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當李雅婷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防盜門時,母親陳月華正呆呆地坐在那張已經用了十幾年的布藝沙發上,目光渙散地盯著對面墻上的掛歷。
這樣的場景,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十八年。
從她十歲那年母親遭遇車禍開始,陳月華就像是被抽走了靈魂一般,時而清醒時而糊涂,大部分時間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媽,我買菜回來了。」李雅婷輕聲說道,將手中的塑料袋放在茶幾上。
但今天有些不一樣。
陳月華緩緩轉過頭,那雙原本渾濁的眼睛突然變得異常清亮,清亮得讓李雅婷心中一驚。
「雅婷,咱們該回深圳了。」母親的聲音清晰得令人不敢置信。
「媽,您在說什么?咱們從來沒去過深圳啊。」
「不對。」陳月華的語氣出奇地堅定,「我在那里有工廠,有房子,還有...很多錢。」
李雅婷愣住了。
這個糊里糊涂了三十八年的母親,從來沒說過這么具體、這么清楚的話......
01
江西贛州的十一月,空氣中帶著絲絲涼意。
李雅婷把二手轎車停在老舊小區門口,看了看手機,下午四點一刻。
她已經習慣了這個時間點回家,給母親準備晚飯,陪她說說話。
四十八歲的女人,頭發因為長期的勞累已經有了不少白絲,每天在超市當收銀員工作八小時,月薪三千二,勉強夠母女倆的基本開銷。
「小李,又回來照顧你媽了?」樓下乘涼的張阿姨看到她,總是會這樣問一句。
「嗯,剛下班。」李雅婷點點頭,提著從市場買來的青菜和一小塊排骨上樓。
一推開門,母親陳月華還是那副模樣——坐在沙發角落,呆呆地看著前方。
電視開著,但她從不關注屏幕上播放什么,就那樣靜靜坐著,像一尊雕像。
七十二歲的老人,滿頭銀發,臉上的皺紋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三十八年前那場車禍,讓她的大腦受到嚴重創傷,從那以后就時清醒時糊涂,醫生說這叫「創傷性腦損傷后遺癥」。
有時候她能認出女兒,會笑著叫「雅婷」;
有時候把李雅婷當成陌生人,警惕地問「你是誰,怎么在我家」;
更多時候,她就這樣安靜地坐著,對外界毫無反應。
「媽,我回來了。」李雅婷在母親身邊坐下,輕撫著她的手。
陳月華的手很涼,很瘦,青筋突出,像枯萎的樹枝。
李雅婷起身去廚房洗菜。
水龍頭流出的自來水冰涼刺骨,她一邊洗著青菜一邊在心里盤算著這個月的開支:
房租一千二,母親的藥費八百,生活費七百,電費水費兩百,還剩下三百塊錢做應急。
夠了,總是夠的。再難也要撐下去。
這些年來,不是沒有人勸過她:「把你媽送到養老院算了,你還年輕,應該為自己考慮考慮。」
但李雅婷從來沒動搖過。
母親養育了她,現在母親病了,照顧她是天經地義的事。
再說,有時候母親清醒的時候,會握著她的手說:「雅婷,媽媽對不起你。」那種愧疚和依戀,讓李雅婷心疼得無法言喻。
「雅婷。」母親的聲音從客廳傳來。
「嗯,媽,我在這兒。」
「你爸爸呢?他怎么還不回來?」
李雅婷的手在水龍頭下停頓了一下。父親在她十五歲那年因為工傷去世了,但母親經常會這樣問。
「爸爸出差了,過幾天就回來。」她依然這樣回答。
有些謊言,是最溫柔的真話。
02
晚飯很簡單:青菜蛋花湯,紅燒排骨,還有兩碗米飯。
李雅婷一勺一勺地喂母親吃飯,動作輕柔而耐心。陳月華有時會配合地張嘴,有時會轉過頭拒絕,像個任性的孩子。
「媽,今天感覺怎么樣?有沒有哪里不舒服?」李雅婷邊喂飯邊問。
陳月華嚼著排骨,沒有回應。
李雅婷已經習慣了這種單方面的對話。她需要聽到自己的聲音,這樣心里會踏實一些,不那么孤獨。
飯后,李雅婷幫母親洗漱,扶她上床休息。然后自己坐在客廳的小桌前,拿出一個破舊的賬本,開始記錄今天的花銷。
排骨十五塊,青菜三塊,米五塊......
每一筆錢都要記得清清楚楚。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像走鋼絲,稍不注意就會掉下去。
李雅婷有時候會想,如果沒有母親的拖累,她的生活會不會輕松一些?也許可以找個更好的工作,也許可以重新開始一段感情......
但這種想法只會在腦海中閃現幾秒鐘,隨即就被深深的愧疚感淹沒。
「雅婷。」母親又在叫她。
「什么事,媽?」李雅婷放下筆,走到臥室門口。
「我想回家。」陳月華的聲音帶著一種奇怪的清晰感。
「咱們就在家啊,媽。」
「不是這個家。」陳月華慢慢坐起身,眼神中有一種李雅婷從未見過的專注,「是深圳的家。」
李雅婷愣了一下。深圳?母親從來沒提過深圳。她們是土生土長的贛州人,從小到大都沒離開過這座城市。
「媽,您沒去過深圳。咱們一直住在這里。」
「我去過!」陳月華的聲音突然變得激動,但仍然保持著難得的清晰,「我在那里有廠子,有房子,有......」
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努力回憶什么。
「有很多錢。」
李雅婷嘆了口氣。又開始說胡話了。母親的病情就是這樣,偶爾會編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記憶。
她轉身準備離開,卻聽到身后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
回頭一看,陳月華竟然下了床,蹣跚地走向衣柜,顫抖著手在里面摸索什么。
「媽,您在找什么?」李雅婷趕緊過去扶住她。
「盒子......那個盒子......」陳月華嘴里念叨著,手在衣柜最下層摸索,「就在這里......一直在這里......」
李雅婷順著母親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衣柜的最角落里有一個鐵盒子。
這盒子她見過,從小就在那里放著,但母親從來不讓她碰,她也就沒有在意過。
「就是這個!」陳月華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證據都在里面!」
03
鐵盒子不大,大約鞋盒一半的尺寸,表面已經銹跡斑斑,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李雅婷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搬到客廳的茶幾上。
陳月華跟在后面,動作比平時靈活得多,就像突然恢復了正常的行動能力。
「鑰匙在哪里,媽?」李雅婷看著盒子上的小鎖頭問道。
「在這里。」陳月華伸手進貼身的口袋,掏出一把小鑰匙。
這鑰匙李雅婷從來沒見過。黃銅材質,已經氧化發黑,看起來和盒子一樣有年代感。
母親的手在輕微顫抖,但動作很堅決。鑰匙插進鎖孔,輕輕一轉,咔嚓一聲,鎖頭彈開了。
盒子打開的那一瞬間,李雅婷瞪大了眼睛。
最上面是一張已經發黃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個年輕的女人,穿著考究的職業裝,站在一棟現代化的廠房門前。女人的容貌......和年輕時的母親幾乎一模一樣。
「這是我,三十歲的時候。」陳月華指著照片,聲音前所未有的清晰,「在深圳。」
李雅婷仔細端詳這張照片。
背景確實是一片工業區,現代化的廠房,寬闊的馬路,還有遠處高聳的建筑群。這絕對不是贛州的風景。
但是......母親三十歲的時候,自己都已經出生了。
那時候她們住在老舊的單位房里,母親在當地的紡織廠上班,條件艱苦得很。
哪來的這樣的照片?
「媽,這照片是哪來的?」李雅婷的聲音有些顫抖。
「我的廠子。」陳月華回答得簡單而肯定。
她繼續從盒子里往外拿東西。
第二樣是一疊文件。
李雅婷接過來一看,整個人都僵住了。
最上面的是一份房產證復印件,戶主姓名:陳月華。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南區松坪街道126號。房屋面積:320平方米。
發證日期:1992年8月20日。
這房產證看起來完全不像偽造的。紙張的質感,印章的清晰度,格式的規范性,都透露著真實感。
「媽,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雅婷的聲音都在發抖。
陳月華沒有回答,而是從盒子里拿出了第三樣東西——一個銀行存折。
李雅婷翻開存折,腿差點軟了。
戶名:陳月華
開戶銀行:中國銀行深圳分行
開戶時間:1991年6月15日
最后一筆存款:1992年9月10日,八十萬元
當前余額:一千二百三十六萬七千八百元
一千二百三十六萬!
這個數字對于月薪三千二的李雅婷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這相當于她不吃不喝工作三百多年的收入。
「媽,這些......這些都是真的嗎?」李雅婷的聲音幾乎是在哭泣。
陳月華看著她,眼神依然保持著那種令人不安的清晰。
「當然是真的。」她說,「我是陳月華,深圳華月制衣廠的老板。」
「制衣廠?」
「我自己開的。」陳月華的聲音很平靜,完全不像一個糊涂了三十八年的人,「從三個人的小作坊,做到三百人的大廠。」
李雅婷從來沒聽母親說過這些。在她的記憶里,母親一直都是普通的紡織工人,沒有什么特別的經歷。
「那您為什么在贛州?為什么不在深圳?」
「因為我遇到了你爸爸。」陳月華的眼神開始變得迷茫,但聲音仍然清晰,「李建華,一個普通的鐵路工人。」
「您是為了爸爸才離開深圳的?」
「是的。」陳月華點點頭,「我愛上了他,就跟他回了贛州。把廠子交給了合伙人管理。」
她又從盒子里拿出一封信,信封已經發黃,上面寫著「月華姐收」。
李雅婷打開信封,里面是一張信紙,字跡工整但有些模糊:
「月華姐,您走了這么多年,廠子一直為您保留著股份。按照當初的約定,我們每年都會把您的分紅存入您指定的賬戶。這些年來,廠子發展得很好,您的股份價值已經超過了兩千萬。如果您想回來,我們隨時歡迎。如果不回來,這些錢就留給您的孩子吧。希望您在贛州生活愉快。——您的老朋友 王建國,1992年9月1日」
李雅婷看完信,手抖得厲害。
如果這些都是真的,那她和母親就不是她一直以為的窮困母女。她們在深圳有巨額財產,銀行里有上千萬存款。
但這一切都太不真實了,像一場荒誕的夢。
04
李雅婷凝視著手中的這些文件,內心五味雜陳。
三十八年來,她和母親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
為了省錢,她們住在最便宜的老舊小區;
為了母親的醫藥費,她從來不敢給自己買一件像樣的衣服;
為了維持生計,她在超市里一站就是八個小時,腰酸背痛也不敢請假。
而現在,母親告訴她,她們其實很有錢,非常有錢。
這種巨大的落差,讓李雅婷一時間無法接受。
「媽,您為什么從來沒告訴過我這些?」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陳月華看著她,眼神又開始變得渙散。
「告訴你什么?」她問,語氣重新變得迷茫。
李雅婷意識到,母親又糊涂了。剛才的清醒只是暫時的,就像這些年來無數次短暫的清醒一樣。
但這次不同。這次她留下了證據。
李雅婷仔細地將這些文件收好,放進自己的臥室。
整個晚上,她都沒有睡好。腦海中反復出現那些數字:1236萬,深圳,制衣廠,陳月華......
會不會這些都是假的呢?會不會是母親的幻覺癥狀,自己編造了這些證件?
但是那張照片,那些文件的質感,還有存折上的印章,都顯得那么真實。
第二天一早,李雅婷請了假,決定去銀行驗證一下真相。
她仔細地收拾好母親的證件,包括身份證、存折,還有那些房產文件,然后來到了中國銀行贛州分行。
05
銀行大廳里人不多,李雅婷緊張地排在隊伍中,手心都出了汗。
她一遍遍地在心里演練著待會兒要說的話,同時也在心里做著各種假設:如果這些都是真的,她該怎么辦?
如果是假的,她又該如何面對?
「您好,請問需要什么服務?」柜臺工作人員禮貌地詢問。
「我想查詢一下這個存折的余額。」李雅婷將母親的存折遞了過去,聲音有些顫抖。
工作人員接過存折,在電腦上敲擊了幾下,然后皺起了眉頭。
「請稍等,我需要確認一下。」她起身走向后面的辦公區,和一位年長的主管交談了幾句,然后又回到柜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