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示范會,強調要結合“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做深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實指導調解的法定職能,切實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努力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圍繞“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如何開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如何在審判工作中做深做實,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作出積極探索。
融水苗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北部,是全國最早成立、廣西唯一的苗族自治縣。全縣總面積4638平方公里,縣轄20個鄉鎮、209個行政村(社區),居住著苗、瑤、侗、壯、漢等1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76.19%。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法庭,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以“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為抓手,全面加強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圍繞“三個服務”,不斷提升人民法庭建設水平和基層司法能力,為促進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定好一目標,抓組織細制度,統籌全局規劃
院黨組統一思想,作為一把手工程,以成功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目標,多次召開黨組會議專題討論人民法庭建設工作,及時召開人民法庭工作調度會,傳達落實上級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精神。成立人民法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院黨組成員直接聯系指導人民法庭工作機制,層層傳導壓力,落實細化責任。根據人民法庭工作實際,設立人民法庭“立審執”一體化工作目標,規范人民法庭參與訴源治理的工作措施。完善人民法庭制度匯編,不斷強化人民法庭管理規范制度設計。
擰好一股繩,抓黨建帶隊建,筑牢工作堡壘
堅持將黨建工作放在首位,以“一庭一支部”為黨建工作思路,將四個黨支部分別建在法庭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打造學習型黨組織,推進清廉教育,認真開展學習研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推行“黨建+微視頻”模式,推出法庭黨建微視頻,帶動法庭隊伍建設和審判實務建設。發揮人民法庭黨員先鋒模范作用,11名法庭黨員干警以司法實踐為載體,積極參與到“黨員爭做志愿者”活動中,進一步完善司法為民服務,涌現出全區法院“優秀人民法庭庭長”韋朗華等一批先進人物,形成了黨的建設為引領,隊伍建設為核心的戰斗堡壘。
連好一條線,抓基建強科技,暢通服務末端
以“廣西示范人民法庭”的高標準、嚴要求,開展法庭基礎建設、“五有”建設,推進人民法庭“立、審、執”一體化建設,提升人民法庭一站式訴訟服務能力,推進案件繁簡分流,以線上送達+線下送達推動解決送達難,將執行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效協同提升執結率,審結案件1339件,執結案件137件,切實提高人民法庭審判質量與效率。進一步提升人民法庭科技化、智能化,用好“云審判”,為外出務工群眾開展網上庭審、調解、疏導、答疑100余次。將信息化注入巡回審判實踐中,使各類網上司法服務通過信息化終端延伸到巡回辦案點,完善巡回辦案點辦案區同步刻錄庭審直播功能,實現各類資源在邊遠法庭的互通共享。堅持群眾優先原則,針對老年人、孕婦、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及婦女、兒童等弱勢人群開展上門立案、上門調解、上門回訪等服務230次,服務群眾190人,使群眾享受到更便捷、更低廉、更個性化的訴訟服務。
編好一張網,抓聯動促調解,守護苗鄉和諧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法院關于人民法庭參與訴源治理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實施意見,根據轄區鄉鎮分散實際,設立16個人民法庭駐鄉鎮“巡回辦案點”,在各村(社區)派駐“一村一法官”,形成司法服務網絡全覆蓋。與轄區派出所、司法所、婦聯、人民調解委員會等部門建立聯動調處和委派(委托)調解機制,加強訴前調解、訴調對接、司法確認工作,指導開展訴前矛盾化解290件,指導創建“無訟村(社區)”3個,向所轄鄉鎮(街道)發出司法建議和情況反映6份。針對法庭轄區多發、易發糾紛,甄選典型案例30件并整理成冊,向轄區鄉鎮黨委政府、村屯干部發放宣傳,引導群眾依法生產依法經營。依托巡回辦案點的觸角,針對村規民約中不規范的問題,引導村民組織重新修訂,將基層社會治理的方針政策與村民日常行為規范具體細化落實到村規民約中。
下好一盤棋,抓品牌創特色,弘揚法庭文化
結合法庭轄區少數民族地域特色,開展好“一庭一特色”工作。融水人民法庭以“一庭一崗一站一會”譜寫“家事審判”特色品牌,審結家事案件519件,建立家事案件未成年人成長檔案108份,發出人身保護令、家庭教育令、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411份,融水人民法庭獲第一批“廣西示范人民法庭”。四榮人民法庭以“三員三點三辦”工作模式,深入推進訴源治理,獲第二批“廣西示范人民法庭”,工作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宣傳推廣。汪洞人民法庭以轄區苗、瑤、侗、壯多民族融合為切入點,提供“法庭+N”多元服務,被推薦參選第三批“廣西示范人民法庭”。大浪人民法庭以借助油茶文化邀請寨老開展火塘調解,推廣“火塘調解”特色品牌,獲得群眾喜愛好評。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中流擊水正當其時?!?024年,融水法院將抓住最高人民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契機,做深做實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落到實處,讓調解在民族地區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推動人民法庭建設實現大發展,助推基層治理能力實現大跨越,促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實現大提升。
作者:賈貞妮
編輯:何思潔
校對:管建融
審核:王鐵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