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籌辦情況。會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介紹,本屆全運會不新建大型場館,不新建“全運村”,90%以上的競賽場館利用現有場館改造升級,有效降低了辦賽成本。
▲發布會現場 付垚 攝影
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第十五屆全運會將于11月9日在廣州開幕,11月21日在深圳閉幕。競體比賽項目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其中57個小項在開幕前完成,預計1.5萬余名運動員參加決賽。群眾賽事活動設23個大項166個小項,其中148個小項在開幕前完成,預計約有1.1萬名運動員參加決賽。
佟立新介紹說,第十五屆全運會籌辦工作始終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厲行節約、嚴格預算,不搞重復建設,不新建大型場館,不新建“全運村”,90%以上的競賽場館利用現有場館改造升級,有效降低了辦賽成本。
同時,把安全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場館設施、賽事組織、重大活動等嚴格執行技術標準和規范,不斷完善風險防范措施,全面強化賽事安全保障。在賽事展示、大型活動、群眾參與等各環節各方面力求精彩?;鹁鎮鬟f精心設計,傳遞路線將貫穿粵港澳三地。開閉幕式把嶺南特色、港澳特色和體育文化有機融合,將呈現中華文化底蘊與灣區科技魅力相得益彰的視覺盛宴。
佟立新說,籌辦過程中,始終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按照“廣東為主、港澳優先”的原則,綜合考慮城市特色和項目優勢,充分尊重港澳意愿,把比賽項目分布在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19個城市。
其中,香港承辦8個競體比賽項目(包括39個小項)、1項群眾賽事活動(包括6個小項),澳門承辦4個競體比賽項目(包括14個小項)、1項群眾賽事活動(包括8個小項)。
佟立新介紹,目前,十五運競賽場館改造全面收官,競賽總日程已正式發布,68場測試賽已完成過半。群眾賽事活動如火如荼,上百萬人參加了預賽和“我要上全運”賽事活動。
會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同時介紹,場館建設方面,突出綠色、智能、共享3個特點。
王曦說,十五運在全運歷史上首次實現不新建大型場館,廣東賽區75個比賽場館中超過90%為現有場館升級改造,實現科技賦能。比如作為開幕式場館和田徑賽場的廣東奧體中心,引入智能導航系統,借助AR技術與藍牙定位解決“找座難”痛點,并可通過語音識別、手勢交互等方式實時獲取賽事信息,感受全新觀賽體驗。賽后各場館將全面向公眾開放,實現全民共享。
紅星新聞記者 付垚
編輯 楊珒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