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屆表展的話題中心之一,卡地亞今年亮出了大殺手锏,將其最古老的龜型設計添加到了具有收藏價值的Privé系列之中,引發眾多關注。
1912年,卡地亞推出Tortue龜型設計。形似龜殼的造型設計,將曲線與直線之美融合得恰到好處,可以使腕表整體輪廓看起來更為優雅端正。Tortue自此成為繼 Santos-Dumont之外,卡地亞最古老的腕表形狀,百年間從未中斷產品線。
Tortue Monopoussoir(約 1930 年)
2024年鐘表與奇跡展會上,卡地亞一共帶來了5款Tourtue新作,其中包括兩款單按鈕計時款,以及三款還原了初代時分顯示盤設計的Privé腕表。
1928年,卡地亞推出了品牌第一枚單按鈕計時碼表。憑借高辨識度的龜型設計,搭配寶璣針、羅馬數字刻度,成為品牌歷史上的一大經典款式。
1998年,卡地亞正式開啟了Collection Privé e Cartier Paris計劃,簡稱CPCP。在法國巴黎工作室,限量復刻品牌歷史上的一些經典款式腕表,龜型單按鈕計時碼表就是其中之一。
單按鈕計時碼表的特別之處在于,只需借助一個表冠就能完成調時、上鏈以及復雜的計時功能操作,計時功能中的開始、暫停、歸零步驟借由同一按鈕進行。
這種流行于鐘表誕生初期的設計,后來因為磨損等問題漸漸被取代。現代流行的計時碼表更多喜歡使用“兩個按鈕+一個表冠”的組合來完成各項調校、功能設置。
因為功能獨特,再加上2008年卡地亞停產了CPCP,卡地亞龜型單按鈕計時碼表大多數時候都屬于一表難求的狀態,身價也是一路水漲船高。
由此可想而知,當卡地亞決定重新推出這一款式腕表時,各鐘表收藏家該有多興奮。
新品以1928年首枚龜型單按鈕計時碼表為原型進行復刻,提供鉑金或黃金兩種材質選擇,尺寸為43.7毫米x34.8毫米,厚10.2毫米。它的尺寸與CPCP單按鈕計時碼表大致相同,但機芯配置則做了較大改變。
眾所周知,CPCP的時計產品在機芯方面,采用的是外購的高品質機芯,比如積家、伯爵、FP等,買回來后再由卡地亞進行精細加工,加入標志性的“雙C”印記。而這一次推出的單按鈕計時表,驚喜地用上了卡地亞自制的1928MC 機芯,具備水平離合、導柱輪,動儲約44小時,振頻28,800vph。
配備銀蛋白石表盤,鉑金款采用鍍銠羅馬數字時標,黃金款則為黑色羅馬數字,藍色寶璣式指針使外觀更更古典優雅。限量發行200枚,帶有獨立編號,按國外定價來折算,鉑金款定價大概40萬元左右,黃金款定價約35萬元。
除此之外,與Tortue單按鈕計時表同時推出的其它三款新作,以1912年初代原型為靈感,表殼尺寸略小于計時碼表版,42.4毫米x 32.9毫米,厚7.2毫米。
內部搭載卡地亞430 MC機芯,這是在伯爵430P基礎上做了改進的一款機芯,動儲 38小時。
提供鉑金和黃金兩種材質選擇,每款限量200枚;鉑金鑲鉆款僅限量50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