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晚,蔣介石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官邸病逝,享年88歲。
蔣介石病逝以后,蔣經(jīng)國以長子身份跟后母宋美齡商量治喪事宜,最終決定按照他生前安排,將其靈柩暫厝臺北市南60公里處的慈湖。
蔣介石之所以選擇慈湖暫厝,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慈湖酷似他的老家浙江奉化的景色。
說起來蔣介石和宋美齡能與慈湖結緣,還是很出人意料的,根據(jù)中國臺灣作家王豐考證,事情要從1955年的某日說起,當時蔣介石從角板山復興賓館(老賓館)結束度假行程,正打算返回臺北,行至半途,蔣介石內急想找地方小便。
當時所處之地很荒涼,沒有衛(wèi)生間之類的,隨從人員也不敢說忍一忍等到有衛(wèi)生間的地方再方便,因此侍衛(wèi)長是立即命令車隊停車,停車以后,侍衛(wèi)人員馬上在草叢之中,開辟出一條小徑,前后簇擁保護之下,讓蔣介石在一個偏僻但風景優(yōu)美之地方便。
就在解手的不經(jīng)意間,蔣介石發(fā)現(xiàn)這處地方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于是方便完以后,心情不錯的蔣介石,便是走上一座小山頭,往遠處俯瞰,但見裊裊云霧之中,有一座碧波萬頃的湖泊,依偎在蒼翠的群山峻嶺之間,好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又似神人隱居之地。
而且這處地方不只是有著溫柔婉約的一面,也有著雄偉的一面,是龍盤虎踞,氣象萬千。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處地方酷似他的老家浙江奉化,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像是回到家鄉(xiāng)一般,使得蔣介石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和親切感。
于是蔣介石當下便命令侍衛(wèi)長去查明這片地方的確切地名,后來查明這座湖泊周邊,被當?shù)厝朔Q之為“新埤”,后來被蔣介石改名為大眾所熟悉的“慈湖”名字。
蔣介石和宋美齡返回臺北以后,對于這處酷似家鄉(xiāng)之地是念念不忘,對兒子蔣經(jīng)國也是說過這處地方。
當時蔣介石還妄想“反攻”,跟兒子蔣經(jīng)國商議以后,感覺這處地方,既像家鄉(xiāng),可以建起一座四合院度假。又可以經(jīng)營成軍事用地,萬一突發(fā)戰(zhàn)事,可以躲在這里,建立戰(zhàn)時的中樞機構的指揮所,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這塊地方是當時臺灣望族林家的產業(yè),林家的太太還與宋美齡頗有淵源。
林太太并不是臺灣本地人,她的父親是著名的清末郵傳部大臣盛宣懷,而林太太是盛宣懷的第5個女兒。
林太太早年和宋美齡一樣,也是外出留學,二人同是留美同學,因此很早就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
像宋美齡的哥哥宋子文在美完成學業(yè),歸國以后,就是通過宋美齡和林太太的關系,進入盛家的產業(yè)“漢冶萍公司”擔任英文秘書。
在盛家工作一段時間以后,宋子文看上了盛家的七小姐,并且很認真的追求過一段時間,奈何當時宋家無論在財力還是背景上,都是明顯不如盛家,盛家根本看不起宋子文,所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宋子文的這段戀情,只能是憋屈落幕。
據(jù)說宋子文因此是懷恨在心,所以后來掌權以后,極力主張沒收盛家的財產,盛家也不是省油的燈,花錢打點了不少關系,林太太可能也找宋美齡求過情,所以這件事是不了了之,使得宋子文的復仇計劃無疾而終。
此事過后,林太太一方面是加強與宋美齡的聯(lián)系,一方面是做二手準備,是極力巴結之后代替了宋子文,替蔣介石掌管財經(jīng)大權的孔祥熙。
雖然孔祥熙是宋子文的大姐夫,但因為他之后取代了宋子文的地位,所以這對郎舅之間關系并不和睦,甚至最后鬧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基于“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這點,林太太是經(jīng)常帶著弟弟盛頻臣去孔祥熙家中,與宋靄齡拉關系,盛頻臣后來甚至與孔祥熙的大兒子孔令侃成為結拜兄弟。
1949年蔣介石敗退中國臺灣以后,林太太也是回到臺灣,從此很少離開臺灣,這位盛家五千金,從此成為臺北官太太圈子中最活躍的一位。
為了夫家的家族利益,林太太經(jīng)常往士林官邸跑,為林家和蔣介石之間穿針引線,久而久之,成為蔣介石和臺灣本地勢力的一個中間人。
蔣介石到臺灣以后,雖然接收了不少日本人留下的房產,足夠蔣介石家族居住。但蔣介石對住所要求很高,據(jù)說林家投其所好,為了巴結蔣介石和宋美齡,送給蔣介石不少好地。
所以當蔣介石透露出對“新埤”有意以后,林家內部一商議,想著好人做到底,為了徹底討好蔣介石,便忍痛割愛的無償將這塊地奉獻出去,供蔣介石來蓋戰(zhàn)時官邸。
那個時期的蔣介石似乎特別“怕死”,慈湖在地勢上,已經(jīng)是足夠隱秘,但蔣介石還是交代下面,建了一處核子防空洞。
同時在明面上,蔣介石是興建了洞口賓館,當時只是暫且定名,之后于1962年正式定名為慈湖賓館。
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蔣介石在臺島的招待所,不是日式風格的舊式建筑,便是新式的西式洋房,所以他期望在慈湖這塊酷似家鄉(xiāng)的寶地上,建起一座中式的四合院,想要將家鄉(xiāng)奉化溪口的豐鎬房復制而來。
“榮工處”(全稱為“榮民工程事業(yè)管理處”)就是為了興建慈湖賓館而成立的單位,老牌的“陸根記營造廠”,則是協(xié)作單位。
而慈湖賓館的設計圖,則是“和睦建筑師事務所”負責人楊卓成建筑師設計的。
蔣介石還下命令,賓館必須在1959年6月14日之前大功告成,因為這一天是蔣介石母親王太夫人去世的忌日,在榮工處的全力以赴之下,1959年6月13日賓館完工落成。
慈湖賓館的主建筑總面積一共有1628平方米,施工的工法也是很講究,無論是建材與建筑工法,泰半是遵古法建成。
這座賓館還與蔣介石溪口老家的豐鎬房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可以說是蔣介石在臺島復制的老家。
慈湖賓館建成以后,想念家鄉(xiāng)的蔣介石經(jīng)常去小住。
1962年孔祥熙和妻子宋靄齡從美返臺以后,蔣介石和妻子宋美齡就曾在慈湖賓館招待孔宋夫妻,并且在聊天之中,蔣介石就直言不諱的說道,死后想要暫厝于此,可見慈湖賓館對他的意義重大,代表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母親的懷念。
謝謝觀看,我叫宋安之,換個角度看歷史,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