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陳魯豫的電影沙發(lyyy_scndgs)
文|初小軌
正在熱映中的影片《母親的直覺》,是一部很難被界定類型的電影。
從懸疑片角度講,劇情并不復雜,但卻有獨特的章法讓你全程代入窺探視角。???????????????????????????????
從驚悚片角度講,沒有過度血腥的暴力,但卻能用心理暗戰的方式于微妙中無限拉扯觀眾的神經。?????????????
從倫理片角度講,這更像是一種人際平衡的極端警告。看似是上世紀60年代的限定呈現,但你的觀感會很清楚地告訴你,一切也正在我們身邊。????????
因為,電影的核心,是母親。
而母親的身份,向來無法做出非黑即白的絕對論定。???????????
這場由母愛本能與母愛直覺雙向驅動的電影,也注定會是一次游走于多重人性幽暗游戲里的冒險。
尤其是,當電影的主演是安妮·海瑟薇和勞模姐杰西卡·查斯坦奧斯卡雙影后時,瘋批對決的母愛之戰,就必然將攻心斗法的精彩值徹底拉滿。
??友情提示 本文含劇透
01
人際平衡的微妙游戲
歲月靜好的完美人生有模版嗎???????????
電影在開端給出了20世紀60年代的標準答案。???
收入不菲的丈夫,爬滿歐月的花園別墅,陽光健康的孩子,會為你準備驚喜并愿意支持你勇敢追夢的閨蜜。
席琳(安妮·海瑟薇 飾)和愛麗絲(杰西卡·查斯坦 飾)都曾擁有這樣明媚的中產人生。
她們是鄰居,是閨蜜,是交換秘密的摯友,是互相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完美搭子,是衣品不凡、無需工作的全職太太,是將全部心思都傾注給了孩子的母親。?????????????????????
勢均力敵形容愛情合適,形容友情同樣也不足為過。
在相似的幸福中,愛麗絲會瞞著席琳為她準備盛大的生日驚喜,席琳會在愛麗絲想要重返職場時主動成為她的后盾。?????????????????????????????????????
同樣困于家庭的桎梏,她們卻能無私地希望對方能夠擁有更多的生之勇氣。
這種看似無堅不摧、令人艷羨的親密關系,卻有完美隱匿的前提。
那便是,基本面上的平衡,絕對不允許被打破。?
可那場意外,偏偏剝奪了一方最重要的人生要素。???????
麥克斯的陽臺墜亡,讓席琳失去了母親的身份。???
是永遠。
席琳失去了生育能力,麥克斯是她唯一的兒子,沒有任何補救方案。
她的兒子躺進了冰冷的尸棺,閨蜜的兒子西奧卻每天在她眼皮子底下正常上下學。
她陷在失子之痛的漩渦里走不出來,閨蜜卻已然可以笑容滿面地站在車子旁邊目送自己的丈夫去上班。?????
這種失衡,讓席琳的內心形成了一個無法填補的洞。
愛麗絲與丈夫想去登門看望席琳,卻被拒之門外。????????????????????
透過一扇窗,她看得見席琳的崩潰與歇斯底里。
本該是二人相擁而泣、相互依靠的時刻,此時她卻只能用這種怪異的方式遠遠地觀望。?????????????????????
席琳看上去,像是暫時陷入了悲傷的漩渦。???????
可愛麗絲很快就發現,時間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席琳在躲著她。
本就因為一場車禍失去父母并一度接受過心理治療的愛麗絲,立即察覺到了席琳內心的微妙改變。??????????
本能告訴她,席琳在怪她。?
可是,明明是場意外,席琳又憑什么怪到她頭上?????
當人從悲傷中慢慢地抽離,常常會本能地復盤。????????
那天麥克斯站在高高的陽臺上,為樹上的小鳥懸掛自己制作的鳥窩,愛麗絲在隔壁修剪花園時發現了危險,她拼命呼喊,麥克斯不為所動,她想要鉆過歐月叢生的樹洞去營救他,卻屢屢失敗,于是她只能選擇了繞遠跑到席琳家去救麥克斯。???????????????
一切還是晚了。
她沒救下閨蜜的孩子。
她竭盡全力了,大聲喊了,奮力鉆了,用最快地速度跑上樓了,但最后,還是遲了。??
孩子自己失足掉下去的,能怪誰呢?
可席琳會這么想嗎?
當席琳慌慌張張緊跟其后爬上陽臺時,她只看到了滿臉驚恐的愛麗絲,并沒有親眼看到兒子如何墜落。???????
這里有想象的空間。
善的,還有惡的。
善的,是觀眾所看到的那種,閨蜜盡力了,可一切還是來不及。?
惡的,是席琳心里無數次推演過的,愛麗絲也許本可以穿過叢籬接住麥克斯的。????????????????????????
還有更惡的,也許,正因為愛麗絲的大喊大叫,才嚇得麥克斯沒站穩。再或者,干脆就是她推了他。??????????????????????????
動機?
動機是理性者的行動依據。????
一位被失子之痛徹底掌控的母親,不需要動機。
她只需要,把兒子的死,去怪到某個最有嫌疑的人身上去。
然后去恨,去報復,去通過微妙的施壓來化解失子之痛,去不動聲色地把失衡的天平重新掰回來。
母性里有無私的陽光,亦有排他的陰暗。
人性里有包容的弧光,亦有不可理喻的執拗。
當人際關系最初的平衡被打破,一切只會走向全面崩盤。
旗鼓相當,則友誼萬歲。
天差地別,則玉石俱碎。
這本就是維系人際關系的陰暗規則。??????????????????????????
只是愛麗絲還在妄圖修復。
當她屢屢碰壁,識趣地離開,席琳卻又主動盛裝出現在了家長會上。???????????????
她暈倒,然后醒來,哭著道歉說自己推開了愛麗絲,要她原諒自己因為悲傷過度做出的蠢事。
這是她們第一次在麥克斯死后,互相敞開心扉。???????????
愛麗絲起初以為裂縫消失了。
可她很快就發現,席琳的悲傷與她的猜忌是一樣的,一旦開始,永遠只會愈演愈烈。???????????????????????????????????????
她早該知道,只有在席琳蠻橫地躲著她的時候,她才是安全的。???
她早該明白,人間從來就沒有和好如初。
當妄想碰上猜忌,悲慟碰上神經,當關系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平衡,那么每一次刻意修復的勉強共處,都只能是各懷鬼胎的人性對決。
02
當你試圖凝視深淵
后來的反目成仇有多荒誕,最初的不分你我就有多離譜。
席琳和愛麗絲,一直都擁有對方家的鑰匙。???????
家本是家人與外人之間最基本的劃分,也是藏污納垢的夫妻修羅場。?????
她們卻隨意默許了彼此的入侵。??????
窗簾后的窺探從來不是嫌隙出現后才有的習慣。
從一開始,她們就在以關懷為名,過度介入著彼此的人生。
起初,窗簾后的目光,是生活日常,是默默關注。
后來,窗簾后的窺探,是心懷不軌的遮掩,是人性陰暗的視角代入。
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家與家之間的邊界,從一開始就形同虛設。?????????
所以當身陷失子之痛中的席琳陷入悲傷的深淵,愛麗絲的每一次靠近,都將是一次凝視深淵的冒險。????????
反噬第一次出現,當然是因為孩子。????????
當席琳帶西奧去麥克斯失足跌落的陽臺上吹泡泡,愛麗絲的情緒開始正面失控。
那種看到孩子的生命搖搖欲墜,自己卻無能為力的蝕骨瘋癲,席琳也要愛麗絲品嘗一下。
這是來自深淵的第一次凝視。
愛麗絲的直覺,讓她嗅到了報復的氣息。
只可惜,直覺是一種玄學。
她可以引導你從迷霧中準確地揪出真相,但也會因為毫無道理的臆想讓你成為情緒失控的神經質。
一直堅持服特效藥的簡奶奶離奇死亡,兒子在席琳家誤吞花生醬餅干,丈夫忍無可忍催促她去接受心理治療……愛麗絲的完美生活似乎正在被人步步為營地逐步摧毀著。
來自深淵的凝視正在變本加厲吞噬她。
當兒子西奧自己走上陽臺,以追隨麥克斯和簡奶奶的理想世界為名,想要從高處一躍而下,席琳含淚救下西奧,愛麗絲將席琳和兒子同時抱在懷里時,愛麗絲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的直覺。????????????????
從懷疑對方,到懷疑自己。??????????????????
她努力用“眼見為實”去說服直覺,但直覺可以騙過所有人,卻沒辦法騙過自己。?????????????
于是,她只能選擇徹底遠離深淵。
花園里,她顫抖著抽著煙,向席琳道歉,坦白自己正在接受心理治療,并為了兒子決定搬家。
這是以退為進,更是邊界的單方面建立。
席琳當然聽懂了。
愛麗絲在用客氣的方式與她永遠劃清界限。
那一刻,她只是近乎失態地連說了兩句——當然。
她的“當然”,不是理解,更不是釋然,而是徹底的憤怒與被推開的驚慌。
你說搬家就搬家,你說離我遠點兒就遠點兒,憑什么?
愛麗絲要劃清界限。
席琳偏不。
她本想徐徐圖之,緩緩而為,用時間慢慢滲透那道該死的界限。
可如今,她們竟然要直接搬家了。???????????
那么,她只能不惜用手刃丈夫的方式,再次完成與愛麗絲的糾纏。
這一次,她要登堂入室。
這一次,她要完成永遠的凝視。
房屋,花園,兒子,丈夫,全職媽媽的處境。
一切的一切,比鄰而居,對稱分布。?????
愛麗絲與席琳在窗簾后相互凝視的最初,她們的人生已經捆綁成了彼此的參照物。???????
過度的關注,越界的照顧,牽強的維系,刻意的修復,都是一種隱患四伏的凝視。??????????
當一方心里有了洞,則深淵即成。??????????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一直在凝視你。?
人性里的幽暗永遠有我們觸及不到的角落。?????
大包大攬別人的局面,注定是一場危機四伏的冒險。
電影里說,“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應對悲傷。”???????
同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必然要遵從的命運。
親歷者只能自救,旁觀者只能旁觀。?????????????????
在他人的絕對困境里,誰也無法成為誰向上的抓手。????
03
困在“母親身份”里的人
電影的海報上,寫著幾個醒目的字:誰將她拖入深淵。
看似是劇情的暗示,其實更是深層的反思。?????
起初,失去兒子的席琳,跟西奧的相處,更像是在彼此取暖。??????????????????????????????????
席琳本能地在西奧身上,尋找母親身份的延續,但最初的方式只是一起玩玩具、吃東西、聊聊天。
或許,她起初未必想過掠奪。????
但閨蜜歇斯底里地猜忌,簡奶奶不客氣地指責,丈夫不在乎她死活的冷漠與警告,都在一定程度上“拖”著她往深淵再進一步。??????????
所以,海報里的她,可以是被席琳做局拖入深淵的愛麗絲。
也可以是被所有的因素一齊圍獵的席琳。
還可以是,她們。
她們都是被困在“母親”這個身份里的人。???????
席琳以前是護士,愛麗絲以前是記者。???
但在成為全職太太后,她們在丈夫眼中,都只剩下了唯一的生育價值。
正因為唯一價值的突然喪失,席琳的瘋魔與愛麗絲的神經交纏在一起激發出的變態級心理暗戰,才無限成立。???????
形同虛設般的兩位丈夫,看似無足輕重。
但也正因為他們的缺位與冷漠,也在以另一種方式拖拽著她們走向深淵。??
席琳幾度嘗試走出悲傷時,丈夫卻忙著每天喝到酩酊大醉。
失去了孩子,妻子就不再是生活的共同體,而是變成了再無生育價值的擺設。
他對她的感受毫不在乎,甚至直言不諱地反感她跟西奧的親近。
他不在乎她是在尋找慰藉,還是在努力地自我救贖。?
他只會冷漠地警告她,然后死豬一樣睡去。???????????????????????
而愛麗絲的丈夫,只是看上去稍好一點兒。
愛麗絲曾多次向丈夫表達自己想要重返職場的意愿,可他只想著讓她再生一個孩子。
當她歇斯底里的陳述自己的直覺,他只會把她當成神經病勸她去好好治治腦子。
在家庭中,伴侶的缺位與情緒價值的缺失,會逼迫她們走向內耗。?????????????????
她們不被關愛,她們缺乏自我,她們長期被困在母親這唯一的身份里,很容易成為畸態的獸。
當母親的身份被剝奪,當承載自己的牢籠消失,她們就只能撕咬。???
扭曲母性的兇手,從來不止一個。?????????????????
黑化母愛的罪責,誰都別想逃脫。
所以,在母親的角斗場里,那些光鮮假面之下不為人知的人性角落,才成為了電影更想要抵達的地方。
《母親的直覺》正在熱映中,走入影院,一覽人心底色。????
- 魯豫觀影團 ??《母親的直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