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
承載著和平、友誼與夢想的
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
(以下簡稱“成都世運會”)
火炬“竹夢”
在萬眾矚目中抵達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火炬傳遞第二站活動
于金沙遺址博物館
南大門音樂廣場舉行
作為世運會歷史上
首次火炬傳遞的重要一站
本站以“璀璨金沙”為主題
迎接“竹夢”火炬
讓象征現代體育精神的火炬光輝
與古蜀文明的文化圖騰交相輝映
向世界生動傳遞中華文明
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的密碼
綻放出新時代
堅定文化自信的璀璨光芒
當天,金沙遺址博物館南大門音樂廣場被打造成沉浸式藝術展演場景,結合音樂劇《金沙》藝術元素與金沙文化元素,呈現出文化遺產與現代藝術的沉浸交融。金沙遺址博物館站的15名火炬手來自體育、文化、科技、教育、公益等多個領域,既有奧運冠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有基層工作者和學生,以全民參與的方式生動呈現著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成都篇章。
本站首棒火炬手、奧運體操冠軍鄒敬園以矯健身姿開啟傳遞;第二棒火炬手李子柒作為中國現象級短視頻創作者,其展示非遺技藝的視頻作品享譽海內外;第三棒火炬手吳偉仁院士,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用科技之光點亮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火炬手羅春平、吳昊、岳付飛等基層工作者,則用平凡崗位上的奉獻,傳遞奮斗力量;第九棒火炬手是一名年僅17歲的中學生陳科,他曾因病歷經多次手術,但他始終以樂觀心態面對病痛,品學兼優,被評為“全國新時代好少年”。
傳遞過程中,火炬手們途經太陽神鳥廣場、金沙鹿苑、陳列館等標志性區域,全程約1公里。沿途觀眾揮舞國旗、歡呼助威,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末棒火炬手、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郭漢中高舉火炬返回原點,這不僅標志著金沙遺址博物館站火炬傳遞圓滿結束,更代表著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對古蜀文明傳承脈絡的生動呼應。
成都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歷經2300多年城址未變、城名未改,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樞紐,是西南絲綢之路上的明珠,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城市發展最大的財富。金沙遺址博物館是中國進入21世紀后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也是四川繼三星堆之后又一個重大考古發現,被評選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三星堆遺址共同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的主體圖案。
火炬傳遞點燃蓉城激情
成都世運會正敞開懷抱
迎接全世界朋友的到來
接下來
直擊火炬傳遞第二站
金沙遺址博物館精彩現場
鄒敬園
東京奧運會、巴黎奧運會
體操男子雙杠金牌得主
兩屆奧運會體操雙杠冠軍、川籍運動員鄒敬園是世運會火炬手,也是成都世運會志愿者宣傳大使。在第二站金沙遺址火炬傳遞現場,鄒敬園擔任該站的首棒火炬手。
談及對成都世運會的期望,鄒敬園說道:“希望大家能開心地比賽,更多的是傳遞友誼。希望各位選手能賽出自己的水平,觀眾們也能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激情。”
李子柒
全國青聯委員、中國現象級短視頻創作者
火炬傳遞第二站,李子柒作為火炬手之一活力亮相。作為國際知名博主,李子柒長期踐行“讓非遺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此次執炬,將進一步串聯傳統文化與體育精神。李子柒的出場,也讓這場盛會增添了一抹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溫柔力量。
李子柒參與火炬傳遞活動,正呼應了成都著力構建全球傳播體系、實施全球品牌推廣計劃的戰略方向,也為世運會注入更多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文化元素。
吳偉仁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
四川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擔任了金沙遺址站的火炬手之一。他在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回到家鄉參加火炬接力,他覺得成都能連續兩次舉辦世界級運動會,非常了不起,自己作為火炬傳遞參與者也很高興。
在金沙遺址傳遞成都世運會火炬,有何感受?吳偉仁告訴記者,金沙遺址作為四川具有代表性的古文明遺跡,與航天科技同樣承載著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在這樣一個歷史與科技交匯的地方傳遞火炬,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文化融合。祝愿成都世運會能夠舉辦成功,希望成都能從四川走向世界,走向全球。成都,加油?!彼f。
陳科
成都樹德中學殘疾人學生
獲評“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今年16歲的成都樹德中學高中生陳科,是本次成都世運會火炬手中最年輕的一位。6歲時,陳科不幸被查出患有滑膜肉瘤,術后還患上了糖尿病,并引發雙目白內障。在長達五年多的時間里他反復進出醫院,承受了大多數同齡人沒有承受過的痛苦。但陳科展現出了超乎年齡的堅強與樂觀。
陳科告訴記者,“我代表的不僅是我們學校,更代表了成都市千千萬萬的中學生。所以我想借這次機會,好好展現當代中學生的蓬勃與朝氣,也讓大家看看青少年身上的責任與擔當。”
孫杰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修復文物近2000件
7月26日上午,在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火炬傳遞的金沙點位現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孫杰將手中火炬傳遞給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郭漢中的時候,兩人很有默契地暫停腳步,共同指向火炬上的一個位置——那枚“4500年前的指紋”。
指紋圖案來自寶墩遺址出土的一塊陶片,很可能是當年某個古蜀先民在制作陶器時,無意間用力按壓了還未干透的黏土,留下了這枚指紋。它從此被火烙印、被土掩埋,穿過幾千年光陰,直至今日“參加”了這場世運會。
孫杰說,如果沒有文物修復者的細心與慧眼,這枚指紋的神奇之旅便不會實現?!爸皡⒓踊鹁媸峙嘤柕臅r候,我得知火炬交接的時候可以適當設計一些個性動作,就和我的下一棒郭漢中老師商量了一下,決定借此機會讓觀眾們更加留意到這個非常特別的設計?!彼f。
郭漢中
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
專注考古文物修復事業40年
郭漢中對本次火炬傳遞活動也十分感慨:“從三星堆到金沙,大量的青銅器物都與祭祀相關,許多器物被火焚燒過。太陽、火種、天地、動物……人的生存跟著環境和氣候的變化走,有陽光、植被和水源,就有古人的家園?!?/p>
在四十年的文物修復生涯中,在他手中重獲新生的幾千件文物中,郭漢中看到的既有文化與記憶的傳承,更有豐富多元的想象?!捌鋵嵅徽撌俏奈镄迯瓦€是體育運動,蘊含的內在精神都是相通的——全力以赴、想方設法、精益求精?!?/p>
以一館,見一城
成都文化的魅力
通過金沙遺址博物館讓世界看見
擁有獨特自然之美
多彩人文之韻的成都
吸引全球旅客紛至沓來
2025年1-6月
全市接待游客超1.6億人次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8.4萬人次
增長51.5%
-END-
紅星新聞網 愛看頭條出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成都發布
?編輯:藝霖
?責編:高婷
?審核:馬蘭
?監制:趙若一
?總監制:李天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