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周總理曾遭遇人生的最危險時刻,也曾險些發生過致命車禍。可嶗山的那一次刺殺,讓11位警衛全部犧牲。
為了查明兇手,還派出了延安的“福爾摩斯”。
周總理遇刺事件引起毛主席憤怒,有人懷疑是張國燾,有人懷疑是蔣介石,然而通通不是兇手,到底是誰?
一個人的死亡讓周總理為之落了兩次淚,此事又是如何呢?
周總理
刺殺的發生
他是延安的福爾摩斯,是在長征期間險些吐血的人,也是讓羅瑞卿說出“就算用擔架抬把他抬出去的”人。
“他可是我們的寶貝呀,以后在我們黨內勢必會顯山露水,立下大功勞。落下誰也不能落下他啊。”
而他便是破獲周總理被刺殺一案真相的人。
周總理被刺殺可謂險象環生,這也是周總理人生中的最危險時刻。
西安事變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黨派對此有不同的反應,比如國民黨內部卻有人主張殺死蔣介石,比如何應欽等人想要率兵臨西安城下。
比如蔣介石曾對宋子文說這是我畢生的恥辱,想要絕食自殺。
比如英美等國不想讓蔣介石出事,日本卻盼望著蔣介石人頭落地,蘇聯對此也是樂見其成。
而我黨卻認為應當釋放蔣介石,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在西安事變發生后,周總理受張學良,楊虎城的邀請,前往西安共談,商談此事的和平解決。
張學良和楊虎城
宋子文宋美齡趕赴西安,蔣介石的情緒也慢慢緩了過來,選擇顧全國內大局,國共合作抗日。
于是工農紅軍便被改編為八路軍,而南方的游擊隊便被改編為新四軍,一起奔赴抗日戰場。
除此之外,他允許共產黨在西安,武漢,蘭州等地設立辦事處,這一次周總理便奉命趕往西安設立辦事處。
當時是1937年4月。
關于周總理要趕赴西安一事,我黨對此采取的是嚴格保密的措施。
周總理出行的時間,出行的方式,隨行的人員以及行經的路線等全部不能對外泄露。周總理原本是不愿興師動眾,不愿前呼后擁,認為應當以一切從簡,這樣才能深入群眾。
可是為了安全 卻不得不做準備,相關單位特意給周總理租了三輛汽車。這比起國民黨一方來已經算十分簡樸了,宋美齡曾出門便五輛汽車,而她任選其中一輛,如此便能防備敵人知道真正位置。
在這三輛車上,第一輛車乘坐的都是警衛人員,一共有32位。都配備有一支短機槍,除此之外還有50發子彈,還有數枚手榴彈。
他們置身車中,隨時準備出擊。
周總理自然是坐在第二輛車中的,除了周總理以外,第二輛車中也坐著軍委副主席以及周總理的副官陳友才。
而炊事員通訊員當然乘坐第三輛車。一切準備就緒,三輛車這樣出發了。
車輛緩緩行走,即將步入嶗山。此地谷口十分狹窄。因此也十分危險。山巒起伏,樹木蔥蘢,適合埋伏,也適合刺殺。
因三面環山,所以了無人煙,沒有人家居住,四周都是靜悄悄的,卻突然窗外響起了一陣噼里啪啦聲,陳友才一個機靈,到底是什么聲音?
有人覺得太過太驚小怪了,便說“像是鞭子聲,可能是有人在放羊吧。”陳友才卻說“這里少無人煙,怎么可能有人在放羊呢?”
話音剛落,密密麻麻的子彈落在車廂上,子彈密集而猛烈,而此時的車輛便如一個明晃晃的靶子,到處吸引著子彈。
輪胎被子彈擊中,沒了氣兒。而司機一被子彈射中,趴在了方向盤上。而車輛也早已失去了方向,就這樣直沖沖的撞在了石壁上。
子彈更加密密麻麻的上這邊射來。隔三差五還有手榴彈投擲而來。
本來第一輛車上是有著30輛警衛人員的,他們也配備了短槍和手榴彈。
可此時問題就在于敵人居高臨下,而且因為當地地勢的原因。警衛人員們身處車中,不僅難以瞄準,同時槍支的射程也有限。這就讓我軍成為了敵人待宰的羔羊。
在這樣的危機情況下,周總理迅速做出判斷,此時我們必須撤退,離開車廂,不再做敵人明晃晃的靶子,要不然會被困在此處。
他的犧牲
周總理主動帶頭沖下車廂。而此時敵人看我軍下車,一早就一窩蜂的沖上來,竟然有數百人。
我軍只能利用車廂跟部分山頭作為遮擋物,開始與敵軍進行槍戰。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軍戰士已經有一位又一位倒地。繼續困在此處,只怕只能束手就擒了,必須突出敵人的包圍圈。
周總理發現,此時敵人只封鎖了三處山頭,而在公路上也布置了火力,可是還有一處山頭卻是空蕩的。
山頭林木茂密,而且雜草叢生,山下卻是開闊的土地,只要能前往那座山頭,便能突出重圍,便能險象環生。
周總理帶領大家邊打邊退,我軍的意圖明顯,敵人也不是傻子,敵人好像發現了我軍的意圖,并意圖阻止。
周總理
這次敵人并不想空手而回,他們想抓住條大魚,而他們的矛頭便對準了周總理,
為了掩護周總理撤退,陳友才故意模仿周總理平時指揮的樣子。
陳友才穿著一件黃呢子制服,有長官的架勢,指揮若定,五官與周總理有點相似之處,這便讓敵人認準了陳友才便是周總理。
為抓住這條大魚。他們便將所有的子彈向陳友才射去。
陳友才被射中了右腿。就這樣艱難著一邊躲避,一邊將敵人向另一個方向引。
陳友才倒地身亡,敵人搜捕他的遺體。發現上面有一張紙片,紙片上寫著三個字“周恩來”。敵人這才輕輕的松出一口氣,以為這一次大功告成了。
此時周總理身邊的警衛員已全部犧牲,留下的包括周總理在內,一共四個人。
他們一路穿過森林,走過關卡,這才一路來到一處檢查站。此時延安的一個駐兵隊匆匆趕來。
周總理見到他們的,第一句話是“返回現場,返回嶗山”。回到嶗山后,發現此時已經遍地尸體,那些戰士們已經全部犧牲也包括陳友才。
周總理看到沾滿陳友才鮮血的毛毯時,流下了淚水。
陳友才
案件真兇
毛主席在得知周總理遇刺事件后大怒,下令徹查,懷疑對象也對準了幾位,比如蔣介石,比如張國燾的追隨者。
想要徹查此事,必須要選一位福爾摩斯出來,此人便是謝滋群,被譽為我黨延安的一位福爾摩斯,曾破獲過很多大案疑案。
曾經在長征期間,他曾吐過血,臉色蒼白。當時身體狀況不容樂觀,有戰士便提出“不如將他暫時寄養在老鄉家中”。羅瑞卿卻不同意“他可是我們的寶貝呢,丟下誰也不能丟下他。
就算抬擔架,我們也要把他抬出去。”
就這樣,謝滋群的身體才慢慢好轉過來,這段期間,羅瑞卿還將自己的大騾子給他騎。
在1937年一月,彼時我黨要前往延安,可是需要率先派人做偵查,此時便出動了大偵探。
那謝滋群對偵察工作很有研究,所以便帶領著幾位戰士,一番喬裝打扮。
謝滋群晚年圖片
有的人成了商戶,有的人裝扮成了乞丐。有的人成了探親的,有的人成了瞧病的。有的人成了無家可歸的。
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打探了一番延安的消息,便得出了延安此地絕對是安全的,其中并沒有殘余的國民黨的消息。
這一次周總理遇刺的偵查的任務,再一次落到了謝澤群身上。
謝滋群接到此案后便率先進行了偵查,當時黨內部分人員將懷疑的目光落在了張國燾身上。
因為嶗山原本屬于紅四軍的駐扎區,而且此時張國燾手下的追隨者,有人畏罪潛逃,所以張國燾的住處便被包圍了。然而經過一番交流后,謝滋群也確認張國燾是清白的。
懷疑對象沒有了,只能重新擴大搜索范圍,就在此時,一個重要人物出現了,他便是當地一位普通的老鄉。
此人便是李老漢,李老漢為人格外老實,并且有些膽小怕事。
老人家年紀大了不愿意惹事。所以每次謝滋群上門,他偏說我什么都不知道。
謝滋群人性子活,便出動其他父老鄉親們到李老漢家做工作,而他自己也主動請纓幫李老漢種莊稼,這便獲得了李老漢的信賴。
從李老漢嘴里得出一個重要線索,原來周總理的預測,跟當地的一伙土匪有關。在此地,延安當地一座山頭上有著200多的土匪。
他們占山為王,落草為寇。后來本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他們被編入了我黨部隊中。
可這支土匪的部隊中混入了國民黨特務,這支部隊便叛變了。
可是他們這也并不是完全向著國民黨的,他們本著有奶就是娘的原則,還打劫過國民黨的車輛。
這下子倒好,他們便成了里外不是人了,后來為了投名狀,為了能再一次回歸到國民黨。
順便想要立下功勞,所以才有了這一樁刺殺。
在1973年。周總理問“陳友才的墳墓在哪里,我要去掃墓。”
警衛員黯然“他的墓沒有保存下來。”
周總理再次流下了眼淚。
舉報/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