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的病房里,白熾燈照得人臉色蒼白。
林雅靜靜地坐在病床邊,看著昏迷不醒的丈夫陳建國,手中緊握著一份DNA檢測報告。
報告上的數字清晰地顯示著:陳建國與陳小宇的親子關系概率為0%。
二十年了,她養大的那個"丈夫的私生子",竟然根本不是陳建國的孩子。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01
二十年前的那個春天,林雅剛從師范學院畢業,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嫁給了陳建國。
陳建國是鎮上有名的老實人,在供銷社工作,雖然收入不高,但為人踏實。林雅覺得嫁給這樣的男人,日子雖然平淡,但應該會很安穩。
新婚的甜蜜還沒過去多久,一個消息如晴天霹靂般砸在了林雅頭上。
那天傍晚,陳建國的母親王桂花神色慌張地敲響了他們的房門。
"雅雅,建國,出大事了!"王桂花一進門就開始抹眼淚。
林雅連忙放下手中的針線活,"媽,怎么了?"
"是建國以前的同學,那個叫李秀英的,她...她帶著個孩子來了,說是建國的!"
陳建國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媽,你說什么?"
王桂花哭得更厲害了,"那女人說,孩子已經三歲了,是建國在外地工作時候的事。現在她得了重病,沒人管孩子,就送過來了。"
林雅感覺天旋地轉,剛剛還溫馨的小屋瞬間變得冰冷。
她看向陳建國,希望從他臉上看到否認,看到解釋,但陳建國只是低著頭,雙手緊握成拳。
"建國,你說話啊!"林雅的聲音有些顫抖。
陳建國抬起頭,眼中滿含愧疚,"雅雅,我...我對不起你。那時候我們還沒結婚,我在縣城工作,喝醉了酒,一時糊涂..."
林雅感覺心臟像被什么東西狠狠撞擊了一下。
她想要發怒,想要哭泣,想要摔門而去,但看到陳建國痛苦的表情,看到婆婆期待的眼神,她竟然說不出一句責備的話。
"孩子現在在哪里?"林雅聽到自己用異常平靜的聲音問道。
"在我家里。"王桂花小心翼翼地回答,"雅雅,你能不能...能不能看在孩子無辜的份上..."
林雅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
當她再次睜開眼時,她的表情已經恢復了平靜,"我去看看孩子。"
陳建國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敢置信的光芒,"雅雅,你..."
"孩子是無辜的。"林雅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就要承擔起責任。"
王桂花激動得握住林雅的手,"雅雅,你真是個好孩子!我們陳家有你這樣的兒媳婦,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當林雅第一次見到那個叫陳小宇的孩子時,她的心情五味雜陳。
孩子很瘦小,怯生生地躲在王桂花身后,一雙大眼睛警惕地看著陳建國和林雅。
"小宇,這是你爸爸,這是你的新媽媽。"王桂花溫柔地對孩子說。
孩子看了看陳建國,又看了看林雅,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林雅臉上。
也許是女性天生的母性光輝,也許是孩子眼中的無助打動了她,林雅蹲下身子,伸出手,"小宇,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孩子猶豫了一下,慢慢伸出小手,握住了林雅的手。
那一刻,林雅感覺到一種奇妙的感覺在心中升起。這不是她的孩子,但她知道,從今以后,她要用母親的心去愛這個孩子。
夜深人靜時,林雅躺在床上,看著身邊已經熟睡的陳建國,心中卻翻江倒海。
她想過離婚,想過一走了之,但最終,她選擇了留下。
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無辜,更因為她看到了陳建國眼中的悔恨和感激。
她相信,這個男人會用一輩子來補償她,會用一輩子來感激她的寬容。
02
陳小宇融入這個家庭的過程比林雅想象的要順利得多。
孩子很聰明,也很懂事,似乎知道自己的特殊身份,從不任性撒嬌,總是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大人們的臉色。
林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小宇,想吃什么,告訴媽媽。"林雅總是這樣溫柔地對孩子說。
剛開始,陳小宇不敢叫她媽媽,只是怯生生地叫"阿姨"。
但在林雅的耐心引導下,孩子終于開口叫了第一聲"媽媽"。
那一刻,林雅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陳建國在一旁看著,眼中滿含感激,"雅雅,謝謝你。"
"不用謝我,他是我們的孩子。"林雅抱起陳小宇,在他額頭上輕吻了一下。
鄰居們對這件事議論紛紛。
有人夸林雅大度,有人暗地里說她傻,還有人等著看她的笑話。
但林雅都不在意,她只專心照顧著陳小宇,把他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
陳小宇很快就要上小學了,林雅忙前忙后地為他準備入學用品。
"媽媽,我會好好讀書的。"陳小宇認真地對林雅說。
"好孩子,媽媽相信你。"林雅摸著他的頭,心中涌起一陣暖流。
陳建國的工作調動了,一家人要搬到縣城去住。
臨走前,王桂花拉著林雅的手,眼含熱淚,"雅雅,你是我們陳家的大恩人。小宇能遇到你這樣的媽媽,是他的福氣。"
"媽,您說什么呢,小宇是我的兒子。"林雅笑著說。
搬到縣城后,生活條件好了很多。
陳建國在新單位工作很努力,經常加班到很晚。
林雅則在附近的小學找了份代課老師的工作,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有一份收入。
陳小宇在新學校適應得很好,成績優異,老師們都很喜歡他。
"林老師,您的兒子真懂事,學習又好,您教育得真好。"同事們經常這樣夸獎林雅。
每當這時,林雅心中都會涌起一陣自豪。
是的,這是她的兒子,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她用心愛著他,他也用心回報著她的愛。
有一天晚上,陳小宇做完作業后,主動來到林雅身邊。
"媽媽,我想對您說句話。"
"什么話?"林雅放下手中的備課本。
"謝謝您對我這么好。我知道我不是您親生的,但您比親媽媽還要疼我。"
林雅心中一震,她沒想到這么小的孩子竟然知道這些。
"小宇,你怎么會這么想?"
"我聽到過鄰居們說話,還有奶奶有時候也會提起。"陳小宇的眼中閃著淚光,"但是媽媽,我真的很愛您,您就是我的親媽媽。"
林雅再也控制不住情緒,緊緊抱住了陳小宇,"傻孩子,你就是媽媽的親兒子,永遠都是。"
那一夜,林雅失眠了。
她想起了這兩年來的點點滴滴,想起了陳小宇第一次叫她媽媽時的怯生生,想起了他生病時她徹夜不眠的照顧,想起了他拿到好成績時和她分享的喜悅。
這個孩子,已經完全成為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03
時光荏苒,陳小宇已經上初中了。
這些年來,林雅一直沒有懷孕,這成了她心中的一個隱痛。
每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她都會想,如果自己也有一個親生的孩子該多好。
但她從來沒有在陳建國和陳小宇面前表露過這種情緒。
陳建國對她更加體貼入微,似乎想要用加倍的關愛來彌補當年的錯誤。
"雅雅,要不我們去醫院檢查一下?"陳建國小心翼翼地提議。
"不用了,有小宇就夠了。"林雅總是這樣回答。
但她心里清楚,她是多么渴望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
陳小宇越長越帥氣,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他對林雅非常孝順,每次有什么好吃的,總是先想到媽媽。
"媽媽,這是我用零花錢給您買的護手霜。"
"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了,說我作文寫得好。"
"媽媽,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您。"
每當聽到這些話,林雅都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她覺得,也許這就是上天的安排,讓她用另一種方式成為了母親。
但是,生活總是會給人意想不到的考驗。
那天,林雅去醫院體檢,意外地發現自己懷孕了。
當醫生告訴她這個消息時,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醫生,您確定嗎?我已經三十二歲了,而且這么多年都沒有..."
"確定的,恭喜您,您懷孕六周了。"醫生笑著說。
林雅走出醫院時,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
她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但隨即,她又開始擔心。
陳小宇會怎么想?他會不會覺得自己不再重要了?
陳建國又會怎么樣?他會不會更偏愛親生的孩子?
這一天,林雅都在糾結中度過。
晚上,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時,林雅終于鼓起勇氣說出了這個消息。
"建國,小宇,我有個事要告訴你們。"
"什么事?"陳建國放下筷子。
"我...我懷孕了。"
陳建國愣了一下,然后臉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真的嗎?雅雅,真的嗎?"
陳小宇也很興奮,"媽媽,我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嗎?"
看到兩個男人都這么高興,林雅心中的擔憂消散了不少。
"是的,你們要當爸爸和哥哥了。"
陳建國激動得站起來,想要抱林雅,但又怕傷到她,只是輕輕握住她的手,"雅雅,太好了,太好了!"
陳小宇也跑過來,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林雅的肚子,"媽媽,小寶寶現在在里面嗎?"
"是的,還很小很小。"林雅溫柔地說。
"我一定要做個好哥哥!"陳小宇認真地說。
那一刻,林雅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04
懷孕期間,林雅得到了全家人的悉心照顧。
陳建國每天下班后都會陪她散步,給她買各種營養品。
陳小宇更是貼心,主動承擔了很多家務,還經常給肚子里的小寶寶唱歌、講故事。
"媽媽,小寶寶能聽到我說話嗎?"陳小宇趴在林雅的肚子上問。
"能的,所以你要多跟他說話,讓他熟悉哥哥的聲音。"
"小寶寶,我是你哥哥,我會保護你的。"陳小宇認真地對著肚子說。
王桂花也經常從老家趕來照顧林雅,每次都會帶很多土雞蛋和自己種的蔬菜。
"雅雅啊,你這次一定要生個兒子,這樣我們陳家就更熱鬧了。"王桂花一邊給林雅燉雞湯一邊說。
"媽,生男生女都一樣。"林雅笑著說。
"話是這么說,但男孩能傳宗接代啊。"王桂花固執地說,"小宇雖然也是我們家的孩子,但到底..."
"媽!"陳建國打斷了母親的話,"小宇就是我們家的孩子,您別再說這種話了。"
王桂花訕訕地閉了嘴,但林雅已經聽明白了她的意思。
在老人家心里,陳小宇終究還是外人。
這讓林雅心中有些不舒服,但她沒有表現出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林雅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兒。
當護士把孩子抱給她看時,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感沖擊。
這是她的女兒,她親生的女兒!
陳建國激動得眼含熱淚,"雅雅,我們有女兒了!"
陳小宇也很興奮,小心翼翼地看著妹妹,"媽媽,妹妹好小啊,我可以摸摸她嗎?"
"當然可以,你是哥哥。"林雅溫柔地說。
王桂花雖然有些失望沒有生孫子,但看到這么可愛的孫女,也很高興。
"這孩子長得真像雅雅,眉毛眼睛都一模一樣。"
確實,小女兒完全繼承了林雅的長相,就像是林雅的縮小版。
他們給女兒取名叫陳小雨,希望她像春雨一樣溫潤美好。
有了女兒后,林雅感覺自己的生活更加完整了。
她既有懂事孝順的兒子,又有可愛的女兒,丈夫對她也更加疼愛。
但她也開始擔心一個問題:她會不會因為小雨是親生的,就對她更好一些,而忽略了陳小宇?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她半夜起來給小雨喂奶時,看著女兒可愛的小臉,心中涌起的那種感情確實和對陳小宇的不太一樣。
那是一種血濃于水的天然聯系,是任何后天的感情都無法替代的。
但林雅很快調整了自己的心態。
她告訴自己,陳小宇是她養大的孩子,她對他的愛是真實的,不能因為有了親生女兒就改變。
事實上,陳小宇對妹妹的到來表現得非常好。
他主動幫忙照顧妹妹,給她換尿布,逗她玩,儼然一個稱職的好哥哥。
"媽媽,妹妹笑了!她在沖我笑!"陳小宇興奮地叫道。
"是啊,妹妹很喜歡哥哥呢。"林雅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心中滿是感動。
她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兒子,這樣可愛的女兒。
05
陳小雨漸漸長大,越來越活潑可愛。
而陳小宇也已經上高中了,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林雅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完美,但她沒有注意到,一些細微的變化正在悄悄發生。
陳建國對女兒明顯更加寵愛,總是給她買各種玩具和漂亮衣服。
而對陳小宇,雖然也很好,但總是少了那么一點什么。
王桂花更是明顯,每次來家里,都是圍著小雨轉,對陳小宇的關注明顯減少了。
"小雨真聰明,才三歲就會背這么多詩。"王桂花抱著小雨,滿臉慈愛。
"奶奶,我小時候也會背很多詩呢。"陳小宇在一旁說道。
"是嗎?我記不太清了。"王桂花敷衍地回答,注意力仍然在小雨身上。
陳小宇的臉上閃過一絲失落,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
林雅看在眼里,心中有些不忍。
她開始有意識地多關注陳小宇,但這種刻意的關注反而讓陳小宇更加敏感。
"媽媽,您是不是覺得我很多余?"有一天,陳小宇突然問道。
"小宇,你怎么會這么想?"林雅吃了一驚。
"我看得出來,自從妹妹出生后,大家都更喜歡她。"陳小宇的聲音有些哽咽,"我知道她是您親生的,我只是..."
"小宇!"林雅打斷了他的話,緊緊抱住他,"你永遠是媽媽的兒子,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妹妹是媽媽的女兒,你是媽媽的兒子,媽媽愛你們兩個,一樣愛。"
"真的嗎?"陳小宇的眼中閃著淚光。
"真的,媽媽什么時候騙過你?"林雅輕撫著他的頭發,"你是媽媽的驕傲,一直都是。"
那一刻,陳小宇緊緊抱住了林雅,就像小時候那樣。
但林雅知道,有些東西一旦產生了裂痕,就很難完全修復。
她開始更加注意平衡對兩個孩子的關愛,但這種小心翼翼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陳小宇高考成績很好,考上了省城的重點大學。
全家人都為他高興,但在慶祝的時候,小雨突然發燒了。
陳建國和王桂花立刻把注意力轉到了小雨身上,匆匆忙忙地送她去醫院。
慶祝陳小宇考上大學的聚餐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媽媽,沒關系的,妹妹的身體更重要。"陳小宇懂事地說。
但林雅看到了他眼中一閃而過的失望。
她心中涌起一陣愧疚,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彌補。
陳小宇去省城上大學了,家里一下子安靜了很多。
林雅有時候會想念他,想念他放學回家時的那句"媽媽,我回來了",想念他主動幫忙做家務的身影。
但更多的時候,她的注意力都被活潑的小雨吸引了。
小雨越來越像她,不僅長相相似,連性格也很相像。
而且小雨很聰明,很早就會說話,會唱歌,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
陳建國更是把女兒當作掌上明珠,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
"雅雅,我們小雨這么聰明,以后一定要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陳建國經常這樣說。
林雅也這么認為,她開始為小雨規劃未來,要讓她學鋼琴,學舞蹈,學英語。
而對于在省城讀書的陳小宇,她的關注就少了很多。
每次陳小宇打電話回來,她都會和他聊幾句,但很快就會被小雨的事情打斷。
"媽媽,我想您了。"陳小宇在電話里說。
"媽媽也想你,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林雅一邊說著,一邊看著在客廳玩耍的小雨。
"媽媽,您在聽我說話嗎?"陳小宇敏感地問道。
"當然在聽,你說什么了?"
"我說我這次期末考試得了獎學金。"
"哦,真棒,媽媽為你驕傲。"林雅有些心不在焉地回答。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后陳小宇說:"媽媽,我不打擾您了,您忙吧。"
掛了電話后,林雅有些愧疚,但很快就被小雨的笑聲吸引了注意力。
06
陳小宇大學畢業后,選擇留在省城工作。
他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在一家外企做翻譯。
林雅為他高興,但也有些失落,因為這意味著兒子不會回來了。
"小宇,你在省城一個人要照顧好自己。"林雅在電話里叮囑道。
"我會的,媽媽。您也要照顧好身體,還有妹妹。"
"你妹妹很好,現在上小學了,成績很好。"林雅說起小雨,語氣中滿是驕傲。
"那就好。媽媽,我想回家看您。"
"回來吧,媽媽想你了。"
但當陳小宇真的回來時,林雅發現他變了很多。
他變得更加沉默,更加獨立,臉上少了以前那種天真的笑容。
"小宇,工作累嗎?"林雅關心地問。
"還好,我能適應。"陳小宇淡淡地回答。
晚飯時,小雨興奮地給哥哥展示她學會的新歌,陳建國和王桂花都在一旁夸獎。
陳小宇也在笑,但林雅感覺他的笑容有些勉強。
"哥哥,你覺得我唱得好聽嗎?"小雨天真地問。
"很好聽,妹妹真棒。"陳小宇摸了摸她的頭。
但當小雨轉身去找奶奶時,陳小宇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
那一刻,林雅突然意識到,她的兒子已經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了。
他長大了,也變得敏感了。
他能感受到家人對他和對小雨的不同態度,也能感受到自己在這個家中地位的微妙變化。
雖然沒有人明說,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小雨才是這個家真正的寶貝。
而陳小宇,雖然也被愛著,但那種愛已經不再是最初的那種純粹。
晚上,林雅和陳小宇單獨聊天。
"小宇,你在省城有女朋友了嗎?"
"還沒有,工作太忙。"
"不著急,慢慢來。但是媽媽希望你能找個好女孩,組建自己的家庭。"
陳小宇看了她一眼,"媽媽,您是不是覺得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了?"
"當然,你已經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但不管走到哪里,這里永遠是你的家。"
"我知道。"陳小宇點點頭,但語氣中有些說不出的復雜。
第二天,陳小宇就回省城了。
臨走時,他抱了抱林雅,"媽媽,您要照顧好身體。"
"你也是,有空就回來看看。"
"我會的。"
但林雅知道,他回來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不是因為工作忙,而是因為這個家對他來說,已經不再是最初的那個家了。
果然,從那以后,陳小宇回家的次數明顯減少了。
過年過節時他會回來,但每次都待不了幾天就走。
而且他和家人的交流也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是在旁邊安靜地聽著,偶爾應和幾句。
林雅有時候想和他多聊聊,但總是被小雨的事情打斷。
小雨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需要人時刻關注,林雅的精力大部分都被她占據了。
漸漸地,陳小宇在這個家中變成了一個邊緣人物。
他不再是那個被全家人寵愛的孩子,而是一個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生活的"外人"。
雖然沒有人這樣說,但大家的態度都在默默地傳達著這個信息。
07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小雨已經上初中了。
她繼承了林雅的聰明和陳建國的踏實,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而陳小宇也已經在省城安家立業,娶了妻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他的妻子是個溫柔賢惠的女孩,對陳小宇很好。
林雅見過幾次,覺得這個兒媳婦不錯。
但她也發現,陳小宇和妻子在一起時,臉上會露出她很久沒有見過的輕松笑容。
那種笑容,是在這個家里很少能看到的。
"小宇看起來很幸福。"林雅對陳建國說。
"是啊,他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家。"陳建國的話讓林雅心中一緊。
什么叫"真正屬于自己的家"?難道這里不是他的家嗎?
但林雅沒有多說什么,因為她知道陳建國說的是實話。
這些年來,雖然他們一直把陳小宇當作家人,但在很多細節上,還是會無意識地區別對待。
比如,小雨生病時,全家人都會緊張得不得了,而陳小宇生病時,雖然也會關心,但那種緊張程度明顯不同。
比如,給小雨買東西時從不心疼錢,但給陳小宇買東西時總會考慮價格。
比如,談到未來時,總是在討論小雨的教育和前途,而很少主動詢問陳小宇的計劃。
這些細微的差別,敏感的陳小宇都能感受到。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他才選擇了在省城安家,才選擇了和這個家保持適當的距離。
陳小宇的妻子懷孕了,林雅很高興,覺得自己要當奶奶了。
但當她興奮地把這個消息告訴陳建國時,陳建國的反應卻很平淡。
"挺好的,小宇也該有自己的孩子了。"
"我們要準備一些東西給孩子,還要去省城看看。"林雅興奮地說。
"嗯,到時候看看吧。"陳建國心不在焉地回答,注意力被電視上的新聞吸引了。
林雅有些失望,她沒想到陳建國對即將出生的孫子(或孫女)這么冷淡。
后來她想明白了,在陳建國心里,陳小宇的孩子和他沒有血緣關系,自然不會像對小雨那樣重視。
這種認知讓林雅心中很不舒服,但她又不知道該怎么改變。
陳小宇的兒子出生了,是個健康的男孩。
林雅去省城看望,抱著孫子時心中滿是喜悅。
"小宇,孩子長得像你。"林雅溫柔地說。
"媽媽,謝謝您來看我們。"陳小宇的眼中閃著感激的光芒。
那一刻,林雅感覺到了久違的母子親情。
但這種感覺很快就被現實打破了。
陳建國雖然也來了,但明顯沒有林雅那么興奮,更多的是出于禮貌。
王桂花更是直接,她看了看孩子,然后就開始念叨小雨的事情。
"小雨這次期中考試又是全班第一,老師說她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陳小宇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但他沒有說什么。
他的妻子在一旁看著,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也保持著禮貌的沉默。
林雅意識到了氣氛的尷尬,連忙轉移話題,"小宇,你們給孩子起名字了嗎?"
"還沒有,正在想。"
"要不讓爺爺起個名字?"林雅看向陳建國。
陳建國愣了一下,然后說:"我文化不高,還是你們年輕人自己想吧。"
這話讓現場的氣氛更加尷尬了。
當年小雨出生時,陳建國可是興奮地翻了好幾天字典,最后親自給女兒起了名字。
而現在,面對陳小宇的兒子,他卻推脫說文化不高。
這種區別對待,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
那一刻,林雅突然意識到,她一直以為自己做得很好,但實際上,她和家人一樣,都在無意識地區別對待著兩個孩子。
08
從省城回來后,林雅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她開始回想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回想自己對兩個孩子的態度。
她不得不承認,雖然她一直努力平等對待兩個孩子,但在很多時候,她確實對小雨更偏愛一些。
這種偏愛不是故意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本能。
血緣關系帶來的天然親近感,是任何后天的努力都無法完全抹除的。
小雨上高中了,成績優異,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好學生。
林雅為女兒感到驕傲,經常在朋友面前夸獎她。
而提到陳小宇時,雖然也會說他很好,但那種驕傲感明顯不如說小雨時那么強烈。
陳小宇很少回家了,即使回來也是匆匆來去。
他和家人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更像是一個客人而不是家人。
林雅想要改變這種狀況,但不知道從何做起。
有一次,她主動給陳小宇打電話,想要多聊聊。
"小宇,最近工作怎么樣?"
"還好,挺忙的。"
"孩子還好嗎?"
"很好,已經會走路了。"
"那就好。你們什么時候回來一趟?我想孫子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后陳小宇說:"媽媽,我們就不回去了,工作太忙。"
"那我去看你們?"
"不用了,路太遠,您照顧好自己就行。"
掛了電話后,林雅心中很失落。
她感覺到了陳小宇的疏遠,但又不知道該怎么挽回。
也許,這就是她多年來種下的因果。
當她選擇接受陳小宇時,她以為自己能夠一視同仁地愛兩個孩子。
但現實證明,血緣關系帶來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無論她多么努力,都無法完全消除。
小雨考上了重點大學,全家人都很高興。
陳建國特意請了假,陪女兒去大學報到。
王桂花更是逢人就夸,說自己的孫女考上了名牌大學。
而當年陳小宇考上大學時,雖然也高興,但那種興奮程度明顯不如現在。
林雅意識到了這種差別,心中有些愧疚。
但她也知道,這種愧疚改變不了什么。
時間已經過去了這么久,有些東西已經無法挽回了。
小雨在大學里表現得很好,經常給家里打電話分享自己的生活。
而陳小宇的聯系越來越少,有時候幾個月都不打一次電話。
林雅有時候會想念他,想念他小時候的樣子,想念他叫她媽媽時的甜蜜。
但她也知道,那個時候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陳小宇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家庭,不再需要她這個"媽媽"了。
這種認知讓林雅既失落又解脫。
失落的是,她失去了一個兒子;解脫的是,她不用再為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系而糾結了。
但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
就在林雅以為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時,一個意外的發現徹底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