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表是哪來的?”系主任王教授的聲音在辦公室里顯得格外嚴肅。
我看著手腕上那塊再普通不過的手表,心里涌起一陣莫名的緊張。
“是我嬸嬸送的入學禮物。”我老實回答。
王教授盯著那塊表,眼神復雜得讓人琢磨不透……
01
2005年8月的午后,小縣城的熱浪依然炙烤著大地。
我即將踏上前往省城大學的求學路,家里為此專門擺了一桌送行酒。
親戚們圍坐在老房子的院子里,七嘴八舌地叮囑著各種注意事項。
“城里消費高,省著點花。”大伯夾了塊肉放在我碗里。
“好好學習,別辜負了家里的期望。”姑姑也跟著勸道。
我一邊點頭應著,一邊在心里盤算著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
對于一個從小縣城走出去的孩子來說,省城的大學就像是另一個世界。
既興奮又忐忑,這大概就是每個即將離家求學的學子都會有的心情吧。
就在大家聊得熱鬧的時候,嬸嬸悄悄走到我身邊。
“小明,過來一下。”她輕聲說道。
我跟著嬸嬸走到屋里,她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小盒子。
“這是嬸嬸送給你的入學禮物。”她打開盒子,里面靜靜躺著一塊手表。
手表的表盤是白色的,指針細細的,表帶是黑色皮質的,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但保養得很好,沒有明顯的磨損痕跡。
“嬸嬸,這太貴重了。”我有些不好意思接受。
在我們這個普通的工薪家庭里,一塊像樣的手表確實算得上是貴重物品。
“不貴重,就是嬸嬸的一點心意。”她笑著把表拿出來,親自給我戴上。
“上大學了,總得有個表看時間,這樣上課也不會遲到。”
表帶正好合適,不松不緊,戴在手腕上很舒服。
我仔細看了看表盤,上面有些英文字母,看起來像是個不錯的牌子。
“嬸嬸,這表多少錢買的?”我還是有些過意不去。
“哎呀,問那么多干什么,就是嬸嬸攢了點錢想給你買個像樣的東西。”
她的眼神里有種說不出的溫柔,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
“你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了,別忘了家里人就行。”
我重重點頭,心里涌起一陣暖流。
這個時候,表正好指向下午三點半,分秒不差。
“謝謝嬸嬸,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她滿意地拍拍我的肩膀:“好孩子,嬸嬸相信你。”
回到院子里,大家都注意到了我手腕上的新手表。
“喲,這表不錯啊,挺有品味的。”叔叔打量著說道。
“是啊,看著就不便宜,你嬸嬸可真舍得。”姑姑也夸贊道。
嬸嬸在一旁笑而不語,只是看著我的眼神里滿含著期望。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家人沉甸甸的愛意。
這塊表不僅僅是計時工具,更承載著家人對我的祝福和期待。
第二天清晨,我拖著行李箱站在汽車站。
嬸嬸又一次拉住我的手,仔細看了看我手腕上的表。
“記住,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認真,時間觀念很重要。”
我用力點頭,眼眶有些發熱。
隨著汽車緩緩啟動,我透過車窗看著漸漸遠去的家人。
嬸嬸一直站在那里,直到汽車拐過街角才看不見。
手表的秒針在嘀嗒嘀嗒地走著,就像是在為我的新生活倒計時。
我輕撫著表盤,心里默默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家人的期望。
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這塊看似普通的手表,會在不久的將來掀起怎樣的波瀾。
02
省城比想象中的還要繁華熱鬧。
從汽車站出來,滿眼都是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
我拖著行李箱,按照錄取通知書上的地址,坐上了開往大學的公交車。
透過車窗看著這座陌生的城市,心情既忐忑又興奮。
大學的校門比我想象中的要氣派得多。
紅磚綠瓦的建筑群錯落有致,梧桐大道一直延伸到遠方。
新生報到處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拖著行李的學生和送行的家長。
我按照指示牌找到了自己的宿舍樓。
推開宿舍門的時候,里面已經有兩個同學在收拾東西了。
“你好,我是李明,計算機系的。”我主動打招呼。
“我叫張偉,也是計算機系的。”一個戴眼鏡的男生站起來握手。
“我是王磊,老家山東的。”另一個高個子同學也很熱情。
很快,我們三個就熟絡起來。
宿舍雖然不大,但設施還算齊全,每人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衣柜。
我把行李放好,開始收拾自己的小天地。
張偉注意到了我手腕上的表:“哇,這表不錯啊,什么牌子的?”
“家里人送的,具體什么牌子我也不太清楚。”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看著挺有質感的,應該不便宜吧。”王磊也湊過來看。
“就是個普通的表而已。”我沒有多說,繼續收拾東西。
接下來的幾天是新生入學教育和各種手續辦理。
我們三個室友經常一起行動,很快就建立了不錯的友誼。
張偉是個技術宅,對電腦和編程特別感興趣。
王磊性格開朗,很快就認識了不少其他專業的同學。
而我則比較內向,更喜歡安靜地觀察這個新環境。
第一次走進大學的課堂,我被那種學術氛圍深深震撼了。
教授們知識淵博,講課內容遠比高中深奧得多。
同學們也都很優秀,每個人身上都有種自信的光芒。
我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
課間休息的時候,我習慣性地看看手表確認時間。
有時候會發現旁邊的同學也在注意我的表。
“這表挺好看的,在哪買的?”有女同學好奇地問過。
“家里人送的禮物。”我總是這樣簡單回答。
慢慢地,大家都知道我有塊不錯的手表。
但也僅僅是知道而已,沒有人過分關注。
大學食堂的飯菜比想象中的要好。
我們幾個室友經常一起去吃飯,邊吃邊聊天。
“你們覺得大學生活怎么樣?”張偉問道。
“比高中自由多了,但也更需要自律。”我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是啊,沒人逼著你學習了,全靠自覺。”王磊也有同感。
我們經常討論專業課的內容,分享學習心得。
有時候也會聊聊家鄉的事情,互相了解彼此的成長環境。
圖書館成了我最喜歡的地方。
那里安靜的氛圍很適合學習和思考。
我經常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天,沉浸在書本的世界里。
有時候看書看得入神,會忘記時間。
這時候手表就發揮了作用,提醒我該吃飯或者回宿舍了。
周末的時候,我們會在校園里到處走走。
大學的校園真的很大,有山有水,風景優美。
梧桐葉正黃,滿樹金輝,煞是好看。
我們經常在湖邊坐著聊天,看著遠山如黛,心情格外舒暢。
“感覺就像做夢一樣,真的考上大學了。”我感慨地說。
“是啊,以前覺得大學是那么遙不可及。”張偉也有同感。
“現在我們就是大學生了,想想還挺不真實的。”王磊笑著說。
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白天上課學習,晚上在宿舍和室友聊天。
偶爾給家里打電話,匯報自己的近況。
“嬸嬸,我在學校一切都好,那塊表每天都戴著呢。”
“好好好,只要你好好學習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嬸嬸在電話里的聲音很開心。
那時候的我完全沒有想到,這塊陪伴我日夜的手表,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個謎團的核心。
03
進入十月份,大學生活的節奏逐漸穩定下來。
每天早上七點,我會被宿舍的起床鈴聲叫醒。
洗漱完畢后,看看手表,通常是七點半左右。
這個時間去食堂吃早餐正好,不會排太長的隊。
“今天第一節是高數課,你們復習了嗎?”張偉邊吃包子邊問。
“昨晚看了一會兒,那些公式真是繞死人了。”王磊一臉愁容。
“慢慢來吧,數學本來就不容易。”我安慰道。
高等數學確實是我們這些理工科學生的一大挑戰。
王教授講課很嚴謹,但有時候節奏有些快。
我經常需要課后再仔細消化一遍才能理解。
圖書館里總是有很多同學在刷題,氣氛很濃厚。
我也漸漸養成了每天去圖書館的習慣。
找個靠窗的位子,鋪開書本和筆記,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桌子上,很溫暖也很安靜。
有時候做題做累了,我會抬頭看看手表。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吃飯時間。
“時間過得真快啊。”我經常這樣感慨。
手表的指針在嘀嗒嘀嗒地轉動,就像是在提醒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除了專業課,我們還有很多公共課要上。
英語、思政、體育,每一門都有不同的要求。
英語老師是個很年輕的女老師,講課很生動。
“學好英語對你們將來很重要,尤其是學計算機的。”她經常這樣鼓勵我們。
我的英語基礎還算不錯,在班里屬于中上水平。
但要達到能夠閱讀專業文獻的程度,還需要繼續努力。
體育課我選擇了籃球,這是我從小就喜歡的運動。
在球場上揮汗如雨的感覺很好,可以釋放學習的壓力。
“你打球的時候也戴著表?”隊友好奇地問我。
“習慣了,而且這樣知道時間。”我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其實是舍不得摘下來,因為這是嬸嬸的心意。
十一長假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回家了。
我因為路途遙遠,加上想省點路費,選擇留在學校。
張偉也沒回家,我們倆在宿舍里相伴。
“要不要出去走走?看看這座城市。”張偉提議。
我們坐公交車到了市中心,逛了商場和步行街。
繁華的都市生活讓我們這些小地方來的孩子大開眼界。
“等我們畢業了,也要在這樣的城市里工作。”我充滿憧憬地說。
“是啊,好好學習,爭取找個好工作。”張偉也很有斗志。
在商場里,我們看到了很多名牌手表專柜。
那些手表在燈光下閃閃發光,價格都是好幾萬甚至十幾萬。
“你的表看起來也挺不錯的,應該也不便宜吧。”張偉說。
“不知道,反正是嬸嬸送的。”我真的不清楚這表的價值。
在我看來,它就是一塊普通的手表,最重要的是那份心意。
期中考試來臨了,整個校園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圖書館里座無虛席,大家都在拼命復習。
我也不例外,每天從早到晚都泡在書本里。
“這次考試對績點很重要,一定要好好考。”班主任在班會上強調。
我知道績點的重要性,它關系到獎學金和將來的保研機會。
所以我格外認真地對待每一門課的復習。
數學、程序設計、英語、思政,每一門都不敢掉以輕心。
考試的那幾天,我每天都緊張得睡不好覺。
手表在床頭柜上嘀嗒嘀嗒地響著,仿佛在為我計時。
“加油,一定要考好。”我在心里為自己鼓勁。
考試結果出來后,我的成績還算不錯。
雖然不是最優秀的,但在班里也能排到前三分之一。
“不錯啊,繼續保持。”班主任給了我肯定。
這讓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更有信心了。
十一月的校園很美,銀杏葉片片金黃。
我們經常在課余時間在校園里散步,享受這美好的秋色。
“感覺大學生活越來越有意思了。”王磊感慨地說。
“是啊,既有學習的壓力,也有成長的快樂。”我深有同感。
那段時間,我們三個室友的關系越來越好。
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就像兄弟一樣。
有時候晚上會在宿舍里開臥談會,聊理想聊人生。
“你們說,我們畢業后會變成什么樣?”張偉問道。
“肯定會比現在成熟很多。”王磊回答。
“希望還能保持現在這種友誼。”我真誠地說。
那些夜晚的談話,成了我大學生活中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手表在我的手腕上,見證著這些美好的時光。
它就像一個忠實的伙伴,陪伴著我度過每一個平凡而充實的日子。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看似平凡的伙伴,會在將來成為一個不平凡的故事的主角。
04
十二月的雪花開始飄灑在校園里。
整個世界仿佛被包裹在白色的紗幔中,安靜而美麗。
我們迎來了第一個大學期末考試周。
復習的節奏比期中考試更加緊張,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
“這次考試關系到這學期的總評,大家都加油啊。”班長在群里鼓勵大家。
我把手表調到了夜光模式,這樣晚上復習的時候也能看清時間。
圖書館延長了開放時間,晚上十點才關門。
我幾乎每天都要學習到最后一刻才離開。
“你看,都快十點了,該回去休息了。”張偉提醒我。
“再看一會兒,明天就要考程序設計了。”我還想繼續學習。
手表上的指針快要指向十點,我知道該回宿舍了。
熬夜對身體不好,而且第二天還要考試,需要保持好的狀態。
考試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緊張而充實。
每考完一門,我都會在心里松一口氣。
“又過了一關。”我看著手表,記錄下每一個重要的時刻。
最后一門考試結束后,整個宿舍樓都沸騰了。
同學們在走廊里歡呼著,慶祝著第一學期的結束。
“終于解放了!”王磊大聲喊道。
“可以好好休息幾天了。”張偉也很興奮。
我看著手表,下午四點半,這個時刻標志著我大學第一學期的結束。
寒假來臨了,大部分同學都要回家過年。
我也買好了回家的車票,準備帶著一學期的收獲回到小縣城。
收拾行李的時候,我仔細地把手表摘下來擦拭干凈。
這塊表陪伴了我整整一個學期,從未出過任何問題。
時間精準,外觀依然如新,確實是一塊好表。
“你對這表還真是愛護啊。”張偉笑著說。
“當然了,這是家里人的心意。”我小心地把表戴回手腕上。
回到家的時候,嬸嬸第一眼就看到了我手腕上的表。
“還在戴著呢,不錯不錯。”她很欣慰地說。
“當然了,我每天都戴著,一次都沒摘過。”我如實回答。
“在學校怎么樣?學習跟得上嗎?”嬸嬸關心地問。
“還不錯,期末考試成績也挺好的。”我匯報著自己的情況。
家里人都很高興,覺得我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寒假的日子過得很快,主要是休息和走親訪友。
手表在這個時候顯得不那么重要,因為在家里時間相對自由。
但我還是習慣性地戴著它,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
“小明這一年變化挺大的,看著更成熟了。”叔叔夸獎道。
“是啊,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姑姑也跟著附和。
我看了看手表,快要到零點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希望新的一年學業更進步。”我在心里默默許愿。
春節過后,我又踏上了返校的路。
第二學期很快就開始了,課程安排比第一學期更加緊密。
專業課的難度也有所提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學習。
“這學期的課程挺有挑戰性的。”班主任在開學班會上說。
“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學習強度會比上學期大。”
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在新學期有更好的表現。
手表依然忠實地陪伴著我,記錄著每一個學習的時刻。
從早上的第一節課到晚上的自習,它從未離開過我的手腕。
同學們都已經習慣了我戴表的樣子,也不再特別關注。
它就像是我身體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存在著。
三月的校園春意盎然,櫻花開得正艷。
我們在櫻花樹下拍照留念,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光。
“看,你的表在照片里都能看得很清楚。”室友指著照片說。
“是啊,它已經成了我的標志了。”我笑著說。
那時候的我們都很年輕,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手表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仿佛在見證著我們的青春歲月。
四月份,學校舉辦了春季運動會。
我報名參加了1500米長跑,想要挑戰一下自己。
比賽的時候,我特意看了看手表的時間。
“下午兩點開始,現在還有半小時準備。”
雖然跑步的時候戴表不太方便,但我還是沒有摘下來。
它已經成了我的一部分,無論做什么都想帶著它。
最終我跑了個第五名,雖然不是很好的成績,但我已經很滿足了。
“不錯啊,你平時也不怎么鍛煉,能跑第五已經很好了。”張偉夸獎道。
那一刻,我看著手表上顯示的時間,記住了這個屬于我的時刻。
五月的時候,我們開始準備各種社團活動和期末復習。
學習和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
手表在這個時候就顯得特別重要,幫我合理安排時間。
“還有十分鐘下課,這道題我們下次再講。”教授經常這樣說。
我會下意識地看看自己的表,確認一下時間的準確性。
這個習慣讓我對時間有了更精確的把握,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那段時間,我完全沉浸在平靜而充實的大學生活中。
每一天都按部就班地過著,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發生。
手表就像一個安靜的朋友,陪伴著我度過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平靜很快就會被打破。
一個意想不到的插曲正在悄悄接近,等待著在最恰當的時機出現。
05
五月底的一個普通星期三,陽光透過教室的窗戶灑在課桌上。
王教授正在講授“數據結構與算法”這門課。
他是我們系里最資深的教授,講課深入淺出,很受學生歡迎。
我坐在第三排,認真地記著筆記。
“今天我們來講二叉樹的遍歷算法。”王教授在黑板上畫著圖。
我邊聽邊記,不時地抬頭看看黑板上的內容。
就在這時,我習慣性地看了看手表,確認一下時間。
下午兩點四十分,還有二十分鐘下課。
就在我抬起手腕看表的瞬間,我注意到王教授的目光突然停在了我這里。
準確地說,是停在了我的手表上。
他停下了講課,目光緊緊鎖定在我手腕上的那塊表。
整個教室突然安靜下來,同學們都順著教授的目光看向我。
我有些不知所措,不明白發生了什么。
王教授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眼神中帶著一種我從未見過的復雜神色。
“同學們先自習五分鐘。”他突然說道。
然后他走下講臺,直接朝我走過來。
我的心跳開始加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
“這位同學,你跟我來一下。”王教授低聲對我說。
我茫然地跟著他走出了教室。
走廊里很安靜,只有我們兩個人的腳步聲。
王教授停下來,轉身面對著我。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我的手表上,這次看得更加仔細。
“這塊表是哪來的?”他的聲音很平靜,但我能感受到其中的嚴肅。
“是我嬸嬸送的入學禮物。”我如實回答,心里卻越來越緊張。
“你嬸嬸?”王教授皺起了眉頭。
“是的,去年入學的時候她送給我的。”我不明白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
王教授又仔細看了看我的手表,然后問道:“你嬸嬸叫什么名字?”
“李秀芳。”我回答道。
聽到這個名字,王教授的表情明顯變了。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震驚,隨即又變得更加復雜。
“她今年多大了?在哪里工作?”王教授繼續追問。
“四十多歲吧,在縣里的紡織廠上班。”我越來越困惑了。
王教授點點頭,但表情依然很嚴肅。
他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
“這塊表,我見過。”他終于開口說道。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什么意思?”我忍不住問道。
王教授看了看周圍,確認沒有其他人。
“你明天下午三點到我辦公室來一趟。”他說道。
“我們需要好好談談。”
“可是教授,到底發生了什么?”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明天再說吧,今天先回去上課。”王教授擺擺手。
“記住,明天下午三點,不要忘記。”
說完,他轉身走回了教室。
我站在走廊里,腦子里一片混亂。
一塊普通的手表,為什么會引起王教授如此大的反應?
他為什么說見過這塊表?
嬸嬸送給我的禮物,怎么會和系主任有關系?
無數個疑問在我腦海里翻騰,但沒有一個答案。
我機械地跟著回到教室,但完全聽不進去后面的課程內容。
同學們都好奇地看著我,想知道剛才發生了什么。
“怎么了?教授找你干什么?”張偉悄悄問我。
“不知道,他讓我明天去辦公室。”我簡單回答,沒有說關于手表的事。
下課后,我一個人在校園里漫無目的地走著。
手表依然在我的手腕上嘀嗒嘀嗒地走著,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
但我知道,某種我無法理解的事情正在發生。
這塊陪伴了我近一年的手表,突然變成了一個謎團。
而王教授那句“我見過這塊表,而且印象很深刻”,更是讓這個謎團變得撲朔迷離。
我看著手表上的指針,心情五味雜陳。
明天下午三點,也許所有的疑問都會有答案。
但我隱隱感覺,這個答案可能會改變很多事情。
夜晚,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手表在床頭柜上安靜地走著,月光灑在表盤上,顯得格外清晰。
我第一次開始仔細觀察這塊表的每一個細節。
表盤、指針、表帶,甚至是背面的一些小字。
但這些我都看不懂,只能等明天去找王教授了。
這一夜,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06
第二天下午,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王教授的辦公室。
每一步都走得很慢,似乎在拖延著即將到來的談話。
手表顯示著下午兩點五十八分,還有兩分鐘就到約定的時間了。
我在辦公室門口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后輕輕敲門。
“請進。”王教授的聲音從里面傳來。
我推門而入,王教授正坐在辦公桌后面,神情比昨天更加嚴肅。
“坐吧。”他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我坐下后,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我的手表上。
“昨天晚上我想了很久。”王教授開口說道。
“關于這塊表的事情。”
我緊張地等待著他的下文,但他接下來的話,頓時令我心頭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