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春日的農貿市場里,肉攤老板陳大山正在切著新鮮的五花肉。
孫桂花老太太走到攤前,瞇著眼睛盯著價格牌:“12塊一斤?你這是搶錢呢!”
一周后,市場管理員拿著罰單走向陳大山的攤位。
陳大山看著3000元的罰款單,雙手微微發抖。
他的16歲兒子陳小峰放學回家,看到父親沮喪的樣子,突然想到了什么:“爸,我有一個辦法...”
01
三月的風還帶著料峭,陳大山的肉攤在農貿市場的東北角,這是他經營了八年的地方。
每天凌晨四點,當城市還在睡夢中時,陳大山已經騎著三輪車去批發市場進貨了。
他選肉的標準很嚴格,必須是當天宰殺的新鮮豬肉,絕不要隔夜貨,哪怕價格貴一些也不在乎。
回到攤位,他會仔細地將豬肉按部位分類擺放,每一塊都切得整整齊齊,看起來賞心悅目。
陳大山是個不善言辭的人,臉上總是掛著憨厚的笑容,對每個顧客都客客氣氣。
他的豬肉賣12元一斤,在市場里屬于中等價位,既不是最貴的,也不是最便宜的。
鄰攤的馬大嫂經常夸他:“大山這人實在,從來不缺斤少兩,肉也新鮮。”
陳大山的兒子陳小峰今年16歲,正讀高二,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特別是數學和物理。
父子倆住在市場附近一間30平米的出租屋里,屋子雖小,但收拾得很干凈。
每天晚上,陳小峰都會在小桌子上寫作業,陳大山就坐在一旁看報紙或者算賬。
“爸,下個月要交學費了。”陳小峰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沒事,爸有錢。”陳大山摸摸兒子的頭,心里盤算著這個月的收入。
生活雖然清苦,但父子倆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倒也踏實。
孫桂花是市場里的“名人”,68歲的退休工人,每天都要在市場里轉上幾圈。
她個子不高,瘦瘦的,眼睛很尖,總是能發現別人注意不到的問題。
“這菜葉子怎么有蟲眼?”“這魚看起來不太新鮮。”“你這秤準不準?”
孫桂花的口頭禪就是質疑,仿佛所有的商販都在想方設法騙她的錢。
她有一個小本子,專門記錄各個攤位的價格變化,比市場管理員還要認真。
其他攤主見到她都有些頭疼,因為她總是能挑出各種毛病來。
但孫桂花也確實為其他顧客“謀過福利”,她的投訴讓好幾個缺斤少兩的攤主改正了行為。
02
這天上午,春風拂過市場,帶來一絲暖意,生意比平時好了一些。
陳大山正在為一位大姐切排骨,動作熟練而仔細。
“師傅,你這手藝真不錯,切得這么均勻。”大姐夸獎道。
“您客氣了,這都是應該的。”陳大山笑著回答。
就在這時,孫桂花出現在攤位前,她的目光像雷達一樣掃視著每一塊肉。
“這五花肉怎么賣?”孫桂花指著最好的那塊問道。
“12塊一斤,您要多少?”陳大山趕緊放下手中的活,熱情地招呼。
孫桂花拿起那塊肉仔細看了看,又用手按了按,確實是新鮮的好肉。
“12塊?”她突然提高了聲音,“隔壁老劉家才11塊5,你這是不是太貴了?”
陳大山耐心地解釋:“大娘,我這肉都是當天進的新鮮貨,您看這成色多好,肥瘦相間,口感特別棒。”
“新鮮就能多收錢?”孫桂花的聲音更大了,“你們這些商販就知道坑老百姓的錢!”
周圍的人開始往這邊看,有幾個顧客停下了腳步,想看看這里發生了什么。
陳大山有些尷尬,但還是保持著笑容:“大娘,您別生氣,我這價格都是按市場行情定的,絕對公道。”
“公道?”孫桂花冷笑一聲,“我買了這么多年肉,什么價格不知道?你這就是故意抬價!”
馬大嫂看不下去了,走過來勸說:“桂花姐,大山這人實在,肉也確實好,12塊不算貴。”
“你們是一伙的吧?”孫桂花瞪了馬大嫂一眼,“都想著坑老百姓!”
陳大山感到非常委屈,他的價格確實是按成本合理定價的,并沒有故意抬高。
“大娘,要不這樣,您先看看別家的,覺得我這里貴就不買,我絕不強求。”陳大山盡量平和地說。
孫桂花哼了一聲,轉身就走,臨走時還大聲說:“我要好好查查你這個價格合不合理!”
陳大山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里有種不祥的預感。
接下來的幾天,孫桂花幾乎每天都要來陳大山的攤位轉一圈。
她不買肉,就是站在攤前指指點點,有時還拿出手機拍照。
“師傅,這位大娘天天來,不買東西光拍照干什么?”一位常客好奇地問。
陳大山苦笑著搖搖頭:“不知道,可能是覺得我這價格有問題吧。”
孫桂花的行為確實影響了生意,很多顧客看到有人在“監督”,都不敢過來買肉了。
馬大嫂私下里勸陳大山:“大山,要不你把價格降到11塊5,省得她老找麻煩。”
陳大山堅決搖頭:“我的成本在那里,再降就要虧本了,我又沒做虧心事,憑什么要怕她?”
“可是這樣下去生意怎么辦?”馬大嫂擔心地說。
“清者自清,我相信顧客們都有眼睛。”陳大山雖然嘴上這么說,心里其實也很擔心。
孫桂花見陳大山不妥協,開始四處打聽投訴的渠道。
03
她先是找到市場管理處,向值班的工作人員舉報陳大山“哄抬物價”。
“同志,我要舉報,那個賣肉的陳大山,明明11塊5的肉非要賣12塊,這是欺騙消費者!”
接待她的是新來的市場管理員王志華,35歲,剛從區里調過來,做事很認真。
“您有什么證據嗎?”王志華詳細記錄著她的投訴內容。
“證據?我天天去市場買菜,什么價格不清楚?他就是故意抬價!”孫桂花義憤填膺地說。
王志華點點頭:“我們會調查處理的,您留個聯系方式。”
孫桂花不滿足于此,又打電話給消費者協會,聲稱自己受到了“價格欺詐”。
“你們不管管,老百姓的錢就讓這些奸商騙光了!”她在電話里激動地說。
陳大山對這一切并不知情,他只是覺得最近孫桂花來得特別頻繁,而且總是拿著手機拍照。
“爸,那個老太太又來了。”陳小峰放學路過市場時,看到孫桂花在攤前轉悠。
“沒事,她愛看就看吧,我們做生意問心無愧。”陳大山繼續切著肉,神情專注。
陳小峰皺了皺眉,他感覺這個老太太的行為有些異常,但也說不出哪里不對。
三天后,王志華拿著一沓資料來到陳大山的攤位。
“你是陳大山嗎?”王志華掏出工作證,“我是市場管理員,有人投訴你價格違規。”
陳大山愣了一下:“投訴我什么?”
“有消費者反映你的豬肉價格偏高,存在哄抬物價的嫌疑。”王志華公事公辦地說。
“我沒有哄抬物價啊,我這價格都是按成本定的。”陳大山急忙解釋。
王志華拿出一個小本子:“我調查了市場里其他幾家肉攤,平均價格是11塊3,你這里12塊,確實偏高。”
“可是我的肉質量好啊,而且市場也沒有統一定價的規定。”陳大山感到很委屈。
“根據《價格法》相關規定,經營者不得有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的行為。”王志華嚴肅地說,“現在對你進行行政處罰,罰款3000元,停業整頓一周。”
陳大山聽到這個消息,腦子里嗡的一聲,3000元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數字。
“同志,我這真不是哄抬價格,我就是按成本賣的。”陳大山的聲音有些顫抖。
“處罰決定已經下了,你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王志華將罰單遞給陳大山,“現在請你停業整頓。”
陳大山接過罰單,手都在發抖,上面的字看起來模模糊糊。
周圍的攤主都過來安慰他,馬大嫂更是義憤填膺:“這不是胡鬧嗎?大山的肉明明質量最好!”
“算了,算了。”陳大山擺擺手,收拾起攤位上的肉,“既然規定這樣,我就配合。”
04
當天晚上,陳大山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
陳小峰正在做數學作業,看到父親愁眉苦臉的樣子,放下了筆。
“爸,出什么事了?”
陳大山坐在床邊,將今天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兒子。
陳小峰聽完,憤怒地站起來:“這不公平!爸,你明明沒做錯事,憑什么要罰款?”
“孩子,社會就是這樣,我們小老百姓斗不過那些人。”陳大山苦笑著說。
但是,就在父子倆陷入絕望的時候,陳小峰突然想起了什么,眼中閃過一絲光芒:“爸,我有一個辦法,保證讓那老太太再也不敢找咱們麻煩!”
陳大山疑惑地看著兒子:“什么辦法?”
陳小峰神秘地一笑:“到時候您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