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自從吃了一次榴蓮之后,陳韻就愛上了那種滋味。
她堅信吃榴蓮可以養生,于是每周雷打不動的吃三次。
陳韻的體重開始增加,精神狀態也不好了起來。
可是她堅信,自己這樣的生活是健康的,誰勸她都不聽。
直到后來陳韻去體檢,看到體檢報告之后她人都傻了。
1
春日的午后,陽光透過辦公室的百葉窗灑在陳韻的辦公桌上。
作為這家外貿公司的財務主管,她正在核對著上個月的財務報表。
月薪兩萬的收入讓她在這個二線城市過得相當不錯,但真正讓她感到滿足的,是她對生活品質的不懈追求。
陳韻的辦公桌上總是擺著各種進口的小食品,從德國的巧克力到日本的小點心,每一樣都價格不菲。
她享受著同事們羨慕的目光,這讓她感到自己的成功得到了認可。
陳韻心中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要過上真正上流社會的生活。
她經常在網上關注一些名媛的生活方式,從她們的穿著打扮到飲食習慣,都成了她模仿的對象。
周末的時候,陳韻經常會去高檔商場逛街。
她喜歡那種被導購小姐熱情接待的感覺,喜歡那種可以隨意挑選昂貴商品的滿足感。
轉機出現在公司的年度團建活動上。
那是一個五星級酒店的自助餐廳,陳韻第一次品嘗到了從泰國空運來的金枕榴蓮。
那種濃郁香甜的味道瞬間征服了她的味蕾,那種層次豐富的口感讓她瞬間明白了什么叫"水果之王"。
陳韻興奮地對同事說道,眼中閃爍著從未有過的光芒:
"這個榴蓮真的太好吃了,比我以前吃過的都不一樣。"
同事笑著回答:"那當然,這可是空運過來的,一個要好幾百呢,平時我們哪舍得吃這個。"
幾百塊一個?陳韻內心有些震驚,但很快這種震驚就被味蕾的滿足感覆蓋了。
她覺得這種價格反而證明了榴蓮的珍貴,證明了她的眼光獨到,她決定要買一些回家和丈夫分享。
當晚回到家,陳韻就在網上找到了專門售賣進口榴蓮的商家。
看著琳瑯滿目的品種介紹,她的眼睛閃閃發光。
金枕、貓山王、蘇丹王、干堯...每一個名字都透著誘人的神秘感,每一個品種都有詳細的產地介紹和營養分析。
陳韻興奮地對丈夫林志強說道:
"你看這個貓山王,被稱為榴蓮之王,一個要六百多,我們買一個嘗嘗吧。"
林志強看著屏幕上的價格,有些猶豫:
"這么貴的水果,偶爾吃一次就行了吧。"
陳韻認真地說道:"真正好的東西從來都不便宜,我們現在有這個條件,為什么不能享受一下?"
第二天,陳韻就下單買了一個貓山王榴蓮,當快遞送到時,她激動得像個孩子。
陳韻小心翼翼地剝開剛買回來的榴蓮,遞給丈夫一瓣。
林志強聞著那股濃烈的味道,有些猶豫地嘗了一小口。
雖然味道確實不錯,但他更多的是在觀察妻子臉上那種陶醉的表情。
那種表情讓他有些擔心,但他沒有說出來。
后來陳韻開始在網上查閱各種關于榴蓮的資料。
她了解到榴蓮被稱為"水果之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女性健康特別有益。
陳韻指著電腦屏幕上的資料對丈夫說道:
"你看,榴蓮的營養價值這么高,難怪這么貴,女人就應該對自己好一點,錢可以再賺,但青春不等人。"
這句話成了陳韻的口頭禪,也成了她后來所有消費行為的理論支撐。
她開始在網上加入各種榴蓮愛好者的群組,學習如何挑選最好的榴蓮,如何保存,如何食用。
陳韻對著電腦屏幕感嘆:
"原來榴蓮還有這么多講究,什么時候吃、怎么吃、配什么吃,都有學問。"
她像研究學術課題一樣研究榴蓮,買了好幾本關于熱帶水果的書籍,甚至還訂閱了一些農業雜志。
她的書桌上堆滿了各種資料,儼然成了一個榴蓮專家。
2
隨著對榴蓮了解的深入,陳韻的消費開始升級。
她不再滿足于普通的榴蓮,而是專門尋找最頂級的品種。
為了吃到最新鮮的榴蓮,她甚至找了專門的代購,每周從東南亞空運過來。
陳韻向林志強介紹她新找到的供應商:
"這家代購專門做高端榴蓮,他們有自己的果園,可以保證新鮮度,雖然價格貴一點,但品質絕對有保證。"
林志強看著妻子興奮的樣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能感受到妻子對榴蓮的熱愛已經超出了正常范圍,但又不忍心打擊她的熱情。
林志強小心翼翼地提醒:"小韻,這樣每周都買,開銷挺大的。"
陳韻反駁道:"志強,你算算我們以前花在那些無用的東西上面多少錢?"
"那些化妝品、保健品,哪個不是幾千塊?現在我找到了真正有用的東西,你反而擔心錢?"
陳韻的邏輯讓林志強無言以對。
確實,以前妻子在美容護膚上的花費也不少,現在只是把重點轉移到了榴蓮上。
但他總覺得這種轉變有些不對勁。
陳韻開始制定嚴格的"榴蓮時間表"。
她規定自己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八點食用榴蓮,時間精確到分鐘。
她認為這種規律性可以最大化榴蓮的養生效果。
為了保證榴蓮的最佳食用狀態,陳韻還專門學習了儲存和處理榴蓮的技巧。
她買了專門的工具,研究了最佳的開果方法,甚至還學會了通過敲擊果殼來判斷榴蓮的成熟度。
陳韻拿著一個榴蓮,在林志強面前演示:
"敲擊的時候聲音沉悶,說明果肉飽滿;如果聲音清脆,就說明還沒熟透。"
林志強看著妻子專業的手法,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他感覺妻子已經把吃榴蓮變成了一門藝術,一種儀式。
林志強試探性地提醒:"可是我聽說榴蓮熱量很高,吃多了容易上火。"
陳韻認真地解釋:"那是普通榴蓮,我吃的都是最頂級的品種,營養成分完全不同。"
"而且我專門研究過,只要搭配得當,根本不會有副作用。"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陳韻還專門買了許多營養學的書籍。
林志強開始對妻子的開銷感到擔憂。
每周三個榴蓮,每個都要三四百元,一個月下來就是五六千元,相當于他半個月的工資。
而且陳韻選擇的都是最頂級的品種,價格一個比一個高。
林志強小心翼翼地建議:"小韻,我們是不是可以偶爾吃一些便宜點的品種?"
陳韻有些生氣地說道:"志強,你這是什么想法?"
"便宜的榴蓮營養價值完全不同,吃了也沒有效果,既然要養生,就要用最好的材料。"
陳韻向丈夫詳細解釋了不同價位榴蓮的區別。
她說便宜的榴蓮往往是人工催熟的,營養成分大打折扣;而高端榴蓮都是自然成熟,空運過來的,營養價值是普通榴蓮的幾倍。
陳韻堅持說道:"你不能因為價格就質疑我的選擇,這是對健康的投資,不是消費。"
林志強被妻子的話說得無言以對。但每次看到信用卡賬單,他都感到壓力巨大。
他開始加班賺取額外收入,希望能夠支撐妻子的"投資"。
陳韻的母親來家里做客時,看到女兒小心翼翼地處理著一個榴蓮,忍不住搖頭:
"一個破水果要幾百塊,你們年輕人真是不知道節儉,我們那個年代,這些錢夠買一個月的菜了。"
陳韻有些不耐煩地回答:"媽,時代不同了,現在講究的是生活品質。"
"我有能力消費,為什么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再說,這不是普通水果,這是營養品。"
陳韻向母親詳細介紹了榴蓮的營養價值,但老人家根本聽不進去。
在老人看來,再好的水果也不值這么多錢。
母親搖頭說道:"你們年輕人就是被商家洗腦了,什么水果之王,還不是想多賺你們的錢。"
陳韻有些激動地說道:"媽,你不懂現在的營養學。"
"榴蓮的營養價值是科學驗證過的,不是商家編出來的。"
母女倆因為榴蓮的事情產生了分歧,氣氛變得有些緊張。
林志強只能在中間調解,但他心中也開始懷疑妻子的做法是否正確。
老人家嘆了口氣,不再多說什么。
她看得出女兒已經聽不進任何勸告了,反而會因為別人的質疑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
陳韻開始在網上加入各種榴蓮愛好者的群組,和天南海北的"榴友"交流心得。
她甚至建立了自己的飲食日記,詳細記錄每次食用榴蓮后的身體感受。
"今天吃的是馬來西亞貓山王,口感綿密,甜度適中,食用后感覺精力充沛。"
這種儀式感讓她感到滿足,她覺得自己找到了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
每當有人質疑時,她都會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來反駁。
為了支持自己的"愛好",陳韻開始在其他方面節省開支。
她不再買新衣服,不再去高檔餐廳,甚至連一直在用的進口護膚品都換成了國產品牌。
所有省下來的錢都用來買榴蓮,林志強注意到了妻子的變化:
"小韻,你最近怎么不買護膚品了?你以前可是最注重保養的。"
陳韻理直氣壯地說道:"護膚品只是外在的修飾,榴蓮是真正的內調,由內而外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這種邏輯讓林志強感到困惑,但他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妻子越陷越深。
3
秋風蕭瑟的夜晚,陳韻坐在餐桌前,面前擺著一個剛剝好的榴蓮。
她的動作變得越來越儀式化:先洗手,換上專門的家居服,然后安靜地坐下,一瓣一瓣地慢慢品嘗。
整個過程就像在進行某種神圣的儀式。
她甚至為此專門買了一套餐具,包括專用的叉子、盤子和餐墊。
每次吃榴蓮前,她都要把這些東西擺放整齊,營造出一種莊重的氛圍。
"這樣吃才能充分感受榴蓮的精華,匆匆忙忙地吃是對榴蓮的不敬。"
林志強在一旁默默觀察著妻子,心中涌起一陣不安。
這種機械化、儀式化的行為讓他想起了某些不好的東西,但他不敢說出來。
陳韻開始記錄自己每次食用榴蓮的詳細過程。
她建立了一個Excel表格,詳細記錄食用時間、品種、重量、口感評分、食用后的身體感受等信息。
這個表格已經有了上百條記錄,密密麻麻的數據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陳韻指著電腦屏幕上的圖表說道:
"你看,我這三個月來的數據顯示,周一吃金枕、周三吃貓山王、周五吃蘇丹王,這種搭配最科學,不同品種的營養成分可以互補。"
她甚至還制作了各種圖表來分析自己的食用規律和身體反應。
這種近乎瘋狂的記錄行為讓林志強感到擔憂。
"小韻,你這樣有點..."林志強欲言又止。
"有點什么?"陳韻頭也不抬地問道,她正在專心地在表格中填寫當天的數據。
林志強小心翼翼地說出了心中的擔憂:"有點像強迫癥。"
陳韻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怒火:
"什么強迫癥?我這是在做科學研究,在探索最佳的養生方案,你就是不懂科學精神。"
林志強被妻子的反應嚇了一跳,趕緊閉嘴不再多說。
但他心中的擔憂卻越來越重。他能看出妻子已經不是在簡單地享受美食,而是陷入了某種病態的執著中。
陳韻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如果因為某種原因錯過了榴蓮時間,她就會變得焦躁不安,甚至對家人發脾氣。
她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
一個周三的晚上,因為加班回家晚了,陳韻錯過了平時的榴蓮時間。
她在家里團團轉,不停地看表,情緒異常激動。
陳韻焦急地說道:"都十點了,我的榴蓮還沒吃,這會影響整個調理計劃的。"
林志強試圖安慰妻子:"那就明天再吃吧,不差這一天。"
陳韻突然爆發了,聲音提高了八度:"你懂什么?"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不能隨便改變時間!營養吸收是有規律的,錯過了最佳時間就沒有效果了!"
說完,她不顧夜深人靜,堅持要吃完榴蓮才肯睡覺。
那種執拗的樣子讓林志強感到害怕,他從來沒有見過妻子這樣偏執的一面。
他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他感覺妻子已經不是他認識的那個人了。
工作上,陳韻的表現也開始受到影響。
她經常在辦公室里坐立不安,總是計算著距離下次吃榴蓮還有多長時間。
她的電腦桌面上設置了倒計時,顯示著離下次榴蓮時間還有多少小時多少分鐘。
同事們都注意到了她的異常,但沒有人敢多說什么。
陳韻在公司的地位比較高,大家都不好意思直接指出她的問題。
年輕的同事小李關心地問道:"陳韻姐,你最近怎么總是心不在焉的?"
陳韻敷衍地回答:"沒什么,就是在思考一些養生的問題。"
但她的眼神卻在電腦屏幕上的倒計時上游移。
她開始在工作時間查看榴蓮相關的網站,研究各種新品種,比較不同商家的價格。
她的瀏覽器收藏夾里全是關于榴蓮的鏈接,工作相關的網站反而很少了。
有時候開會的時候,陳韻也會走神,腦子里想的都是晚上要吃的榴蓮。
她甚至會在會議記錄本上畫榴蓮的圖案,這種行為讓其他參會人員感到困惑。
主管詢問她的意見:"陳韻,你對這個財務方案有什么看法?"
陳韻猛然回過神來,臉上露出尷尬的表情:"啊?什么方案?"
這種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越來越頻繁,陳韻的工作效率明顯下降。
但她自己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還認為自己的狀態很好。
王曉麗再次約陳韻見面時,發現好友的精神狀態很不好。
陳韻的臉色有些暗黃,而且整個人顯得很疲憊。
更讓王曉麗擔心的是,陳韻說話的內容都是關于榴蓮的。
王曉麗擔心地問道:"韻韻,你最近是不是沒睡好?你的黑眼圈很重。"
"我睡得很好,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陳韻否認道,但她眼下的黑眼圈出賣了她,"我現在精力充沛,都是榴蓮的功勞。"
王曉麗仔細觀察著好友,發現陳韻的手在微微顫抖,說話時眼神也有些渙散,這些細節讓她感到非常擔心。
王曉麗建議:"要不你去醫院檢查一下吧,我看你最近狀態不太好。"
陳韻固執地堅持,聲音有些激動:
"我很好,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你們就是嫉妒我找到了真正的養生秘訣。醫生懂什么?他們只會用化學藥物害人。"
這種偏執的態度讓王曉麗感到無奈。
她能看出好友已經陷入了某種病態的狀態,但卻無力改變什么。
陳韻開始在各種社交平臺上發布關于榴蓮的內容。
她的朋友圈里,微博上,小紅書上,到處都是榴蓮的照片和心得分享。
她甚至還開了一個專門的榴蓮博客,詳細記錄自己的食用體驗。
"第365天榴蓮日記:今天是我堅持榴蓮養生的第365天,身體狀況前所未有地好。"
"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榴蓮的神奇功效。"
她的博客逐漸有了一些關注者,這讓她更加堅信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她開始以"榴蓮達人"的身份出現在各種論壇上,給別人提供建議。
陳韻在榴蓮愛好者論壇里認真地回復新人的問題:
"新手建議從金枕開始,適應后再嘗試貓山王,記住,一定要堅持定時定量,這樣才能看到效果。"
她在網絡上獲得的認可讓她更加沉迷其中。
她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使命,要把榴蓮的好處傳播給更多的人。
陳韻的體重開始明顯增加,短短幾個月就胖了十幾斤。
她的臉變得圓潤,身材也失去了以前的苗條,但她卻認為這是"營養充足"的表現。
陳韻對著鏡子自我陶醉地說道:
"你看我現在多健康,臉色多紅潤,以前那種瘦弱的樣子才不健康呢。"
林志強看著妻子日漸變形的身材,心中五味雜陳。
妻子的體重從原來的110斤增加到了130斤,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變得很不好。
但每次他提出擔憂,都會被妻子以"你不懂營養學"為由駁回。
為了支持自己的"榴蓮事業",陳韻開始在其他方面更加嚴格地節省開支。
她把原來用來買護膚品、衣服、包包的錢全部省下來買榴蓮。
她的衣柜里很久沒有添置新衣服了,化妝臺上的護膚品也用完了不再補充。
陳韻理直氣壯地對林志強說道:
"護膚品那些都是外在的修飾,榴蓮是真正的內調,由內而外的美才是真正的美,那些化學產品只會傷害皮膚。"
這種邏輯讓林志強感到困惑,但他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妻子越陷越深,變得越來越偏執。
陳韻甚至開始向身邊的人推廣榴蓮。
她給同事、朋友、親戚都送過榴蓮,希望他們也能體驗到榴蓮的"神奇功效"。
但大多數人都受不了榴蓮的味道,這讓陳韻感到失望和不被理解。
陳韻對那些不喜歡榴蓮的人說道:
"你們的味覺還沒有開發出來,需要時間來適應,一旦適應了就會愛上它的。"
她開始把不喜歡榴蓮的人看作是"層次不夠"的表現,認為只有真正懂得享受的人才能理解榴蓮的美好。
這種優越感讓她更加堅持自己的選擇。
4
冬日的清晨,陳韻在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睡。
她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適癥狀,口干舌燥、便秘、心悸、血壓升高。
但她依然拒絕承認這些癥狀與榴蓮有關。
陳韻對著鏡子中憔悴的自己說道:
"這些都是正常的排毒反應,說明榴蓮在幫我調理身體,把毒素都排出來。"
林志強看著妻子日漸憔悴的樣子,心如刀割,他已經無數次提議去醫院檢查,但都被妻子拒絕了。
林志強試圖最后一次勸說:"陳韻,你這樣下去不行的,我們去醫院看看吧,就當是例行檢查。"
陳韻斷然拒絕:"我不去,醫生不懂營養學,他們只會用那些化學藥物來毒害我們的身體。"
陳韻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
有一次,因為超市沒有她要的榴蓮品種,她竟然在店里大吵大鬧,搞得所有人都側目而視。
陳韻對著銷售員大聲嚷嚷:"你們這些人懂什么?這不是普通水果,這是健康!"
林志強只能尷尬地拉著妻子離開,心中的羞愧和擔憂交織在一起。
在辦公室里,陳韻的異常行為也開始影響工作。
她經常在會議中走神,有時甚至在重要的財務會議上突然站起來去洗手間,然后很久才回來。
主管關心地詢問:"陳韻,你最近工作狀態不太好,是不是身體有什么問題?"
陳韻勉強擠出一個笑容,但那種僵硬的表情讓人看了心疼:
"我很好,從來沒有這么好過。"
陳韻的母親再次來家里時,看到女兒的樣子嚇了一跳。
陳韻的臉色蠟黃,眼神渙散,整個人顯得很疲憊。
老人家心疼地摸著女兒的額頭:"小韻,你這是怎么了?病了?"
"媽,我沒病,我很健康。"陳韻推開母親的手,"你們總是杞人憂天。"
但老人家敏銳的直覺告訴她,女兒出了大問題。
她私下里找到林志強,兩人商量該怎么辦。
"志強,陳韻這樣下去不行的,你想想辦法吧。"
林志強無奈地說道:"媽,我也想,但她現在根本聽不進任何勸告,我都不知道她怎么變成這樣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林志強看著熟睡中的妻子,心中滿是痛苦。曾經那個聰明能干、溫柔美麗的妻子去哪里了?
現在這個固執偏執、情緒不穩的人真的還是他愛的那個人嗎?
但他知道,無論如何,他都不能放棄,他要想辦法救回自己的妻子。
5
春天來臨的時候,公司宣布要進行年度體檢。
這個消息讓陳韻感到不安,她試圖以各種理由推遲體檢,但作為財務主管,她必須帶頭參加。
陳韻在家里抱怨道:"為什么要體檢?我們都很健康。"
林志強看到了希望:"這是公司的規定,每個人都要參加,而且體檢也好,可以證明你的養生方法是對的。"
這句話讓陳韻有些動搖。
是的,如果她的體檢結果很好,就可以證明她這三年來的堅持是正確的,就可以讓那些質疑的人閉嘴。
體檢前一天,陳韻照常吃了榴蓮,她甚至暗自慶幸,認為榴蓮的營養會讓自己的體檢報告非常完美。
陳韻信心滿滿地說道:"明天的體檢報告出來,你們就知道我是對的了。"
林志強看著妻子自信的樣子,心中卻充滿了不安。
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但又希望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
體檢當天,陳韻的各項指標都被采集,血壓、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等。
她滿懷信心地配合著每一項檢查,仿佛在進行一場勝利的演出。
陳韻在抽血時主動詢問:"醫生,我的身體應該很健康吧?"
醫生客氣地回答:"具體結果要等報告出來才知道。"
三天后的下午,體檢報告終于出來了。
林志強從公司拿到報告后,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他看著那密密麻麻的異常指標,手開始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