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2021-01-15
最近在整理這些年寫的各種主題的極簡文章,過程中發現有些核心的理念是這么多年一直都沒有變的,這些才是更接近本質的重要理念。
今天用幾個關鍵詞把它們用更精煉和易懂的方式分享出來,隨著整理的深入,陸陸續續應該還會有些關鍵詞,后續再繼續分享,希望大家會期待~
01.減少收納,直面抉擇
需要先說明,收納很重要。
萬科的住宅設計師逯薇在《小家越住越大》中講到過,裝修時很重要的考慮就是有足夠收納空間,尤其是考慮到有了孩子后的收納需求。
但如果你想要過得更簡單,我的建議是:
逐步減少收納,這樣可以減少囤積,逼迫自己舍棄多余的東西。
很多裝修案例會裝多個整面墻的柜子,獲得大量收納空間的同時,也在放任自己囤積的欲望,因為柜子空的反而會激發我們把它填滿。
把很多物品都收納起來看不見了,還是會在內心的某個角落隱隱的在讓我們不舒服。同時在下次收納時看到堆積的各種物品,也會喚起一種對生活失控感(連不需要的物品都擺脫不掉)。
相反,我嘗試過沒有柜子,全部開放式收納。
因為每天都會看見,怎么擺都會覺得亂,就會開始嫌棄。除非真的真的很有必要,否則過不了多久就會因為受不了混亂而把一些沒那么必要的物品丟棄。
當然,這樣做其實挺累的。
明確自己內心然后舍棄物品是件非常消耗精神和心力的事情。平時我還是會保持自己舒適的狀態,只有感覺生活遇到瓶頸的時候,才會通過這種方式來讓自己主動思考。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超級有效。也推薦給還是剛開始接觸極簡,和看了很多極簡的文章,就是下不了決心斷舍離的讀者。
看再多文章也不會讓人變得有決心,而通過類似開放式收納這種直面物品的方式,是最切實有效的,也是我自己唯一會使用的方式。
接下來我還會講到類似的技巧。
02.定期整理,思考力才是極簡的核心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是個整理控,多年極簡生活下來,丟棄多余的東西已經變得很自然了,唯一保留下的動作就是整理。
整理的過程也是幫我梳理內心的過程,明確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明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想清楚這些生活也會變得簡單輕松。
這里推薦一個心得:要斷自己后路。
前面說過,整理是件非常消耗精力和心力的事情, 所以假如需要整理的是衣柜這類比較大的挑戰,建議放在時間充裕狀態很好的周末。
一次性把一個類目或者區域全部堆到一起,這第一個動作其實挺爽的,也便于我們開始整理,同時這么做也是斷自己后路,真是一舉兩得。
比如,我會在覺得衣柜有些亂,每次出門都會糾結的時候。就會抽空把所有的衣服全部拿出來丟到床上后者地上。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把衣物整理好,晚上都沒辦法睡覺,即使中間想放棄最后都會堅持下去。
然后一件一件過手整理,同時也是在思考這些衣物怎么搭配使用,如何使以后每次出門更便捷……
整理會極大的提高我們對于物品與自己生活的思考,記住,極簡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物品,而是我們的思考力。
通常第一次整理會斷斷續續持續很久,剛開始的時候我經常因為整理累到在亂糟糟的環境里睡覺,醒來再整理,但后來就越來越順手了。
后期因為習慣了,甚至把整理當做一種休息和放松,所以我的整理往往是碎片時間的,或者是忙完一段工作之后,開始邊整理歸檔邊復盤。
03.丟棄多余,保持對生活的決斷
丟棄的背后是你對自己對生活的了解程度以及決斷力。
對自己越了解,對生活領悟越多,決斷力越強,丟棄就會變得很容易。同時反過來,經常精簡也會讓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對生活產生很多領悟同時決斷力變得更強。踐行極簡生活最好的狀態,就是在這種相互正向影響中不斷前進。
在極簡生活的初期,往往是先丟棄物品,因此改變了生活并從中得到領悟,也更了解自己,這會強化我們的決斷力,從而進入到上面說的絕妙正循環當中。
到了后期基本上丟棄多余是個很自然的動作,已經無需如何強調,這里還是分享一下絕大多數物品的丟棄處理方式。
最常見的書籍和衣物,現在都有專門的平臺來處理(多抓魚和飛螞蟻),它們都是專業的,可以放心的把不需要的交給他們。
我嘗試過使用閑魚,但我實在是不喜歡討價還價,以及可能要處理各種買家刁難的事情。所以大部分都是在朋友圈直接免費送給需要的朋友。
然后現在因為垃圾分類,現在小區垃圾點都會有專門的人員在旁邊,我會把一些還好用的物品用箱子裝好給他們,也可以放在旁邊寫上牌子等需要的人可以拿走。
另外,每一次處理掉不需要物品時的辛苦,都會讓我在購買的時候更謹慎。
每次購買物品時都會考慮萬一某天我不需要了,處理起來會不會讓我覺得很麻煩。處理起來方便成為很重要的買入標準,盡量不買丟棄或送人會心疼自己留著又礙事的物品。
04.物品反思,買買買不解決問題
當產生一個需求,比如冬天冷了,要買個取暖器。南方潮濕,要買個烘干機。
以前就會直接打開購物APP,尋找合適的物品購買。有些東西比較貴,就會努力攢錢購買。
現在,我會先想想,這個需求真的有必要嗎?很多時候想不清楚,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把需求擱置1-2個月再決定是否購買。
通常如果是因為某篇文章、某個視頻的某個博主推薦,都只是錦上添花的而不是必需的。真正必不可少的需求,一定來自我們自己的生活。
我并不反對購買好物,適度的通過物品提升生活品質挺好的,但假如你也對這類方式有反思的話,肯定會發現,購買再多這樣的物品,生活并不會變好,反而可能變得更亂了。
現在很多人在怪消費主義,其實我覺得消費主義只是一個幫兇。即使沒有消費主義,人們還是會為逃避改變自己而找到其它借口。
這個洞察是我平時沒有什么購物欲,只有在我感覺到生活無聊,覺得沒有突破和成就的時候,就強烈的想要買點什么來改變現狀。
我買過高配置的剪輯主機,買過相機和很多拍攝設備,想要做出優秀的視頻內容作品……現在基本上都在占地方吃灰,每次看到內心都會涌起沒有用它們實現自己想象中生活的愧疚感。
那些最后真的把視頻做成的朋友根本不需要買新設備,都是先用手機拍攝做了好幾期節目了,覺得需要提升畫質了,才會去買相機針對性提升。
物品不重要,背后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與其每次都期待物品能改變我們的生活,然后又一次次落空,失望,再又開始下一次期待。不如放棄這樣的期待,先改變自己,再用好的物品來犒賞自己,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
即使再難,改變自己仍是唯一出路。現在看來,極簡生活的理念就是希望打破大家對物質的幻想,集中精力直面自己,這才是最終答案。
05.延遲滿足,獲得更持久的愉悅
在和各種物質誘惑與欲望膨脹對抗的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并沒有大家想的那么痛苦,想要馬上就能得到反而是非常無聊的事情,經歷一番挫折后得到才會成就感十足。
比如前面提到購物的例子,我思考了蠻久后買了取暖器,但沒有買烘干機。
因為太冷了(租的房子空調制冷極差)光起床就會消耗我很多意志力,取暖器把房間弄的暖暖的,可以毫不費力的起床。尤其是周末的時候,在溫度適宜的房間里可以做很多事情,而陰冷的房間只會讓我賴床玩手機。
但是烘干機我沒有買,又貴又很占地方,現在租房子肯定不合適。暫時先用取暖器自己慢慢烘,一樣可以快速把衣服上的潮氣逼走,穿到暖烘烘的衣服。烘的時候剛好可以等身體也慢慢醒過來,并順便規劃今天要做的事。
正是這延遲滿足的過程,讓我領悟到了,不是所有的勞動都要用機器自動來完成,簡單勞動的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反而會讓人更有精神。
而且想到了用取暖器來暫時替代烘干機,既省了錢、省了空間和維護打理機器的費用,還節省了很多對抗寒冷消耗的意志力,也獲得了溫暖舒適的環境,這樣的生活方式簡直完美,讓我對把自己生活品質提升的能力更有信心了。
前段時間,還想到了用夏天買的輕薄防曬服代替一直沒買的圍裙,直接穿在毛衣外面防止油煙,比圍裙裹得嚴實的多好嗎。
極簡生活久了對每一個購買選擇都有些負罪感,而這種再創新和充分利用的方式,則會獲得非常大的愉悅,遠不是簡單的買買買就能比的。
之前說過,「空」反而是一種非常有活力和無限可能的狀態,不斷用購買把生活填充的很滿,只會讓我們自己變得遲鈍且越來越依賴外物。
04.寫在最后
這篇是寫在當時極簡5周年的一個復盤,想問下大家,你從接觸極簡開始,堅持到現在第幾年了?極簡之后對你來說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物質上的、精神上的、社交上的改變,都可以。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希望聽到大家對于極簡的感受和思考分享~
// 如想看我的更多思考,或愿意支持和鼓勵我的持續寫作,可考慮訂閱我的專欄 。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有用,
請幫我點個「在看」,
這將會對我很有幫助,
感謝你!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