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你確定這就是中國?"阿卜杜拉緊握著女友莉娜的手,聲音有些顫抖。
"我...我也不知道。"莉娜的眼中滿含淚水,"這和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機場出口處,兩個年輕的非洲面孔顯得那樣無助。
他們手中緊攥著護照和機票,背包里裝著所有的積蓄,原本滿懷期待的中國之旅,卻在踏出機場的那一刻,變成了一場始料未及的震撼。
01
阿卜杜拉第一次見到莉娜,是在亞的斯亞貝巴大學的圖書館里。那個肯尼亞女孩正在翻閱一本關于中國歷史的書籍,封面上印著萬里長城的圖片。
"你也對中國感興趣?"阿卜杜拉輕聲問道。
莉娜抬起頭,眼睛里閃爍著光芒:"從小就想去看看那個神秘的東方國度。"
這句話成了他們愛情的開始,也埋下了這場中國之旅的種子。
阿卜杜拉26歲,埃塞俄比亞人,在大學里學習工程學。莉娜24歲,肯尼亞人,在當地醫院做護士。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卻有著相同的夢想——去中國看看。
在他們的想象中,中國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度。那里有巍峨的長城,有神秘的少林寺,有會功夫的僧人,還有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他們從小就聽長輩們講起中國的故事,那些關于絲綢之路的傳說,關于古老文明的傳奇。
"我想去看看那些古老的寺廟。"莉娜總是這樣說。
"我想學會中國功夫。"阿卜杜拉會認真地回答。
兩人在一起后,這個夢想變得更加真實。他們開始制定計劃,開始為這個遙遠的夢想努力。
攢錢的過程并不容易。阿卜杜拉的助學金微薄,莉娜的護士工資也不高。但他們有決心。阿卜杜拉開始在課余時間幫人修理電腦,莉娜則在周末去診所兼職。
每天中午,阿卜杜拉會帶著自制的簡單午餐到醫院找莉娜。兩人坐在醫院的小花園里,一邊吃著粗糙的三明治,一邊規劃著他們的中國之旅。
"我們先去北京,看天安門。"莉娜用手指在地上畫著地圖。
"然后去西安,看兵馬俑。"阿卜杜拉補充道。
"最后去成都,看熊貓!"兩人異口同聲地說,然后笑了起來。
兩年的時間里,他們幾乎沒有買過新衣服,沒有去過電影院,沒有在餐廳吃過一頓正式的晚餐。所有的錢都被小心翼翼地存起來,裝在一個舊餅干盒里,藏在莉娜宿舍的床底下。
每個月月底,他們會一起清點這些錢,看著數字慢慢增長,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還差300美元。"阿卜杜拉會說。
"下個月就夠了。"莉娜總是充滿希望地回答。
朋友們知道他們的計劃后,都覺得不可思議。
"中國?那么遠,為什么不去南非或者摩洛哥?"同學們會這樣問。
"中國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些古老的建筑嗎?"有人這樣質疑。
但阿卜杜拉和莉娜從未動搖過。他們開始學習簡單的中文,從網上下載了中文學習軟件。雖然發音不標準,但他們練得很認真。
"你好。"
"謝謝。"
"對不起。"
"多少錢?"
他們把這些基本用語寫在小紙條上,貼在宿舍的墻上,隨時復習。
莉娜還專門買了一本中國旅游指南,那是她兩年來買的唯一一本新書。她把這本書翻了無數遍,上面做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
"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她會認真地向阿卜杜拉介紹。
"長城全長超過兩萬公里,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筑奇跡之一。"阿卜杜拉也不甘示弱。
他們甚至學會了使用筷子。雖然在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很難找到正宗的中國餐廳,但他們找到了一家中國人開的小店,老板娘很友善,教他們用筷子吃面條。
"在中國,用筷子是基本禮貌。"老板娘這樣告訴他們。
阿卜杜拉和莉娜認真地練習,手指被筷子磨出了小繭子,但他們樂在其中。
當存夠錢的那一天,兩人激動得徹夜未眠。他們坐在宿舍里,看著那個裝滿鈔票的餅干盒,心情復雜。
"我們真的要去中國了。"莉娜的聲音有些顫抖。
"是的,我們做到了。"阿卜杜拉緊緊擁抱著她。
辦理簽證的過程也充滿了緊張。他們需要提供各種證明文件,銀行流水,工作證明,酒店預訂單。每一份文件都需要翻譯,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問題。
在中國領事館排隊的那天,阿卜杜拉穿上了他唯一的西裝,那是三年前參加朋友婚禮時買的。莉娜則穿著她最正式的裙子,頭發梳得一絲不茍。
簽證官是一個中年中國女性,說話很溫和。她仔細查看了他們的材料,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
"你們為什么要去中國?"
"我們想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阿卜杜拉用英語認真回答。
"你們會說中文嗎?"
"一點點。"莉娜用生硬的中文說道,"你好,謝謝。"
簽證官笑了笑,在他們的護照上蓋了章。
當拿到簽證的那一刻,兩人在領事館門口激動地擁抱,引來了路人的注意。但他們不在乎,他們太高興了。
買機票時,他們選擇了最便宜的航班,需要在迪拜轉機,總飛行時間超過15個小時。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終于可以踏上這段夢寐以求的旅程。
出發前的最后一周,他們的情緒變得復雜起來。興奮中夾雜著緊張,期待中帶著忐忑。
阿卜杜拉的父母專門從鄉下趕來為他送行。老父親拉著兒子的手,眼中含著淚水。
"兒子,到了中國要小心,那里的文化和我們不一樣。"
"爸爸,我會的。"阿卜杜拉抱著父親。
莉娜的母親則更加直接地表達了擔憂。
"女兒,你們兩個人去那么遠的地方,萬一有什么事情怎么辦?"
"媽媽,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而且,阿卜杜拉會保護我。"
朋友們紛紛來為他們送行。大家聚在一起,聽他們講述這個計劃了兩年的夢想。
"你們真的很勇敢。"室友這樣說。
"記得給我們寄明信片。"同事們叮囑道。
"我們一定會的。"阿卜杜拉和莉娜承諾。
最后一夜,兩人收拾行李到很晚。他們把所有需要的物品都檢查了好幾遍:護照、簽證、機票、現金、信用卡、藥品、相機、充電器、旅游指南。
"你覺得我們會喜歡中國嗎?"莉娜突然問道。
"我相信我們會的。那里有我們夢想中的一切。"阿卜杜拉堅定地回答。
他們拿出那本旅游指南,再次翻看著那些熟悉的圖片:天安門的紅墻黃瓦,長城蜿蜒在群山之間,兵馬俑威嚴地矗立,熊貓憨態可掬地吃著竹子。
"明天這個時候,我們就在飛機上了。"莉娜說。
"后天這個時候,我們就到中國了。"阿卜杜拉補充。
他們互相擁抱,心中滿懷期待。在他們的想象中,中國就像那些圖片一樣——古老、神秘、充滿東方韻味。他們即將踏入一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國度,去親眼見證那些聽了無數遍的傳說。
02
凌晨四點的鬧鐘響起時,阿卜杜拉和莉娜幾乎是同時睜開眼睛。他們一夜都沒有睡好,興奮和緊張讓他們輾轉反側。
"今天就是這一天了。"莉娜坐起身,聲音里帶著顫抖。
機場送行的人比預想的多。除了雙方父母,還有十幾個朋友和同事趕來。大家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叮囑著各種注意事項。
"記得每天給家里報平安。"
"拍照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暴露太多個人信息。"
"如果遇到困難,記得聯系大使館。"
辦理登機手續時,地勤人員看到他們的目的地是北京,友善地問:"第一次去中國嗎?"
"是的。"阿卜杜拉點頭,"我們期待了很久。"
"中國是個很棒的國家,你們會喜歡的。"地勤人員笑著說。
在候機大廳里,兩人緊挨著坐在一起,不斷地檢查著隨身物品。莉娜拿出那本旅游指南,再次翻看著即將到達的城市介紹。
"北京,中國的首都,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她輕聲讀著。
"人口超過兩千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卜杜拉接著念道。
登機的時候,兩人的心情達到了頂點。當飛機滑行準備起飛時,莉娜緊緊抓住阿卜杜拉的手。
"我們真的要去中國了。"她重復著這句話,仿佛還不敢相信。
飛機升空的瞬間,兩人同時趴在舷窗邊,看著腳下越來越小的城市。那是他們的家鄉,也是他們即將告別的世界。
第一段飛行到迪拜用了四個小時。在迪拜機場轉機時,他們第一次見識到了現代化機場的規模。巨大的候機樓,琳瑯滿目的免稅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這一切都讓他們感到新奇。
"迪拜機場都這么現代化,中國的機場會是什么樣子?"莉娜好奇地問。
"應該也很不錯吧。"阿卜杜拉猜測道。
在迪拜機場,他們遇到了另一對也要去中國的非洲夫婦。那對夫婦來自尼日利亞,已經是第三次去中國了。
"中國變化很快,每次去都有新的驚喜。"尼日利亞男人熱情地分享著經驗。
"但是北京的交通很復雜,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他的妻子補充道。
從迪拜到北京的飛行時間更長,將近八個小時。飛機起飛后,阿卜杜拉和莉娜興奮地聊了很久,討論著即將開始的行程。
"我們第一天去天安門。"
"第二天去長城。"
"第三天去故宮。"
他們把計劃重復了無數遍,每一個細節都爛熟于心。
飛行過程中,他們試圖從舷窗看外面的風景。經過阿拉伯半島的沙漠時,下面是一望無際的黃沙。經過中亞的山脈時,連綿起伏的雪山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世界真大。"莉娜感嘆道。
當飛機進入中國領空時,機長通過廣播宣布:"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即將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當地時間是晚上九點半,地面溫度18攝氏度。"
聽到這個消息,阿卜杜拉和莉娜同時精神一振。
"我們快到了!"
飛行了十幾個小時后,他們的體力有些透支,但興奮感讓他們依然充滿活力。當飛機開始下降時,他們緊貼著舷窗,急切地想要看到中國的土地。
起初,外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見。但隨著飛機高度的降低,地面的燈光開始顯現。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稀疏的燈點,像是散落在大地上的星星。但隨著飛機繼續下降,燈光變得越來越密集,越來越亮。
"莉娜,你看!"阿卜杜拉激動地指著舷窗外。
莉娜看過去,立即驚呆了。下面是一片燈火的海洋,密密麻麻的燈光像是銀河系倒映在了地面上。無數條光帶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發光網絡。
"這...這是北京嗎?"莉娜不敢置信地問。
在他們的想象中,中國的城市應該是古樸的,安靜的,充滿古典韻味的。但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期。這片燈火的規模之大,亮度之高,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那些燈光比亞的斯亞貝巴整個城市的燈光還要亮。"阿卜杜拉喃喃自語。
隨著飛機進一步下降,他們看到了更多細節。那些光帶原來是道路,上面有無數移動的光點,那是汽車的車燈。高樓大廈的輪廓在夜色中若隱若現,許多建筑物都在閃爍著彩色的霓虹燈。
"這真的是中國嗎?"莉娜的聲音里帶著困惑,"怎么跟我們想象的不一樣?"
阿卜杜拉也感到了同樣的困惑。在他們的印象中,中國應該是一個古老的國度,城市應該是傳統的木質建筑,街道應該是狹窄的石板路,人們應該穿著古裝,騎著馬匹或者坐著馬車。
但從飛機上俯瞰的這座城市,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它看起來如此現代,如此繁華,如此...充滿活力。
飛機最終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當輪胎接觸跑道的那一刻,兩人同時松了一口氣。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他們終于到達了夢寐以求的中國。
"我們到了,我們真的到了。"莉娜的眼中閃爍著淚花。
下飛機時,他們注意到了跟家鄉機場的不同。廊橋很寬闊,很現代化,沒有任何破損或陳舊的痕跡。地面很干凈,燈光很明亮,空調系統讓溫度保持得很舒適。
"這個機場看起來很新。"阿卜杜拉觀察著周圍。
"比我們在迪拜見到的還要現代。"莉娜補充道。
沿著指示牌向入境大廳走去的路上,他們不斷地環顧四周。機場的規模比他們想象的要大得多,各種設施看起來都很先進。
電子屏幕上顯示著各種信息,有中文,也有英文。自動扶梯平穩地運行著,工作人員穿著統一的制服,看起來很專業。
"這里好像一個小城市。"莉娜驚嘆道。
在入境大廳排隊等候時,他們觀察著周圍的中國人。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人都穿著現代化的服裝,有些年輕人甚至穿得很時尚。沒有人穿古裝,沒有人留著長辮子,更沒有人會功夫。
"他們看起來跟我們在電影里見到的不一樣。"阿卜杜拉小聲對莉娜說。
"是的,他們看起來很...現代。"莉娜回答。
這是他們第一次開始意識到,也許他們對中國的想象與現實存在差距。但他們還沒有完全理解這種差距有多大。
03
入境大廳比他們見過的任何建筑都要寬敞明亮。天花板很高,裝飾著現代化的燈具,整個空間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這與他們想象中的中國傳統建筑風格截然不同。
排在前面的是一個中國商務人士,穿著筆挺的西裝,拉著一個銀色的行李箱,在用手機打電話。他說話的聲音很快,雖然阿卜杜拉和莉娜聽不懂中文,但能感受到那種都市人特有的節奏感。
"他看起來很忙。"莉娜觀察著。
"中國人都這么忙嗎?"阿卜杜拉好奇地問。
當輪到他們接受邊檢時,阿卜杜拉的心跳加速了。邊檢官員是一個年輕的中國女性,穿著整齊的制服,表情專業而友善。
"您好,請出示您的護照。"她用英文說道。
阿卜杜拉遞過護照,注意到她的英文發音很標準。邊檢官員熟練地翻看護照,然后在電腦上輸入信息。
"來中國的目的是什么?"
"旅游。"阿卜杜拉回答。
"計劃停留多長時間?"
"兩周。"
"祝您在中國旅行愉快。"邊檢官員蓋完章后,微笑著說道。
整個過程很快,也很順利。這種效率讓阿卜杜拉和莉娜印象深刻。
在行李轉盤等待行李時,他們遇到了一個熱心的中國乘客。那是一個中年男人,剛從同一班飛機上下來,看到他們拿著地圖和旅游指南,主動走過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你們是第一次來中國嗎?"他用英文問道,雖然帶著口音,但表達很清楚。
"是的,我們來旅游。"莉娜回答。
"太好了!中國歡迎你們。"中年男人熱情地說,"如果需要幫助,可以用這個。"
他拿出手機,打開了一個翻譯軟件,向他們展示如何使用。只要對著手機說話,軟件就能實時翻譯成中文或英文。
"這太神奇了!"阿卜杜拉驚嘆道。
中年男人笑了笑:"這在中國很普通。大家都用智能手機,很方便的。"
這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中國的科技應用,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翻譯軟件,但已經讓他們感到驚喜。
取到行李后,他們需要買地鐵票去市區。在自助售票機前,他們遇到了困難。售票機有中文界面,雖然也有英文選項,但操作起來還是有些復雜。
正當他們猶豫不決時,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主動走過來幫忙。她穿著地鐵公司的制服,胸前佩戴著服務徽章。
"需要幫助嗎?"她用英文問道。
"我們想買去市中心的地鐵票。"莉娜說。
"沒問題,我來幫你們。"工作人員熟練地操作著售票機,"你們是去哪個站?"
阿卜杜拉拿出手機,打開酒店預訂信息:"王府井附近。"
"那你們需要坐機場快軌,然后轉2號線。"工作人員耐心地解釋著路線,還在地圖上給他們標注了轉乘點。
買票的過程中,阿卜杜拉注意到這里也支持手機支付。許多中國乘客只是拿出手機掃了一下二維碼,就完成了購票。
"他們都不用現金嗎?"他好奇地問工作人員。
"現在大部分人都用手機支付,很方便。"工作人員解釋道,"你們也可以下載支付軟件,但可能需要中國的銀行卡。"
這又是一個讓他們感到新奇的細節。在他們的家鄉,現金仍然是主要的支付方式,手機支付還不太普及。
走向地鐵站臺的路上,他們繼續觀察著周圍的環境。機場內的指示牌很清楚,有中英文對照,很容易找到方向。自動扶梯很多,而且運行得很平穩。
"這里的設施真的很完善。"莉娜評價道。
在等地鐵的時候,他們注意到站臺很寬敞,也很干凈。電子屏幕顯示著下一班列車的到達時間,精確到分鐘。
"下一班車兩分鐘后到達。"阿卜杜拉讀著屏幕上的英文顯示。
"真的很準時。"莉娜說。
當機場快軌到達時,他們被列車的外觀震撼了。這是一列非?,F代化的列車,流線型的外形,銀色的車身,看起來像是科幻電影中的交通工具。
"這就是中國的地鐵嗎?"阿卜杜拉不敢置信地問。
車廂內部同樣讓他們印象深刻。座椅舒適,空調涼爽,車窗明亮,整體環境非常清潔。電子屏幕顯示著路線圖和到站信息,還有英文播報。
"女士們先生們,列車即將啟動,請注意安全。"
列車啟動時幾乎沒有噪音,加速很平穩。通過車窗,他們看到了外面快速掠過的景色。
"它跑得好快。"莉娜驚嘆道。
"而且很安靜。"阿卜杜拉補充。
在機場快軌上,他們開始更仔細地觀察其他乘客。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機,有的在看視頻,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看新聞。幾乎每個人都有智能手機,而且看起來都是很新的款式。
"他們的手機看起來都很先進。"莉娜小聲對阿卜杜拉說。
"是的,比我們用的要好很多。"阿卜杜拉回答。
到達市中心需要轉乘。在轉乘站,他們再次被震撼了。這是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有多條地鐵線路在此交匯。各種商店、餐廳、咖啡館林立,簡直就像一個地下城市。
"這里比我們整個城市的商業區還要熱鬧。"莉娜驚嘆道。
在尋找2號線入口的過程中,他們迷了路。正當他們拿著地圖困惑地東張西望時,一個中國大學生主動走過來幫助他們。
"你們需要幫助嗎?"他用流利的英文問道。
"我們要去2號線,但找不到入口。"阿卜杜拉說。
"跟我來,我也坐2號線。"大學生熱情地說。
在去2號線的路上,大學生主動介紹起北京的情況。
"你們是第一次來北京嗎?來多長時間?"
"兩周,我們想看看中國的歷史文化。"莉娜回答。
"那你們一定要去故宮和長城,還有頤和園。"大學生推薦道,"不過北京變化很快,除了古跡,還有很多現代化的地方值得看看。"
"現代化的地方?"阿卜杜拉有些困惑。
"比如CBD商務區,那里有很多摩天大樓。還有三里屯,那里很時尚。"大學生解釋道。
這些地名對阿卜杜拉和莉娜來說都很陌生。在他們的旅游指南中,重點介紹的都是歷史古跡,對于北京的現代化面貌涉及很少。
坐上2號線后,他們繼續觀察著周圍的一切。這條線路上的乘客更多,更加多樣化。有穿著職業裝的上班族,有背著書包的學生,有拎著購物袋的家庭主婦,還有像他們一樣的外國游客。
通過地鐵車窗,他們偶爾能看到外面的街景。雖然是晚上,但街道上依然很亮,霓虹燈閃爍,車流不息。
"外面看起來很熱鬧。"莉娜觀察著。
"是的,這個城市好像從不睡覺。"阿卜杜拉回答。
在機場內的這段經歷,已經讓他們開始重新思考對中國的印象。這里的科技水平、基礎設施、服務質量,都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但這還只是開始。真正的震撼,還在等著他們。
04
地鐵在王府井站停下時,阿卜杜拉和莉娜拖著行李走出車廂。站臺上人流如織,但秩序井然。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走路的節奏都很快。
"這里的人走路都這么急嗎?"莉娜有些跟不上節奏。
"可能是因為這里生活節奏很快吧。"阿卜杜拉猜測道。
沿著指示牌向出口走去,他們經過了地下商業街。即便是晚上十點多,這里的店鋪大多還在營業,顧客絡繹不絕。有賣服裝的,有賣電子產品的,還有各種小吃店。
"這么晚了還有這么多人購物?"莉娜驚訝地問。
"看起來這里的商業很發達。"阿卜杜拉回答。
在一家手機店前,他們停下了腳步。櫥窗里展示著各種款式的智能手機,價格標簽上的數字讓他們咋舌。
"這些手機看起來都很高級。"莉娜說。
"價格也不便宜。"阿卜杜拉看著價格標簽。
一個店員注意到了他們,走出來用英文介紹:"這些都是最新款的,功能很強大。你們要買手機嗎?"
"我們只是看看。"阿卜杜拉禮貌地回答。
"沒關系,歡迎隨時來看。"店員很友善。
繼續往前走,他們看到了一家24小時便利店。店內燈火通明,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商品,幾個顧客在挑選商品。
"便利店24小時營業?"莉娜覺得不可思議。
"看起來是的。"阿卜杜拉確認道。
在便利店里,他們買了兩瓶水。結賬時,收銀員熟練地掃描商品條碼,然后說:"一共8塊錢。"
阿卜杜拉拿出現金,但收銀員指了指收銀臺上的二維碼:"可以掃碼支付,很方便。"
"我們沒有中國的支付軟件。"莉娜解釋道。
"沒關系,收現金也可以。"收銀員笑著收下錢,找了零錢。
走出便利店,他們在王府井大街上站了一會兒。即使是夜晚,這條街道依然很熱鬧。街道兩邊的建筑都很高大,霓虹燈牌閃爍著各種顏色的光芒。
"這條街好寬。"莉娜觀察著。
"而且很熱鬧。"阿卜杜拉補充。
沿著大街向酒店方向走去,他們不斷地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商店、餐廳、咖啡館一家接一家,許多店鋪都還在營業。路上行人很多,有本地人,也有外國游客。
在一家書店前,他們停下來看櫥窗。書店里還有很多顧客在看書,有些人坐在地上,專心地閱讀著。
"這么晚了還有人在書店看書?"莉娜驚訝地問。
"中國人很愛學習嗎?"阿卜杜拉也很好奇。
經過一家餐廳時,他們聞到了誘人的香味。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坐滿了顧客,服務員忙碌地穿梭著。
"看起來很香。"莉娜說。
"我們明天可以試試中國菜。"阿卜杜拉提議。
終于找到了他們預訂的酒店。這是一家中檔酒店,外觀很現代,大堂裝修得很精致。前臺工作人員穿著整齊的制服,服務很專業。
"歡迎光臨,請問您有預訂嗎?"前臺工作人員用英文問道。
辦理入住手續時,前臺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酒店的各種設施和服務,還給了他們一張地圖,標注了附近的景點和交通信息。
"您們是第一次來北京嗎?"工作人員友善地詢問。
"是的,我們很期待。"莉娜回答。
"北京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祝您們旅行愉快。"工作人員笑著說。
到達房間后,兩人終于可以放松一下。房間不大,但很干凈,設施齊全。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是,房間里有免費的WiFi,速度很快。
"網絡這么快。"阿卜杜拉連接WiFi后驚嘆道。
"我們可以給家里發消息報平安了。"莉娜說。
坐在酒店房間里,兩人開始整理這一天的經歷。從下飛機到入住酒店,雖然只有幾個小時,但他們的感受已經很復雜了。
"中國比我們想象的要現代化很多。"莉娜總結道。
"是的,機場、地鐵、街道,都很先進。"阿卜杜拉同意。
"但這里的人看起來跟我們想象的不一樣。"莉娜繼續說,"他們穿著很現代,用著智能手機,生活節奏很快。"
"我以為會看到更多傳統的東西。"阿卜杜拉有些困惑,"古裝、馬車、功夫什么的。"
兩人拿出那本旅游指南,再次翻看著上面的圖片。那些古老的建筑、傳統的服裝、神秘的氛圍,與他們今天看到的現實形成了鮮明對比。
"也許明天去天安門就能看到傳統的中國了。"莉娜安慰自己。
"是的,那里一定有我們想象中的中國。"阿卜杜拉附和道。
通過酒店房間的窗戶,他們可以看到外面的街景。即使已經是深夜,街道上依然燈火通明,車輛來往不斷。遠處的高樓大廈閃爍著彩色的燈光,整個城市看起來充滿活力。
"這個城市真的很大。"莉娜看著窗外說。
"而且很現代。"阿卜杜拉補充。
他們開始討論明天的計劃。原本的安排是早上去天安門廣場,下午參觀故宮,晚上在附近的老胡同轉轉。
"天安門應該能讓我們看到真正的中國文化。"莉娜期待地說。
"故宮里一定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阿卜杜拉也很興奮。
"胡同里應該能看到傳統的生活方式。"莉娜補充道。
雖然今天的經歷讓他們有些意外,但他們依然充滿期待。在他們心中,中國應該是古老與現代并存的,現代化的一面他們已經見識到了,明天就能看到傳統的一面。
睡前,他們給家人發了消息,報告平安到達的消息。
"我們到北京了,一切都很好。這里很現代化,明天開始正式觀光。"
收到家人們關心的回復后,兩人才安心地準備休息。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莉娜說。
"我們終于在中國了。"阿卜杜拉感慨道。
他們關燈準備睡覺,但興奮讓他們難以入眠。窗外城市的霓虹燈光透過窗簾照進房間,提醒著他們,他們真的已經到達了這個夢寐以求的國度。
雖然到目前為止看到的中國與想象有些不同,但他們相信,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還在等著他們去發現。明天,當他們走出酒店大門,真正踏上北京的街頭時,一切就會變得清晰了。
第二天他們站在酒店自動門門口
當自動門緩緩打開的瞬間,眼前的景象讓阿卜杜拉和莉娜徹底愣住了。
兩人同時停下腳步,瞪大雙眼,仿佛時間靜止了一般。
莉娜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聲音顫抖:"阿卜杜拉,這...這真的是現實嗎?"阿卜杜拉的手開始微微顫抖,喃喃自語:"這是現實世界嗎?我們是不是走錯地方了?"
兩個遠道而來的非洲青年,原本滿懷的期待瞬間被無法言喻的震撼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