如此不對等。
02
時光倒流到十年前的冬日。
那是曉雨剛剛大專畢業的第二年,奶奶突然病倒了。
醫生說是急性心梗,需要立即手術。
曉雨接到醫院的電話,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到醫院。
她第一時間通知了志強和志華。
志強正在外地談一筆大生意,電話里的聲音帶著不耐煩。
"什么?奶奶住院了?我這邊實在走不開啊。"他的語氣充滿了為難。
"這單生意對我很重要,曉雨你先照看著,我過幾天就回去。"說完就匆匆掛斷了電話。
志華那邊的反應也差不多。
"我正在準備公務員考試的最后沖刺,這個時候實在不能分心。"他的理由聽起來很充分。
"你是女孩子,心細,照顧奶奶比我們合適。"他的話說得理所當然。
于是,整整一個月的住院期間,只有曉雨一個人在病床前守護。
她白天要工作,晚上就在醫院的陪護椅上過夜。
有時候累得實在撐不住了,就趴在病床邊睡一會兒。
奶奶手術后的那幾天,一直昏迷不醒。
曉雨每天給她擦身子、翻身、按摩。
她的手因為長期接觸消毒水而變得粗糙,指甲縫里總是清洗不干凈的藥味。
"奶奶,您快醒醒吧,曉雨在這里呢。"她一邊流淚,一邊輕聲呼喚。
那一刻,她真的害怕失去奶奶。
即使奶奶從來沒有真正關愛過她,但她依然深深地愛著這個老人。
奶奶終于醒了過來,第一句話竟然是:"志強呢?志華呢?"
曉雨的心像被針扎了一下,但她還是溫柔地回答。
"他們都有事,我在照顧您。"她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
"你?你一個女孩子能照顧好嗎?"奶奶的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曉雨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為奶奶整理被子。
出院后,奶奶的身體大不如從前。
曉雨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的責任。
每天下班后,她都要到奶奶家。
買菜、做飯、陪聊天、幫忙洗漱。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年。
奶奶有時候故意挑剔她做的飯菜。
"這菜太咸了,你怎么做的?"她皺著眉頭,一臉嫌棄。
曉雨二話不說,重新回廚房做一遍。
"這魚刺太多,我咬不動。"奶奶又開始抱怨。
曉雨就一根一根地挑出魚刺,再喂給奶奶吃。
有時候,奶奶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
"你怎么這么笨?這點事都做不好!"她的語氣嚴厲得像在訓斥孩子。
曉雨從不頂嘴,總是默默承受。
她知道奶奶年紀大了,容易情緒不穩定。
志強偶爾回來一次,奶奶就像過節一樣興奮。
她會提前好幾天開始準備,買最好的菜,做最愛吃的飯。
"我的志強回來了!快坐下休息,奶奶給你做好吃的。"她臉上綻放著久違的笑容。
志強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一邊玩手機一邊敷衍地應著。
"奶奶您別忙了,我在外面都吃過了。"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奶奶身上。
"哪能行?外面的飯菜哪有家里的香?"奶奶堅持要為孫子做飯。
曉雨在一旁默默地幫忙,洗菜、切菜、生火。
但在奶奶眼里,所有的功勞都是她一個人的。
"志強,快嘗嘗奶奶親手給你做的紅燒肉。"她殷切地給孫子夾菜。
志強隨意地吃了一口,點點頭:"嗯,還是奶奶做得好吃。"
奶奶聽了這話,高興得像個孩子。
志華回來的時候也是如此。
奶奶總是為他忙前忙后,生怕怠慢了這個"有出息"的孫子。
"志華工作辛苦,要多吃點好的補補身子。"她一邊說著,一邊給志華盛湯。
志華表面上很感動,實際上心不在焉。
他更關心的是奶奶的存款還有多少,房產證在哪里放著。
等兩個孫子一走,奶奶就開始絮叨。
"志強現在生意越做越大了,去年賺了好幾十萬呢。"她的語氣充滿了驕傲。
"志華在政府部門工作,多體面啊,以后前途無量。"她眼中閃著希望的光芒。
鄰居王阿姨實在看不下去了。
"老李,你看曉雨多孝順,天天來照顧你。"她忍不住替曉雨說了句公道話。
"她?"奶奶撇撇嘴,不以為然。
"女孩子應該的,她又嫁不出去,不照顧我照顧誰?"她的話說得理所當然。
王阿姨搖搖頭,不再多說什么。
她知道李奶奶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很難改變。
曉雨聽到了這些話,心中一陣陣地疼。
但她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
每天下班后,她還是會準時出現在奶奶家里。
陪奶奶吃飯、聊天、看電視。
奶奶愛看古裝劇,曉雨就陪她一起看。
即使那些劇情她一點也不感興趣。
"這個皇后真壞,專門欺負好人。"奶奶一邊看一邊憤憤不平。
"是啊,壞人總會有報應的。"曉雨附和著,眼神卻有些空洞。
有時候她會想,自己這樣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但每當看到奶奶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時,她又會心軟。
這個老人雖然偏心,雖然刻薄,但終究是她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
夜深了,奶奶要睡覺了。
曉雨幫她洗腳、鋪床、關燈。
"奶奶,我走了,明天再來看您。"她輕聲告別。
"嗯,路上小心點。"奶奶難得地關心了一句。
曉雨走出奶奶家,回頭看了看亮著暖黃色燈光的窗戶。
她知道,明天她還會來,后天也會來。
直到有一天,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需要她的照顧。
03
春去秋來,奶奶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她開始頻繁地咳嗽,走路也變得緩慢。
曉雨勸她去醫院檢查,她總是擺擺手說沒事。
"人老了,毛病多很正常。"她固執地拒絕就醫。
但在內心深處,她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有一天晚上,奶奶獨自坐在院子里看星星。
月光灑在她銀白的頭發上,顯得格外蒼老。
她開始思考身后的事情。
家里值錢的東西不多,但也不少。
老宅院雖然破舊,但地段不錯,市值大約一百二十萬。
城里還有一套學區房,是她年輕時咬牙買下的,現在值一百八十萬。
銀行里還有五十萬的存款,都是這些年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最珍貴的是祖傳的那只羊脂玉鐲,據說價值不菲。
奶奶思來想去,覺得應該把這些財產安排妥當。
第二天,她瞞著所有人,獨自去了市里的律師事務所。
律師是個中年男人,戴著金絲邊眼鏡,看起來很專業。
"老太太,您想要立遺囑?"他溫和地詢問。
"是的,我想把家產分給孫子們。"奶奶的語氣很堅決。
律師拿出紙筆,準備記錄奶奶的意愿。
"您有幾個繼承人?"他例行公事地問道。
"三個孫子孫女,兩個孫子,一個孫女。"奶奶如實回答。
"您打算如何分配財產?"律師繼續詢問。
奶奶沉默了一會兒,然后緩緩開口。
"老宅院給大孫子志強,學區房給二孫子志華。"她的聲音很輕,但很清晰。
"存款兩人平分,各二十五萬。"她頓了頓,又補充道。
"那孫女呢?"律師問道。
"給她一只玉鐲做紀念。"奶奶的語氣變得有些不自然。
律師皺了皺眉頭,這樣的財產分配顯然不公平。
"老太太,這樣分配會不會有爭議?"他善意地提醒。
"不會的,她是女孩子,遲早要嫁人。"奶奶的回答很傳統。
"家產應該傳給男孩子,這是祖宗的規矩。"她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律師見勸不動她,只能按照她的意愿起草遺囑。
"老太太,您需要找兩個見證人簽字。"他提醒道。
"我知道,到時候我會安排的。"奶奶點點頭。
回到家后,奶奶把遺囑小心地收藏起來。
她的心情有些復雜,既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又隱約感到不安。
晚上,曉雨像往常一樣來照顧她。
"奶奶,您今天去哪里了?鄰居說沒看見您在家。"曉雨關切地詢問。
"沒去哪里,就是到處走走。"奶奶撒了個謊。
曉雨沒有追問,繼續忙著做飯。
看著孫女忙碌的身影,奶奶心中涌起一陣復雜的情緒。
這些年來,確實是曉雨照顧她最多。
兩個孫子雖然嘴上孝順,但實際付出很少。
她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
但傳統的觀念如此根深蒂固,她無法改變。
"曉雨,你這些年辛苦了。"奶奶突然說道。
曉雨停下手中的活計,有些意外地看著奶奶。
"不辛苦,照顧您是應該的。"她溫和地回答。
"你是個好孩子。"奶奶的聲音有些顫抖。
曉雨笑了笑,繼續做飯。
她以為奶奶只是因為身體不適而感性了一些。
晚飯后,奶奶拉著曉雨的手。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她的眼中閃著淚光。
"奶奶您別說這種話,您會長命百歲的。"曉雨安慰道。
"人總是要走的,我也不例外。"奶奶嘆了口氣。
"到時候,你兩個哥哥會照顧你的。"她的話說得沒有底氣。
曉雨點點頭,但心里知道這只是奶奶的一廂情愿。
志強和志華從來沒有把她當成真正的妹妹。
他們之間的關系充其量只能算是表面的客套。
夜深了,奶奶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她想著剛剛立下的遺囑,心中五味雜陳。
理智告訴她這樣做是對的,但情感上卻有些不安。
她知道曉雨這些年的付出,也知道兩個孫子的自私。
但作為一個傳統的老人,她無法違背內心的觀念。
家產傳男不傳女,這是她從小接受的教育。
即使心中有愧,她也無法改變這個決定。
第二天,奶奶開始暗示性地跟鄰居們提起分家產的事。
"人老了,總要把后事安排好。"她若有所思地說道。
"是啊,早做準備總是好的。"王阿姨附和著。
"我打算把家產分給兩個孫子。"奶奶試探性地說道。
"那曉雨呢?"王阿姨問道。
"她是女孩子,以后要嫁人的。"奶奶的回答有些心虛。
王阿姨搖搖頭,但沒有多說什么。
她知道勸也沒用,李奶奶的思想太頑固了。
奶奶看到鄰居們的反應,心中更加不安。
但她已經做出了決定,不想再改變。
幾天后,她分別給志強和志華打了電話。
"你們這個周末回來一趟,奶奶有重要的事要和你們說。"她的語氣很鄭重。
志強正在忙著談生意,有些不耐煩。
"奶奶,什么事這么急?不能電話里說嗎?"他問道。
"必須當面說,這事很重要。"奶奶堅持道。
志華那邊也差不多的反應。
"奶奶,我這邊工作很忙啊。"他找借口推脫。
"再忙也要回來,關系到你們的將來。"奶奶的話很有分量。
聽到"將來"兩個字,兩個孫子都來了精神。
他們隱約猜到奶奶要分家產了。
"好的奶奶,我們一定回來。"志強立刻改變了態度。
"我也會回來的,您等著我們。"志華也表態了。
奶奶掛斷電話,心中既緊張又解脫。
是時候把這件事了結了。
她走到梳妝臺前,打開最底層的抽屜。
里面靜靜地躺著那只祖傳的玉鐲。
玉質溫潤,雕工精美,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曉雨,對不起了。"她輕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愧疚。
04
周末的上午,陽光格外明媚。
志強和志華都準時回到了老家。
他們今天的表現格外殷勤,搶著幫奶奶做這做那。
"奶奶,您今天氣色真好。"志強殷切地說道。
"是啊,奶奶您越來越年輕了。"志華也在一旁附和。
奶奶看著兩個孫子虛假的笑容,心中五味雜陳。
她知道他們為什么這么積極,無非是覬覦自己的財產。
曉雨也在場,她負責準備茶水和點心。
客廳里還坐著幾個鄰居,都是奶奶特意請來做見證的。
王阿姨、張大爺、還有李大嬸,都是街坊老鄰居。
他們知道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表情都很嚴肅。
奶奶清了清嗓子,開始說話。
"今天把大家請來,是有重要的事要宣布。"她的語氣很鄭重。
客廳里瞬間安靜下來,連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我年紀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奶奶的聲音有些顫抖。
"是時候把家產分一分了,免得以后有爭執。"她環視著在場的每個人。
志強和志華相視一眼,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
曉雨低頭喝茶,表情平靜得像湖水。
"我這一輩子不容易,省吃儉用攢下了一些家產。"奶奶繼續說道。
"今天當著大家的面,我要把這些東西分給孩子們。"她的話音剛落,客廳里傳來細微的議論聲。
奶奶從包里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房產證。
"這是老宅院的房產證,我決定把它給志強。"她將房產證遞給大孫子。
志強激動得雙手顫抖,接過房產證時眼中閃著貪婪的光芒。
"奶奶,這太貴重了,我不能要。"他嘴上推辭,手卻緊緊握著房產證。
"你是老大,也最有出息,老宅院給你最合適。"奶奶的理由聽起來很充分。
"以后如果拆遷了,還能發一筆財。"她補充道。
志強假意推辭了幾句,最終還是"勉強"接受了。
"謝謝奶奶,我一定會好好孝順您的。"他的話說得情真意切。
接著,奶奶又拿出另一份房產證。
"這是城里學區房的房產證,給志華。"她將證件遞給二孫子。
志華也是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
"奶奶,這太貴重了,我怎么能要呢?"他的演技不比志強差。
"學區房將來你結婚生子都用得著。"奶奶溫和地說道。
"而且你在政府部門工作,配得上這樣的房子。"她對二孫子也很滿意。
志華"勉強"接受了房產證,臉上滿是"感激"的表情。
"奶奶,您對我們太好了。"他的聲音哽咽著。
"銀行里還有五十萬存款,你們兩個一人二十五萬。"奶奶繼續分配。
她從包里拿出兩張銀行卡,分別遞給兩個孫子。
"密碼都是我的生日,你們記住了。"她叮囑道。
志強和志華接過銀行卡,心中樂開了花。
他們沒想到奶奶這么有錢,光是現金就有五十萬。
加上兩套房產,總價值超過三百萬。
在場的鄰居們看著這一幕,心情都很復雜。
他們都知道曉雨這些年的付出,但現在卻什么都沒得到。
王阿姨忍不住開口:"老李,那曉雨呢?"
客廳里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奶奶身上。
奶奶沉默了片刻,然后緩緩起身。
她走到里屋,拿出了一個古樸的木盒子。
盒子不大,但制作精美,看起來很有年頭。
"曉雨,過來。"奶奶的聲音有些不自然。
曉雨放下手中的茶杯,緩緩走到奶奶面前。
她的心跳得很快,但表情依然平靜。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玉鐲,給你做個念想。"奶奶將木盒遞給孫女。
客廳里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驚呆了。
兩個孫子得到了價值三百萬的房產和現金。
唯一的孫女卻只得到一只玉鐲。
這樣的分配實在太不公平了。
鄰居們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這也太偏心了吧?"
"曉雨照顧老太太這么多年,就得這點東西?"
"玉鐲能值幾個錢?"
志強和志華表面上安慰曉雨,心里卻暗自得意。
他們本來還擔心要和妹妹分家產,現在看來是多慮了。
曉雨接過木盒子,手有些顫抖。
不是因為激動,而是因為心寒。
她早就知道奶奶偏心,但沒想到會偏心到這種程度。
十年的照顧,換來的只是一只玉鐲。
她的眼眶濕潤了,但強忍著沒有讓眼淚掉下來。
"謝謝奶奶。"她的聲音很輕,輕得像羽毛。
奶奶看著孫女的反應,心中涌起一陣愧疚。
但她很快就壓下了這種情緒。
"這玉鐲是傳家寶,很有紀念意義的。"她試圖為自己的決定找理由。
曉雨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她知道再說什么都沒有意義了。
奶奶的決定不會改變,她也不想讓場面更加難堪。
"好了,家產就這樣分了。"奶奶宣布分配結束。
"大家都是見證人,以后不要有爭執。"她環視著在場的每個人。
鄰居們面面相覷,都為曉雨感到不值。
但這是人家的家事,他們也不好過多干涉。
志強和志華開始表演他們的"孝順"。
"奶奶,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照顧您的。"志強拍著胸脯保證。
"是啊奶奶,有什么需要盡管說。"志華也在一旁附和。
奶奶滿意地點點頭,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男孩子就是靠得住,將來一定會孝順自己。
至于曉雨,她遲早要嫁人,不是自家人了。
分配儀式結束后,鄰居們陸續離開。
臨走時,王阿姨走到曉雨身邊。
"孩子,你奶奶這樣做太不公平了。"她小聲說道。
"沒關系的,王奶奶。"曉雨強顏歡笑。
"這些年你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你是個好孩子。"王阿姨安慰道。
曉雨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她知道鄰居們都同情她,但這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志強和志華拿到了想要的東西,心情大好。
他們圍著奶奶噓寒問暖,表現得格外孝順。
"奶奶,您今天累了,早點休息吧。"志強關切地說道。
"我去給您泡壺茶。"志華也在一旁殷勤地服務。
奶奶享受著孫子們的關懷,心中很是滿足。
她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對的,這兩個孫子果然沒有讓她失望。
曉雨收拾著茶杯和點心,準備離開。
她需要時間來消化今天發生的一切。
"曉雨,你不留下來吃晚飯?"奶奶例行公事地問了一句。
"不了,店里還有事。"曉雨找了個借口。
她實在沒有心情和大家一起吃飯。
"那你路上小心點。"奶奶的關心顯得很敷衍。
曉雨點點頭,抱著木盒子走出了奶奶家。
剛走出院門,她就忍不住蹲在地上哭了起來。
十年的付出,換來的只是一只玉鐲。
這個結果雖然在意料之中,但真正面對時還是讓她心如刀割。
她不是為了錢而照顧奶奶,但這樣的對待實在太傷人了。
哭了一會兒,她擦干眼淚站起身來。
生活還要繼續,她不能一直沉浸在悲傷中。
回到家后,她把木盒子放在桌上。
盒子在燈光下顯得古樸而神秘。
她沒有急著打開,而是先洗了個澡。
熱水沖刷著她疲憊的身體,也沖淡了心中的苦澀。
洗完澡后,她坐在桌前凝視著木盒子。
這就是她十年付出的全部回報。
她深吸一口氣,伸手準備打開盒子。
05
曉雨的手輕輕撫摸著木盒子的表面。
盒子摸起來很光滑,顯然經過精心保養。
她能感受到這個盒子的年代感,仿佛承載著家族的歷史。
深吸一口氣,她緩緩打開了盒蓋。
一只晶瑩剔透的玉鐲靜靜地躺在紅色的絲綢墊子上。
玉質溫潤如脂,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鐲子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工藝十分精湛。
即使曉雨不懂玉器,也能看出這只鐲子的不凡。
"確實很漂亮。"她輕聲自語,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她小心地取出玉鐲,戴在自己的手腕上。
鐲子的大小正好合適,仿佛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戴上玉鐲后,她感覺心情平靜了許多。
也許奶奶給她這只鐲子,還是有一些紀念意義的。
她準備把盒子收起來,卻不小心碰到了盒子的邊緣。
木盒子從桌上滑落,掉在了地上。
"糟了!"曉雨驚呼一聲,趕緊蹲下去查看。
盒子摔在地上,盒蓋彈了開來。
幸好玉鐲戴在她手上,沒有摔壞。
但是,令她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盒子的暗層里掉出了一張折疊的紙條。
曉雨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這個木盒子竟然有暗層?
她顫抖著手撿起紙條,小心地展開。
紙條是用毛筆寫的,字跡工整而熟悉。
那是奶奶的筆跡。
曉雨看到紙條上的內容,整個世界仿佛瞬間靜止了。
她的瞳孔驟然放大,呼吸瞬間停滯,仿佛靈魂都被抽離了身體。
"這...這怎么可能?"她的聲音在顫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每讀一行字,她的震驚就加深一分。
她的大腦一片空白,雙手劇烈顫抖得幾乎握不住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