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地名人名虛構(gòu),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給我滾下去!帶著你的孩子,立刻!"
金發(fā)空姐的咆哮聲響徹整個機艙。李曉梅死死抱著懷里的女兒,渾身顫抖:"憑什么?我們買了票!"
"憑什么?"空姐冷笑,"就憑你們是亞洲人!"
2019年8月15日,某機場,一場震驚全網(wǎng)的歧視事件正在上演。
01
登機前一切都很順利。
李曉梅提前三個月就開始準備這次旅行。
作為一名單親媽媽,她想在女兒上幼兒園前,帶她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巴黎鐵塔、威尼斯水城、瑞士雪山……她在手機相冊里存了上百張風景照,幻想著和女兒在每個地標前的合影。
為了這次旅行,她特意報了英語口語班,每天晚上等女兒睡著后,對著手機練習旅游常用語。她還加了好幾個歐洲旅游群,向有經(jīng)驗的媽媽請教帶娃出行的注意事項。
"記得帶退燒藥和止瀉藥。"
"飛機上一定要準備安撫奶嘴。"
"歐洲酒店大多不提供拖鞋,要自己帶。"
她把這些建議一條條記在本子上,生怕遺漏任何細節(jié)。
出發(fā)前一晚,李曉梅幾乎沒怎么睡。她反復檢查行李,確認護照、機票、酒店預訂單都在。
給小雨準備的東西裝了滿滿一個大箱子:尿不濕、奶粉、輔食、換洗衣服、常用藥品、玩具、繪本……
"媽媽,我們要去哪里呀?"小雨揉著眼睛問。
"去看鐵塔,很高很高的鐵塔。"李曉梅抱起女兒,指著手機里的照片。
"哇!"
小雨的眼睛亮了起來,"小雨要爬上去!"
"好,媽媽帶你爬上去。"李曉梅親了親女兒的額頭,心里充滿期待。
8月15日下午,她們早早來到機場。
李曉梅推著行李車,小雨坐在上面,興奮地東張西望。
"媽媽,飛飛!"兩歲的小雨指著停機坪上的飛機,在行李車上扭動。
辦理值機時,柜臺小姐看到小雨可愛的樣子,還特意送了一個飛機貼紙。
小雨開心地貼在自己的小背包上,逢人就炫耀:"飛機!我的!"
安檢、邊檢,一切都很順利。在候機廳里,小雨跑來跑去,對什么都充滿好奇。
李曉梅跟在后面,時刻注意著她的安全。
"小朋友,要和媽媽去哪里玩呀?"旁邊一位老奶奶慈祥地問。
"看鐵塔!"小雨大聲回答,還比劃著"很高很高"的手勢。
周圍的人都被逗笑了。李曉梅不好意思地笑笑,心里卻很自豪。雖然是單親媽媽,但她努力給女兒最好的。
下午2點35分,登機廣播響起。李曉梅背著雙肩包,左手拎著兒童推車,右手抱著女兒,跟在隊伍后面慢慢前行。
登機口,兩位空姐正在檢查登機牌。李曉梅注意到她們都是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胸牌上寫著"Emma"和"Lisa"。
"您好,歡迎登機。"
Emma露出職業(yè)化的微笑,但眼神在看到小雨時明顯停頓了一下。
"請問可以幫我把推車放到行李架上嗎?"李曉梅用英語問道,懷里的小雨有些沉。
Emma看了一眼推車,微微皺眉:"這個需要您自己處理,我們正在忙。"
說完就轉(zhuǎn)身去迎接下一位乘客。
李曉梅有些尷尬。在國內(nèi)航班,空乘通常都會主動幫忙。
她只能單手抱著孩子,艱難地想把推車舉起來。
"我來幫您。"身后傳來一個聲音。
是一位二十多歲的中國小伙子,他接過推車,輕松地放到了行李架上。
"謝謝你。"李曉梅感激地說。
"沒事,我也是帶孩子出門才知道多不容易。"
小伙子笑了笑,"我叫陳明,在德國留學,您是去旅游嗎?"
"是的,帶女兒去看看世界。"李曉梅回答。
"挺好的,祝你們旅途愉快。"陳明回到自己的座位。
李曉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37H,經(jīng)濟艙中段靠窗。
旁邊坐著一位五十多歲的德國男人,西裝革履,正在看報紙。
"Excuse me."李曉梅小聲說,想過去坐到里面。
德國男人抬頭看了她們一眼,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但還是站起來讓她們過去。
坐定后,李曉梅開始安頓女兒。她把小雨最喜歡的毛絨兔子拿出來,又從包里掏出濕巾給她擦手。
小雨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小手不停地拍打著舷窗:"媽媽,云云!"
"對,一會兒我們就要在云上面飛了。"李曉梅耐心解釋。
鄰座的德國男人又皺了皺眉,把報紙舉得更高了些。
機艙里陸續(xù)坐滿了乘客。
李曉梅注意到,這個航班上亞洲面孔不多,大部分是歐洲人。
有幾個中國乘客分散坐在不同位置,還有一個韓國家庭坐在前面幾排。
"各位乘客下午好,歡迎乘坐XX航空公司飛往巴黎的航班……"廣播響起,先是德語,然后是英語,最后才是中文。
空乘人員開始演示安全須知。Emma負責經(jīng)濟艙這一段,她機械地做著動作,目光偶爾掃過李曉梅這邊時,總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冷淡。
飛機艙門關(guān)閉,機艙里的溫度開始升高。小雨穿著小外套,臉蛋紅撲撲的。
"熱熱。"她拽著衣服,不安地扭動。
李曉梅趕緊幫她脫掉外套,又從包里拿出小扇子給她扇風。可是密閉的空間和陌生的環(huán)境讓孩子越來越煩躁。
"媽媽,出去。"小雨小聲說。
"不能出去,寶貝。飛機要起飛了,我們要系好安全帶。"李曉梅一邊說一邊給她系安全帶。
小雨不喜歡被束縛的感覺,開始掙扎:"不要!不要帶子!"
"乖,就一會兒,等飛機飛起來就好了。"李曉梅努力安撫。
可是兩歲的孩子哪里懂這些道理。安全帶讓她很不舒服,加上機艙里的壓抑感,小雨開始踢腿表示抗議。她的小腳不小心碰到了前面的座椅。
"麻煩您管好孩子。"
前排的乘客回過頭,是一位金發(fā)碧眼的中年女士,說話時表情很不耐煩。
"對不起,對不起。"李曉梅連忙道歉,雙手按住小雨的腿。
"媽媽,出去!要出去!"小雨的聲音突然大了起來,帶著哭腔。
周圍的乘客紛紛側(cè)目。
有人搖頭,有人嘆氣,還有人直接翻了個白眼。
李曉梅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她趕緊從包里掏出iPad,打開小雨最喜歡的動畫片。
"看,是小豬佩奇!"
小雨被吸引了幾秒鐘,但很快又推開了iPad:"不看!要下去!"
"寶貝,我們不能下去,飛機要飛了。等到了巴黎,媽媽帶你去吃好吃的,好不好?"李曉梅聲音都在發(fā)抖。
"不要!現(xiàn)在就要下去!"小雨開始大哭起來。
那種尖銳的童聲在安靜的機艙里格外刺耳。前后左右的乘客都露出了厭惡的表情。
"Oh my god!(我的天啊)"
鄰座的德國男人重重地合上報紙,"Can't you control your child?(你難道管不住你的孩子嗎?)"
李曉梅雖然英語不太好,但這句話她聽懂了。
她漲紅了臉,用蹩腳的英語回答:"Sorry, she is scared. First time on plane.(抱歉,她很害怕。這是她第一次坐飛機。)"
"That's not an excuse!(那不是借口!)"德國男人毫不客氣地說。
就在這時,Emma走了過來,臉上的笑容已經(jīng)完全消失:"女士,請您讓孩子安靜一些,其他乘客需要休息。"
"她第一次坐飛機,有點害怕,我會盡快安撫她的。"李曉梅滿臉歉意,一邊說一邊手忙腳亂地找東西哄孩子。
Emma站在過道里,雙手叉腰,居高臨下地看著她們:"這是您的問題,不是我們的問題。如果孩子繼續(xù)哭鬧,會影響飛行安全。"
"影響飛行安全?"
李曉梅愣了一下,"她只是個兩歲的孩子啊。"
"規(guī)定就是規(guī)定。"Emma冷冷地說,然后用德語對旁邊的同事說了什么。
另一位空乘Lisa也走了過來,兩人低聲交談著,不時瞥向李曉梅母女。
雖然聽不懂她們在說什么,但李曉梅能感覺到那種不友善的態(tài)度。
小雨的哭聲還在繼續(xù)。她掙扎著想要解開安全帶,小手不停地拍打著扶手。
"媽媽抱!媽媽抱!"她伸著雙手,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
李曉梅心疼得要命,但在空乘人員的注視下,她不敢解開安全帶。她只能隔著安全帶摟著女兒,輕聲哼著兒歌。
可是沒用。密閉的空間、陌生的環(huán)境、周圍人的敵意,這一切都讓小雨感到恐懼。
她的哭聲越來越大,幾乎要把機艙的頂棚掀翻。
"夠了!"
前排的金發(fā)女士猛地站起來,轉(zhuǎn)身怒視著李曉梅,"你到底會不會管孩子?這樣吵鬧,你好意思嗎?"
李曉梅被這突如其來的怒吼嚇了一跳,結(jié)結(jié)巴巴地道歉:"對不起,真的對不起,我已經(jīng)在努力了……"
"努力?"
金發(fā)女士冷笑,"在我們國家,不會管教孩子的人根本沒資格當父母!"
這話像一把刀扎在李曉梅心上。作為單親媽媽,她已經(jīng)盡了最大努力。可在這些人眼里,她就是個失敗的母親。
"請您坐下。"
Emma對金發(fā)女士說,然后轉(zhuǎn)向李曉梅,"但她說得對,您需要控制您的孩子。"
"我在控制!"
李曉梅終于忍不住提高了聲音,"她只是害怕!每個孩子都會害怕的!"
"不,"Emma搖搖頭,"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不會這樣。"
"你什么意思?"李曉梅瞪大眼睛。
Emma聳聳肩:"我只是說實話。在歐洲,兩歲的孩子已經(jīng)懂得在公共場合保持安靜了。"
這種赤裸裸的偏見讓李曉梅氣得渾身發(fā)抖。
她想反駁,想爭辯,但看著懷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女兒,所有的話都堵在了喉嚨里。
機艙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有乘客開始按呼叫鈴,要求"處理這個問題"。還有人大聲議論:
"這就是為什么我討厭和亞洲人坐同一架飛機。"
"他們就是不懂規(guī)矩。"
"應(yīng)該設(shè)立無兒童航班。"
每一句話都像一根針,扎在李曉梅心上。她抱緊女兒,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就在這時,機長廣播響起:"各位乘客,由于機艙內(nèi)出現(xiàn)狀況,起飛時間將推遲,請大家耐心等待。"
這個廣播徹底點燃了乘客們的怒火。
"What?就因為一個哭鬧的孩子?"
"This is ridiculous!(這太荒謬了!)"
"我要投訴!"
怨聲載道中,一位身材高大的男性乘務(wù)長走了過來。
他的胸牌上寫著"Klaus",表情嚴肅得像是要宣判什么。
02
起初只是小聲抽泣,李曉梅趕緊抱起女兒,輕拍著她的后背。
密閉的空間讓孩子感到恐懼,這種情況在第一次坐飛機的幼兒中很常見。
"沒事沒事,媽媽在呢。"李曉梅一邊安撫,一邊從包里翻找奶瓶。
可是小雨拒絕喝奶,她的哭聲漸漸大了起來。那種尖銳的童聲在安靜的機艙里格外刺耳,像是要刺破每個人的耳膜。
"天哪,這要哭到什么時候?"
鄰座的德國男人終于忍不住了,他合上報紙,一臉厭惡地看著她們。
"真的很抱歉,孩子第一次坐飛機害怕。"
李曉梅一邊道歉,一邊手忙腳亂地找東西哄孩子。
她掏出了準備的所有"武器":奶瓶、零食、玩具、繪本……
可小雨什么都不要,只是一個勁地哭喊:"下去!媽媽帶我下去!"
機艙里的氣氛開始變得焦躁。有人戴上降噪耳機,有人開始小聲抱怨。
"怎么還不起飛?"
"這孩子是怎么回事?"
"真是夠了,花這么多錢買機票不是來聽孩子哭的。"
各種議論聲傳入李曉梅耳中,她感覺自己的臉在發(fā)燒。
作為母親,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可是兩歲的孩子哪里懂得控制情緒?
"女士。"
Emma又出現(xiàn)了,這次她身后還跟著另一位空乘,"您的孩子已經(jīng)哭了五分鐘了,請您想辦法讓她安靜。"
"我在努力,真的在努力。"
李曉梅的聲音都帶上了哭腔,"能不能給我一點時間?"
"時間?"
Emma的語氣變得尖銳,"整架飛機的乘客都在等您的孩子安靜下來。如果繼續(xù)這樣,會影響準點起飛。"
這時,另一位空乘用德語對Emma說了什么,兩人的表情都很嚴肅。
李曉梅雖然聽不懂,但能感覺到情況不妙。
"媽媽抱,媽媽抱!"小雨伸著手要抱抱,眼淚鼻涕糊了一臉。
李曉梅解開安全帶想把孩子抱起來,卻被Emma制止:"女士,請您坐好,飛機隨時可能滑行。"
"可是孩子需要安撫……"
"規(guī)定就是規(guī)定。"Emma的語氣不容置疑。
小雨見媽媽不能抱她,哭得更兇了。她開始用力踢前面的座椅,發(fā)出"砰砰"的聲音。
前排的金發(fā)女士徹底爆發(fā)了,她猛地站起來,轉(zhuǎn)身對著李曉梅吼道:"你到底會不會管孩子?這樣吵鬧,你好意思嗎?"
"對不起,真的對不起……"李曉梅不停地道歉,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對不起有用嗎?"
金發(fā)女士步步緊逼,"你們中國人就是這樣,生了孩子不會教!"
這句話像一記耳光打在李曉梅臉上。
她愣了一下,隨即反駁:"這和國籍有什么關(guān)系?孩子哭鬧是正常的,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樣!"
"正常?"
金發(fā)女士冷笑,"在我們國家,這樣的孩子根本不會被允許上飛機!"
周圍的乘客開始起哄: "說得對!" "就是應(yīng)該管管!" "真是沒教養(yǎng)!"
李曉梅感覺整個世界都在針對她。她緊緊抱著還在哭的女兒,像是要保護她不受這些惡意的傷害。
就在這時,一位身材高大的男性乘務(wù)長走了過來。
他的胸牌上寫著"Klaus",表情嚴肅得像是要宣判什么。
"發(fā)生什么事了?"他用英語問,但眼睛只看著李曉梅。
Emma立刻用德語匯報情況,語速很快,不時指著小雨。Klaus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女士,"他轉(zhuǎn)向李曉梅,語氣冰冷,"您的孩子嚴重干擾了機艙秩序。如果不能立即讓她安靜,我們將采取必要措施。"
"什么是必要措施?"李曉梅心里一緊。
"請您下機。"Klaus說得很平靜,就像在說今天天氣不錯。
"什么?"
李曉梅以為自己聽錯了,"就因為孩子哭了幾分鐘?"
"不是幾分鐘的問題。"
Klaus掏出一個小本子,"根據(jù)我們的記錄,您的孩子從登機開始就在制造噪音,現(xiàn)在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其他乘客的權(quán)益。"
"制造噪音?她只是個兩歲的孩子!"李曉梅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
"年齡不是借口。"
Klaus冷冷地說,"在歐洲,父母有責任確保孩子在公共場合不打擾他人。顯然,您沒有這個能力。"
這番話徹底激怒了李曉梅:"我女兒只是害怕,這是人之常情!你們就不能有一點同理心嗎?"
"同理心?"
Emma插話道,"那您對其他299位乘客有同理心嗎?"
機艙里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顯然有人支持機組的決定。
"請她下去!"
"早就該這么做了!"
"支持機組!"
那些聲音像刀子一樣割在李曉梅心上。
她環(huán)顧四周,希望能找到一張友善的面孔,可是沒有。
就連剛才幫她放推車的中國小伙子,此刻也低著頭不敢看她。
小雨似乎感受到了媽媽的情緒,哭聲漸漸變小,變成了抽泣。
她用小手抹著眼淚,怯生生地看著周圍這些兇神惡煞的大人。
"媽媽,怕怕。"她小聲說著,往李曉梅懷里縮。
看著女兒恐懼的小臉,李曉梅的心都碎了。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我買了機票,我有權(quán)利坐這趟飛機。孩子的哭鬧是暫時的,她會安靜下來的。"
"恐怕不行。"
Klaus拿出對講機,用德語說了幾句話,"機長已經(jīng)同意我的建議。要么您自愿下機,要么我們請安保人員。"
"你們這是歧視!"
李曉梅終于爆發(fā)了,"如果是歐洲孩子哭鬧,你們會這樣嗎?"
Klaus的臉色變了,但很快恢復了冷漠:"這與種族無關(guān),純粹是秩序問題。"
"是嗎?"
李曉梅冷笑,"那為什么從一開始,你們看我的眼神就充滿了偏見?"
Emma不耐煩地說:"女士,請不要把所有事都上升到種族問題。這只是因為您無法管教好孩子。"
"管教?"
李曉梅氣得渾身發(fā)抖,"她才兩歲!兩歲!你們到底有沒有人性?"
這時,機長廣播響起:"各位乘客,由于機艙內(nèi)出現(xiàn)特殊情況需要處理,起飛時間將推遲。對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這個廣播像是導火索,徹底點燃了乘客們的怒火。
"都是因為那個孩子!"
"趕緊讓她們下去吧!"
"我要趕時間,不能再等了!"
抱怨聲、咒罵聲此起彼伏。有人甚至站起來,對著李曉梅指指點點。
Klaus見狀,語氣更加強硬:"女士,您看到了,所有人都在等您的決定。"
"我不下去。"
李曉梅抱緊女兒,倔強地說,"除非你們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
"合理的理由?"
Klaus冷笑一聲,拿出一本厚厚的手冊,"根據(jù)歐盟航空法規(guī)第247條,航空公司有權(quán)拒絕運送可能危及飛行安全或嚴重影響其他乘客的人員。"
"孩子哭怎么就危及安全了?"
"持續(xù)的噪音會影響機組人員的判斷,在緊急情況下可能造成溝通障礙。"
Klaus一本正經(jīng)地說,"這就是安全隱患。"
李曉梅被這荒謬的邏輯氣笑了:"那飛機引擎的噪音呢?那不是更大的安全隱患?"
"請不要狡辯。"
Emma不客氣地說,"引擎聲是必要的,孩子哭鬧不是。"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又來了兩名空乘人員。
四個人站在狹窄的過道里,把李曉梅母女圍在中間。
小雨被這陣勢嚇壞了,她緊緊摟著媽媽的脖子,小聲哭泣著。
那哭聲已經(jīng)很小很小,可在Klaus看來,這依然是"噪音"。
"最后一次機會。"
他看了看手表,"要么現(xiàn)在下機,要么我叫安保。"
李曉梅知道,她斗不過他們。在這架飛機上,在這些人眼里,她和女兒就是"麻煩",是需要被清除的"異類"。
她看著女兒紅腫的眼睛,心如刀割。這本該是一次美好的旅行,女兒第一次看世界的機會,卻變成了一場噩夢。
"我……"她剛要說話,機艙里突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原來是幾個乘客開始鼓掌,很快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
他們在為什么鼓掌?為機組的"果斷"?為即將恢復的"安靜"?
那掌聲像是一記記耳光,打在李曉梅臉上。
她看著那些興奮的面孔,心里涌起一陣悲涼。
"好,我下去。"她終于說出了這句話,聲音很輕,卻重如千斤。
03
"明智的選擇。"Klaus露出滿意的表情,對其他空乘人員使了個眼色。
Emma立刻上前:"請您收拾好隨身物品,我們會護送您下機。"
李曉梅機械地收拾著東西。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么緩慢,那么艱難。
她把iPad放回包里,把散落的玩具一個個撿起來,把女兒的小外套疊好……
"快點!"有乘客不耐煩地催促。
小雨似乎意識到了什么,她不哭了,只是睜大眼睛看著媽媽。
那雙清澈的眼睛里,有困惑,有不安,還有對媽媽的依賴。
"媽媽,我們?nèi)ツ模?她小聲問。
李曉梅的眼淚終于掉了下來:"我們……我們回家。"
"不看鐵塔了嗎?"
這句話讓李曉梅徹底崩潰。她緊緊抱住女兒,淚水打濕了孩子的頭發(fā)。
"對不起寶貝,對不起……"
"行了行了,別演戲了。"
Emma不耐煩地說,"趕緊走吧。"
李曉梅站起身,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經(jīng)過那些乘客時,她聽到了各種議論:
"終于清靜了。"
"早該這樣,浪費大家時間。"
"以后應(yīng)該禁止帶小孩的上飛機。"
也有幾個人眼中閃過一絲同情,但沒有人站出來說句公道話。
在這個密閉的空間里,多數(shù)人的暴力是如此理所當然。
走到艙門口時,李曉梅回頭看了最后一眼。機艙里,乘客們已經(jīng)開始放松下來,有的重新戴上眼罩,有的繼續(xù)看書,仿佛剛才什么都沒發(fā)生。
"女士,請快點。"Klaus在后面催促。
舷梯很陡,李曉梅抱著孩子,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八月的北京,氣溫高達35度,熱浪撲面而來。可她的心卻是冰涼的。
地面工作人員已經(jīng)在等著了。一個年輕的中國女孩接過她們,表情復雜。
"請跟我來做個登記。"
整個過程不超過十分鐘。沒有人問她事情的經(jīng)過,沒有人關(guān)心她的感受。
在冰冷的表格上,她們只是一個編號,一個"因乘客原因?qū)е潞桨嘌诱`"的案例。
"您的行李會送到國際到達的提取處。"工作人員公事公辦地說。
"那我的機票……"
"需要您自己跟航空公司協(xié)商。"
李曉梅抱著女兒走出了隔離區(qū)。
偌大的候機樓里,人來人往,沒有人注意到這對狼狽的母女。
她找了個角落坐下,掏出手機。
屏幕上還是昨晚設(shè)置的提醒:"明天就要出發(fā)啦!記得帶上相機!"
手機相冊里,存著幾百張精心收集的攻略圖片。埃菲爾鐵塔下的旋轉(zhuǎn)木馬,威尼斯的貢多拉,瑞士少女峰的小火車……
每一張圖片旁邊,都有她寫的備注:
"小雨一定喜歡這個!"
"這里拍照最美!"
"一定要買這家的冰淇淋給寶貝嘗嘗!"
那些美好的計劃,現(xiàn)在都成了諷刺。
小雨在她懷里動了動:"媽媽,我餓了。"
李曉梅這才想起,她們什么都沒吃。她抱著孩子去了機場的餐廳,點了份兒童套餐。
"媽媽,我們還坐飛機嗎?"小雨一邊吃一邊問。
"不坐了。"
李曉梅摸著她的頭,"媽媽帶你回家。"
"為什么呀?"
李曉梅不知道該怎么跟兩歲的孩子解釋剛才發(fā)生的一切。
那些冷漠的面孔,那些刺耳的嘲諷,那些所謂的"規(guī)定"……
"因為……因為媽媽忘記帶東西了。"她撒了個謊。
"哦。"小雨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繼續(xù)吃她的薯條。
李曉梅看著女兒天真的樣子,心里五味雜陳。
她不知道這件事會不會在孩子心里留下陰影,不知道女兒長大后會不會記得這個下午。
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她打開一看,是閨蜜發(fā)來的消息:"到了嗎?記得發(fā)照片!"
她盯著屏幕,不知道該怎么回復。
就在這時,她注意到鄰桌有個年輕人在刷手機,屏幕上赫然是一段視頻——機艙里的視頻。
"天哪,這也太過分了吧!"
年輕人對同伴說,"就因為孩子哭就趕下飛機?"
李曉梅心里一驚。
她這才意識到,剛才機艙里有人在拍視頻。
她趕緊打開微博,搜索相關(guān)關(guān)鍵詞。
果然,一條標題為"中國媽媽和孩子被趕下飛機"的視頻已經(jīng)有了幾千轉(zhuǎn)發(fā)。
視頻是從她被四個空乘圍住開始的。
雖然拍攝角度不是很好,但能清楚地聽到對話內(nèi)容。評論區(qū)已經(jīng)炸開了鍋:
"這是赤裸裸的歧視!"
"心疼這位媽媽,太不容易了。"
"那些鼓掌的乘客真是沒有人性!"
看著這些評論,李曉梅的眼淚又掉了下來。原來,還是有人理解她的。
她不知道的是,這段視頻即將掀起一場軒然大波,而那家高高在上的航空公司,將為他們的傲慢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
窗外,夕陽西下。原本這個時候,她們應(yīng)該已經(jīng)在飛往巴黎的途中。
可現(xiàn)在,她們坐在機場的快餐店里,像兩個被世界拋棄的人。
小雨吃飽了,依偎在媽媽懷里,漸漸睡著了。
她的臉上還有淚痕,但嘴角卻帶著微笑,也許正夢見巴黎的鐵塔。
李曉梅抱著女兒,看著窗外起起落落的飛機,心里一片茫然。
她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那些精心準備的行程,更不知道該如何向女兒解釋,為什么她們的旅行還沒開始就結(jié)束了。
手機又震了一下。這次是航空公司發(fā)來的郵件:"由于您主動放棄乘坐,機票費用不予退還。"
看著這冰冷的文字,李曉梅苦笑了一下。兩萬多的機票,就這樣打了水漂。
可比起金錢的損失,更讓她心痛的,是女兒失去的那個看世界的機會。
她不知道,此時此刻,那段視頻正在以病毒式的速度傳播。
夜幕降臨,李曉梅抱著熟睡的女兒準備離開機場。
就在她走向出口時,手機突然瘋狂震動起來。
打開一看,99+的未讀消息讓她愣住了。
與此同時,那段視頻的播放量已經(jīng)突破千萬,而評論區(qū)里,有人爆出了一個驚人的內(nèi)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