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創新 數領未來
——“第十二屆機床產品創新與設計論壇·數字化”在京召開
2024年6月17日,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通用技術集團機床有限公司指導,機床雜志社主辦,通用技術集團機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數控機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協辦的“第十二屆機床產品創新與設計論壇·數字化”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辦。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楊學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陳超志,通用技術集團機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機床雜志社社長黃祖廣,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等領導出席了本次論壇。論壇邀請了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現代制造技術研究所所長張為民教授,通用技術集團大連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董建軍,南京工藝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宇,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院總工程師史康云,北京工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玉紅等做了專題報告。另外,來自高校、企業的近百名專業人士參加了本次論壇。
楊學桐致辭
楊學桐在致辭中指出,國務院已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該方案強調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數字化正深刻影響機床產品的創新與設計,對我國制造業競爭力的提升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機床行業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需加強技術研發、提升產業鏈協同和人才儲備,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作為《制造技術與機床》編委,他殷切希望機床雜志社繼續發揮好行業平臺作用,關注行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機床行業邁向新高度。
陳超志致辭
陳超志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論壇以“數字化”為主題,展現了數字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的趨勢。作為《制造技術與機床》雜志的品牌論壇,此次活動作為經典傳承,已舉辦12屆,不僅展現了論壇的持久魅力,并彰顯了期刊主辦方對機床雜志社發展的持續支持。《制造技術與機床》雜志和生產工程分會均掛靠在北京機床研究所(即通用技術集團機床研究院),也期待未來看到更多“會”與“刊”的互融互動。
黃祖廣致辭
黃祖廣在致辭中指出,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數字化在推動經濟社會進步中的關鍵作用,并且工信部等部門聯合推出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均明確提出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措施,強調了數字化對于提升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普及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加快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的重要性。通用技術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數字化轉型納入“十四五”發展戰略,推動研發具有數字化特色的新技術、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助力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制造轉型。在此背景下,“機床產品創新與設計論壇”作為行業交流平臺,不僅匯聚了業界精英,也展現了我國機床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的堅定步伐和積極作為。
楊明致辭
楊明在致辭中介紹,中機國際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會展業務的企業,集團會展業務歷史悠久,70余年的辦展歷史見證了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他表示,CIMES創自于1992年,是機床工具行業的經典展會。時隔四年,CIMES展會以“數字未來 科技創新”為主題回歸,而本次論壇也選擇“數字化”為主題,兩者十分契合;另外,通用技術集團旗下企業對CIMES的支持力度很大,本次機床研究院和哈量集團的展位就在E1館。論壇的召開,為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最后,他強調中機國際將繼續服務國家所需,推動機床產業發展,構建“1+N”服務模式,并打造“會展傳媒”新生態,為行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為民作報告
張為民作《面向全生命周期的機器人集群制造解決方案》報告。他首先介紹了中德先進制造技術中心(AMTC),該中心由同濟大學與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共建,致力于數字孿生、機器人、增減材制造、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生產、綠色制造、智能組件等研究。他從歐盟工業5.0談起,介紹了其中6項關鍵技術:人-機個性化交互,仿生技術和智能材料,數字孿生與仿真,傳輸、存儲和分析技術,人工智能,能效技術: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儲存與自主控制。面對生產率與產品多樣性、循環經濟以及個性化產品定制等需求,高度靈活的生產系統是解決方案。他介紹了中德合作工業4.0交鑰匙平臺i4TP、FlexHMC、高精度大幅面鈦雙極板制造,重點闡述了面向生產全生命周期的機器人集群制造。他在總結中提到:機器人集群制造通過機器臂耦合、實施全數字化工藝鏈為機器人協作帶來新的可能性,也為柔性生產系統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下一步的研究重點有面向“人-機-物”協同智能制造系統數字孿生理論與技術、產品設計與加工工藝的物理映射與實現的理論與技術、自主智能工業機器人協作集群生產規劃理論與技術、大規模智能裝配/拆解/再制造理論及技術。
董建軍作報告
董建軍作《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加工設備》報告。報告指出,大連機床通過與重慶十三公司合作,實現了高精度定位,達到了與國外先進技術相媲美的水平,并且憑借這種技術,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零件的專業化生產,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針對新能源汽車副車架等關鍵零部件的加工需求,推出MDH80A臥式加工中心、HMU80TCp臥式五軸加工中心、HMU80TCp臥式五軸加工中心等三代新能源汽車副車架加工設備;針對新能源汽車電機殼的加工需求,由2臺DT-40HY車銑中心(帶Y軸)、1臺DT-40H車削中心(可編程尾座體)和桁架、機械手組成自動生產線,機械手負責機床上下料、抽檢等整條生產線的物流。通過國產化系統替代、輕量化轉臺設計以及對刀庫的重新設計,為企業節省了巨大的成本,具備高效、高精度加工能力。大連機床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成功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加工提供了有效支持,為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何宇作報告
何宇作《高檔數控機床絲杠導軌應用分享》報告。南京工藝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滾珠絲杠和直線導軌等高檔數控機床關鍵功能部件為主打產品,并且擁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編制標準的能力以及多項專利。南京工藝非常注重產學研合作,每年投入巨額資金用于研發,建立了全性能實驗室,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和可靠。目前的主要產品包括滾珠絲杠副、滾動導軌副、滾動花鍵副、線性模組等,應用于數控機床、橋梁建筑、半導體、光伏、鋼鐵冶金、橡塑機械等領域。新產品開發和技術迭代過程中,尤其注重可靠性實驗,以滿足特殊行業的需求。此外,還積極與國內外知名機床廠家合作,為科德數控五軸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臥車累計絲杠導軌配套超4500套(DKFZ5016滾珠絲杠、DKFZ6320滾珠絲杠、GZB45滾柱直線導軌、GZB55滾柱直線導軌),為武重集團立車、鏜床、臥車、銑床累計絲杠導軌配套超6000 套,齊重數控、通用技術齊二機床高精度數控立式硬車削中心批量應用FFZD10016滾珠絲杠、FFZD8018滾珠絲杠、GZB85滾柱直線導軌,通用技術昆明機床、中捷機床、青島輝騰等落地鏜銑床批量應用JFZD12525滾珠絲杠、JFZD12532滾珠絲杠、JFZD10020滾珠絲杠。南京工藝提供穩定可靠的配套產品,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未來將繼續秉承“讓國產高檔數控裝備首選國產工程部件”的愿景,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助力中國制造業的崛起。
史康云作報告
史康云作《工廠數字化&數字化工廠 賦能工業母機行業高質量發展》報告。他指出,工業母機通過與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的融合,正逐步實現產品的智能化和服務的智能化。同時,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升級改造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生產的綠色和低碳化改造。近年來,工業母機行業已有多家企業進行了智能制造的升級改造,其中涉及管理數字化、生產現場透明化等方面。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還推動了工業母機行業的綠色化發展。此外,工業母機行業正面臨著盤活存量資產、提升廠房環境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企業需要加快推動主機的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制造過程的智能化改造,并注重綠色低碳的改造。
戴玉紅作報告
戴玉紅作《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報告。她表示,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正成為推動機床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力量。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化工具,機床從設計、制造到使用過程均得到全面優化和升級,不僅提高了設計的準確性和效率,還大幅降低了物理樣機的制造和測試成本為了進一步提升研發效率,通用技術集團機床研究院正在構建數字化研發平臺,將整合總院、分院以及生產企業技術部的研發資源,實現研發資源的統一管理和高效協同。該平臺將涵蓋工具端、研發端、工藝端和互聯網端,旨在加強需求協同、工程協同、制造協同和項目協同,形成強大的研發合力。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深入應用,通用技術集團機床研究院將繼續引領機床行業的創新發展,為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另外,在論壇現場還設有“企業微展臺”,來自通用技術集團大連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南京工藝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ESA Eppinger GmbH德國瑞品有限公司、通用技術集團國測時柵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機床所精密機電有限公司的企業代表帶著部分重點產品及宣傳手冊,得到了現場觀眾的關注。
近年來,制造業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數字產業創新研究中心近期還發布了一個《2024央國企數字化轉型十大趨勢報告》,報告中對數字化管理革新、智能決策能力、數字化業務新模式、數字化服務敏捷化、AI與自動化技術應用、數字化防護體系強化、數字經濟新賽道布局、行業市場良性循環、數字化隊伍建設、數字與綠色協同發展等做了總覽。當然,正如前面所述,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的探索實踐過程,不同的企業、不同的人對數字化轉型都有不一樣的認識,也正是因為各類交流平臺的存在,能讓大家集思廣益、求同存異,推動數字化轉型不斷前行。本次論壇讓與會眾人看到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取得的一些成果。
展望未來,機床工具行業將繼續擁抱數字化,通過技術創新、產學研用合作以及產業鏈的協同,不斷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實現高質量發展。機床雜志社也將繼續發揮好行業交流平臺的作用,為制造業以及機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聲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