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受林則徐之命,制造了甘肅最早的西式武器,
比左宗棠早三十年,也是湖南人
一百多年,甘肅來了一位奇人,他奉林則徐之命,在甘肅制造西式武器,以供戰事需要。
這一年是1846年,比左宗棠在甘肅制造西式武器,大約早了三十年。令人驚奇的是他也是湖南人。
這人名叫黃冕。亦是晚清時期,理財能手,制造達人。
1,奇人黃冕
黃冕可算是為奇人。他和一般的清廷官吏有很大不同,用現在的話來說,善于工程,長于理財,曾創造性地發明厘金制度,為湘軍提供后勤支持。他講究經世致用,故而與那個時代的主流,很有些不合拍。左宗棠認為,他是長沙首富。
黃冕,字服周,湖南長沙人,他父親曾任岷州知州。幼聰穎好學,博覽群書,尤留心經世致用之學。嘉慶二十年(1815),任兩淮鹽運大使。他開創了晚清的海運,以代替漕運。事情是這樣的,道光五年(1825年),洪澤湖決口,洪水肆意,漕運被阻。
漕運的重要性,對明清兩朝,就是一個輸血大血管。沒有,江南漕運來糧餉,北京的經濟就要癱瘓,達官貴人的俸祿餉銀,就成一句空話。為解決漕運堵塞的困境,大學士英和請行海運。這個建議得到了江蘇巡撫陶澍、布政使林則徐等的大力支持。黃冕善于治理淮河,被任命襄理其事,并拿出一個開通海運的計劃書,海運取代漕運,就此開始了。
他先后任職于江都知縣、上元、元和、上海知縣,權太倉州篆,補蘇州總捕同知,獲優敘補知府,擢常州、鎮江知府。在任興利除弊,尤善治理水利。可以說,當時的水利專家。他在元和主持疏通劉河海口數百里工程;在上海,主持修理蒲江塘工程;在常州主持修復延陵書院,并修浚孟河,建筑芙蓉圩,其中僅芙蓉圩一處就墾田10萬余畝。
他還是為平定太平天國,出過大力,其發揮的作用,可以說是,湘軍的后勤體系就是設計的。為征收糧餉,他創造性地發明厘金制度,同時大興鹽茶之利,解決了湘軍的軍餉問題,保證湘軍的后勤供應。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
鴉片戰爭爆發后,道光二十一年,他為兩江總督裕謙幕。不久英侵略軍進犯攻陷鎮海,兩江總督裕謙投水自盡。次年,黃冕奉調至浙江防堵英軍,率部在余姚海口擊沉敵船,活捉敵軍目安突德等。
不過,還是被人彈劾了,理由是兩江總督死難時,他救援不力。就這樣,因裕謙死難事被浙江巡撫參劾為救援不力,謫戍伊犁。
2.武威遇林則徐,受命制造西式武器
黃冕在伊犁期間,遇到的林則徐。黃冕是林則徐的舊部。他在江蘇時,林則許曾任江寧布政使、江蘇巡撫等職務。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林則徐調任江蘇巡撫,六月抵達蘇州。在江蘇巡撫任上,他與兩江總督陶澍有著共同執政理念,他們都認為學問要“經世致用“。要有服務國事。主張實施“興利除弊”“利用便民”的措施。尤其面對,清中期的各種社會矛盾,他們著力解決,極為棘手的錢漕、災賑、水利、鹽政、貨幣等實際問題,實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林則徐自奉清廉,辦事公正,博得地方民眾的普遍好評,被稱為“好官”“青天”。
故而有人評說:長沙人黃冕頗具干才,做官之初,即為陶澍、林則徐所賞識,黃治水利、行海運等皆有功。
黃冕在新疆伊犁,和林則徐相逢。林則徐到伊犁后,受當地官員的器重,及朝廷大臣們保護,他調查了新疆及中亞歷史地理,收集整理了俄羅斯、英國在中亞的情報,同時推行江南的先進的紡織耕作技術,開墾屯田四十萬畝。可謂是,居江湖之遠,依然造福民眾,為新疆的發開做出了貢獻。
黃冕成為林則徐的得力幫手,他懂經濟,能理財,會技藝……為新疆開發做出可貢獻。因而,人們說黃冕在伊犁期間,協助林則徐興辦屯田,討論西陲夷務塞防,尤以是指揮開墾田地,興修水利,貢獻巨大。以此賞六品頂戴,提前赦還返江南。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10月29日,道光帝同意林則徐赦還,并以四、五品京堂候補。1845年12月中旬,林則徐隨即從哈密動身返京。1846年1月,林則徐進入甘肅境內。不久,接到1845年1月12日的諭旨,令他不必來京,暫以三品項戴先行署理陜甘總督,直到新任陜、甘總督布彥泰上任為止。因而林則徐又滯留甘肅,并以代理陜甘總督的身份,平定甘肅戰亂。
不久,林則徐在武威,遇到了同樣赦還東歸的黃冕。有記載說,黃冕是1845年春,遇赦東還。林是十月赦還。林從哈密東返,黃從伊犁東返。故林早到數日。
此時,黃冕東歸心切,計劃拜見林則徐后,就繼續趕路,爭取早日回江南。
不料,見林則徐后,卻又接受了一個重任。
3.在武威,制造甘肅最早的西式武器
在涼州,黃冕拜見了林則徐。林公向他介紹了,他署理陜甘總督的方略。其時,林公面臨的種種困難。甘肅清軍一片混亂,各處營伍廢馳、兵力短缺,武器不足,加上吏治腐敗,官員無能,致使部隊沒有戰斗力,林公雖然著手改變這種狀況,但能幫得上忙的只有黃冕數人而已。
面對林公困難,黃冕自然無話,遂留下幫助林公。林公命黃冕負責學習仿造西方的軍器。這正是他所擅長的,他仿造了西式炸彈和陸路炮車等。炸彈的形狀比西式的好,使用起來也方便;陸路炮車則是就地取材,進行的改造。他們利用當地一種轎車,利用其形小輕便,可行沙路的特點,又再次進行了優化設計,用牛皮袋代替了木箱,袋裝火藥、炸彈、衣物行糧,僅以一馬就能駕之長驅而行。“委舊屬黃冕仿照洋式,制造炸彈和陸路炮車。”他與黃冕“晝夜研求,凡古今兵志所載諸式及西洋所制,無不精心研討”(《林文忠公逸事》)。
這是甘肅最早西式武器,比左宗棠在蘭州制造西式武器,還要早三十年。后來,黃冕自江南返家后,遇到了在長沙朱公祠堂教書的左宗棠。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左宗棠來到長沙,在朱文公祠開館授徒,女婿陶桄(原兩江總督陶澍之子)跟隨來到長沙,仍然隨他學習。入學者還有益陽人周開錫,以及黃冕的兒子黃瑜、黃上達、黃濟兄弟等人。”
他們兩人由此熟識,黃冕請左宗棠任家庭教師。故而,后人曾寫到,左宗棠是最牛的家庭教師。其實,林公和左公之家都是讀書之家,其父輩多以來教書謀生。左公前半生,也是如此。
林公從云貴返福建時,途經長沙,點名邀左宗棠相見。當時,湖南巡撫緊急信使找人,先到黃冕私塾尋找,等人趕到時,說左宗棠已經到湘江邊,準備乘船返家。信使趕到碼頭時,船尚未開行。遂有,林左二公的湘江夜話。
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天國圍攻長沙,左公向湘撫張亮基建議,向城內內殷實富戶借銀充餉。當時左公主要目標是黃冕,黃冕善于理財,家中開設有永泰金號,一年收入有五六萬兩,左公認為其是長沙首富。果然,黃冕借出四萬兩銀子,并“建守御策”。后黃冕,以受長沙城有功而被起復原官。另有緣故,左宗棠任張亮基幕府時,黃冕胡林翼等人曾大力推薦。
為亡羊補牢,張亮基在長沙設火藥局,命黃冕主持在長沙府城隍廟(今長沙市立一醫院一帶)內鑄火炮,造火藥。黃冕設計制造了一種“劈山炮”,經試射,無論射程和殺傷力,都超過舊時諸炮。該火藥局每年可產生鐵、熟鐵炮達百尊,還可大量制造火藥和鉛彈。
左宗棠平地西北時,部隊多裝備有這種劈山炮。左公在蘭州設立蘭州制造局后,也曾大量制造黃冕設計的劈山炮,改進為雞爪劈山炮,用于收復新疆之戰。此時,黃冕已經去世數年了。
林則徐曾給黃冕寫對聯一副:“西塞論心親舊雨、東山轉眼起停云”。懸掛于黃冕修黃氏祠堂兩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