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也天的故事能火,歸根結底是戳中了大眾對“精英教育”的復雜情緒。
最近,“董小姐”因負面新聞成為輿論焦點,但另一邊,北大“邁巴赫少爺”朱也天的故事卻意外刷屏。
這事兒說來挺有意思——一邊是公眾對“翻車”事件的痛心,另一邊是對“富二代學霸”的集體圍觀。
說白了,人們總在“看熱鬧”和“求榜樣”之間反復橫跳,而朱也天的故事,恰好戳中了這種復雜心態。
這事兒還得從高考那天說起。
6月7日,杭州二中考點門口,一輛黑色邁巴赫緩緩停下,車上走下來一名身穿校服的男生。
這一幕被路人拍下發到網上,配文“現在的孩子考試都開豪車了?”
沒想到,短短幾小時,“邁巴赫少爺”的稱號直接沖上熱搜。
起初,網友的評論多是調侃:“投胎是門技術活”“少爺體驗平民高考”。
但很快,劇情反轉——這位“少爺”名叫朱也天,高考考了700分,直接被北大化學系錄取。
成績一公布,輿論風向瞬間從“酸葡萄”變成了“佩服”。
有人翻出他的履歷:全國化學競賽金牌、校學生會主席,甚至還會拉小提琴。
網友感嘆:“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努力!”
朱也天的走紅,離不開他的家庭背景。
他爺爺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父親朱軍岷是金星銅集團董事長,家族企業年收入超7億元。
但朱家更出名的不是財富,而是文化底蘊——杭州雷峰塔、G20峰會主會場的銅雕裝飾,都出自朱家之手。
不過,“邁巴赫少爺”這個標簽讓朱也天本人很無奈。
他在采訪中吐槽:“都是那輛破車惹的禍!”
父親朱軍岷也擔心輿論影響兒子學業,甚至專門聯系北大說明情況。
結果北大硬氣回應:“錄取只看成績和品行,其他不關心。”
這波操作,反倒讓網友對北大的“護犢子”態度點贊。
爭議當然也有。
有人質疑:“普通人家的孩子,能輕松搞競賽、學藝術嗎?”
但也有人反駁:“至少人家沒躺平,錢和資源都用在了正道上。”
一方面,他的成績和努力無可挑剔;另一方面,他的家世又讓人看到“教育資源不均”的殘酷現實。
不過,比起純粹的“炫富”,網友更愿意接受這種“有實力的富二代”人設。
就像有人說的:“不怕別人開邁巴赫,就怕開邁巴赫的人還比你拼命”。
更何況,朱家幾代人的奮斗史,確實比“暴發戶”更有說服力——從爺爺朱炳仁白手起家搞銅雕,到父親接手企業轉型成功,再到朱也天自己考北大,這種“代際傳承”反而成了勵志故事。
“邁巴赫少爺”的走紅,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社會的焦慮與期待。我們反感特權,卻佩服憑實力說話的人;我們吐槽教育資源不公,卻又渴望找到“逆襲”的希望。
朱也天本人或許并不想當網紅,他的父親甚至因為輿論壓力失眠了好幾天。
但換個角度看,這事兒也給了公眾一個討論的契機:當我們在圍觀“邁巴赫少爺”時,到底是在羨慕他的家世,還是在期待更多“既有資源又有擔當”的年輕人?
說到底,比“開什么車”更重要的,永遠是“走什么路”。
朱也天的路才剛開始,而社會的“圍觀之路”,或許也該多些理性,少些標簽化的狂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