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日內瓦近兩萬里的上海,“鐘表與奇跡”高級鐘表展終于舉辦到了第三屆,若不是眾所周知的原因,可能連續四屆已成佳話。不用懷疑,我們都很喜歡旅游,但大多數人去趟瑞士并不容易,能在家門口看表展,自然是省時省力。
上海“鐘表與奇跡”高級鐘表展
據悉,本屆表展相當受歡迎,短短的五天時間就迎來了12000 名訪客,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既有專業的鐘表媒體,也有從事其他行業的表迷。有人從浦東的家里打車過來,對萬國的工程師新款愛不釋手,有人從長沙坐高鐵過來,只想看看伯爵的超薄腕表,也有華人大佬專門從美國飛過來,只為一睹江詩丹頓龍年生肖腕表的風采。
接下來,筆者結合腕表都發的部分測評結果,來聊一聊這次表展中的誠意,和缺憾。
基礎款,只是看似簡單。
很多品牌,能把復雜款做的很出彩,卻做不好最入門的基礎款??此坪唵蔚拇笕?,往往最難做。
萬國展位
工程師系列新款首發于今年初的日內瓦“鐘表與奇跡”高級鐘表展,四枚新款也成了目前唯一在產的萬國表工程師系列。
這幾枚工程師系列擁有很高的辨識度,熟悉此類型表款的朋友都知道,但凡是尊達設計的腕表,得分一般都不低,因為復雜的外觀工藝就有極高的加成。
以白盤為例,總分29,超過本價位段內的平均分27.6,是個非常不錯的成績,外觀的工藝是最主要的加分點。
尊達大師給鐘表行業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萬國的工程師系列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從2016年推出Luminor Due廬米諾杜爾系列時,沛納海就開始了轉型,這個品牌不再只是少數人的鐘表,那些手腕纖細的,或者喜歡纖薄正裝的都能找到合適的沛納海。
由于部分新款尚未錄入產品庫,稍后請表友到腕表都發查詢這些新品的測評結果。
復雜款,他們的拿手好戲。
做不好復雜功能,還談什么高級制表?
積家北宸系列此前已有計時款,但這次的新款并不只是細節的改變,而是一次更新換代般的升級。
盤面的細節更具層次,相比上一代,新款的漸變和對比很明顯。
如果不仔細觀察小表盤,很多人可能看不出端倪,經典款雖然也是雙眼計時布局,但是沒有小秒針,是的,你沒看錯。這次的新款改變了這一重要細節,九點位的小表盤即走時秒針。
總分33分,也超過當前價位段的平均分,其復雜功能和表殼工藝是主要的加分點。
熟悉這個品牌的表友肯定知道,羅杰杜彼如今的風格已經和早期大相徑庭,現在的羅杰杜彼更加酷炫,更加高級,更加運動,猶如最近推出的飛返計時碼表一樣。
實物圖沒拍好,這里就看官方圖吧,超跑標志性的橙色和綠色色調,色彩絢麗,多么的酷炫。
47分的總成績,右側密密麻麻的加分項,其中一個飛返計時碼表就占了14分之多!
朗格沒有日內瓦印記,但是其工藝不輸該印記。
沒什么好講的,當你有足夠的閑錢買得起朗格時,買就是了!
創新,才是最大的亮點。
逛表展,除了看表,還要看展位,其設計體現了品牌的審美。這次雅典的展位設計是一大亮點,標志性表款 FREAK ONE奇想腕表的巨型表盤通過鏡面倒映,觀眾可以站或坐在表盤中,化身雅典腕表上的精靈。
腕表發展了百多年,造型慢慢固化,表殼旁邊帶一個把頭,就是大眾眼里腕表的模樣。
雅典在突破傳統上走出了大膽的一步,“三無產品”無表冠、無表盤、無指針和巨型卡羅素的顛覆性設計,讓表迷看到了鐘表難得的創新。
藝術品,超出鐘表的范疇
小編買得起卡地亞,卻不敢輕易去評價它。之所以把卡地亞放到這第四篇章里,是想告知各位表友,當你走出卡地亞的展位時,你會發現原來它的產品已經遠遠超過了鐘表本身。
從最早的現代腕表,到如今各個耳熟能詳的名稱,如藍氣球、桑托斯、TANK、帕莎,卡地亞幾乎沒有短板作品。
當最好的設計師和制表師呈現出一枚枚高級且耐看的作品時,你就應該把它當成是戴在手腕上的藝術品。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小編的一位朋友以江詩丹頓VIP的身份,受邀參加了此次表展,結果他在品牌宴會上看中了品牌幾個小時前首發的龍年生肖腕表,一問才知道就剩一枚了,糾結了幾分鐘后,他馬上刷卡下定。
我也支持這位朋友的決定,雖說十二生肖各有特色,但是龍的含義最為特殊,是祥瑞的象征,而江詩丹頓的龍年生肖腕表又是品牌歷時12年的最后一款,顧名思義,江詩丹頓的十二生肖系列從2012年首次推出(蛇年款)至今,正好完成了一個輪回。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表盤中的龍有五個爪,你肯定知道它代表著啥。
月相的美,往往是小塊區域的孤芳自賞,很少有品牌能在表盤上大面積展示,說來也怪,明明可以把月相做的更好看。
雅諾的新款就很吸引人,你以為它就是個簡單的,略微大了點的月相盤?當你用光照射時,你會發現里面暗藏玄機,會直接顯示月球表面的細節,和你用望遠鏡看到的月亮一樣。
夸了這么多,表展就沒有什么缺憾?也不是。
參展品牌實在太少,相比年初日內瓦表展的48個,上海這次只有14個,很多人希望看到的百達翡麗、勞力士等品牌都沒來,即便是主力的歷峰集團也未齊整。
場地實在太小,并且所有品牌的展位都放到了一樓。由于新媒體時代的視頻展示形式暴增,而視頻制作又需要大量的人員和設備,圖文媒體一個人就能完成看展,但視頻媒體就需要一火車皮(并不夸張)。所以很多時候,一家媒體幾乎就占據了一整個品牌的展位,腕表都發想要近距離看表,要么排隊等候,要么和同行擠一擠。
再一個,就是新表并不多,由于日內瓦表展在三四月份剛結束,到上海表展不過才五個多月,品牌的研發周期不會這么短,雖說有20余枚新品于本次表展期間推出,但除去幾只特別款(如生肖腕表),主推全球市場的常規作品并不多。
還有,部分品牌可能準備不足,比如U-boat展位,沒有中文講解,品牌負責人只給了一張名片,說如果需要資料,發郵件咨詢。
希望下一屆能繼續為大家測評,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鐘表品牌加入上海表展這個大家庭,愿鐘表行業繁榮!
(圖片來自編輯拍攝、品牌官圖以及WWSH圖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