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馬拉松最后30秒,我咬牙沖向終點,勝利就在眼前。
身后的李晨突然停下腳步,摘下脖子上的金牌,徑直走向我。
"兄弟,這個你拿著。" 他把那枚沉甸甸的獎牌掛在了我脖子上,轉身就走。 我愣在原地,這枚獎牌上刻著的名字,讓我瞬間明白了一切......
"獻給我的哥哥李峰"——這七個字,徹底改變了我對這場比賽的理解。
2024年10月的上海馬拉松,對我來說就是最后一次機會。
33歲,對于一個馬拉松運動員來說已經算是高齡了。膝蓋的老傷越來越嚴重,醫生說最多還能堅持一年。這次比賽,是我職業生涯的最后一搏。
凌晨5點,我就在訓練基地的宿舍里醒了。窗外還是一片漆黑,但我已經睡不著了。這種感覺我太熟悉了,每次大賽前都是這樣,緊張、興奮、還有一絲恐懼混雜在一起。
我輕手輕腳地起床,不想吵醒隔壁床的李晨。這小子睡得正香,嘴角還帶著笑意,也不知道在做什么美夢。
走到洗手間,我對著鏡子仔細打量自己。臉上的皺紋比去年又多了幾條,眼角的魚尾紋也更深了。33歲的身體,背負著太多的期望和壓力。
妻子昨晚打電話說,兒子小宇問爸爸什么時候能在電視上看到他拿金牌。我當時笑著說很快,但心里卻五味雜陳。如果這次再失敗,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跟兒子解釋。
"王磊,你今天狀態怎么樣?"身后傳來李晨的聲音。
我回頭看著眼前這個比我小5歲的家伙,心情有些復雜。李晨是國家隊的新星,去年剛進隊就拿了兩個冠軍,風頭正盛。1米78的身高,68公斤的標準體重,簡直就是為馬拉松而生的。而我,這個隊里的老大哥,卻連續三年與冠軍失之交臂。
"還行吧。"我淡淡地回答,繼續刷牙。
李晨走到我旁邊,開始洗臉。從鏡子里,我能看到他那張年輕的臉龐,皮膚緊致,眼神清澈。這讓我想起了10年前的自己,同樣的自信,同樣的無畏。
"哥,我知道你心里有想法。"李晨突然說道,"但是今天,咱倆都全力以赴,看誰跑得快。"
我停下手中的動作,看著鏡子里的他:"你小子挺有信心啊。"
"那當然,我可是要拿第三個全國冠軍的男人。"李晨開玩笑地說,但我能聽出他語氣中的認真。
我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心里卻在想,這小子哪里知道我的壓力。家里的房貸還有20年,妻子剛生完孩子在家待業,父母的醫藥費每個月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這次再拿不到名次,贊助商的合同就要到期了,我這輩子就真的完了。
更重要的是,醫生的話還在我耳邊回響:"王磊,你的膝蓋軟骨磨損很嚴重,如果繼續高強度訓練,可能會提前結束職業生涯。"
我摸了摸右膝蓋,那里隱隱作痛。昨天的訓練課上,我沒敢告訴教練這個情況,只是咬牙堅持完成了所有項目。
早餐時間,食堂里很安靜。參加馬拉松的運動員都在調整狀態,沒人愿意多說話。
我和李晨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吃著營養師配制的早餐:燕麥粥、水煮蛋、香蕉,還有一小杯咖啡。這些食物我已經吃了10年,但今天吃起來特別沒有味道。
"哥,你緊張嗎?"李晨突然問道。
"緊張什么?"我故作輕松地回答。
"我有點緊張。"李晨放下勺子,"昨晚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在最后一公里的時候腿抽筋了,然后被所有人超過去。"
我忍不住笑了:"你這小子,心理素質還需要加強啊。"
"可能吧。"李晨苦笑道,"哥,你能教教我怎么克服緊張嗎?"
看著他那張認真的臉,我突然有些感動。這個平時總是很自信的小伙子,原來也有脆弱的一面。
"緊張是正常的,"我說道,"關鍵是要把緊張轉化為興奮。你想想,能夠站在全國馬拉松的賽道上,這本身就是一種榮耀。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已經是贏家了。"
李晨點點頭:"你說得對。不過哥,我還是希望能夠和你一起站在領獎臺上。"
"那就要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了。"我開玩笑地說。
就在這時,教練李指導走了過來。李指導今年60歲,帶了30年的馬拉松隊,是圈內的傳奇人物。
"王磊,李晨,你們兩個過來一下。"李指導說道。
我們跟著李指導走到了一個安靜的角落。
"今天的比賽,你們兩個是咱們隊奪冠的最大希望,"李指導說道,"但是我要提醒你們,不要因為是隊友就相互謙讓。在賽道上,你們就是對手。"
"明白。"我和李晨異口同聲地回答。
"王磊,"李指導看著我,"我知道這次比賽對你很重要。但是記住,心態要平和,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我點點頭,但心里卻在想,怎么可能不給自己壓力呢?這是我最后的機會了。
"李晨,"李指導又看向李晨,"你雖然年輕,但經驗還是不足。今天要多向王磊學習,特別是后程的配速控制。"
"好的,教練。"李晨認真地說道。
李指導拍了拍我們的肩膀:"去吧,好好準備。我在終點等你們的好消息。"
比賽開始前兩個小時,我們來到了起點區域。
上海馬拉松是國內最高水平的比賽之一,今天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選手參賽。我看到了幾個熟悉的面孔:肯尼亞的馬特烏,去年的冠軍;埃塞俄比亞的貝克勒,世界紀錄保持者的師弟;還有日本的山田,亞洲紀錄保持者。
"哥,你看那邊,外國選手的陣容很強啊。"李晨指著不遠處的幾個黑人選手說道。
我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那幾個家伙正在做熱身運動,動作流暢,肌肉線條完美。光從外表就能看出他們的實力不俗。
"沒關系,"我說道,"馬拉松比的不是外表,而是內心的堅持。"
"說得對。"李晨點點頭,然后開始做拉伸運動。
我也開始了賽前的熱身。慢跑、拉伸、沖刺練習,這套動作我已經重復了無數遍,但今天感覺格外沉重。
熱身的時候,我注意到李晨一直在看著我,眼神有些復雜。
"怎么了?"我問道。
"沒什么,就是覺得你今天有些不一樣。"李晨說道。
"哪里不一樣?"
"說不上來,就是感覺你今天特別認真,好像這場比賽對你有特殊的意義。"
我心里一震,這小子的觀察力還真敏銳。
"每場比賽對我來說都有特殊意義。"我淡淡地說道。
李晨沒有再說什么,但我能感覺到他還在觀察我。
比賽開始前30分鐘,我們被安排到了起跑線前排。這是只有種子選手才能享受的待遇。
站在起跑線上,我環顧四周。觀眾席上坐滿了人,電視轉播車就在不遠處,無數雙眼睛在注視著我們。這種感覺我很熟悉,但今天格外緊張。
"各位選手請注意,比賽即將開始。"裁判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來。
我深吸一口氣,調整跑姿。旁邊的李晨也在做最后的準備,我能聽到他急促的呼吸聲。
"預備......"
槍聲響起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幾百名選手同時起跑,但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前方的賽道上。
比賽,正式開始了。
比賽開始后,我和李晨一直保持在第一集團。
前5公里,大家都在試探,沒人敢貿然發力。配速保持在每公里3分鐘左右,這對我們來說還算輕松。
我緊緊跟在李晨身后,觀察著他的步伐節奏。這小子確實有天賦,呼吸平穩,動作標準,一看就是練家子。他的跑姿很標準,腳掌著地輕盈,膝蓋抬得不高不低,手臂擺動的幅度也恰到好處。
"哥,你跟得挺緊啊。"李晨回頭沖我笑了笑。
"廢話,不跟緊點怎么學習你的先進經驗。"我開玩笑地回答,但心里已經開始盤算著什么時候發力超越他。
10公里過后,第一集團有20多人,其中一半是外籍選手。我注意到馬特烏一直在隊伍的最前方,看起來很輕松。這家伙的個人最好成績是2小時04分,在今天的參賽選手中排名第一。
"哥,你覺得我們能跟上那些非洲選手嗎?"李晨有些擔心地問道。
"別想那么多,"我說道,"馬拉松是長距離項目,現在誰都不知道最后的結果。"
話雖然這么說,但我心里也沒底。非洲選手在長跑項目上的天賦確實得天獨厚,這是不爭的事實。
15公里的時候,我們通過了第一個補給站。我拿了一瓶運動飲料,喝了幾口就扔掉了。李晨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在馬拉松比賽中,任何額外的重量都可能成為負擔。
這時,我注意到觀眾席上有一塊特別顯眼的橫幅:"王磊加油!為夢想而跑!"
我心里一暖,知道那是妻子和朋友們特意準備的。想到家里的妻兒,我的動力又增加了幾分。
20公里過后,配速開始提升到每公里2分50秒。這個速度對我來說已經有些吃力了,但我還能堅持。
25公里過后,第一集團開始分化。幾個外籍選手率先發力,配速提升到了每公里2分45秒,我和李晨被甩在了第二集團。
"哥,咱們是不是該加速了?"李晨有些著急,臉上已經開始出汗。
我搖搖頭:"不急,還早著呢。現在跟上去是死路一條,等到35公里再說。"
這是我10年馬拉松經驗的總結。馬拉松的精髓就在于配速的分配,前面跑得太快,后面必然會付出代價。
李晨聽了我的話,繼續保持著節奏。我心里暗自得意,這小子雖然天賦好,但比賽經驗還是差了點。35公里之后才是馬拉松真正的戰場,前面跑得再快都沒用。
30公里的時候,我的右膝蓋開始隱隱作痛。我暗暗皺眉,但沒有表現出來。這個時候,任何的示弱都可能影響比賽心態。
我偷偷看了一眼李晨,這小子的狀態還不錯,呼吸雖然有些急促,但步伐依然穩健。
"哥,你還好嗎?"李晨似乎察覺到了什么。
"當然好,"我咬牙說道,"準備好后面的大戲吧。"
果然,35公里過后,前面發力過猛的幾個選手開始掉速。
我和李晨趁機超了上去,重新回到第一集團。此時,前面只剩下三個人:兩個肯尼亞選手和一個埃塞俄比亞選手。
這就是馬拉松的殘酷之處,再強的選手,如果配速分配不當,都可能在最后階段崩潰。
"現在可以開始了。"我深吸一口氣,開始提速。
配速從每公里2分50秒提升到了2分45秒,這是我的極限配速。我能感覺到肺部在燃燒,心臟在狂跳,但精神狀態卻異常興奮。
李晨緊緊跟在我身后,我能聽到他略顯急促的呼吸聲。這小子雖然天賦不錯,但后程能力還是不如我這個老江湖。
37公里的時候,我們超越了埃塞俄比亞選手貝克勒。這家伙顯然是前面跑得太快了,現在已經開始步伐紊亂。
38公里,我成功超越了一個肯尼亞選手,上升到第三位。
觀眾的吶喊聲越來越響亮,我能聽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這種感覺很奇妙,仿佛有無數的力量在推著我前進。
39公里,我又超過了一個選手,現在排在第二位。
40公里,前面的埃塞俄比亞選手開始體力不支,我又超了上去。
現在,前面只剩下一個肯尼亞選手馬特烏。這家伙是去年的冠軍,實力確實強勁。但我能感覺到,他的速度也在下降。
"哥,加油!超過他!"身后傳來李晨的喊聲。
我回頭看了一眼,這小子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明顯體力透支嚴重。但他還在堅持跟著我,這讓我心里有些觸動。
在馬拉松賽道上,能夠相互鼓勵的不是敵人,而是戰友。
41公里,距離終點還有1.195公里。這是馬拉松最痛苦的階段,也是最關鍵的階段。
我的膝蓋疼痛越來越明顯,每一步都像是刀割一樣。但我不能停下,絕對不能停下。
最后一公里,我終于追上了馬特烏。
兩個人并排跑著,誰都不愿意讓步。我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感覺胸口像要爆炸一樣。但我不能放棄,這是我最后的機會了。
馬特烏看了我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顯然沒想到我還能跟上來。
"來吧,老家伙,讓我看看你還有多少實力。"馬特烏用不太標準的中文挑釁我。
我沒有回答,只是咬緊牙關,調整呼吸。30年的訓練告訴我,這個時候拼的不是體力,而是意志力。
800米,700米,600米......
終點線越來越近,我和馬特烏依然不分上下。觀眾的吶喊聲震耳欲聾,我卻什么都聽不見,眼里只有前方的終點線。
我的雙腿已經開始發軟,膝蓋的疼痛像火燒一樣。但我告訴自己,再堅持500米,就500米。
這時,我想起了妻子的話:"老公,不管結果如何,我和孩子都為你驕傲。"
想起了父親的話:"兒子,做人要有始有終,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走到底。"
想起了教練的話:"王磊,你是我見過的最有毅力的運動員。"
500米,400米,300米......
我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屬于自己了,完全靠著意志力在支撐。但奇怪的是,我的思維卻異常清晰。
200米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身體的某個開關被打開了。腿部的疲勞瞬間消失,整個人像被注入了新的能量。
"這就是傳說中的runner's high嗎?"我心里想著,開始加速。
馬特烏顯然沒想到我還能提速,一下子被我甩在了身后。
100米,50米......
勝利就在眼前。我已經可以看到終點線上的橫幅,看到攝影師的閃光燈。
這一刻,我想起了10年來的所有訓練,所有比賽,所有的汗水和淚水。
30米,20米,10米......
就在這時,我聽到了身后熟悉的腳步聲。
回頭一看,李晨竟然追了上來。
這小子的臉色慘白,嘴唇都咬出血了,但眼神異常堅定。他的跑姿已經完全變形,看起來隨時都可能倒下,但他還在堅持。
"不可能......"我心里震驚。
按照我的估算,李晨早就應該掉隊了,怎么可能還能跟上來?我剛才明明把他甩在了身后至少50米的距離。
"哥,最后沖刺了!"李晨喘著粗氣喊道,聲音嘶啞得像是從喉嚨里擠出來的。
我看著他那張年輕的臉,突然想起了10年前的自己。那時候我也是這樣,為了一個冠軍可以拼盡全力,哪怕死在賽道上也無所謂。
這小子是怎么做到的?
30米,20米,10米......
我和李晨并排沖向終點線,誰都沒有明顯的領先優勢。這時候,拼的就是最后那一瞬間的爆發力了。
觀眾席上的吶喊聲達到了頂點,所有人都在為這激動人心的一幕而瘋狂。
就在距離終點線還有5米的時候,李晨突然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動作。
他突然停下了腳步。
現場觀眾發出一陣驚呼,就連解說員都愣住了:"李晨選手突然停下了!這是怎么回事?"
我也愣住了,保持著沖刺的姿勢,但腳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
"李晨,你干什么?!"我喊道,心中充滿了困惑和震驚。
李晨沒有回答,而是慢慢走到我身邊。他的手伸向脖子,摘下了一枚金燦燦的獎牌。
"這是......?"我看著那枚獎牌,感覺有些眼熟,但一時想不起在哪里見過。
獎牌的樣式很特別,不像是最近幾年的比賽獎牌。上面刻著復雜的花紋,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哥,這個給你。"李晨的聲音有些顫抖,但很堅定。
他把獎牌掛在了我的脖子上,然后輕輕推了我一下:"去吧,沖過終點線。"
我低頭看著胸前的獎牌,當我看清楚上面的字跡時,整個人都呆住了。
那不是李晨的名字,而是——"獻給我的哥哥李峰"。
我的腦子里瞬間一片空白。李峰?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