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安琪)7月24日,第二十五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25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介紹說,這次會晤達成一些重要共識,中方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創中歐關系更加光明的未來。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圖片來自外交部
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昨天,在北京舉行了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中方如何評價此次會晤?會晤前歐方領導人曾表示,將繼續就經貿“再平衡”等問題表達關切,相關問題是否有進展?
對此,郭嘉昆表示,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昨天,習近平主席會見了來華訪問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李強總理同歐盟兩主席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雙方領導人進行了長時間、深入、坦誠的交流,就事關中歐關系的戰略性問題、中歐合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熱點問題等交換了看法。習近平主席總結中歐關系50年發展的重要經驗啟示,指出相互尊重、求同存異、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中歐關系未來發展應該堅持的重要原則和努力方向。習近平主席就中歐關系發展提出三點重要主張:堅持相互尊重,鞏固伙伴關系定位;堅持開放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摩擦;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國際規則秩序。
“這次會晤達成一些重要共識。”郭嘉昆說,比如雙方都高度重視中歐關系,同意堅持并持續深化伙伴關系,保持戰略溝通,增進理解互信,努力開辟中歐關系更加光明美好的下一個50年;雙方都同意保持開放合作,拓展貿易和投資關系,推動雙方合作取得更多積極成果;雙方都表示致力于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解決貿易摩擦分歧,反對“脫鉤斷鏈”;雙方都同意共同維護戰后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支持通過政治手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郭嘉昆表示,雙方發表了《中歐領導人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強調綠色伙伴關系是中歐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中歐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發展、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貝倫大會取得成功的積極意愿和聯合行動。雙方還同意,建立升級版出口管制對話機制,就各自關切的問題及時溝通,共同維護中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同任何雙邊關系一樣,中歐之間當然也存在一些分歧。”郭嘉昆指出,對歐方關切的經貿問題,中方本著友好、尊重、坦誠的態度就相關問題全面、耐心、深入、細致地表明了立場。
中方強調,中歐經貿關系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應該也完全能夠在發展中實現動態平衡。中方致力于實現中歐貿易可持續、平衡發展,愿進口更多適銷對路的歐洲優質產品,歐方應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
中方強調,產能是不是過剩,要放在全球看,由市場來判斷。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缺口將達2700萬輛。中國的新能源產能是可以填補世界“綠色缺口”的先進產能,是貢獻不是“過剩”。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論調,實質上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市場供需關系的片面認識,是為保護主義措施尋找托詞。
中方重申,中國的產業補貼政策堅持開放、公平、合規原則,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從世界范圍看,產業補貼政策是各國普遍采用的。歐盟自己也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大量補貼,不應該在產業補貼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指出烏克蘭問題不是也不應該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重申堅持勸和促談、推動政治解決的一貫明確立場,愿同歐方保持溝通。中方還就歐方以涉俄因素為由制裁中國企業表明嚴正立場。雙方同意通過對話增進了解互信,妥處有關問題。
“總的看,這次會晤是積極、建設性的,有利于增進相互了解和互信,有利于為未來合作創造更好條件。中方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創中歐關系更加光明的未來。”郭嘉昆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