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即惡性競爭,無意義的勞動,一個行業卷到最后就是價格戰,所有人都虧錢,大家都沒有好處,但因為別人都在卷,所以你也必須跟著卷。
在職場上,在公司里,內卷的另外叫法就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比如表演式加班,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互相制造工作,低水平的重復,大家看起來都很忙,卻沒有增加產出。
比如一個車企員工的工作時間增加了,但收益沒有隨之提升,或者車企之間都在拼產能拼價格拼營銷,最后利潤沒有增長,企業沒有發展,那就是內卷化。
人類社會很容易陷入內卷化,我們看歷史上王朝更迭就跟此有關:農業時代的國家土地是有限的,隨著人口的增長,農民哪怕再怎么辛苦,一畝三分地的產出也就是那樣了,等到付出和收獲的平衡被打破,很多人活不下去,于是就爆發了起義。民以食為天,是一句很沉重的話。
所以內卷也是內耗,是一種熵增現象,不管國家還是企業,都需要破內卷,防熵增。
企業如何破內卷,防熵增?任正非多次講蛭形輪蟲的故事是有原因的
每一家企業都存在無效的工作和努力,想一想,在行業整體“沒有發展的增長”的態勢下,經常性地加班究竟有什么價值呢?
從職場到人生,從企業到行業,內卷的現象比比皆是,于是努力跟錢一樣“通脹”,努力沒有回報或低回報,那大家就失去了努力的動力了。
跟工程上精益求精追求極致不同,內卷是在大船里開小船,大家爭來爭去,累死累活,都是零和博弈,這樣帶來的后果就是發展的停滯,進入熵死的狀態。
“科學史上,有一種生存了八千萬年的蛭蟲(蛭形輪蟲)……蛭蟲的基因鏈會斷裂,又會重新整合,這不就是優選嗎?所以它們經歷八千萬年,經歷多少災難,還存活下來了。”
任正非多次提及蛭形輪蟲這種生物的故事,意思是蛭形輪蟲這種單性繁殖的生物可以吸收其他生物的基因來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延續生命。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破除內卷就是要開放,唯有保持開放才能生機綿延,蛭形輪蟲如果不能吸取、整合別的生物基因,那它早就滅絕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夠在大自然里存活的物種,不是最強大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