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朔50歲“化殼”所說,“殼”化了就只能當好人了,跟之前的朋友也不好見面了,因為大家都還帶著“殼”就你沒有了,那氣場就比較尷尬,彼此不自在。
其實,這個“殼”應該是從40歲后開始化的,而且必然伴隨著人際關系的消散。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年紀越大越能分清好壞,知道好歹,頭腦愈來愈清明,內心愈來愈純粹,也就是所謂的返璞歸真。
還有一種就是年紀越大越糊涂,不懂遠近,不辨真假,分不清好壞,一輩子都不知道好歹,顛三倒四,愚昧無知的人從來都是薄情。
四五十歲還天天在外面混圈子的人,基本都是后者。
40歲后,人際關系消散:“殼”化了才知道,人生不是洋蔥而是樹!
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歲月的沉淀使人可以在復雜環境中看清楚好與壞的本質。有靈性的人會越老越活得純真率直,而沒有靈性的人就完全相反。
一個有靈性的也自然不會沉迷于功利性的人際關系,大家在一起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吃個飯都幾百個心眼子,實際上都在空轉,毫無意義。所以人的成熟就意味著回歸家庭,回歸自己。不能認識自己的人,就只能顛倒夢想。
想一想,40歲之前的你什么樣?現在的你一定是包含了“30歲、20歲、10歲……”的你,沒有之前所有的你,就沒有現在的你。
這就像是洋蔥一樣,層層疊疊堆積成了一個“我”,如果層層剝開,就會看到最里面還是那個“原來的我”。
不過我認為人生不是洋蔥,而應該像樹一樣,最里面是一層年輪,然后一年一圈,不斷成長,最終枝繁葉茂,成為一棵參天大樹。人生本來就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風風雨雨都是磨礪。
世俗是成王敗寇的勢利心!
每個人的自我都包含了周圍人的觀念的影響,或者說世俗的觀念就構成了一種環境,而人是環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