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等等!你們不能搬走!"
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接著是一個男人焦急的喊聲。李雯透過貓眼看去,門外站著的竟然是樓上的王先生。
那個兩年來幾乎不與她有任何交流的神秘鄰居。
此刻的王先生臉色煞白,神情慌張,完全沒有了往日的淡定從容。
他不停地按著門鈴,手指都在顫抖。
李雯看著這個平時連招呼都不打的樓上鄰居,此刻卻像瘋了一樣敲響自己的房門,心中涌起一陣莫名的快意。
"師傅們,麻煩先停一下。"李雯轉身對搬家工人說道,"這里可能有點情況需要處理。"
此時此刻,沒有人能想到,這個看似平常的搬家日,竟會揭開一個持續了兩年的驚天秘密。
而這一切的開始,還要從李雯第一次踏進這個家門說起...
01
兩年前的那個春天,李雯懷著激動的心情,拿著剛拿到手的房產證,推開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個家的大門。
作為一名在這座城市打拼了五年的標準白領,她用盡了所有的積蓄,終于在這個不算太繁華但交通便利的小區里,買下了這套不大但溫馨的二手房。
75平米,兩室一廳,朝南,采光好,裝修雖然不算豪華,但很溫馨。
最重要的是,價格在她能承受的范圍內。
"總算有自己的家了。"李雯站在客廳中央,深深吸了一口氣。
房子的朝向、戶型她都很滿意,看房的時候覺得一切都完美得不真實。
但是住進來之后,她很快就發現了一個讓她抓狂的問題,溫度。
剛搬進來的第一個晚上,李雯就感覺有些悶熱。
她以為是因為白天搬家太累,身體發熱,也沒太在意。
第二天早上醒來,她發現睡衣被汗水浸濕了。
明明是三月份,外面的溫度只有十幾度,可家里卻熱得像個蒸籠。
她趕緊去買了一個溫度計,掛在客廳里。
30度。
不管是客廳、臥室還是廚房,溫度計的指針都穩穩地指在30度左右。
"奇怪,春天怎么會這么熱?"李雯皺著眉頭,打開了所有的窗戶。
春風吹進來,帶著外面清爽的空氣,但是不到半小時,家里的溫度又回到了30度。
她以為是裝修材料的問題,甲醛或者其他化學物質散熱。
于是找了專業的檢測公司來測甲醛,結果顯示一切正常。
夏天來了,外面溫度35度,李雯家里依然是30度。
"倒是比外面涼快一點。"她自我安慰道。
但是空調費讓她肉疼。
為了把溫度降到25度左右,空調必須開到最低檔,24小時不停轉。
一個月下來,電費高得嚇人。
最要命的是,效果還很有限。
即便空調開足馬力,室內溫度最低也只能降到27、28度,而且一關空調,溫度立刻就回到30度。
冬天的時候,問題變得更加荒謬。
別人家都在開暖氣,李雯卻不得不開著冷氣。
外面下雪,她穿著短袖在家里走來走去。
朋友們來做客,一進門就驚呆了。
"曉雨,你家是不是暖氣壞了?這么熱!"好友李靜脫掉羽絨服,"你不熱嗎?"
"熱啊,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這樣。"李雯無奈地搖頭。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雯漸漸適應了這種"熱帶"生活。
但是長期生活在30度的環境里,她的睡眠質量越來越差,經常半夜被熱醒,白天精神不振,脾氣也變得暴躁。
更讓她困惑的是,樓上樓下的鄰居都說他們家很正常,沒有任何異常的高溫。
"就你家特殊。"樓下的張阿姨開玩笑說,"是不是你們家風水好,地氣足?"
李雯苦笑不得。
如果風水好是這樣的表現,她寧愿不要。
在試圖解決溫度問題的過程中,李雯開始關注起了樓上的鄰居。
樓上住著一戶姓王的夫婦,大概三十多歲,跟她差不多時間搬進來的。
但是這對夫妻怎么說呢,就是特別"安靜",甚至有點神秘。
李雯入住兩年,跟他們打照面的次數屈指可數。
偶爾在樓梯間遇到,王先生總是點點頭就匆匆走過,王太太更是連正眼都不看她一下。
他們家的窗簾永遠拉得嚴嚴實實,不管白天黑夜,從外面看上去,總是黑乎乎的。
而且從來沒聽過他們家有什么大的動靜,沒有電視聲,沒有說話聲,甚至連走路聲都很少聽到。
"這家人真的很安靜。"李雯有時候會想,"安靜得有點不正常。"
02
有一次,李雯在樓梯間遇到王先生,他手里拎著一個很重的編織袋,袋子里似乎裝著什么機器零件,走路的時候還發出金屬碰撞的聲音。
"王先生,搬什么東西呢?"李雯禮貌地問道。
王先生臉色一緊,快速地說了句"家里的廢品",就匆匆上樓了。
還有一次,深夜12點多,李雯被一陣細微的機械聲吵醒。
聲音很輕,像是某種電器的運轉聲,從天花板上傳來。
她仔細聽了聽,確實是從樓上傳來的,但聲音很快就消失了。
"可能是他們家的洗衣機或者什么電器。"李雯這樣想著,又睡了過去。
但是這種聲音時不時就會出現,總是在深夜,總是持續時間很短,總是讓她剛剛注意到就消失了。
最奇怪的是,白天的時候從來聽不到這種聲音。
李雯開始懷疑,王先生夫婦是不是在家里做什么特殊的工作,或者擺放了什么特殊的設備。
但是她們家能有什么設備,能讓樓下持續高溫呢?
她想到了一些可能性:大功率的電器、加熱設備、甚至是某種工業機器。
但是這些都太荒謬了,誰會在家里放這種東西?
而且,如果真的有這種設備,產生的不僅僅是熱量,還應該有噪音、震動等,但她除了偶爾聽到那種細微的機械聲,其他什么都沒有發現。
為了解決這個讓她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的高溫問題,李雯決定認真調查一下。
她前前后后請了三波師傅。
第一波是物業的電工。
"師傅,您看看我家這個溫度正常嗎?"李雯指著溫度計問道。
電工師傅姓劉,四十多歲,在這個小區工作了十幾年。
他進門就感受到了那股熱浪,皺著眉頭說:"確實有點熱啊,這大冬天的。"
劉師傅仔細檢查了李雯家的所有線路,包括電箱、插座、開關,甚至連墻里的電線都用儀器檢測了一遍。
"線路沒問題,很正常。"劉師傅擦著汗說,"電表也正常,沒有異常用電。"
"那為什么會這么熱呢?"李雯著急地問。
"這個...我也說不出來。可能是房子的問題,你找個建筑方面的專家看看。"
第二波是建筑工程師。
李雯花了不少錢,請來了一個有資質的建筑工程師。
這位工程師姓趙,五十多歲,經驗豐富。
趙工程師帶著各種儀器,在李雯家里研究了整整一個下午。
他檢查了墻體、管道、保溫層,甚至還鉆了幾個小洞取樣檢測。
"你家的暖氣管道是獨立入戶,不存在'蹭暖'的情況。"趙工程師指著管道圖紙說,"熱水管也沒有異常經過,所有的管道走向都很正常。"
"那這個熱量從哪里來的?"李雯幾乎要絕望了。
"從建筑結構上看,我找不到任何異常。"趙工程師搖搖頭,"這種情況確實很少見。"
第三波是經驗最豐富的老師傅。
這位老師傅姓李,六十多歲,專門處理各種疑難雜癥。
他是朋友介紹的,據說什么奇怪的問題都能解決。
李師傅帶著一臺熱成像儀進了李雯家。
"姑娘,你這問題確實奇怪。"李師傅一邊調試儀器一邊說,"我干了四十年,什么情況都見過,就是沒見過這種。"
熱成像儀在房間里掃了一圈,李師傅盯著屏幕看了很久。
"找到了!"李師傅突然指著天花板,非常肯定地說,"熱源不在你家,是從你樓上傳下來的。而且是持續的、穩定的熱源,像是某種機器在散熱。"
"機器?什么機器?"李雯瞪大了眼睛。
"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可以肯定,你樓上絕對有大功率的設備在工作,而且是24小時不停的那種。"李師傅收起儀器,"姑娘,你得跟樓上溝通一下。"
聽到這個結論,李雯既興奮又擔憂。
興奮的是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擔憂的是怎么跟樓上的神秘鄰居溝通。
找到了問題的源頭,李雯決定主動找樓上的王先生溝通。
她精心準備了一番,買了一些水果,想了一套說辭,希望能夠以誠待人,和諧解決這個問題。
03
那是一個周六的下午,李雯提著水果,敲響了樓上的門。
"咚咚咚。"
沒有回應。
"咚咚咚。"她又敲了幾下。
過了好一會兒,門里傳來腳步聲,接著門上的貓眼暗了一下,顯然有人在里面觀察。
"誰啊?"王先生的聲音從門里傳來,帶著明顯的警惕。
"王先生,我是樓下的李雯。想跟您聊幾句,關于我家溫度的問題。"李雯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友善。
門縫打開了一條縫,王先生露出半張臉,面無表情地看著她。
"您好,王先生。是這樣的,我家這兩年一直有個問題,就是溫度特別高,常年30度左右。我請師傅檢查過,說熱源是從樓上傳下來的。"李雯態度誠懇地說。
"想請您幫忙看看,如果真的是您家的設備引起的,能不能想個辦法解決一下?檢查的費用我來出。"
王先生的臉色變了變,門縫開得更小了。
"我們家很正常,不熱。"他的聲音很冷,"沒有什么設備。"
"可是師傅用專業儀器檢測過,確實是從樓上..."
"不方便。"王先生打斷了她的話,"家里有病人,不能打擾。"
"那我們可以約個時間,或者您看什么時候方便..."
"砰!"門關上了。
李雯站在門外,看著緊閉的房門,手里還提著水果,心里五味雜陳。
她又嘗試了幾次,每次得到的都是同樣的回答:不方便,家里有病人,一切正常。
王先生就像一塊鐵壁,無論李雯怎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都油鹽不進。
無奈之下,李雯求助于物業。
"物業的同志,您能幫我協調一下嗎?這個問題真的影響到我的正常生活了。"李雯找到了物業經理。
物業經理姓張,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聽了李雯的描述,也覺得很奇怪。
"這種情況確實少見,我去跟王先生溝通一下。"張經理答應道。
幾天后,張經理給李雯回了電話。
"陳小姐,我跟王先生聊過了,他堅持說家里一切正常,沒有任何大功率設備,也拒絕讓任何人進入檢查。"張經理語氣也很無奈,"我們物業沒有強制檢查的權力,只能協調,不能強制。"
李雯又去找了社區。
社區的工作人員很熱心,主動聯系了王先生,希望能夠協調解決。
但得到的回答還是一樣:堅稱家里一切正常,拒絕任何人進入。
"這種情況,如果對方不配合,我們也很難辦。"社區工作人員也很為難,"除非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他們違法,否則我們不能強制進入別人家里。"
所有的正當途徑都走完了,李雯覺得自己快要絕望了。
她一個單身女孩,總不能破門而入吧?
而常年生活在30度的"熱帶雨林"里,她的身體和精神都快要支撐不住了。
睡眠質量越來越差,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人也變得越來越煩躁不安。
有時候深夜躺在床上,聽著天花板傳來的那種細微的機械聲,李雯會想:樓上到底藏著什么秘密?
在所有努力都失敗后,李雯做出了一個讓她心痛的決定,賣房。
這個決定她考慮了很久。
這套房子是她用盡所有積蓄買的,是她在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家,承載著她太多的夢想和希望。
但是現在,這個家已經成了她的負擔和痛苦。
常年30度的高溫不僅影響了她的生活質量,更影響了她的身體健康。
她經常感到疲勞、煩躁,工作狀態也大不如前。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李雯對著鏡子里憔悴的自己說道。
她聯系了房產中介,說明了房子的情況。
"陳小姐,您說的這個溫度問題,確實會影響房子的價值。"中介小王很實誠地說,"現在的買家都很挑剔,這種問題可能會影響銷售。"
"那您覺得應該怎么定價?"李雯問道。
小王想了想:"考慮到這個'不明原因持續高溫'的問題,建議您把價格定得比市場價低一些,大概低個一成左右,這樣才比較好賣。"
一成,那是幾十萬的損失。
李雯的心在滴血,但她別無選擇。
04
房子掛出去后,確實有不少人來看房。
畢竟價格比周邊便宜,位置也不錯。
但是大部分看房的人一進門,感受到那股撲面而來的熱浪,都會皺起眉頭。
"這房子怎么這么熱?"
"夏天得開多大的空調啊?"
"這電費得多少錢?"
"這溫度不正常啊,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
即使李雯反復解釋這只是溫度高一點,對身體無害,但大家還是覺得不踏實。
終于,在掛牌兩個月后,來了一個買家。
這個買家姓劉,也是圖便宜,對溫度問題表示能夠接受。
"反正冬天不用開暖氣了,還能省點錢。"劉先生這樣說道。
雙方很快達成了協議,簽了合同。
簽合同那天,李雯心里五味雜陳。
看著自己親手布置的家,每一件家具、每一個裝飾品都承載著她的記憶和心血。
最后卻因為一個找不到源頭的"鬼火",要把她逼走。
"下個月15號,我找搬家公司,一天之內,徹底搬完。"李雯對劉先生說道。
劉先生點點頭:"行,我也好安排時間。"
站在這個即將告別的家里,李雯的心情復雜極了。
她看了看天花板,心里默默地說:"不管你們在上面搞什么,我不陪你們玩了。"
搬家的日子終于到了。
那是一個大晴天,外面氣溫28度,李雯家里,依然是雷打不動的30度。
李雯早早就起了床,開始最后的收拾。
她聯系的搬家公司是這個城市最專業的,有六個師傅,兩輛貨車。
上午九點,搬家公司的師傅們準時到達。
為首的師傅姓老李,四十多歲,經驗豐富。
其他幾個師傅都是二三十歲的小伙子,身強力壯。
師傅們一進門,就紛紛脫掉了外套。
"妹子,你家這可真暖和啊!"一個年輕的師傅開玩笑說,"這大夏天的,比外面還熱。"
"是啊,這個房子就是這樣,一年四季都這個溫度。"李雯苦笑著解釋。
"那冬天倒是省暖氣費了。"另一個師傅說道。
"可是夏天的空調費要命。"李雯搖搖頭。
老李師傅在房間里轉了一圈,用手摸了摸墻面和天花板。
"這熱量確實不正常,像是有什么東西在持續發熱。"老李師傅經驗豐富,"我搬了這么多年家,很少遇到這種情況。"
搬家是個大工程。
李雯積累了兩年的家當,雖然房子不大,但東西不少。
家具、家電、衣物、書籍、雜物,分門別類裝了好幾十個箱子。
師傅們動作很快,分工明確。
有的負責拆卸家具,有的負責打包物品,有的負責往樓下搬運。
李雯在一旁指揮著,心情復雜。
每搬走一樣東西,這個家就變得更加空曠,也離徹底告別更近一步。
到了下午兩點多,大部分東西都已經搬完了。
只剩下一些需要專門拆卸的物品:吊燈、幾個固定的電器、還有一些安裝在墻上的掛件。
"為了方便拆卸這些電器,也為了安全起見,我把總電閘先拉了。"李雯對老李師傅說道。
"行,你拉吧,我們注意著。"老李師傅點點頭。
李雯走到門口的電箱旁,看著那個屬于自己家的總空氣開關。
這個開關她操作過無數次,但今天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師傅,我把總電閘先拉了啊!"李雯對著屋里的師傅們喊了一聲。
"好的!"師傅們回應道。
李雯深吸一口氣,"啪"的一聲,按下了總空氣開關。
整個屋子瞬間安靜了下來。
燈滅了,冰箱的嗡嗡聲消失了,空調也停止了運轉。
但就在這一瞬間,李雯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安靜。
05
就在李雯關掉電閘后不到三十秒,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樓上傳來"咚咚咚"的慌亂腳步聲。
接著是開門聲、急促的腳步聲下樓。
沒等李雯反應過來,她家的門鈴被按得震天響,簡直像是要拆了她的門。
"叮咚叮咚叮咚!"
門鈴聲急促得像催命符,在安靜的走廊里回蕩著。
搬家師傅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面面相覷,眼中寫滿了困惑。
"這誰啊?這么急?像是著火了一樣。"老李師傅皺著眉頭問道。
李雯心中涌起一種莫名的激動,她有一種預感,困擾了她兩年的謎團,可能要揭開了。
她深吸一口氣,快步走到門口。
透過貓眼看去,門外站著的人讓她瞬間愣住了。
她快步走到門口,打開門,門外站著的人讓她既意外又在意料之中:正是樓上的王先生。
但此時的王先生,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平靜。
他的臉色煞白,額頭上冒著汗珠,眼神中充滿了極度的恐慌。
他看到李雯,連門后的搬家師傅都沒看,劈頭蓋臉地就沖著李雯喊:"你家電怎么停了?!快!快去把電閘合上!快點!"
這一聲喊,讓整個走廊都能聽到。
李雯身后的搬家師傅們也都探出頭來,好奇地看著這個突然出現的鄰居。
李雯愣了幾秒,王先生的反應完全超出了她的預期。
她原本以為這個總是神秘兢兢、從不與人交往的鄰居,會對她的搬家視而不見,沒想到他竟然會主動找上門來,而且還是為了電的問題。
"王先生,您是說我家停電影響到您了嗎?"李雯疑惑地問道,"可是我們兩家的電表是分開的啊..."
王先生的臉色更加難看了,他四處張望了一下,確認走廊里除了搬家師傅沒有其他人,才壓低聲音急切地說:"李雯,你聽我說,你家的電不能停!真的不能停!"
"為什么?"李雯越發糊涂了。
王先生猶豫了幾秒,似乎在做什么艱難的決定。
最后,他咬咬牙,湊近李雯,用只有她能聽到的聲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