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機已經確定降落北京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放話"可能很快訪華",而中國作為東道主,正靜靜注視著這場大國博弈的微妙走向。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人辦事向來直接,這次普京訪華的安排就透著股"鐵了心要來"的勁兒。根據塔斯社6月22日的報道,普京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親口證實,這次訪問要足足持續4天——從8月31日到9月3日。熟悉俄羅斯外交風格的人都知道,普京出訪很少超過3天,這次破天荒的安排,擺明了是要把中國當成"重中之重"。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的表態更直接:"我們正為北京之行做籌備。"這話聽著平常,但放在俄烏沖突僵持、西方制裁加碼的背景下,簡直就是向全世界宣告:俄羅斯的"向東轉"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期國策。
看看具體行程就知道,普京這趟可不只是來走個過場。俄方數據顯示,中俄貿易額已經突破2400億美元,其中90%以上甩開了美元結算,這趟來估計又要簽幾個讓西方睡不著覺的大單。
比起俄方的直來直去,美國那邊的表態就曖昧多了。近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時,突然扔出一句"可能在不遠的將來訪華"。這話聽著像是隨口一提,但在外交圈里,總統的每句話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普京(資料圖)
仔細琢磨特朗普這半年來對俄羅斯的態度,簡直像坐過山車。2月份剛上任時,他還興致勃勃地跟普京通電話,說什么"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甚至放風要在沙特見面。結果到了7月,畫風突變——先是罵普京"瘋了",接著又宣布要給烏克蘭送"愛國者"導彈,還是讓歐盟買單的那種。
這種反復橫跳背后,其實是特朗普面臨的兩難選擇:來北京吧,能秀一把"世界領袖"的范兒,說不定還能在中美經貿談判上撈點實惠;可要是真和普京同框,國內那幫鷹派非得炸鍋不可。所以白宮現在的策略很明確:話先放出去,看看中俄什么反應,再決定下一步怎么走。
要說這場大戲里最會打太極的,還得數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有媒體剛炒作"中美俄峰會",佩斯科夫就出來滅火:"我們對普京與特朗普會晤的可能性一無所知。"這話聽著像否認,但細品就發現根本沒把路堵死。
沒多久,他在接受俄羅斯-1頻道采訪時突然改口:"會晤是可能的,勢在必行,只是時間問題。"還特意強調"可能要簽重大協議"。看到沒?俄方的底線很明確:見面可以,但不能是禮節性的握手拍照,必須得有干貨。
普京(資料圖)
在這場大國博弈里,中國的位置最微妙——既是東道主,又是美俄都想拉攏的對象。但看看中方的反應,簡直淡定得不像話。
對于特朗普來不來?"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既保持了禮儀,又沒給外界過度解讀的空間。這種舉重若輕的態度,背后是對局勢的清醒判斷:
普京的4天行程透著務實,特朗普的曖昧表態藏著算計,而中方的淡定背后是足夠的戰略自信。
佩斯科夫那句"勢在必行"的會晤預言,與其說是近期計劃,不如說是給未來埋下的伏筆。畢竟在俄烏沖突、能源危機這些硬核問題面前,大國元首們的每一次握手,都需要足夠的籌碼來支撐。
所以最終答案可能很簡單:北京會不會見證歷史性會晤?華盛頓可能還在想。而中國要做的,就是繼續端好主場這盤棋,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強求也沒用——畢竟,大國博弈這場戲,從來都不是一兩天就能演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