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內蒙古烏努格吐山選礦廠遇難身亡,原因是格柵板脫落了。
這是個意外,但是仔細想想,其中又有很多很荒誕的地方。
我理解的大學生參觀實習,就是走個過場,哪怕是985大學生。沒有實習經歷,就會影響拿畢業證。
要求學生去實際的生產單位參觀,對于大學和企業來說,已經成了某種流水線性質的事。
隨著這些年大學的擴招,大學生早就不是幾十年前的“天之驕子”了。所以對于企業來說,誰來參觀了,參觀效果如何,這個并不重要。電視劇里面拍攝的,大學生到生產車間進行技術指導,并有領導陪同的畫面,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是“那種”大學生。
在領導缺位的車間,其中的安全風險如何,這個也是無人過問的。沒出事,那就是百分之百的零風險,就是生命大于天。一旦事,上了熱搜了,人們才會仿佛痛定思痛一般,想起來,哎,這些地方還真是有風險危險呢!
但是為何不早一點解決問題呢。2023年內蒙古應急管理局就對該廠下發了整改通知:“格柵板承載力不足,多處銹蝕,安全警示標識缺失,限期三個月整改。”
到底整改了嗎,整改效果如何?整改質量是否有后期的審查呢?還是提交一堆紙質材料,這就算完了?
對于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到處充滿了很多走過場、走流程、應付著來的事,發生危機事件了,那就是認栽,倒霉,但是對于許多局部的具體問題,卻沒有具備基本技術和安全素養的人檢查和承擔責任。
格柵板這東西是生產車間極其常見的玩意,沒有任何復雜的技術含量,又不像那些大型的設備,這個板也不貴,但是涉事企業為什么就是不愿意換呢,難道是因為沒錢?
我們可以把災難解釋為,那些參觀實習的大學生,是壓垮格柵板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偏巧是他們。
但是如果不是發生在大學生身上呢,而是發生在普通的工人身上,那背后不也是一個個家庭嗎?這些看不見的生產環節上的“黑洞”,難道真的復雜到沒有辦法解決了嗎?
我看了很多關于遇難大學生成長經歷的報道,3個遼寧朝陽,2個河北邯鄲,1個黑龍江綏化。他們有一些是從村里面考出來的,留守兒童,沉默寡言,踏實用工,不敢拖累家庭,用很少的錢讀完了初中高中,日日夜夜的苦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了985大學,盡管家人可能對他選擇的專業也了解的不多,但是礦這個東西,聽上去就含金量十足。事實上,他們本計劃在10月份簽約去非洲、南美這些地方,因為還有助學貸款要還。
他們遠遠比董小姐這些富家子弟要懂事得多,也更勤奮的多。但是最乖的孩子,為何卻更容易受到傷害。
每次出現這樣的事,我都會覺得心里面灰蒙蒙的,對于事后的處罰也感到十分索然而空洞。擠在格柵板上的他們,只是為了離老師更近一點,以便于聽清楚老師對于技術的講解。但是那么認真有什么用呢,能學到多點技術?是不是不那么認真,離遠一點,反倒是救了自己呢?我想不明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