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為虛構(gòu)故事創(chuàng)作,部分細節(jié)經(jīng)藝術(shù)處理,人物均為化名,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在春華市的老城區(qū)里,有一位68歲的獨居老太太李秀英,三個月來,她每天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街角的鮮肉店,購買整整30斤的新鮮牛肉。
店老板王建民起初以為是偶然,可當這種行為持續(xù)了整整九十天后,他開始感到不對勁。
一個獨居的老太太,每天買30斤牛肉能干什么?她的冰箱能裝得下嗎?她一個人怎么可能吃得完?
更奇怪的是,李秀英每次買肉都要求切成小塊,還特意要求不要太瘦的部分。
當王建民忍不住詢問時,老太太總是神秘地一笑:"有用處的,有用處的。"
直到那天,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的王建民選擇了報案。
當警察和社區(qū)工作人員一起推開李秀英家門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01
春華市東區(qū)的老街巷里,每天早上八點半,總會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準時出現(xiàn)。
李秀英,68歲,花白的頭發(fā)總是梳得整整齊齊,身穿一件洗得發(fā)白但很干凈的藍色外套,手里拎著一個大大的菜籃子。
她的目的地很明確——街角的"建民鮮肉店"。
王建民是這家肉店的老板,四十多歲,在這條街上開店已經(jīng)十五年了。他見過各種各樣的顧客,但像李秀英這樣的,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王老板,還是老樣子,牛肉30斤,切成塊狀。"李秀英每次都是這句話,語氣平靜得像在買三兩白菜。
第一次聽到這個要求時,王建民以為自己聽錯了。
"您說多少斤?"他愣愣地問。
"30斤,新鮮的牛肉,要有肥有瘦的那種。"李秀英重復了一遍,從菜籃子里掏出一沓皺巴巴的鈔票。
王建民看著那些鈔票,大部分都是十元、二十元的小面額,看起來像是精心攢下來的。
"阿姨,您確定要30斤?這可是......"王建民快速心算了一下,"得一千多塊錢呢。"
"我知道。"李秀英點點頭,"你稱吧,錢夠的。"
王建民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始稱肉。他一邊稱一邊觀察著這位老太太,想從她臉上看出點什么來。
李秀英的臉上沒有任何異常的表情,就像是在進行一次再普通不過的買菜。
"阿姨,您家是開飯店的嗎?"王建民忍不住問道。
"不是。"李秀英搖搖頭。
"那這么多肉......"
"有用處的。"李秀英笑了笑,沒有多解釋。
王建民只好閉嘴,專心稱肉。30斤牛肉裝了兩個大袋子,老太太一只手提一個,看起來并不費力。
"明天還來嗎?"王建民隨口問了一句。
"來。"李秀英的回答很簡潔。
王建民以為這只是客套話,但第二天早上八點半,李秀英真的又來了。
"王老板,還是30斤牛肉,切成塊狀。"
這一次,王建民沒有多問,直接開始稱肉。但心里的疑惑卻更深了。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李秀英就像上了發(fā)條的鐘表一樣,每天準時出現(xiàn)在肉店門口。
王建民開始計算,按照這個頻率,一個月下來,老太太要買900斤牛肉,花費接近三萬塊錢。
這對于一個看起來并不富裕的獨居老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02
"建民,那個買肉的老太太又來了。"妻子張春花從收銀臺探出頭,朝正在整理貨架的王建民說道。
王建民抬頭看去,李秀英正站在門口,手里依然提著那個大菜籃子。
"您好,還是30斤牛肉嗎?"王建民已經(jīng)習慣了這個流程。
"對。"李秀英走到肉案前,"今天的肉看起來很新鮮。"
"都是早上剛運來的。"王建民一邊說著,一邊開始選肉,"阿姨,我能問個問題嗎?"
李秀英看了他一眼:"你說。"
"這么多肉,您一個人怎么吃得完?"王建民小心地問道。
李秀英沉默了幾秒鐘,然后說:"誰說我一個人吃了?"
這個回答讓王建民更加困惑。如果不是一個人吃,那說明家里還有其他人?但據(jù)他觀察,老太太確實是獨居的。
"您家里還有其他人嗎?"
"算是有吧。"李秀英的回答模棱兩可。
王建民想要繼續(xù)問下去,但李秀英已經(jīng)開始數(shù)錢了,顯然不想多談這個話題。
晚上回家后,王建民把這件事告訴了妻子。
"你說會不會是她家里養(yǎng)了很多貓狗?"張春花猜測道。
"養(yǎng)貓狗也用不了這么多肉吧?"王建民搖搖頭,"而且她要求切成塊狀,這也很奇怪。"
"那會是什么?"張春花也想不出合理的解釋。
"我明天仔細觀察一下。"王建民決定道。
第二天,王建民特意留意了李秀英的一些細節(jié)。
她的衣服雖然不是名牌,但很干凈整潔。手上沒有戴什么首飾,但指甲修剪得很整齊。最重要的是,她拿錢的時候,王建民發(fā)現(xiàn)她的手有些顫抖,不像是裝的。
"阿姨,您的手怎么了?"王建民關(guān)心地問道。
"老毛病了,沒什么大礙。"李秀英快速把手收了回去。
稱肉的過程中,王建民注意到老太太一直在觀察肉的品質(zhì),似乎對肉的新鮮程度要求很高。
"這塊肉有點老,換一塊。"李秀英指著王建民剛放上秤的一塊肉說道。
王建民重新挑了一塊,李秀英滿意地點點頭。
"阿姨,您對肉的要求挺高的。"
"當然要高,這關(guān)系到......"李秀英說到一半停住了,"總之要新鮮的。"
王建民越來越覺得這里面有問題。一個68歲的獨居老太太,每天買30斤牛肉,對肉質(zhì)要求很高,但又不肯說明用途。
03
時間一天天過去,李秀英的"30斤牛肉"已經(jīng)成了這條街上的一個話題。
"你們說那個老太太買那么多肉干什么?"隔壁賣菜的劉大媽好奇地問道。
"誰知道呢,反正挺奇怪的。"對面開雜貨店的趙叔搖搖頭。
"我看她每次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回去,家里也沒見過其他人。"劉大媽繼續(xù)分析。
王建民聽著這些議論,心里的疑惑也越來越重。
這天,他決定主動找李秀英聊聊。
"阿姨,您在這附近住嗎?"王建民一邊稱肉一邊問道。
"就在前面的老小區(qū)里。"李秀英指了指街道盡頭。
"那個小區(qū)我知道,建得挺早的。"王建民繼續(xù)道,"您一個人住嗎?"
李秀英看了他一眼,似乎在考慮要不要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人住。"她最終說道。
"那這些肉......"
"你就不能不問嗎?"李秀英的語氣突然變得有些不耐煩,"我給錢,你賣肉,就這么簡單。"
王建民被這樣一說,有些尷尬地閉了嘴。
但這種反應更加堅定了他的懷疑。如果只是正常的購買行為,為什么老太太會這么敏感?
稱完肉,李秀英匆匆付了錢就離開了,比平時走得要快一些。
王建民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下午,王建民特意去了趟李秀英住的那個小區(qū)。
小區(qū)確實很老,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六層的老式樓房,沒有電梯,樓道里的燈也壞了好幾個。
王建民在小區(qū)里轉(zhuǎn)了一圈,想要找到李秀英的具體住址,但小區(qū)太大了,他也不好挨家挨戶地問。
"師傅,您是來找人的嗎?"一個在小區(qū)里遛彎的老大爺主動上前詢問。
"是的,我想找一個姓李的老太太,68歲左右,經(jīng)常買肉的。"王建民描述道。
老大爺想了想:"您說的是不是六號樓的李秀英?"
"對對對,就是她!"王建民興奮地點頭。
"她住在六號樓三單元502。"老大爺說道,"不過她這個人挺奇怪的。"
"怎么奇怪法?"王建民連忙問道。
"平時很少和鄰居打交道,而且......"老大爺壓低了聲音,"最近她家總是有奇怪的聲音。"
"什么聲音?"
"說不清楚,反正挺吵的。樓上樓下的鄰居都有意見了。"老大爺搖搖頭,"但是沒人敢去問,畢竟人家是獨居老人。"
王建民心里一動,這會不會和她買那么多肉有關(guān)系?
"她家還有其他人嗎?"王建民繼續(xù)打聽。
"沒有,就她一個人。兒女都在外地,很少回來。"老大爺說道,"所以才說奇怪,一個人住,哪來那么大動靜?"
王建民告別了老大爺,在小區(qū)里又轉(zhuǎn)了一圈。當他經(jīng)過六號樓時,特意抬頭看了看三樓的502室。
窗簾拉得很嚴實,看不到里面的情況。但他注意到,窗臺上放著好幾個大垃圾袋,看起來挺沉的。
"這么多垃圾?"王建民心里嘀咕著。
就在這時,樓道里傳來了一些聲音。王建民仔細聽了聽,確實有些異常,但聽不清楚具體是什么。
04
回到店里,王建民把今天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妻子。
"你說會不會是她在家里做什么生意?"張春花猜測道。
"什么生意需要每天用30斤牛肉?"王建民反問。
"那我就想不出來了。"張春花搖搖頭。
王建民在心里盤算著各種可能性。制作肉制品?但一個68歲的老太太能有這么大的產(chǎn)量嗎?而且也沒見她往外賣什么東西。
喂養(yǎng)動物?但30斤肉足夠喂一個小型動物園了,一個老太太怎么可能養(yǎng)那么多動物?
還是說......王建民想到了一些不太好的可能性,但又覺得不太現(xiàn)實。
第二天,李秀英照常來買肉。
王建民仔細觀察她的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她的精神看起來有些疲憊,眼睛里有血絲,像是沒有睡好覺。
"阿姨,您昨晚沒休息好嗎?"王建民關(guān)心地問道。
"你怎么知道?"李秀英抬頭看了他一眼。
"看您的氣色不太好。"
李秀英苦笑了一下:"確實沒睡好,有些事情要處理。"
"什么事情?需要幫忙嗎?"
"不用,我自己能解決。"李秀英擺擺手,"還是30斤牛肉。"
王建民開始稱肉,但心里越來越不安。老太太的狀態(tài)明顯不對,而且她買這么多肉的行為也越來越讓人擔心。
"阿姨,我能問一個問題嗎?"王建民突然停下手中的工作。
"又要問什么?"李秀英的語氣有些警覺。
"您買這么多肉,真的沒問題嗎?我是說......您一個人能處理得了嗎?"
李秀英看著王建民,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你為什么這么關(guān)心我的事情?"她反問道。
"因為我擔心您。"王建民誠懇地說,"一個68歲的老人,每天買30斤肉,這不正常。"
"什么叫不正常?"李秀英的聲音突然提高了,"我花自己的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怎么就不正常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王建民想要解釋。
"那你是什么意思?"李秀英的情緒明顯激動起來,"你是覺得我這個老太太有什么問題?"
周圍的顧客都被這邊的動靜吸引了過來,王建民感到有些尷尬。
"阿姨,您別激動,我就是關(guān)心您。"他努力平息著氣氛。
李秀英深呼吸了幾次,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對不起,我剛才有些激動。"她說道,"但是我真的不希望別人過多地詢問我的私事。"
"我理解。"王建民點點頭,繼續(xù)稱肉。
但這次的爭執(zhí)讓他更加確信,李秀英身上一定有什么秘密。
05
當天晚上,王建民在家里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李秀英白天的反應太異常了,一個正常的顧客不會因為幾句關(guān)心的話就這么激動。
"你說我要不要報警?"王建民對妻子說道。
"報警?報什么警?"張春花疑惑地問。
"我懷疑她可能在做什么違法的事情。"王建民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比如什么?"
"我也說不清楚,但一個68歲的獨居老太太,每天買30斤牛肉,這確實很奇怪。"
張春花想了想:"你說的也有道理,但是現(xiàn)在也沒有確鑿的證據(jù)啊。"
"那怎么辦?"
"要不你先找社區(qū)了解一下情況?"張春花建議道。
王建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第二天一早,他就去了李秀英所在小區(qū)的社區(qū)居委會。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六號樓502室李秀英的情況。"王建民對接待他的工作人員說道。
"您是她的什么人?"工作人員警覺地問道。
"我是賣肉的,她是我的顧客。"王建民說明了來意,"我擔心她可能有什么問題。"
"什么問題?"
王建民把李秀英每天買30斤牛肉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工作人員聽完后,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您說的情況確實有些異常。"她說道,"我們會關(guān)注的。"
"那你們能不能去她家看看?"王建民建議道。
"這個......需要有合理的理由才行。"工作人員有些為難。
"那怎么辦?"
"您先回去吧,我們會想辦法了解情況的。"
王建民離開社區(qū)居委會時,心里還是很不安。他覺得自己應該做得更多一些。
下午,李秀英照常來買肉。王建民注意到,她今天看起來更加疲憊了,走路的時候都有些不穩(wěn)。
"阿姨,您沒事吧?"王建民擔心地問道。
"沒事,就是有點累。"李秀英強撐著說道。
稱肉的時候,王建民發(fā)現(xiàn)她的手顫抖得更厲害了,連錢都差點掉在地上。
"要不您先坐下休息一下?"王建民搬了把椅子過來。
"不用,拿了肉我就回去。"李秀英堅持說道。
但當她提起那兩大袋牛肉時,明顯感到吃力,甚至有些站不穩(wěn)。
"我?guī)湍没厝グ伞?王建民主動提出。
"不用!"李秀英的反應很激烈,"我自己能拿。"
她用力提起袋子,但走了幾步就停下來喘氣。
王建民看不下去了,堅持要幫她拿回家。
"真的不用!"李秀英幾乎是在吼了,"你不要跟著我!"
這種強烈的拒絕讓王建民更加懷疑她在隱瞞什么。
一個正常的老人,為什么會這么抗拒別人的幫助?她的家里到底有什么不能讓人看見的?
06
第二天,王建民決定主動聯(lián)系警察。
"您好,我想舉報一個可疑的情況。"他撥通了報警電話。
"請說具體情況。"電話那頭的警察說道。
王建民把李秀英的情況詳細描述了一遍,包括每天買30斤牛肉、獨居但有奇怪聲音、拒絕別人幫助等等。
"您懷疑她在做什么?"警察問道。
"我也不確定,但感覺很不正常。"王建民如實回答。
"好的,我們會派人了解情況。"警察說道,"請您提供一下她的具體地址。"
王建民報出了李秀英的住址,并留下了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
掛斷電話后,他的心里既緊張又期待。也許很快就能知道答案了。
當天下午,李秀英依然來買肉。但王建民注意到,她的狀態(tài)比昨天更差了,眼睛深深凹陷,臉色也很蒼白。
"阿姨,您真的沒事嗎?"王建民忍不住再次詢問。
"我說了沒事。"李秀英的聲音很虛弱,"30斤牛肉,快點。"
王建民一邊稱肉一邊觀察她。她站在那里時,身體會輕微搖擺,顯然很虛弱。
"您要不要去醫(yī)院看看?"王建民建議道。
"不用。"李秀英搖搖頭,"拿了肉我就好了。"
這句話讓王建民更加困惑。拿了肉就好了?這是什么意思?
稱完肉,李秀英付錢的時候,手顫得連錢都數(shù)不清楚。王建民主動幫她數(shù)好,但她似乎已經(jīng)沒有力氣提那兩大袋牛肉了。
"阿姨,我真的幫您拿回去吧。"王建民再次提出。
這一次,李秀英沒有拒絕。她點了點頭,像是耗盡了所有的力氣。
王建民提起兩大袋牛肉,跟著李秀英往她家走去。
路上,李秀英走得很慢,每走幾步就要停下來休息。王建民想要攙扶她,但被她拒絕了。
"我能走。"她堅持說道。
終于到了六號樓,王建民跟著李秀英爬樓梯。到了三樓,他們在502室門前停下了。
李秀英掏出鑰匙,手顫抖著插入鎖孔。就在這時,門里傳來了一些聲音。
王建民仔細聽著,那聲音很復雜,有些像是動物的叫聲,但又不太像。
"您家里有寵物嗎?"王建民忍不住問道。
李秀英停止了開門的動作,轉(zhuǎn)身看著他。
"謝謝你幫我拿肉,你可以走了。"她說道。
"可是......"
"請你走吧。"李秀英的語氣很堅決。
王建民只好把肉放在門口,轉(zhuǎn)身離開。但走到樓梯口時,他回頭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李秀英還站在門口,似乎在等他徹底離開。
下樓的時候,王建民聽到樓上傳來開門的聲音,接著是一陣復雜的噪音,但很快又安靜了下來。
這種神秘的情況讓他更加確信,李秀英的家里一定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07
第二天一早,王建民就接到了警察的電話。
"您昨天舉報的那個老太太,我們今天會去她家了解情況。"警察說道,"您能陪我們一起去嗎?"
"當然可以。"王建民立即答應了。
上午十點,兩名警察來到了鮮肉店。
"您就是王建民吧?"其中一名年長的警察詢問道。
"是的。"王建民點點頭。
"我們是張警官和李警官,現(xiàn)在去李秀英家看看。"年長的警察介紹道。
"好的,我?guī)銈冞^去。"
一行三人來到了李秀英住的小區(qū)。在六號樓下,他們遇到了之前王建民見過的那個老大爺。
"警察同志,你們是來找李秀英的嗎?"老大爺主動上前詢問。
"是的,您對她了解嗎?"張警官問道。
"了解一些。"老大爺說道,"最近她家確實有些奇怪。"
"怎么奇怪?"
"聲音很大,而且......"老大爺猶豫了一下,"味道也很怪。"
"什么味道?"李警官追問道。
"說不清楚,反正不太好聞。樓道里有時候都能聞到。"
聽到這些話,警察們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我們上去看看。"張警官說道。
三人爬到三樓,來到502室門前。張警官敲了敲門。
"李秀英,請開門,我們是派出所的。"
門內(nèi)傳來一些動靜,但沒有人回應。
"李秀英,我們知道您在家里,請配合我們的工作。"張警官提高了聲音。
過了一會兒,門內(nèi)傳來了腳步聲,但仍然沒有開門。
"如果您不開門,我們只能采取強制措施了。"張警官警告道。
又等了幾分鐘,還是沒有動靜。
"看來只能破門了。"李警官對張警官說道。
就在這時,門內(nèi)突然傳來了李秀英虛弱的聲音:"別......別進來......"
"為什么不能進來?李阿姨,請您開門。"張警官耐心地說道。
"我......我開不了門......"李秀英的聲音聽起來很痛苦。
警察們對視了一眼,意識到情況可能比想象的更嚴重。
"我們必須進去了。"張警官做出了決定。
李警官從包里取出了專業(yè)工具,開始撬門鎖。
王建民站在一旁,心情緊張而復雜。他既想知道真相,又擔心會看到什么可怕的情況。
"咔嚓"一聲,門鎖被撬開了。
張警官小心地推開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玄關(guān)處堆積如山的垃圾袋。
"天哪......"李警官低聲說道。
他們繼續(xù)往里走,客廳里的景象讓所有人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