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建議買插電混動車型?
在新能源汽車如火如荼(如狼似虎、如日中天、如火燎原)大發展的今天,純電、混動群雄逐鹿,為什么不建議買插電混動車型?原因有五:1、價錢貴;2、續航短;3、不保值;4、充電樁少;5、維修保養成本高。且聽我細細道來。
1、價錢貴。
插電混(PHEV)得有兩套動力源:油驅+電驅。電驅動系統和電池包造價不菲,自然抬高了整車售價。很多車友認為,用電省的那倆油錢兒,遠比不上電驅的高溢價——一句話,買的時候比油車貴5、6W,夠油加到車子報廢,老老實實買個油車它不香嗎?
2、續航短。
混動研發的初衷,是因為純電的電池技術還不完善——冬季低溫續航差,夏季高溫易自燃,一句話因為純電還不靠譜,才誕生了混動這種過渡產品——既燒油又用電的雙保險動力。
可問題就出在這種折中的方案上,受空間和自重的局限性,電池包不可能做得像純電那么大,純電續航達到100+公里就已經是極限了(這還得是插電混,油電混就更慘不忍睹),電驅這套家伙式兒就成了拖累油耗的“豬隊友”,雖說沒有續航焦慮,在市內跑跑還行,長途高速不但不省油,油耗還遠遠高于同級別燃油車——2噸左右的自重是硬傷啊!
3、不保值。
插電混車型的保值率低。買的時候比油車貴,賣的時候卻賣不上價,很多二手販子根本不愿意收混動車,價錢壓得非常低,中間的價差讓車主心里流血又流淚。
4、充電樁少。
充電樁的發展遠遠跟不上車子的上市速度,相對一二線城市比較完善的充電設施,欠發達地區的充電樁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即使是發達地區,要是趕上像“五一”“十一”這樣的旅游黃金周,高速服務區排成長龍等充電的現象也比比皆是,“排隊4小時,充電1小時”,充電不方便,給插電混的市場套上了“緊箍咒”。
而買插電混的初衷,很多人是體驗純電的快感,同時節省油錢,魚和熊掌兼得,但是這美好的愿望被殘酷的現實一巴掌打回了原形——想省油,必須頻繁充電,除非小區有自家車位和充電樁,不然,“充電爹”可不是白叫的。而且,插電混不只充電,還要加油,比單一動力麻煩是一定的。
5、維修保養成本高。
同樣道理,插電混車型結構復雜——維修電路故障,本來就夠復雜的了,還要加上油驅以及油驅耦合,維修的成本自然比單一動力要高許多,而且后續保養費用也比油車高。
雪上加霜的是,插電混車型的保險也比油車高出2000+/年,說多了都是眼淚啊。
插電混車型畢竟是純電還不夠成熟的過渡產品,科技發展上百年才有今天趨于完善的油車,新能源才發展短短十幾年,不完善是正常的。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純電或氫動力解決技術瓶頸取代油車之日,也是插電混徹底退出江湖之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